心理 · 1 月. 2, 2024/星期二

關於自戀的社交網絡

真實與漂浮:關於自戀的社交網絡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山本耀司

關於如何展現與認識自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問題,似乎從人類誕生之初,人們就開始想法設法地回答。Mead(1934)認為自我(Self)產生於社會交往之中,而理解自我本身在追求生命意義的過程中必不可少(Schlegel, Hicks, King, & Arndt, 2011)[1]。

S-Tech將從本周起推出“N面孔:網絡中的印象管理”系列研究文章。希望從這裏,與讀者們一起探尋網絡空間中,呈現、管理、檢查甚至偽裝自我的些許秘密。

關於秘密~噓~~讓我們悄悄上路吧。

一、什麼是自我呈現?

通常說的自我或自己是誰,涵蓋了一個人個體的、社會的、文化的以及情緒上的體驗(Markus & Kitayama, 1991; Russell, 1991)。在線下或面對面的社交中, 個體小心的展示、檢查並管理自我,以此保證交往的自然順暢(Schlenker & Wowra, 2003)。Brown將這種自我呈現定義為“為了創造,調整或保持在觀眾前某一特定自我形象而付出的努力”(Brown,2007)[2]。

已有研究發現人們通常在社交時會觀察自己的行為以及他人的反應,並將自己的反應和特點與其他人作比較(Festinger, 1950)。當這樣做時,人們就已經進入到各式各樣的自我呈現中(Elliott, 1982; Schlenker & Wowra, 2003)[3]。因為自我呈現的目的是在觀眾心中註入一個自己期望的形象,或者避免不期望的形象,這便涉及到迎合建立在觀眾標準之上的個人公眾形象認知(public persona)(Goffman,1973; Leary, 1996)[4]。

而自我呈現又是多層面的(Harter, 1990, 1998; Harter, Bresnick, Bouchey, & Whitesell, 1997; Harter & Monsour, 1992),例如為了獲得他人對自己的支持某人可能會展示一個虛假的自我,並會促進這一身份的構建(identity construction) (Harter, 1998; Subrahmanyam & Greenfield, 2008)[5]。 再說的具體些,你會對微信聯系人分組,並且發不同內容到朋友圈時會勾選不同組的人可見嗎?如果是, 那你在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現就是多面的,並且精心構築著不同層面的自我。

在網絡中互動與自我呈現早已成為常態。與線下世界的自我呈現不同,社交網絡(如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等)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挑戰——借助社交網絡的平台,自我形象可以同時呈現給多層觀眾(Binder, Howes, &Sutcliffe, 2009; De Wolf, Willaert, &Pierson,2014)[6]。

從Friendster, QQ, 到之後出現的Facebook這些SNS代表了一種向下移動的趨勢,從開放的公共廣播向後來出現的群(groups)移動,在群中人們也可以相互交流。近幾年出現的WhatsApp和微信提供了可以單獨交流的信息服務,並將它們向上擴展到可以自由組建的群,新興平台不斷出現,正在填補私人與公共領域之間的縫隙[7]。

Miller把社交媒體(social media)定義為一種科技,它承擔了可擴展的社會性。在這一定義下他認為社交媒體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掌控感,與早前的交流媒介相比,這種掌控感不僅體現在交流的隱私程度上,也反應在能在多大規模的群體中交流[8]。

二、真實與漂浮:關於自戀的社交網絡

1.真實的自戀

Buffardi, L. E.(2008)等人考察了人們如何在SNS中表達自戀特質,他們發現在外界看來人們在SNS中的自戀行為以及如何刻畫自己,與他們在真實世界或線下生活中並無太大差別。此外,他們的研究顯示,人們在瀏覽SNS頁面時會通過頁面內容來判斷其作者的自戀程度[9]。這一點在社交廣告上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已有社交廣告提供商通過用戶在線行為來為用戶打上不同的人格標簽,自戀標簽是具有顯著的商業參考意義的標簽之一,商家可以通過用戶對自我的喜愛與關註程度,為其推薦適合的產品與服務。

這與早前的兩項研究發現基本一致。通過分析自我報告、訪問者評分和網站內容,Marcus等人以五大人格的維度對個人網站作者的人格做過研究。研究對象是大樣本且抽樣廣泛的網站作者,研究者發現訪問者會運用網站的量化特征推測作者的人格,而訪問者使用的線索有部分與自我報告中的特質相呼應(Marcus,2006)[10]。

另一項分析美國網站用戶的研究發現基於網站內容訪問者對網頁作者的評分與作者自我報告,以及它和在五因素模型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下熟人給他們的評分相當一致(Vazire &Gosling ,2004)[11]。

以上種種試圖說明與論證社交網絡上的自戀表現並非虛幻的建構,而是一種實際人格特質的展現,這為商業,尤其是廣告服務提供了新穎而有指導意義的指標與應用方向。

2.漂浮和過度代表的自戀

有研究者對上文的觀點進行了反向的補充,認為自戀的表達在社交網站上是被過度代表的。Buffardi, L. E.等人的另一個發現說明了SNS用戶的人際網絡中自戀者占很高比例,這主要是因為自戀者在SNS(Facebook)中的社交圈比非自戀者更廣,所以平均來看每個用戶會遇到一個被自戀者過度代表的社交網絡[12]。從這一點講,SNS的世界與真實世界並不完全一樣。

對自戀者而言,進入社交網絡並能參與其中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因為SNS可以讓人們掌控自我呈現的方式和內容,例如用戶可以任意塑造一個身份並展示給他人(Vazire & Gosling,2004),這既滿足了對關註的渴求,同時促進了淺關系(shallow relationships)等一切與自戀有關的方面。如此一來,使用社交網絡是否可以幫助自戀者調節他們膨脹的積極自我認知,或者說互聯網中的社交網絡是否會導致低自戀值個體出現自戀傾向?這一領域的研究尚未給出明確的結果[13]。

自戀只是社交網絡上自我呈現的一個切入點,下篇我們還將繼續從五大人格【BFI:神經質/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外傾性(Extraversion),隨和性(Agreeableness),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和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來解析社交網絡上自我呈現的秘密哦,敬請關註!

文中插圖來自花瓣網 花瓣網_陪你做生活的設計師(發現、采集你喜歡的靈感、家居、穿搭、婚禮、美食、旅行、美圖、商品等),圖片有加工

文 | 明玥、陸詩雨 編輯 | 胡梓嫻

參考文獻:

[1] -[3] Michikyan, M., Subrahmanyam, K., & Dennis, J. (2014). Can you tell who I am?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and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among young adul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3, 179-183.

[4] Marder, B., Joinson, A., Shankar, A., & Thirlaway, K. (2016). Strength matters: Self-presentation to the strongest audience rather than 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 when faced with multiple audiences in social network sit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1, 56-62.

[5] Michikyan, M., Subrahmanyam, K., & Dennis, J. (2014). Can you tell who I am?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and online self-presentation among young adul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3, 179-183.

[6] Marder, B., Joinson, A., Shankar, A., & Thirlaway, K. (2016). Strength matters: Self-presentation to the strongest audience rather than 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 when faced with multiple audiences in social network sit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1, 56-62.

[7]-[8] Miller, D.,WHY WE POST, Why We Post – Free online course

[9] Buffardi, L. E., & Campbell, W. K. (2008). Narcissism and social networking web sit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10), 1303-1314.

[10]-[11] Marcus, B., Machilek, F., & Schütz, A. (2006). Personality in cyberspace: personal Web sites as media for personality expressions and impress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0(6), 1014.

[12]-[13] Buffardi, L. E., & Campbell, W. K. (2008). Narcissism and social networking web sit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10), 1303-1314.

發布於 2017-01-06 11:27
S-Tech | 網絡即社會 | What’s your society?​關註她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743207


與“自戀者”相處需謹慎,因為自戀無藥可治…

Jane Brody

有自戀型人格失調的人把自己想得極為重要,
因而把自己捧上神壇,
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有價值。

你認識符合以下描述的人嗎?

  • 在人生的方方面面都很爭強好勝,總覺得他(她)擁有什麽特別的能力和品質是別人沒有的;總表現得像個贏家,其他人都是輸家。
  • 表現出超強的自我意識,違背社會規範,平時表現得好像自己有特權做任何事,不管對別人會有什麽影響。
  • 羞辱那些有不同意見的人,如果自己感覺受傷害或是受到挫折,經常憤怒地爆發,攻擊對方。
  • 傲慢、虛榮、自大,會誇大自己的成就。
  • 為了個人利益而撒謊或扭曲事實,責怪他人,或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拒絕聽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辯論。

這就是臨床心理學家約瑟夫·伯戈在他的《你身邊的自戀者》中稱為極端自戀者的人表現出的一些普遍特征。

盡管我們今天似乎處在“自戀文化”中——成千上萬人不停地自拍,沒完沒了地發朋友圈,把自己做的一切都曬到社交軟件上去,然而伯戈描述的那種極端的自戀者完全是另一路人:他們在自己選擇的領域內可能非常成功,但是也很難相處或合作

當然,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兩種自戀的特質,不過不會嚴重到被臨床診斷為心理失調的程度。對自己的能力感到強烈自信,這當然也不屬於自戀之列。

“自戀的程度和級別有很多種,”伯戈醫生說,至於那些被他稱為極端自戀者的名人,他並不願按照精神病學會的診斷標準,倉促給他們貼上自戀型人格的特定標簽。診斷手冊列舉了一系列自戀型人格失調的特點,其中包括辨識他人感受和需求的能力受損、自大、感覺自己享有特權,以及過分努力地吸引關註。

根據梅奧診所的說法,有自戀型人格失調的人把自己想得極為重要,因而把自己捧上神壇,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有價值。他們給人以自負或裝腔作勢的印象。他們傾向於壟斷談話,貶低他們認為不如自己的人,堅持自己什麽事都要優先,如果沒有受到特殊對待就會感到憤怒或不耐煩。

然而,在他們外表的行為之下,可能是“隱秘的不安全感、羞恥感、脆弱感和恥辱感”,梅奧的專家們寫道。在受到批評時,為了抵抗這些感受,他們可能會“用憤怒、蔑視和試圖貶低他人作為回應”。

伯戈醫生指出,“很多誇張的自戀者都進入了政治、職業體育與娛樂業,因為這些領域內的成功可以令他們有充分機會去展示自己的贏家身份,獲取他人的崇拜,鞏固自己作為一個優越個體的防禦型自我形象。”

不過,極端自戀的成因尚不完全為人們所知。

有理論認為與家庭教育有關。父母過分強調兒童的特長,批評他的恐懼和失敗,導致孩子想要表現得完美,並需要持續吸引關註。

盡管自戀無法和某一種特定的家庭背景掛鉤,但是有數量驚人的極端自戀者曾經經歷過早期的創傷或損失,諸如父母遺棄等等。

作為一種可診斷的人格失調,自戀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為高發,通常是在青少年和成年初期開始發展,隨著年齡增長走向極端。它在人口中的發病率約為0.5%,6%涉及違法的人群都有精神或情感失調方面的問題。一項意大利的研究表明,多達17%的一年級醫學專業學生有自戀人格的特征。

作為老板或戀人,自戀者可能會令人難以忍受、要求對方表現完美、吹毛求疵,很快便會摧毀對方最強烈的自尊。在自戀者管理的公司裏,人員流動很快;婚姻中一方是自戀者的,離婚率也很高。

盡管他們經常自吹自擂,但極端自戀者在無法滿足自我期待,無法成為自己公開宣布的那種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時,也會傾向於抑郁、濫用藥物和自殺。

這種人格失調是可以治療的,但是療法生效緩慢,也並不容易。這些失調患者有可能是遇到無法克服的人生危機,才會尋求治療。“他們一定要到因為自己的破壞性行為而跌到谷底,毀掉人生中所有重要關系,才會尋求治療,”伯戈醫生說。“然而,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發生。”

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扭轉人格失調。然而,談話療法在堅持數年之後,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潛伏在他們的情感與行為之下的東西,更好地接受自己真正的能力與潛力,學習更有效地與他人打交道,從而體驗更美好的人際關系。

發布於 2022-06-22 13:56
鄭州大午心理​關註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224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