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 3 月. 21, 2023/星期二

利己主義

利己主義(Egoism)

  利己主義是指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利己主義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個人利益看作高於一切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準則。

  1.哲學的解釋

  利己主義是個人主義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基本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利益作為思想、行為的原則和道德評價的標準。利己主義一詞源於拉丁語ego,意為“我”。利己主義思想產生於私有制社會,有些學者認為中國先秦時期(前21世紀~前 221年)的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主張,是古代利己主義思想的典型。近代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利己主義被髮展成為一種系統完整的道德學說。資產階級的思想家T.霍布斯、B.孟德維爾、C.A.愛爾維修等人,從抽象的人性論出發,把幾千年來剝削階級信奉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道德觀念,看作是人的不變的利己本性,並作為一種普遍的道德原則。

  利己主義是一種公開形式的個人主義,它曾經被資產階級作為反對封建道德和宗教禁欲主義的思想武器,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起過積極的作用。其目的在於使資產階級損人利己的剝削本性合理化,使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合法化。在資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之後,特別是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利己主義的主要作用在於為資本主義剝削制度辯護。

  2.倫理學解釋

  倫理學家通常在兩個層面上界定利己主義。一是心理的利己主義,這是一個經驗假說,認為利己主義是關於人性的事實,即,人們在行動時只顧自己的利益,總是做對那些最符合他們自己利益的事情。不過這種解釋有很多問題,因而一般被認為不能自圓其說或是詭辯,同時也算不上是嚴格的倫理學理論。一是倫理利己主義,也稱“規範利已主義”或“理性利已主義”,一種認為對自己的某種欲望的滿足應是我行動的必要而又充分條件的倫理觀點。這種理論在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中,把自我放在道德生活的中心位置。根據這個論點,人們會自然地做不公正的事,並拒絕基本的道德原則——如果他們這樣做對自己沒有消極後果的話。這就必然意味著,我們對於公共利益並沒有出於本性的尊重,一個有理性的人的行動會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達到自我的滿足。

  倫理利己主義一定要謹慎地與另一種被稱為”心理利己主義”的不同理論區分開來。倫理利己主義宣稱每個人都應該(ought)僅僅追求自己的利益,相反,心理利己主義確信人們事實上(in fact )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因此,這兩種理論是非常不同的。一個是說,人們是自利的,因此我們的鄰人將不會有任何仁愛之舉;另一個是說,人們應該自利,所以我們的鄰人不應該有仁愛之舉。這是完全不同的。心理利己主義作出對人性的斷定,或者是對事物存在方式的斷定;倫理利己主義作出對道德的斷定,或者是對事物應該的存在方式的斷定。

  心理利己主義並不是一種倫理學理論,而是一種關於人類心理的理論。如果心理利己主義是真的,它將會在道德上產生災難性的後果。如果人們僅僅圍繞著自己的福利而行動,那麼談論什麼是我們應當做的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我們只是利己的存在,那麼是不是無論我們的善意(而不是幼稚的道德理論)告訴我們做什麼,我們都只會利己地行動?在我們轉回倫理利己主義的話題之前,讓我們評價一下心理利己主義,看一看道德是否無虞。

  倫理利己主義是這樣一種思想,它認為每個人都應該(ought)僅僅追求自己的利益。在我們談論支持它的論證之前,我們應當準確地理解這個理論說了什麼、沒說什麼。首先,倫理利己主義沒說一個人除了(in addition to )他人利益之外也應當推進自己的利益。那是一個普通的、常識性的觀點。倫理利己主義是一種激進思想,它認為人應當只(only)推進自己的利益。根據倫理利己主義,只有一個行為的終極原則,即自利,這一原則概括了人的所有義務。

  然而,倫理利己主義並沒有說你應當避免(avoid)幫助別人的行為。可能在很多情況下,你的利益與其他人的利益和諧一致,以至於你幫自己也就會幫到他們。或者幫助別人就是創造自己的福利的有效方式,這也是經常發生的。倫理利己主義並不禁止這樣的行為,事實上,它鼓勵這樣的行為。這個理論只是堅持,在這樣的情況下,惠及他人並沒有使這一行為正確,使這一行為正確的是追求這個人自己的利益這一事實。

  最後,倫理利己主義並不意味著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過程中,一個人總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總是以較少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快樂。有些人可能想抽雪茄,或者在跑道上賭上所有的錢,或者在他的地下室建立一個興奮劑實驗室。倫理利己主義可能對所有這些都皺眉頭,不管它能帶來多少瞬間的快樂。倫理利己主義說,一個人應當做從長遠觀點看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的事。它贊同自私,而不是愚蠢。

  1.倫理利己主義的三個論證

  什麼樣的論證能被提出來支持這個學說呢?不幸的是,這個理論更多地被確信而不是被討論–很多它的支持者顯然認為它的真理性是自明的,所以不需要論證。在討論這個理論時,通常有三個最普通的推理線索。論證一:利他主義自我拆臺。……論證二:安·蘭德的論證。……論證三:倫理利己主義與常識性道德相協調。

  2.反對倫理利己主義的三個論證

  一些哲學家試圖表明倫理利己主義還有更深層次的邏輯問題。下麵的論證是他們提出的對倫理利己主義的典型反駁。

  論證一:倫理利己主義無法解決利益衝突。在《道德的觀點》(The Moral Point of View ) 一書中,庫特·貝爾(Kurt Baier )提出,倫理利己主義不可能正確,因為它無法提供利益衝突的解決方案。

  貝爾要求我們假設兩個人,B和K,他們競選總統。(貝爾的著作寫於20世紀50年代,他不可能指布希和克裡!)由於贏得競選是B的利益,所以殺掉K就符合B的利益。由此可以推出,B應該殺掉K,對B來說不殺掉K是錯的,並且B也沒有履行他的責任,除非他殺掉K。但是,不被殺符合K的利益,這也是真的,由此可能推出K 應該阻止B 殺他,對K來說不阻止B 殺他是錯的,並且K 也沒有履行他的責任,除非他確信阻止了B。貝爾得出結論:這顯然是荒謬的。因為道德正是要應用於這樣的情形–或者說,利益衝突的情形–但是,如果道德的觀點是自利的,那麼永遠不可能有利益衝突的道德解決方案。

  這個論證是否證明瞭倫理利己主義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倫理利己主義的辯護者可能會回應說,他不能接受這樣的道德概念。對他來說,生活本來就是一系列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每個人都努力競爭以占上風,他接受的原則–倫理利己主義的原則–賦予每個人儘力去贏的權利。根據這種觀點,倫理學者不像是解決衝突的法庭審判官,相反,他在最後一搏的競爭中更像是一個裁判員,他推動每一個競爭者做得更好。(不同的是,在最後一搏中,沒有什麼事是不能(can’t)做的,例如撕咬、用手指戳瞎別人的眼睛。這些都是倫理利己主義所允許的。)所以,B 和K 之間的衝突將被”解決”,不是通過倫理原則,而是他們中的一人贏得競爭。利己主義者不會為此而尷尬,相反,他將認為這隻不過是對事物本性的現實觀點。

  論證二:倫理利己主義在邏輯上不一貫。

  論證三:倫理利己主義是武斷的,這種武斷是不可接受的。最後,我們來看這個我認為最接近於對倫理利己主義的完全反駁的論證。這也是一個最有趣的論證,因為它提供了這樣一個洞識,即為什麼其他人的利益與我們相關。

https://wiki.mbalib.com/zh-tw/利己主義


也談“精致利己主義者”

Posted on by Wan Bo

前段時間北京大學中文系錢理群教授的一番話引發了大家的討論,他說道:

我現在恰好對這些尖子學生非常擔心, 在我看來,真正的精英應該有獨立自由創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擔,要有對自己職業的承擔,要有對國家、民族、社會、人類的承擔。這是我所理解和期待的精英。但是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教育[…]正在培養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絕對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所謂‘絕對’,是指一己利益成為他們言行的唯一的絕對的直接驅動力,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種投資。所謂‘精致’指什麽呢?他們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養,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無可挑剔,他們驚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誠姿態,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體制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錢教授舉例子說北大大一的新生尚未入學,家長和學生通過一切途徑,找各種關系以求打點、照應。據說很多大學生,還沒上大學,就開始打聽,大學英語課,是某某老師教的?哪個給分數高?團委和學生會哪一個比較有前途?評獎學金是不是只看成績還要在學生會混得很好?如何能評上出國交換的獎學金?什麽方向就業或者讀博深造有前途?這些新生還沒進學校就開始打聽這些消息,把學校里主要領導、團委書記、班主任都摸得清清楚楚。公關思維、搞關系思維,已經滲透到大學一年級學生中,這的確讓人深思。更有甚者,在教授面前積極表現只是為了要到一封推薦信,得到之後就消失不見。

那麽是什麽滋生了這些“精致利己者”?當一個“精致利己者”究竟錯哪兒了?

其實活成“精致利己者”已經不僅僅出現在中國一線的大學中,而已經成了當今優秀年輕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他們高呼:我不為我自己我為誰?大家誰不都是為了自己?我做什麽關你屁事,你做什麽又關我屁事?錢教授的這一番話也讓我想起了微信朋友圈前段時間被轉發很多次的一個帖子,說一對國內一線大學本科,之後去美國常春藤深造的一對年輕夫婦涉嫌違規股票操作,被美國政府關押,數十年的學術成就還有個人發展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網民激烈討論著精致利己者的厲害得失,從他們的語氣中也聽出了些許嫉妒,畢竟國家把最好的教育資源給了他們,他們不僅移民美國,還利用制度的漏洞做出違法之事。不光是那些遠在美國的尖子生們,就連我在新加坡大學里剛聘用的北大畢業的助理教授也在想方設法鉆空子少布置作業已得到學生的好評從而有利於他們獲得大學里的終身教職。護照僅僅是幾頁紙,它的現實利益會遠遠大於它背後的愛國主義。在某種程度上,錢教授描述的的確準確,這些“精致利己者們”通常高智商,收到很好的教育,懂得如何運用制度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為他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種對自我的投資。他們事故,老道,但也說不出的冷酷。

錢教授說中國的教育制度正在培養一批“精致利己者”,我覺得教育系統僅僅是一個替罪羊,它背後所反映出的是現代生活態度的轉變,思想狀態的革新,還有精致利己背後的生存焦慮。這些“精致利己者”們成長在一段國家經濟與世界接軌,迅速崛起的時代,各種教育等個人發展機會接踵而至,但這些機會往往不會平均分配,只能集中在少數人或者少數區域,這種社會現狀和世俗思想以及儒家思想相結合,產生了一種類似歐洲帝國擴張時期,還有美國二戰後盛行的投機主義思想。記得我在國內上小學那會,大家都會到處打聽學奧數的老師,畢竟奧數成績才是升學的關鍵,而學校里又不教奧數,知道好老師的家長還會躲躲藏藏,不分享教育資源,使得那些稀缺的教育資源被一部分人壟斷,而有幸享受那些資源的學生潛移默化中嘗到了投機的好處,在以後的升學,求職道路中會反覆利用這種投機的思想,熟悉制度,壟斷相關資源,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畢竟這也是學校間接教給他們的,安於現狀只會庸庸碌碌,現有的資源永遠不夠,真正的籌碼得額外爭取,有時甚至要用道德上模棱兩可的辦法。想要在資源分布不公的義務教育中脫穎而出,哪有人有空管別人呢?那些北大的新生們,那些全中國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們,都漸漸變成些精致利己者也就不例外了,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教育制度造就了他們,也選擇了他們。

但這些“精致利己者”的盛行也反映出當下中國的很多社會問題,除了資源分配不公之外,一個個天真的孩子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就會感到的一種壓力,一種競爭,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戰場,這種思想在這些孩子們的成長中起到了深刻的作用。這種“適者生存”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讓學生們的童年無比焦慮,他們相信制度的意義就是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他們費盡心力,在新制度出現之前就達到它的要求,拼命爭取資源的壟斷權。此類行為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儒家文化圈都有著某種程度上的流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儒家思想關乎今生今世的世俗成就,像是做官、發財,只要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讚揚的成就,而人們較少討論這些世俗成就背後的社會責任。儒家思想在認可個人努力的同時,也默認了社會的優勝略汰,人群的三六九等。馬克思主義引進中國後,其全民絕對平等的共產主義理想並未引起太大共鳴,國家領導人也很快意識到那是完全行不通的,中國也比曾經的蘇聯,還有今天的朝鮮更快承認市場經濟,將資本主義的經濟放進社會主義政治的外殼。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以及世俗觀跟儒家思想不謀而合,這也讓原本過度理想化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找到了合適的土壤,在改革開放之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投機主義,很多人說國人窮怕了,也有很多人說社會已經很不公平,官僚盛行,教育是僅剩的一條相對公平的路,但誰知這“公平”的路卻為社會埋下了額外的隱患。這些“精致利己者”們即是時代的寵兒,也是時代的受害者,他們時刻活在一種焦慮之中,在不斷順應制度中失去了自我。

那麽當一個“精致利己者”究竟錯在哪里?這世界上難道有誰做事不是為了自己嗎?反對利己主義仿佛就是在反對人的本性,或是本性的一部分。畢竟,我們怎麽能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呢?但錢教授的話還有另一半,他說一個真正的精英要有擔當,要有對國家,民族的擔當,讓那些“精致利己者”們從政甚至比一個腐敗的政權更可怕。我從錢教授的話中聽出了“精致利己者”的第一宗罪,那就是他們缺少利他行為,或是推己及人的能力,他們忙著從現有的制度中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現有的制度不斷得到強化,當代的年輕人沒有了建國前年輕人的參政意識還有家國胸懷,社會制度停滯不前,缺乏新鮮血液和改革動力,大家在一鍋溫水里當著精致的青蛙,又有誰有時間想鍋外的世界,或是集體的命運?在我看來,“精致利己者”還有第二宗罪,或者說不上什麽罪,更多的是一種遺憾,這種遺憾跟他人無關,跟制度無關,卻跟這些利己者們自己有關。在不斷適應制度,戰勝別人的過程中,這些利己者們往往失去了自我,他們用外在的精致世俗生活掩蓋內心的精神空虛,他們強迫自己喜歡自己的事業,架空當下,去追求一個依舊模糊不清的詩和遠方。

最後,在“精致利己主義”盛行的今天,我們又該做些什麽?相信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見頂,階級分化逐漸穩定,中國還會進入“後精致利己”的時代,而這“後精致利己”的時代可能會比我們想象得要來的更快,畢竟這幾年悄悄開始流行的消費降級主義,極簡主義,“我就是鹹魚你拿我咋地”主義也表示人們也在對精致的物質生活做出回應。不管“後精致利己”的時代何時到來,希望那是一個反思的時代,反思社會不公,反思一個人對他人的道德責任,反思一個人的道德底線和範圍的時代,也希望那是一個真誠,熱情的時代。現在的我們可以時不時從自己利己的征途中站起來看看外面的世界,聽聽人間的疾苦,他人的不幸,可能除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還有更多的事情值得我們去做。我們或許也該多傾聽自己,面對自己的焦慮,做真誠的選擇。

https://wanbo.blog/2019/05/20/也談精致利己主義者


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精確畫像

利己主義並不可怕。

人不利己天誅地滅的說法很誇張,不值得提倡;但人沒有辦法無私無求,卻也是事實。大公無私的說法,在文學作品與宣傳樣板中大量存在,在現實生活中少有。大公無私是人性的理想狀態,不是常態。既然如此,人存有利己之心是可以理解的,天下之人,人同此心,也就沒有必要過多的非議。

但精致的利己主義,卻是值得我們警惕的。這一概念是北大教授錢理群提出的。在他看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特點,大概有這麽幾個關鍵詞:高智商、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

我們若要理解精致的利己主義,可以認為是一群具有超高智商的表演型人群,他們善於偽裝,善於借助於他人、以及利用他人達成目標,並且將利己原則演繹到極致。也就是說,沒有他們不能利用的,只要對他們自己有利的,誰都會成為他們的利用對象,而且他們還要包裝得理所當然。

在他們沒有達成目標之前,誰都會以為他們是謙謙君子。目標達成了,翻臉比翻書還快。被他們利用的對象,沒有了利用價值後,也就不再有打交道的必要。他們可以從所有的體制、社會、圈層中,找到對自己的有價值的因素,並充分利用到極致。

這幫人為了達成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讓人防不勝防。如果他們有可以幫助他人的能力,或者幫助他人的資源,幾乎不大可能會讓他伸出援手。貫徹始終的是利己原則,絕不踐行的是利他原則,會同時在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極致的利己主義者的眼里,萬事無物都是他們利用的對象。如果他做出了有利於他人的事,一定會變著法的要回1000%的回報,你沒有給,他會自己拿。為警惕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我們不妨嘗試著為他們描繪精確的畫像。

1

善於偽裝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高智商,讓他們充分且透徹了解人性。因此,他們也往往是偽裝高手。無論與哪路人廝混,都能很快打成一片。如果僅是如此,其實還稱不上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只能說生存能力強絕。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會將自己所有的真實目的與真實想法,掩藏得嚴絲合縫。如果不是他自己暴露,外人所看到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形象,一定是無比高大的。常人所看見的,是他們所營造出來的,是他們所希望別人看見的。

曾經有學生為了拿到某個教授的推薦信,楞是聽了一個學期的課,而且主動坐前排,當其他同學都下課了,他就上前去請教,態度極為謙恭。這讓那位教授感到很欣慰,自己所開的選修課,居然有學生如此認真,一些細節,真誠到他幾乎以為,那人比他所帶的學生都還用功與虔誠。

這位教授悉心指導,耐心指教,凡所知道的,旁征博引,不敢有所遺漏。很快,一個學期快結束,那位學生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求教授幫他寫一封推薦信。教授不假思索地滿足了。這樣一位用功的學生,提攜一下,是理所應當的,也是舉手之勞。讓他郁悶的是,在那位學生拿到推薦信的第二天,從此就再也沒有出現在他的課堂上。這個教授就是錢理群教授。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就會發現,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善於利用目標對象的心理,偽裝自身的真實目的,直至達到目的。一旦達到目的,就不再虛與委蛇。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見到這樣的人。他們非常善於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善於偽裝,乃至於我們分不出真假。與他們交往,很是輕松愜意,總是會在恰當的時候,讓我們感受到舒坦。他們似乎很輕松地就能了解我們的所思所想,總是恰到好處地出現,恰到好處地說上讓自己高興的話,恰到好處地做一些讓我們高興的事。

我們毫不設防,引為知己,事事不予隱瞞,資源與其共享。卻不料,終於有一天,那人再也不見,主動消失,無法聯系上。交往期間的種種,似乎從來就不曾存在。他們已經拿到了他們需要的利益,或者已經將我們的資源利用完畢,或者將我們的私人事宜出賣完畢,再也不用偽裝。

2

表演型人格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另外一個表現,那就是表演型人格。

所謂的表演型人格,那就是人前與人後,是兩種天差地別的表現。這雖然也是偽裝,但著重點在於他會所有人面前,竭力表演出一種特定的人設。比如:大公無私、樂於助人、愛國、重情重義。

為了表演出這樣的人設,他們的表演往往會很賣力。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將這些可以體現出高尚人設特征的優良品德,展現出來。他們所有的表述與行為,都是圍繞著這些人設特征來的,從來不會有例外。

他們會讓所有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他所表演出來的人格,深刻地烙入腦海。他們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讓所有人喜歡上他們,從而獲得更多的機會。

一旦獨處,一旦人設與個人利益沖突,他們往往原形畢露,毫不掩飾。

類似的人,我們見得很多。網絡上每個角落都是這群人。整天高喊著愛國,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愛國。表達愛國情懷,這當然是沒有錯的,也是應該鼓勵的。但這類表演型人格的人,會將什麽事都能往愛國層面扯。私底下的行為,與愛國情懷嚴重悖離。

我曾經見過一個言必稱愛國的人,私底下薅國家羊毛的行為技巧高超,簡直讓人驚為天人。就算被發現後會有短暫的尷尬,也很快就找到了理由,那是為了國家經濟更順暢地運轉。

也曾見過這麽一類人,與他成為朋友,言必稱兄弟。在他的口里,朋友就是天,朋友就是地,沒有朋友他就活不下去。為了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惜。他在所有的場合,在所有人面前,都是如此表述。哪怕不需要如此表述的場合,他也會尋找機會如此表述。

他也會適時地表現出為兄弟出頭的架勢,為他贏得交口稱讚的口碑,很多人願意與他成為兄弟,並且與他交心,推心置腹,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可惜,時間一長,很多人就得到了慘重的教訓。這個言必稱兄弟的人,這個要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人,在背後毫不猶豫地插了兄弟兩刀。他跟所有人編造兄弟的謠言,說兄弟的壞話。原因很簡單,兄弟的能力,掩蓋了他的鋒芒。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表演型人格,就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3

善於包裝

善於包裝同樣屬於偽裝的範疇。側重點在於,他會將真正的利己目標,包裝成利他屬性。簡而言之,他原本是要為自己獲得利益的,但卻將這一目的包裝成為了國家,為了集體,為了公司,乃至於為了其他人。

我們都曾經見過一類人。在工作單位,在企業,真實的目的掩藏得很深,從來不表述一句真實的想法。我見過一個堪稱精致的利己主義典範的人,在所有的會議上,不斷地唱高調,宣稱要為公司服務終生,讚揚老板高瞻遠矚,表態只要對公司有利,就算犧牲他也在所不惜。

真實的情況是,凡是有點難的事務,他都要想辦法推卸掉,凡是簡單且有利的事情,他一定會千方百計要爭取。別的同事去做高難度的工作,出了一點可以忽略不計的紕漏,他一定要將問題說得十分嚴重。別的同事做出了業績,他總會喋喋不休地要證明自己也有份參與。總之,過錯是別人的,業績一定是他的。他還會不忘將他的這種行為,包裝成是為了公司好,為了同事成長。

如果我們回憶下過往的經歷,也往往會發現這樣一批人:如果有人正在做一件改變自身命運的事,他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止,編造諸多案例與道理。比如,筆者曾經無數次面臨輟學的危機,就是這幫人在背後搗亂。他們的道理,是讀書無用,不要好高騖遠,切合實際一點,放牛耕田,外出打工,都可以讓生活更好。但實際上,我又無數次聽到他們私下的真實想法:我家都沒人讀得了書,他家憑什麽?但他們包裝出來的,居然是為了我家好!

精致的利己主義的專家,這些年層出不窮。房價不能低的原因,居然是低房價不利於年輕人奮鬥。

邏輯很簡單,如果房價都很低,年輕人輕而易舉地就買得起房,就不會不遺余力地奮鬥。高房價看起來激發了年輕人的奮鬥精神,實際上卻是無底線地剝奪年輕人。能將剝削年輕人說得如此清新脫俗的,怕也只有中國的經濟與管理學專家。如今魔幻的社會現實,諸多匪夷所思的措施,大抵都是這些人的貢獻。為了不讓年輕人貪圖安逸,各種不可言說的舉措,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這些人實際上就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真讓他們去奮鬥,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的。

4

向上表現向下欺壓

向上表現,向下欺壓。欺上,瞞下。諂媚領導,欺辱屬下。

這些向來是精致利己主義者的拿手好戲。

曾經有一個經典的案例,廣為傳揚。一個中層領導,安排屬下給單位搬家,什麽都讓屬下做,自己什麽都不幹。因為他是領導,安排事務,不做具體事務,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些舉手之勞的工作,都不去做,屬下累成了狗,不體諒,不幫上一把,而是惡狠狠地指責:這麽一點小事都做不成,廢物一個。

他的上級領導來了,馬上就變了一個臉。趁著領導還沒有注意到,將一個擡著超重沙發的同事擠掉,然後再假模假樣地與其他同事一起,將沙發放到應有的位置。恰好領導看到了這一幕,誇獎他事無巨細,工作做得細致,與同志們打成一片,敢做事,有擔當。

他一張臉笑得很是燦爛,連連謙虛,還不忘記拍一記馬屁:書記都於百忙之中關心搬家進度,我們更不敢懈怠,不盡快將辦公室搬好,對不起人民群眾的信任,對不起領導的囑托。其他從一樓將笨重的沙發搬到四樓的屬下,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我們在職場,也總是會遇到這樣的人:老板,我要批評你,也太不愛惜自己了,有什麽重要的事,你就安排下來,我們來完成,您累壞了,我們這一大幫人怎麽辦?我們都還要靠著您吃飯呢!類似的馬屁精,層出不窮。

事務安排下來,他也一定會找到恰當的時機,稱讚老板英明偉大,高瞻遠矚。轉身將任務交給其他的同事。事情做好了,是他的功勞,是老板的英明偉大。出了紕漏,一定會將參與的同事批得體無完膚。

向上表現與諂媚,向下欺壓,是他們的本色出演。他們將利己主義,演繹到了極致。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還一定要表現出付出很多的模樣。

5

人前人後不一致

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致,如同戴了一個厚重的面具。面具上是義正言辭,是逢人三分笑,是廣結善緣;有禮貌,有教養,有道德,有情懷,更有情操與擔當。光鮮亮麗,又光環加身,眾人都交口稱讚。

面具背後,又是一番天地。只要沒有利益的事,再能體現個人道德的事,一定不做,除非有電視台攝像記者在記錄;如果對他人有利,而對自己毫無益處,他們也一定會找各種借口拒絕;如果還有危險,不好意思,他們早就遠在天邊,對危險的嗅覺,比狗鼻子還敏銳。

前一刻還在說公司的發展人人有責,轉個身,就將所有責任推卸得一幹二凈。前一刻還當面誇讚一個人,轉個頭國罵就出來了;下屬出了一個小錯,當面表態沒事,轉個身就安排記錄並做出嚴厲處罰。

口號喊得震天響,正經事一個不做;當面是好人,背後是小人;過錯都是別人的,業績都是自己的。

6、寬於律己,嚴於律他

雙面人的雙標,玩得很轉。這是精致的利己主義的又一人格特征,寬於律己,嚴於律人,從來就是他們最本質的處事原則。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身邊總是少不了這樣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會雙標到什麽地步呢?他們會因為別人左腳進公司,在各種會議上,無限上綱上線批判大半年。理由是那人沒有基本的職場禮儀與行為規範,孜孜不倦地教育他人,不要這樣影響公司的形象。 

但是到了他那里,什麽都是無所謂的。看見新進的漂亮妹紙,不是言語挑逗,就是上下其手,美其名曰關愛新人;手里喝完的飲料瓶,隨手一扔,沒有人清理,則責怪他人太不愛衛生;在辦公室里看短視頻,看小說,從來不做具體的工作,卻指責他人偶爾站起來伸伸懶腰。

在這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看來,別人的一切行為與語言,都是要受到批判的;而自己的行為,總是可以找到一些高大上的理由的。道德是約束他人的,利益必須歸於自身。

7

漠視他人利益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是將利己行為演繹到極致,還要披上華美的外衣。他們無視自己的自私自利,將別人正當與合理的利益訴求,斥責為道德低下。

漠視他人的合理利益,同樣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精神內核。

我們總是在職場上發現這麽一群人:他們享用著遠遠高於其他同事的薪資,吃喝不愁。底層同事拿4000元工資,稍有流露出不滿,或者要求加薪時,他們往往會跳出來指責:公司給你4000元已經不錯了,做人不能這麽短視,要先問問自己給公司做了多少貢獻,不要問公司給了自己多少。

業績壓力大,工作量大,必須有人加班,如果被要求加班的人不願意,或者要求加班費,他們也總是振振有詞:996是福報,要珍惜奮鬥的時光。

如果聽他的言論,會讓人認為,這個人真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偉大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不圖回報的人。但如果要讓他將百萬年薪降低一百元,他會馬上暴跳如雷,然後細細地計算,不是抱怨不停,就是要去仲裁,要麽就是出賣公司利益。他要求別人加班,他自己是決計不會加班的。

這既是雙標,也是漠視他人的利益。在生活里,如果他們的孩子刮壞了別人家的車漆,他們會振振有詞地說:怎麽跟小孩子計較呢?這麽小的孩子能有什麽壞心思?拒絕任何賠償。但若是他們的車漆被別人孩子刮了,那要死要活都是要拿到賠償的。別人家的車子不是車子,他家的車子就是車子。;別人的利益不是利益,他的利益就是利益。

在漠視他人合理的利益同時,他們還很不喜歡聽到別人的真話。一聽到別人的真話,就如同一只被踩了尾巴的貓。道理總在他那邊,道德也只配他擁有。別人就應該放棄一切,他則應該擁有一切。別人就不能說話,所有的話都得由他來說。

以上就是對精致的利己主義的畫像。他們的個人利益高於一切,卻包裝成道德模範;他們要求別人放棄一切,自己則享受一切;他們有精湛的表演技巧,能恰到好處地展現偉光正的形象;他們的人設,從來光鮮亮麗,背後確實骯臟不堪;他們能通過各種曲折的算計,不擇手段地達成目的。他們從來不會有錯,錯的都是他人。揮舞著道德大棒,戴上道德假面,為所欲為,就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醉長番專業原創寫手,資深選品師,多渠道發布,微信號:17097225791
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精確畫像
醉長番 2021-06-07 投訴閱讀數:10544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45405676929256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你為什麽走不遠?

心理咨詢師曹懷寧關注

這幾年,有很多的人被稱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它的最初提出者,是北大教授錢理群。原話是這樣的:

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

為什麽會出現那麽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其中原因,並不在於競爭之激烈,任何一個時代都有競爭,而是做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至少能在短期內獲得不錯回報。

至於長期,遠視的人很少, 在短期不斷的負向反饋下,不少人動搖了。

而一個“笑貧不笑娼,無神論者開教堂”的時代,懂得給一些踏實肯幹的人短期回報的管理者,還不多。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是什麽樣子的呢?

他們結識有名的教授,不是因為單純喜歡教授的研究,而是教授足夠有名,推薦信分量不輕;他們努力在校園招聘會找負責人聊天,不是因為真心想討教學習,而是為了在HR面前露露臉,為自己的面試加分。

還有的人,大學期間的小組作業,專門找勤快又好學寡言的學霸組隊,他們倒不是那種free rider(搭便車者),他們比free rider 高到不知哪里去了,他們總是想辦法得到比較輕松的一部分工作,但是又把這部分工作描述得無比重要和困難。然後到期末展示的時候,他們再發揮他們最擅長的“表面裝修”,把期末的報告、展示,弄得極度光鮮,得到高分。

Free rider你可以不和他一組,但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你甚至覺得難以拒絕他們!

所以,做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用那麽費力,就能拿到不錯的成績、推薦信、offer,再加上他們的高起點,名校、高學歷,你可能感覺他們混得很不錯。

實際上,除了大學,生活到處都有靠著小聰明和小手段,爬得又高又快,讓老實人們氣得牙癢癢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而作為父母,在教孩子做人時,會毫不猶豫地強調“仁義禮智信”,但看到社會上“人善被人欺、好人沒好報、壞人爬得高”時,家長們的三觀,可能或多或少都出現過輕微的動搖。

我當然希望孩子正直、善良、誠實,不要企圖靠耍小聰明獲得成功,但那些耍小聰明的都趕到前面了,難道孩子要一直做個老實的普通人嗎?如果以後孩子問我,為什麽他善良又正直,卻不如心機滿滿的同學混得好,我該如何向他解釋呢?

做一個8分的Giver

世界上分為三種人:giver、taker和matcher。

Giver是奉獻大於索取的人,樂善好施;taker是赤裸裸索取而不知奉獻的人,肆意掠奪;matcher在giver和taker之間搖擺,精心包裝自己的意圖,有利可圖時提供幫助,無利可占時冷漠旁觀,總是等著別人先示好,無利不起早,“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大多就屬於matcher。

研究表明,matcher和taker,其實走不遠。真正會獲得最高成就的,是8分的giver。

為什麽?

10分的giver,會因為太善良而被taker和matcher利用,影響獲得的成就; 10分的taker,也許在短期內能獲得回報,但他們獲取回報的途徑不道德,因此也會引得其他人效仿,從而攪亂整個環境的秩序,讓大家都無利可圖;10分的matcher,格局太小、視野太短,只做有回報的事,只和有利可圖的人打交道,天天喊著機會成本,其實無形中損失諸多機會,成就不會太大。

而一個8分的giver,可以設立界限,保護自己的利益,同時給予善行。如此以來,他會擁有好名聲,遇到其他giver,合作共贏;同時,8分的giver身邊還有一些matcher,時刻盤算著從giver身上獲益,他們很自私,不希望其他taker也占giver的便宜,瓜分了自己的利益,所以他們會保護giver,趕走taker,從而凈化了giver身邊的環境。8分的giver也足夠精明,能夠看破matcher的小心思。

10分的giver不會得到很高成就

沃頓商學院Adam Grant教授,就提出了一個“成功金字塔”理論,他根據研究,將giver、matcher和taker,分別在金字塔中做了高低排序。

他發現,有些非常善良、善於奉獻的giver,他們反而錯過了更多的deadline、得到更低的評分和成績、促成的銷售額也最少,因而在成功金字塔中,反而處於最底層。

在短期內,好事都讓taker和matcher給占了,完全阻塞了向上的空間,使得完全的Giver只能處在底層。

這就是大多數人感到不公平的原因:我辛勤工作,遵守規則,為什麽混得不如那些小人好。

很多研究都證明,短期內,職場中的馬屁精、狂妄鬼,都要比君子混得好。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教授Jeffrey Pfeffer的研究發現:

操縱老板對你的看法,比默默努力工作更加重要;

為老板留下好印象的員工,往往比沒留下好印象,但更努力工作的員工,得到更高的業績評分。即便老板知道你的奉承並不真誠,拍馬屁也依然是有效的。

一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就說得好:要你能讓老板高興,業績並沒有那麽重要;相反,如果你讓老板不高興了,業績好也救不了你。

那麽,我們是否就要讓自己學會拍馬屁、不擇手段呢?

小人得志,往往只是短期內得志。

而在長期內,如果你也學習這些小人,那麽你周圍的環境,都會被同樣的小人充斥。這時候,小人還能一如既往得志嗎?

10分的taker注定失敗

在Adam Grant教授的“成功金字塔”研究中,徹底的giver處於最底層,那麽徹底的taker處於什麽位置呢?

中層。

taker會在初期奪取權力和利益,從而獲得比完全的giver更多的實際利益,所以他們會站在中層。

然而,拍馬屁、走捷徑、坑隊友,或許尚且可以暫時上位,但現在人都很聰明,發現行得通的成功路,就必定會有大批人一齊湧來。

世間的事分為三種:對的、錯的,和人人都去做的。

人人都以為2015年股市必上6000點,辭職在家炒股比上班舒服,再配上資,能賺更多。當很多人一起都來投機,就一起被割韭菜。

研究表明,有利可圖的壞行為,是會傳染給他人,從而在大範圍內傳播開來的。一個團隊中,如果有一個壞榜樣,那麽整個團隊的效率,也會降低30%-40%。

因此,耍心機、使手段、拍馬屁,以及為人不善,在最初看起來很有效,但在長期內,別人會覺察到你的“成功路徑”,效仿你通過破壞秩序來獲益的手段,壞行為傳播,繼而使無法忍受現狀的好人出局,能夠忍耐現狀的好人被提拔換環境。

最終,你的身邊只留下和你一樣的人。

此時,你曾經獲得成功的環境,或者你以為能夠獲得成功的環境不覆存在,公平與正義蕩然無存,只剩一群小人在一潭渾水中爭得你死我活。

而你最大的敵人,就是其他的小人。

10分的taker,只能短期得利,如果長期堅持taker行徑,只能自取滅亡。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只能獲得中等的成功

那麽,做一個matcher(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會停留在成功金字塔的哪個位置?

也是中層。

Matcher們無利不起早,百般權衡,確定得到實際回報後才會行動。這種被動的態度,會大大減少他們與其他giver的互動,自然也就失去了諸多獲得長期利益的機會。

那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們,或許在短期內風光無限,但久而久之,沒有人總是主動提供機會,也並非所有的利益都擺在明面上,能夠讓他們看到有利可圖才行動。

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真誠交往,相信很多合作共贏的機會,都從身邊悄悄溜走了。

誰是最大贏家?

既然徹底的giver處於成功金字塔的最底層,taker和matcher站在中間梯隊,那麽最大贏家是誰?

Adam Grant教授的研究發現,大部分有成就的工程師、最高成績的學生,最好業績的銷售人員,都屬於giver。

另一名教授Arthur Brooks的研究還發現,做一個giver不僅會帶來高成就,還讓人更富有,因為每捐出一美元,捐錢者的收入就會增加3.75美元。

好成就、高收入,都屬於giver,而做一個giver,還會讓人更長壽、更幸福。

有一個研究,對被試進行了長期跟蹤研究,發現性格和藹、善於給予的人,壽命更長。其他研究發現也發現:

對於不道德行為的容忍度更低的人,要比能容忍壞行為的人,幸福程度更高,這種幸福提升,與收入增加、職位晉升獲得快樂程度相當。

為別人花錢,比為自己花錢更開心;

哪怕一周只進行兩小時志願服務,都能幫助人減緩壓力,增加生活滿意度。

所以,最頂層、最幸福的人,依舊是giver。

確切地說,giver處於成功的兩個極端。

那麽,為什麽有的giver“人善被人欺”,而為何有的giver卻“善有善報”呢?

原因在於,“善有善報”的giver,是有原則、有立場的,而非無底線的奉獻者。

在一個叫做“The Right Amount of Trust”的研究中,被試被要求為自己對他人的信任程度打分(0-10分),結果是:

打分為8的人,收入是最高的;

8分以上的人,比8分者收入低7%;

而對人信任度最低的人,收入最低,比8分者低14.5%,相當於沒讀大學的潛在損失額。

所以,更確切些,有原則、有立場、有底線,且能獲得更高成就的人,是8分的giver。

太信任他人、無私奉獻的giver,容易被taker吸幹耗盡,從而影響實際成就。

而8分的giver,會建立個人界限,識別什麽樣的人值得幫,而什麽樣的人會浪費感情。當發現有人利用自己,他們會堅定遠離小人,毫不猶豫地維護自己的利益。

毫無界限的善,是愚蠢、懦弱的代名詞。

聰明的君子,既會將道德恪守始終,還能從小人那里,學習如何堅定維護自己。

所以,做一個有原則的giver,會讓你遇到更多giver。而見風使舵的matcher,絕不會容忍你被taker利用,搶走他自己的好處,所以他們會保護你,和其他giver一起,幫你懲罰身邊的taker。

“人善被人欺”是對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是對的。

太多老實人看不到自己身上的軟弱,太多聰明人看不透自己心中的狹隘。

做人還是要遠視一點,你說呢?

References:

Adam Grant. Give and take. New York: Penguin, 2013

Jefferey Pfeffer. Power. New York: HarperBusiness, 2010

Craig Lambert. The Psyche on Automatic. Harvard Magazine, 2010

Art Markman. Are successful people ni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2

Jefferey Butler,  Paola Giuliano, Luigi Guiso. The right amout of trust. NBER Working paper No. 15344,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September 2009. Revised June 2014

Eric Barker.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May  2017


發布於:福建
https://k.sina.cn/article_2137466034_7f6724b201900jbw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