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9 月. 23, 2022/星期五

被動型攻擊人格|令人惱火的人格特質

被動型攻擊是什麼?

被動型攻擊是一種通過典型性靜默,表面上無動於衷卻間接地表達敵意的消極行為。具體的表現從日常社交和工作任務消極的抵抗(例如:不積極、拖延、故意降低效率、故意忘記事情等)到倔強、怨恨的表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行為舉止(例如:表面上很熱心,但卻有意的添亂),你能在各種情形下感受到它,我們都很熟悉這種感覺。

美國心理學會(APA)已經不再將被動型攻擊人格視為一種正式的人格障礙來看待,但無論是發生在我們身上,還是我們如此對待別人,這種行為依然是我們生活中的麻煩。儘管我們不會將每一種使我們不舒適、威脅或惱怒的行為都當作病態表現來看,但當被動型攻擊發生時我們還是要有能力認清它,並嘗試以最有效的方式應對它。

在我們正式開始之前,先回顧一下,我們如今稱之為被動型攻擊的這個東西,在歷史上有著怎樣離奇的發展歷程。

被動型攻擊歷史

被動型攻擊行為最早記錄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被用於描述拒絕執行長官命令的士兵。在一份1945年的美國陸軍部備忘錄上,記載了這些通過被動型攻擊行為來逃避責任的士兵。這些士兵並不敢公開大膽的違背命令,但是他們通過消極的舉止(例如:噘嘴繃臉、倔強、拖延,低效等方式)表達他們的反抗。陸軍部認為他們的行為是不成熟的,是一種對「軍隊壓力」的反應。

在這之後的數十年間,被動型攻擊這個術語一直出現在軍事醫療的記錄中,並在之後廣泛地流傳於美國心理學界。正如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Christopher Lane記載的:

在了解了這些服役人員的怪異模式後,心理治療專家們很快開始將這個現象原封未動的套用在普通百姓身上。正如1952出版的第一版《心理障礙統計與診斷手冊》中所描述的,美國心理學會直接從軍隊備忘錄中借來了關於這個問題的命名和診斷標準,事實上,Ta們依此標準診療了大量行為和疾病個例,陸軍部的這次挫折無意間為大眾長期的病理學建立了基礎。

美國心理學會還將被動型攻擊這個概念應用在工作和家庭的衝突解釋中,而不僅僅是局限在士兵的不服從這一問題上。心理學家們開始以這個概念去分析工作場合和家庭情境下的類似問題。

而這帶來的影響遠超出人們最開始的想像。美國心理學會將這種常見的行為列入正式的人格障礙;許多衝突被定義為「病態」特質,從而進一步被評估為病理性的。Lane解釋道:

心理學會很快宣稱,具有被動型攻擊人格的商人或家庭主婦有病理性的「不穩定特質」。他們的行為表現明顯偏離常態,而那是一種在未經治療的前提下可能隨時復發的症狀。美國心理學會並不是簡單的過度誇大日常行為,而是將它們重新定義為生理或神經學上的失常現象。而這正是當時整個美國心理治療界的熱門趨向。

依據1968年版的第二版《心理障礙統計與診斷手冊》,美國心裡學會對心理疾病的定義忽視了人格特質的因素,認定這些表現需按照終生適應不良症狀進行干預治療。診斷手冊中新增的兩條診斷標準嚴重增加了誤診的可能:

被動型攻擊行為反應了個體所感知到的,卻不敢公開的敵意。當患者不能從他與過度依賴的某個人或組織的關係中得到滿足時,這種怨恨往往藉此行為表現出來.(APA, 1968, 第44頁, 編碼301.81)。

用Lane的話來說,診斷手冊的描述不僅將人們不高興的表現刻畫為不合理的行為,還將許多沒有稱心工作的人,置於人格障礙的模糊邊緣(一個全家都有病的年代)。

被動型攻擊人格障礙(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曾被視為正式的疾病診斷標準,被使用了近半個世紀之久。

最終,在1994年出版的第四版診斷手冊中移除了這一標準。經歷了漫長的爭辯後,人們最終達成一致:將這種情形和行為模式置於嚴苛的診斷標準之下並將其視為是一種人格障礙,可能有些過分了。此外,美國心理學會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其作為一種明顯的人格障礙存在,而且被動型攻擊中所包括的內容最終都能被其他人格障礙所解釋

這種人格障礙後來被重命名為抗拒型人格障礙( Negativ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消弱了其強度並在附錄表明——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的討論。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否認被動型攻擊行為的存在,它給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麻煩。

重新認識被動型攻擊行為

美國心理學會認為,滿足下面四點或更多即可被認作是被動型攻擊行為:

  • 對正常社交與工作安排產生消極抵抗
  • 總是抱怨被人誤解、不被大家欣賞
  • 總是繃著臉,帶著和人爭辯的情緒基礎
  • 頻繁地、無理由地批評權威
  • 嫉妒、怨恨那些顯然比自己更幸運的人
  • 過分誇大、固執地抱怨自己的不幸
  • 在充滿敵意的蔑視與懊悔間切換

另外,被動型攻擊人格與病態自戀者的表現有相似之處。包括過度的自我價值感覺缺乏對衝動行為的控制共情無能自以為是

人格成因和風險因素

被動型攻擊人格的形成尚未明確,但是它很可能是社會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2001年,一項對學齡期雙胞胎的研究結果表明,被動型攻擊在雙胞胎間的同時出現比率約為50%,這體現了遺傳的作用(此結論極受爭議)。因為它很可能與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比如虐待孩子,嚴苛麻木的教養方式,以及對孩子的冷暴力。反直覺的一點在於,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也可能成長在備受關愛但要求苛刻的家庭中。

美國猶他大學神經心理研究協會的Dr. Lorna Benjamin,對這一問題的成因是這麼解釋的:

長子是家庭中最容易出現這種狀況的人。當更年幼的兄弟姐妹出生之後,作為年長的孩子突然被期望去承擔更多的責任,甚至超出Ta的能力範圍。由於不敢違背父母的意願,在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對父母的要求產生恨意。

這種帶有恨意的共處,是被動型攻擊產生的核心所在,在他成年以後,當老闆、老師或伴侶對其有所期望的時候,這種模式就繼承到面對這些權威的情形之中。這些帶有被動型攻擊行為的人,他們的內心充滿不被自己認可的衝突,飽含憤怒的善意帶有蔑視的順從還有精心掩飾下的行動方式

就風險因素而言,被動型攻擊人格可能會增加抑鬱、焦慮障礙、藥物濫用等風險。

它與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具有相同的特徵,有趣的是,自戀型人格障礙被認為與恐懼、決策過程相關。這兩種人格都具有逃避特徵。自戀型人格的逃避源於對負面、消極的自我經驗的恐懼;而被動型攻擊的逃避源於為了避免直接衝突所採取的敵意行為。

神經生理學的角度上,這可能是發生在杏仁核中的問題。杏仁核是大腦中負責探測情緒喚起和相關刺激的控制區域。這一過程可能還與前額葉有關,而額葉是負責控制我們以社會接納的方式去行動的區域。大腦生理性的變化或受損可能會導致各樣的社會行為模式。

如何應對具有被動型攻擊的人

Signe Whitson認為,七個原因促使人們採取被動攻擊:

  1. 發怒往往會受到輿論的譴責
  2. 經過掩飾的敵意就不會引起注意
  3. 採取被動型攻擊遠比培養自信容易得多,當然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4. 被動型攻擊行為總能找到合理化的藉口
  5. 用作報復手段簡單易行:它既難以被當場揭露,又無法通過人事條例界定,使之成為工作關係中完美的侵害手段。
  6. 被動型攻擊不需通過肢體打鬥就能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
  7. 被動型攻擊有明顯效果,通過目標對象的反應使施害者的憤怒和沮喪得到宣洩。

與具有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共同生活,工作或是打交道,都絕非易事。萬幸的是,身處這種境況時可以採取一些方法來應對。

首先要及時辨認被動型攻擊人格。由於它本質上具有間接性,所以很難直接的通過行為判斷。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表現包括:極力避免爭吵和衝突,自我代入「不可能成功」的境況,總是取悅別人來避免衝突,總是絮絮叨叨地抱怨「沒人想知道我的感受」或「能不能理解我一下」等等。

其次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並謹慎應對針對自己的被動攻擊行為。評估自己是否有意無意地引起衝突,以及判斷哪些行為會升級或緩解這種衝突尤為重要。

教育與人類發展學院(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 Human Development)的研究認為衝突後的感受可以作為判定採取策略的效果:如果感到無力,無助,憤怒或迷惘,就意味著應對機制存在問題。相反,如果自身感到平靜,同時也使被動攻擊者恢復理智並能夠有所心得,甚至有所改善,那麼這樣的處理就卓有成效。這樣就可以不斷篩選出有效的方法來。

另外,心平氣和地面對挑釁,不要意氣用事,更不能用被動攻擊去還擊。做些健康有益的事情有助於控制情緒。有可能的話,用誠懇的態度使他們放下戒備,將話題轉移到重要事情上去。正如Trulia, Mallory Carra在博客中所寫,應當馬上開誠布公地溝通,而非憤然甩手或以牙還牙。她引用婚姻和家庭理療師Lisa Bahar的話說,通常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給你的感受中隱含他試圖溝通的信息,但千萬不要因此陷入對言外之意的過度解讀。交流的重點放在事情上,自信,就事論事,避免傳遞出打探,冷淡,輕蔑和浮誇等負面信號。

有時直截了當地溝通,告訴對方無論何時遇到情況都可以坦誠交流是最好的方法。留便條或隱晦的暗示並不能起到預期效果。

知道自己很可能無法改變一個人也很重要,劃定與對方交往的底線才是一切應對方法的目的。最終對方——無論是你的朋友,同事或親戚——會意識到在與你有分歧時開誠布公才能最快解決爭議。當然這樣的結果需要你持久耐心的付出和努力,摸索建設性的方法,不斷積累正面的反饋,在公平的基礎上展開對話與合作。

更多內容請關注Anonymous微信號(微信號:howtobehuman)。Anonymous致力於提供哲學、心理學、腦科學等多元化內容,以有趣的形式呈現有營養的內容,幫助讀者成長。

2016-06-18 由 Anonymous 發表于心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平台:Anonymous(ID:howtobehuman)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psychology/5jm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