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 2 月. 28, 2023/星期二

複利陷阱

複利陷阱的十個真相 -上篇 🔥 – 個人看板板 | Dcard



假如你買了台積電股票並持有了幾年,就有 10 倍,或者買 特斯拉 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 10 倍。
稍微計算一下,假如你想在股市十年變 10 倍,每年“ 只 ” 要 26% 回報即可。

於是,關於 複利 的傳說,又多了一個美妙的數字:26% …,假如你相信如上 “ 複利法則 ” ,
可能會讓你掉入了一個 謊言 的陷阱。

很多時候,不斷都會有人提到說:一個人可以做到持續的每天進步1%或者0.5% ,
如果可以或者說有可能達成的話,關鍵點在哪裡呢?難點在哪裡呢?

本文的觀點是:絕大多數人對於複利的理解是錯誤的;
極少有人能夠靠複利獲利。

以下,是複利謊言背後的 10 個真相。

真相 1 :世界被隨機性主宰

未來是非常不確定性的,也不存在一個清晰的軌跡。
來看看隨機遊走假說,這是是金融學上的一個假說,認為股票市場的價格,
會形成隨機遊走模式,因此它是無法被預測的。

1973 年,普林斯頓大學波頓・麥基爾教授出版了《漫步華爾街》 這本書,
很坦率說,極少有人能夠第一次就讀懂並接受作者苦口婆心的觀點:
別瞎忙了,買點指數基金吧!

即使你讀懂了,也很難甘心的照他說的做。
(因為會不甘心! 在這本比我老的書裡,許多建議放在今天依然也非常受用,
例如談到對基本面的專業分析未必可靠,作者寫道:無數研究都顯示了與此類似的結果,
例如放射科專家在觀察 X 光片時,竟然讓 30% 具有肺炎症狀的 X 光片從眼皮底下大大方方的溜走,
儘管這些 X 光片已清清楚楚的說明了疾病的存在。

另一方面實驗證明,精神病院的專業人員竟然不能把瘋子從智者中分離出來。

隨機性是個太大的話題!
一般人很難理解隨機性這回事,而聰明人總覺得自己可以控制隨機性…
例如,有研究人員在賭場裡觀察了一陣子,發現在押大小的賭桌前,
假如連續出現了十次大,那麼:新賭徒們就會繼續跟著押大,認為大的火氣正旺;
老賭徒們則會押小,他們認為根據大數定律出現小的機率更大了!

但可惜,二者都錯了,新賭徒們迷信,而老賭徒們犯了 “ 小數 ” 的謬誤。
一個公正的大小遊戲,每一次或大或小是沒有記憶且獨一無二的。
對於隨機性裡關於 “ 無記憶 ” 的這部分,人類的大腦很難接受
假如讓你扔 100 次硬幣,你覺得哪個結果更 “ 真實 ”呢?
“ 複利思維 ” 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有吸引力呢?因為 “ 複利 ” 製造了一種虛幻的確定性,
我們的工作、生活、投資,大多是透過尋求事實和真相,來尋求生活中的確定性。

但是,什麼是確定性?假如你不能在某個 “ 確定性 ” 之前,
加上一個機率數值,那麼這個確定性就是一個大坑。
哪怕某件事你非常非常確定,你也只能說我 99.999% 確定。
” 進而,你對於事實的 “ 確定性 ” 的判斷,本質而言,其實只是某種信念。

真相 2 :連續性很難實現

複利有一個重要的假設,那就是連續性。
只要你每年賺 26% ,連續十年,你就可以……,
讓我們來看看連續性有多難,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現實中很少有福爾摩斯?

通常而言,福爾摩斯的神奇之處,在於他能夠做一連串推理,
大致結構是這樣的:因為A,所以B;因為B,所以C;因為C,所以D…,兇手就是他!!

之所以極具戲劇性,是因為上述一系列推理,就像馬戲團的疊羅漢,疊得越高,越有衝擊力。

然而,現實中很難見到這種極度不穩定結構,我們算個簡單的數學:
假如福爾摩斯的每一步推理的可靠度高達 80% ,
那麼從A推理到E的可靠度,就是: 80% X 80% X 80% X 80% = 40.96%
(這算料事如神了吧,有這種預測能力去炒股票的話很快會成世界首富)

也就是說,即使每次推理的準確率再高,經過多個環節的疊羅漢,也變成不那麼可靠了。
對於隨機遊走的股市投資而言, “ 連續性 ” 更難實現
別說連續十年每年回報達26%,就連年化10%,也沒多少人做到。

有人根據wind數據分析,全市場連續十年做到年化報酬率超過 10% 基金經理只有33 位,
而私募基金經理人,僅有 37 人。 複利極大地高估了 “ 連續性 ” 。

所以時間並不是複利的朋友,更多時候是敵人!!

在時間有先後的特性,讓我們容易將先發生的作為因,後發生的作為果;
時間 “ 自動駕駛 ” 的特性,讓我們容易以為事件的發生就像將一個雪球滾下山坡。
然而:時間的先後次序,並不能決定前後的因果關係;
時間的連續性,更不能成為事件連續性的燃料或證據。

真相 3 :現實是不均衡的

複利的神話裡,還包含著一個假設:這個世界是均衡的

然而,現實不僅是不均衡的,而且連 不均衡的那部分,也很不均衡。
這並非繞口令,而是聰明人對 “ 不均衡 ” 這個概念的多層級理解。

第一層級: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第二層級:聰明人試圖用 “ 常態分佈 ” 來馴服隨機性;
第三層級:理解冪律分布和肥尾效應;
(肥尾效應的意思是指極端行情發生的機率增加,並且連帶發生一些不尋常事件造成的市場大震盪)
第四層級:機率與賠率的不對稱性。

複利神話裡描述的那種 “ 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年賺一點點,就能成長為巨人 ” 的場景,在現實中並不會出現

確切說,在現實世界, 99% 的時間你會感覺一無所獲,
只有那 1% 的時間會感覺到收穫的喜悅。

即使聰明人理解了隨機性,也會過於相信常態分佈,而忽視黑天鵝出現的頻率以及導致的破壞。
有些事情是常態分佈,例如人的身高;
有些事情是冪律分佈,例如人的財富。
常態分佈與冪律分佈最大的區別在於,
某些現象中,常態分佈嚴重低估了極端事件發生的機率

再比如,當總統說 “ 我國經濟 2009 年以來成長 13% ” 時,
有可能真相是:最富有的那 1%人的收入成長了,
而剩下 99% 的人收入反而比之前略微下降。

原因是:財富的分佈並非常態分佈,而是冪律分佈

美國 1% 最富有的家庭擁有的財富占美國家庭財富總額的 34.6% 。

複利神話給人帶來的錯覺,可能與 “ 小數法則 ” 有關,同是賭徒謬誤
反過來說,我們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有限的樣本量下,高估了大數定律的作用。
p.s你不能期待根據一個小樣本,就能得到一個好的推估結果,這種謬誤有時被稱為小數法則。
大數定律依然起作用,但收斂得可能很慢。
如凱因斯所說的市場非理性的時間比你破產的時間要長!!

你也許可以用指數基金來投資,正如博格所說,別去草堆裡找針,乾脆買下整個草堆。
但是,萬一你選錯了草堆呢?不確定性的一部分,正是分佈的 “ 不均衡” 。

我想過一個問題:假如一個難題是均衡的,那就不算一個真正的難題,
例如,我每天做一百下伏立挺身,一年後我就可以變成健身教練了呢!

真相 4 :回報是不對稱的

我們的世界有太多對稱性,例如對稱的身體,好與壞,陰與陽,正與負,
人類對 “ 對稱性 ” 也有很高的期望值。

複利神話,也包含了 “ 對稱性 ” 的幻覺。
然而,由於以下兩個關於 “ 對稱性 ” 的真相,複利神話被戳破了:
1.現實世界裡,財富的委託代理機制的權力和責任是不對等的;
2.在數學上,不懂期望值會導致機率與盈虧之間的不對稱。


在《非對稱風險》裡,提及了人類事務的對稱性原則,包括公平、正義、責任感、互惠性,
他指出了金融業的高層們拿別人的錢冒險賺自己的大錢

該書譯者這樣寫道: 在權利和責任不對稱的委託代理機制下,
代理人只會考慮如何盡可能地延長遊戲的時間,

以便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業績抽成,
而不會考慮委託人的總體回報水平,
在代理人看似描繪出 “ 長期穩定回報 ” 的投資策略其實隱含了本金全損的巨大風險,
看起來高機率低風險的收益,由於不對稱性(既有機制上的,又有期望值上的),
忽視肥尾效應和黑天鵝,委託人最終會因遭遇爆倉風險而損失全部資產。

“ 連續性 ” 的幻覺, “ 均勻性 ” 的幻想,
“ 非對稱 ” 的風險和回報,經常是財富的致命殺手。

在這三個 “ 不確定性 ” 的圍剿之下,複利謊言也走不了多遠。

真相 5 :勤奮無法替代思考

希望每天進步 0.1% ,進而疊加出驚人的複利,與其說是一種幻想,
不如說是試圖每天獲得 “ 即時滿足 ” 。

複利神話,其實是一種反智的智力販賣…
為什麼呢?

因為要獲取世俗上的成功,除了運氣之外,
你需要兩個步驟:
1.做正確的事情;
2.把事情做正確。

複利神話過於強調第二點,讓人忽略了第一點!
還有那種 “ 每年只要賺 26% ,十年能變賺 10 倍 ” 的說法,實在是害死人
例如談起定期投資,假如你在一件錯誤的東西上定期投資,
做得再正確也沒用,畢竟你沒有方向的風,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真相 6 : “ 種下樹 ” 的驚險一試

假如說種樹是你說的這種 “ 每天長一點點 ” ,
然後長成大樹,枝繁葉茂,那麼這裡的關鍵點不是每天長一點點,
而是 “ 種下樹 ” 這個 “ 充滿驚險一躍 ” 的大決策,
而這類決策很難外包,投資和教育孩子也有點像,
應該把自己當做一名園丁,在一個充滿隨機性的世界裡。

對未來的預測,和算命沒什麼區別,那些關於所謂週期預測的神話,
當事人其實是像算命先生那樣,提前說了很多模棱兩可的預測,
人們也會從中挑出那些偶爾對的隻字片語來幫自己腦補,
畢竟…連一個時鐘一天都能走對上兩次呢?

“ 充滿驚險一躍 ” 的大決策,仍然只是一個 信念 而已,
你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信念,而不是捍衛自己的觀點!
並且,你需要有一種這樣的心態:種下樹,享受這個過程,哪怕你本人不能親身享受樹蔭

真相 7 :驚濤駭浪裡的貝氏

所以,厲害的人,他們能夠做到:

隨時在根據目前的情況重新判斷;打出無記憶的牌;不介意自打嘴巴;勇於自我更新。

他們絕非像驢子拉磨那樣,以為只要堅持轉圈兒就能每天進步。
例如特斯拉的股票,自上市以來年報酬率的確很驚人,
但是並不是每天一點點穩定爬坡漲上來的,中途經歷過好幾次大跌,跌到讓人懷疑人生,
那麼,複利神話的 “ 死抱到底 ” ,不正好可以讓人抓住特斯拉的這種大機會嗎?

問題是,你怎麼知道自己死死抓住的股票是特斯拉呢?
在複利思維的 “ 指引 ” 下,有些人喜歡用 “ 不斷攤提、加倍下注 ”的投資方法,
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但大多數時候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錯誤的做法。

前些年的時候,特斯拉的驚人反彈,會讓很多人再次對 “ 死抱到底 ” 與 “ 抓十倍股 ” 產生幻想,
我只能說,從進化的角度,馬斯克是有益於人類的,
市場也給予了馬斯克和貝佐斯比巴菲特還高的回報。

真相 8 :達人需要持之以恆

“ 複利思維 ” 鼓吹持續每天進步百分之0.5%,
只是追求一種所謂確定性的幻覺,稍微遇到一點風雨就容易被打散,
此外,厲害的人還要能夠在沒有任何激勵、沒有任何 “ 進步跡象 ” 的情況下,
依然每天持之以恆,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

秘密在於:他們心中既有北極星,又敢於走入黑暗的森林。
此外,別忘了,我們人性和社會性,
會讓達人們會利用人性和羊群效應,
幫助他們對資源有更強大的獲取能力。

真相 9 :一邊 “ 滾雪球 ” 一邊 “ 補血 ”

複利思維描述的理想化滾雪球,在現實中經常會不斷的扣血,
高手們需要一邊 “ 滾雪球 ” ,一邊 “ 補血 ” ,

例如特斯拉在中國建廠,蔚來汽車拿到政府投資,
都是生死一線間的 “ 補血 ” ,為了擁抱大數法則,你需要長期在場,實現很多可能性的嘗試後,
所以要會講故事,要製造自己的傳說,要持續募集更多的錢,因為他們懂資源聚集效應。

職業投資人和業餘投資人最大的區別之一,在於職業選手有源源不斷的彈藥!

巴菲特有保險公司的自由資金,還可以發債,
他還強調所投資的公司有很好的自由現金流,
他有一個極小的總部,只在乎旗下公司的經理人們把賺到的錢源源不斷地交上來。

據知情人士稱,高瓴資本 2020 年上半年正在從投資人那裡籌措可能多達 130 億美元的資金,
準備抓住疫情之下經濟當中出現的新機會。
上一次融資是在 2018 年,最終募集到 106 億美元,創造了紀錄。
即使牛如巴菲特和高瓴,也在源源不斷地獲得資金,為下一次下注準備籌碼,
只有如此,無限遊戲才可以持續下去,英雄一直留在場上,大數定律發揮作用,
財富因為遍歷性中的機率優勢以及最大化的正期望值得以實現。

這才是 “ 長期主義 ” 背後的道理。
換句話說,他們一邊滾雪球,一邊不斷往前面的雪道上撒雪

真相 10 :崎嶇的山坡上滾雪球

那麼…批判複利思維,算是否定了 “ 滾雪球 ” 的存在嗎?
股神巴菲特不就是靠滾雪球成為首富的嗎?
人生也許像是滾雪球,可惜不是順著坡往下滾,而是像崎嶇的山坡那樣滾雪球,
而且這顆雪球隨時可能砸下來,類似指數型的崩潰,

但成長卻是指數型的成長 “ 緩慢許多 ” ,

所以,即使我們能夠有足夠耐心慢慢變富,慢慢成長,
也不能讓 “ 變有錢 ” 和 “ 成長 ” 這件事因為 “ 慢慢 的” 而變得容易。

複利神話中-人類唯一可以什麼都不做就增加的,只有年齡(也許還有體重)
人生就像逆水行舟,即使你只想做一個防守者,
也要主動防守,為自己種下一些樹,
也許唯一能夠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只有我們的心靈之樹。

結論: 複利神話,是對 “ 躺著贏 ” 的另外一種包裝,
很不幸,這個世界並沒有 “ 躺著贏 ” 這回事。

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複利式成長的傳說,甚至包括那些巨無霸公司,
然而我們並不能以此逆向推導後,就能找出成功者的秘籍,
就能指望自己也能實現 “ 十年十倍 ” 的神話。


複利是一場「 謊言 」?這 10 個真相你必須知道

2021 年 5 月 16 日文章來源
虎嗅網作者
孤獨大腦/老喻在加

假如你買了茅台股票並拿幾年,就有 10 倍。或者買 特斯拉 TSLA-US 7.50 % 或是 蔚來汽車 NIO-US 0.00 % 的股票,不到一年,你就能賺 10 倍。 “ tenbagger ” 一詞出自世界級投資大師——彼得・林區的自傳《成功投資》一書,意譯為 “ 能翻 10 倍的股票 ” 。有人算了一下,假如你想在股市十年變 10 倍,每年 “ 只 ” 要 26% 回報即可。於是,關於 複利 的傳說,又多了一個美妙的數字: 26% 。然而,假如你相信如上 “ 複利法則 ” ,也許掉入了一​​個 謊言 的陷阱。不止在投資領域,關於個人的 “ 成長 ” 和 “ 精進 ” ,也流傳著一年抵 N 年的夢想。

最近,有人問我:一個人可以做到持續的每天進步百分之 0.1 或者說百分之 0.05 嗎?如果可以或者說有可能達成的話,關鍵點在哪裡呢?難點在哪裡呢?我回答:不可能。

我小時候曾經得過一本武林秘籍,上面介紹了一種看起來很可靠的方法,讓人學會 “ 飛簷走壁的輕功 ” 。具體方法是:挖一個大坑,在裡面墊很多層草蓆,一次墊到接近地面;每天鍛煉跳出地面,直至輕鬆自如;取掉一張草蓆,繼續鍛煉;再取掉一張;每層草蓆才多厚呀,這樣,你就神不知鬼不覺戰勝地心引力,掌握絕世輕功了。可惜,少年的我胸無大志,沒有親身實踐。你看,這是不是也是 “ 複利思維 ” 的一種簡化版?

“ 複利思維 ” ,這個看似有些雞湯的話題,其實包含了 “ 不確定性、連續性、對稱性、預測、冪律分佈、下注、決策、貝氏、長期主義 ” 等好多個有趣的話題。本文的觀點是:絕大多數人對於複利的理解是錯誤的;極少有人能夠靠複利獲利。以下,是複利謊言背後的 10 個真相。

真相 1 :世界被隨機性主宰

未來是極度不確定的,並不存在一個清晰的軌跡,讓你像爬坡一樣每天進步一點點。先來看看隨機遊走假說。這是是金融學上的一個假說,認為股票市場的價格,會形成隨機遊走模式,因此它是無法被預測的。1863 年,法國的一名股票掮客朱利・荷紐最早提出這個概念。1900 年,法國數學家路易・巴舍利耶在他的博士論文《投機理論》討論了類似觀念。另一條主線是,愛因斯坦在他 1905 年的一篇論文中,從物理界的角度出發研究了 “ 隨機過程 ” ,揭示了布朗運動,間接證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存在。

回到金融。又過了整整半個世紀, 1953 年,莫里斯・肯德爾提出: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動是隨機的主張。1964 年,史隆管理學院的保羅・庫特納出版了《股票市場的隨機性質》。1965 年,尤金・法馬發表了《股票市場價格的隨機遊走》,正式形成這個假說。1973 年,普林斯頓大學波頓・麥基爾教授出版了《漫步華爾街》。

我很早以前看過這本書。很坦率說,極少有人能夠第一次就讀懂並接受麥基爾苦口婆心的觀點:別瞎忙了,買點指數基金吧!即使你讀懂了,也不甘心照他說的做。這本和我一樣老的書裡,許多洞見今天看起來也閃閃發光,例如談及對基本面的專業分析未必可靠,作者寫道:無數研究都顯示了與此類似的結果。放射科專家在觀察 X 光片時,竟然讓 30% 具有肺炎症狀的 X 光片從眼皮底下大大方方的溜走,儘管這些 X 光片已清清楚楚的說明了疾病的存在。另一方面實驗證明,精神病院的專業人員竟然不能把瘋子從智者中分離出來。

隨機性是個太大的話題。笨人很難理解隨機性這回事,而聰明人總覺得自己可以控制隨機性。例如,我在澳門賭場裡觀察了一陣子,發現在押大小的賭桌前,假如連續出現了十次大,那麼:新賭徒們就會繼續跟著押大,認為大的火氣正旺;老賭徒們則會押小,他們認為根據大數定律出現小的機率更大了。可惜,二者都錯了。新賭徒們迷信,老賭徒們犯了 “ 小數 ” 的謬誤。一個公正的大小遊戲,每一次或大或小是沒有記憶的。

對於隨機性裡關於 “ 無記憶 ” 的這部分,人類的大腦很難接受。例如,假如讓你扔 100 次硬幣,下面哪個結果更 “ 真實 ” ?

▲上圖左側是請某個人類 “ 隨機 ” 畫的,是有意識的隨機;上圖右側是真正的隨機(應該是模擬的)。

看起來,是不是左邊更隨機一些?因為右側有太多 “ 連號 ” ,看起來不夠隨機。實際上,恰恰相反。這就是人類對隨機性的偏見之一。世界是隨機的,並不符合 “ 決定論 ” ,更不是線形的。“ 複利思維 ” 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有吸引力呢?因為 “ 複利 ” 製造了一種虛幻的確定性。我們的工作、生活、投資,大多是透過尋求事實和真相,來尋求生活中的確定性。

但是,什麼是確定性?假如你不能在某個 “ 確定性 ” 之前,加上一個機率數值,那麼這個確定性就是一個大坑。有次我聽見兒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和別人說 “ 百分之百確認 ” ,就很認真地對他說: “ 記住,以後不要說百分之百確認,哪怕某件事你非常非常非常確認,你也只能說我 99.999% 確認。 ” 進而,你對於事實的 “ 確定性 ” 的判斷,本質而言,其實只是某種信念。人類事務,就是由一大堆信念在隨機性的沙灘上堆砌而成的。

真相 2 :連續性很難實現

複利有一個重要的假設,那就是連續性。只要你每年賺 26% ,連續十年,你就可以……下面,我們來看看連續性有多難。我在《機會泵:如何管理你的運氣? 》一文裡寫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現實中很少有福爾摩斯?通常而言,福爾摩斯的神奇之處,在於他能夠做一連串推理,大致結構是這樣的:因為A,所以B;因為B,所以C;因為C,所以D;因為D,所以E……所以,兇手就是大魔王!之所以極具戲劇性,是因為上述一系列推理,就像馬戲團的疊羅漢,疊得越高,越有衝擊力。

然而,現實中很難見到雜技團的這種極度不穩定結構。我們算個簡單的帳吧:假如福爾摩斯的每一步推理的可靠度高達 80% (這算料事如神了吧,有這種預測能力去炒股票的話很快會成世界首富),那麼從A推理到E的可靠度,就是:

80% ✖️ 80% ✖️ 80% ✖️ 80% = 40.96%

也就是說,即使每次推理的準確率再高,經過多個環節的疊羅漢,也變成不那麼可靠了。對於隨機遊走的股市投資而言, “ 連續性 ” 更難實現。別說連續十年每年回報達 26% ,就連年化 10% ,也沒多少人做到。有人根據wind數據分析,全市場只有 33 位基金經理,連續十年做到年化報酬率超過 10% 。那麼私募高手們呢?據統計, 10 年期年化報酬率超過 10% 的私募基金經理,僅有 37 人。複利極大地高估了 “ 連續性 ” 。

時間並不是複利的朋友,更多時候是敵人:時間 “ 有先有後 ” 的特性,讓我們容易將先發生的作為因,後發生的作為果;時間 “ 自動駕駛 ” 的特性,讓我們容易以為事件的發生就像將一個雪球滾下山坡。然而:時間的先後次序,並不能決定前後的因果關係;時間的連續性,更不能成為事件連續性的燃料或證據。休謨早就說過,這麼想是很幼稚的。

作為 “ 致富工具 ” 的所謂 “ 複利思維 ” ,按照休謨的話說,是取決於我們的情緒、習俗、和習慣,而不是取決於理性、也不是取決於抽象、永恆的自然定律。讓我截取休謨的一段話,來擊碎複利的 “ 連續性 ” 謊言:

“ 我們就可以問,它包含著關於數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理嗎?沒有。它包含著關於事實和存在的任何經驗推理嗎?沒有。那麼我們就把它投到火裡去,因為它所能包含的沒有別的,只有詭辯和幻想。 ”

真相 3 :現實是不均勻的

複利的神話裡,還包含著一個假設:這個世界是均勻的。然而,現實不僅是不均勻的,而且連 “ 不均勻 ” 的那部分,也很不均勻。這並非繞口令,而是聰明人對 “ 不均勻 ” 這個概念的多層級理解。

第一層級:理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第二層級:聰明人試圖用 “ 常態分佈 ” 來馴服隨機性;

第三層級:理解冪律和肥尾;

第四層級:機率與賠率的不對稱性。

複利神話裡描述的那種 “ 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年賺一點點,就能成長為巨人 ” 的場景,在現實中並不會出現。確切說,在現實世界, 99% 的時間你會感覺一無所獲,只有那 1% 的時間會感覺到收穫的喜悅。即使聰明人理解了隨機性,也會過於相信常態分佈的鐘形曲線,而忽視黑天鵝出現的頻率以及導致的破壞。

有些事情是常態分佈,例如人的身高;有些事情是冪律分佈,例如人的財富。常態分佈與冪律分佈最大的區別在於,某些現象中,常態分佈嚴重低估了極端事件發生的機率。再比如,當歐巴馬說 “ 我國經濟 2009 年以來成長 13% ” 時,有可能真相是:美國人只有最富的 1% 收入成長了;剩下 99% 的人收入反而比之前略微下降。

原因是:財富的分佈並非常態分佈,而是冪律分佈;美國 1% 最富有的家庭擁有的財富占美國家庭財富總額的 34.6% 。我隱約覺得,複利神話對人帶來的錯覺,可能與 “ 小數法則 ” 有關,同是賭徒謬誤。反過來說,我們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有限的樣本量下,高估了大數定律的作用。

大數定律依然起作用,但收斂得可能很慢。如凱因斯所說的市場非理性的時間比你破產的時間要長。你也許可以用指數基金來投資,正如博格所說,別去草堆裡找針,乾脆買下整個草堆。但是,萬一你選錯了草堆呢?不確定性的一部分,正是分佈的 “ 不均勻 ” 。打個比方,就像你開輛車,打算來一次數千公里的自駕之旅,計劃一天五百公里,然後艱難而快樂地抵達目的地,享受挑戰自我的樂趣。結果呢?也許前三天走得好好的,第四天就陷入一個沼澤地,完全動彈不得。

我想過一個問題:假如一個難題是均勻的,那就不算一個真正的難題。例如,我每天做一百道圍棋死活題,一年我就可以升兩段。這並不是一個難題。問題是沒有這樣一馬平川的難題。假如有,圍棋可能就不是一個很難的遊戲了。其實,AI就將圍棋變成了一個均勻的難題,所以滿大街都是隨便滅掉人類冠軍的圍棋AI了。又比如 “ 戈壁挑戰 ” 那種人造的均勻的難題,也許只是另外一種精神按摩的商務人士廣場舞而已。

真相 4 :回報是不對稱的

我們的世界有太多對稱性,例如對稱的身體,好與壞,陰與陽,正與負,人類對 “ 對稱性 ” 也有很高的期望值。複利神話,也包含了 “ 對稱性 ” 的幻覺。然而,由於以下兩個關於 “ 對稱性 ” 的真相,複利神話被戳破了:

  1. 現實世界裡,財富的委託代理機制的權力和責任是不對稱的;
  2. 在數學上,不懂期望值會導致機率與賠付之間的不對稱。

塔勒佈在《非對稱風險》裡,提及了人類事務的對稱性原則,包括公平、正義、責任感、互惠性。他尤其嘲諷了金融業的高層們拿別人的錢冒險賺自己的大錢。該書譯者這樣寫道:

在權利和責任不匹配和非對稱的委託代理機制下,代理人只會考慮如何盡可能地延長遊戲的時間,以便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業績抽成,而不會考慮委託人的總體回報水平。塔勒布從數學的角度,在機率密度函數中突出了 “ 矩 ” 的概念,揭示了看似能夠產生 “ 長期穩定回報 ” 的投資策略其實隱含了本金全損的巨大風險。看起來高機率低風險的收益,由於不對稱性(既有機制上的,又有期望值上的),忽視肥尾和黑天鵝,委託人最終會因遭遇爆倉風險而損失全部資產。

戴國晨在解讀《肥尾分佈的統計效應》時總結道:

1. 重視機率忽視賠付在肥尾條件下會導致更大的問題。
2. 肥尾條件下對實際分佈估計的微小偏離都可能帶來巨大的賠付偏差。

第一點好理解。例如我最近沒時間下棋,但會在網路上看高手下棋並虛擬下注。我並不是總押獲勝機率更大的棋手,而是關注賠率,也就是計算期望值。

從投資看,就是:一個高機率賠錢的策略不一定是糟糕的策略,只要沒有破產風險且小機率能獲得巨大收益即可,如尾部對沖策略(例如Universa);一個勝率 99.99% 的策略也不一定是好策略,如果不能完全規避破產風險前期獲利都會歸零,如槓桿統計套利(例如長期資本)。

關於第二點,塔勒布給出的是數學解釋:由於存在非線性關係,市場參與者的機率預測誤差和最終賠付誤差完全是兩類分佈,機率預測誤差是是統計量,在 0 到 1 之間,因此誤差分佈是薄尾的,而賠付的誤差分佈是肥尾的。

稍微總結以上三節, “ 連續性 ” 性的幻覺,對 “ 均勻性 ” 的幻想, “ 非對稱 ” 的風險和回報,經常是財富的致命殺手。在這三個 “ 不確定性 ” 殺手的圍剿之下,複利謊言走不了多遠,就粉身碎骨了。

真相 5 :勤奮無法替代思考

希望每天進步 0.1% ,進而疊加出驚人的複利,與其說是一種幻想,不如說是試圖每天都獲得 “ 即時滿足 ” 。複利神話,其實是一種反智的智力販賣。為什麼呢?因為要獲取世俗上的成功,除了運氣之外,你需要兩個步驟:

  1. 做正確的事情;
  2. 把事情做正確。

複利神話過於強調第二點,讓人忽略了第一點。還有那種 “ 每年只要賺 26% ,十年能變賺 10 倍 ” 的說法,除了教會你一點兒小學數學,實在是害死人。例如談起定期投資,假如你在一件錯誤的東西上定期投資,做得再正確也沒用。在捕鼠夾上雕花,你做得再極致也沒用。如果你沒有方向,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真相 6 : “ 種下樹 ” 的驚險一躍

假如說種樹是你說的這種 “ 每天長一點點 ” ,然後長成參天大樹,枝繁葉茂,那麼這裡的關鍵點不是每天長一點點,而是 “ 種下樹 ” 這個 “ 充滿驚險一躍 ” 的大決策。這類決策,很難外包。這方面,投資和教育孩子也有點兒像,你應該做一名園丁,而不是木匠。在一個充滿隨機性的世界裡,並不存在 “ 設計和打造 ” 的木匠。

對未來的預測,和算命沒什麼區別。那些關於所謂週期預測的神話,當事人其實是像算命先生那樣,提前說了很多模棱兩可的預測。人們總能從中挑出偶爾對的只言片語。連一個不走的鐘一天走能對上兩次呢。

“ 充滿驚險一躍 ” 的大決策,仍然只是一個 “ 信念 ” 而已。你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 “ 信念 ” ,而不是捍衛自己的觀點。並且,你需要有一種這樣的心態:種下樹,享受這個過程,哪怕你本人不能親身享受樹蔭。

真相 7 :驚濤駭浪裡的貝氏

所以,厲害的人,本質上是個 貝氏主義 者。他們能夠做到:隨時在根據目前境況重新判斷;打出無記憶的牌;不介意自打嘴巴;勇於自我更新。他們絕非像驢子拉磨那樣,以為只要堅持轉圈兒就能每天進步。

例如 亞馬遜 AMZN-US 0.16 % 的股票,自上市以來年報酬率的確很驚人,但是並不是每天一點點穩定爬坡漲上來的,中途經歷過好幾次大跌,跌到讓人懷疑人生。那麼,複利神話的 “ 死磕到底 ” ,不正好可以讓人抓住亞馬遜的這種大機會嗎?問題是,你怎麼知道自己死死抓住的股票是亞馬遜?

在複利思維的 “ 指引 ” 下,有些人喜歡用 “ 不斷攤薄、加倍下注 ” 的投資方法。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但大多數時候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錯誤的做法。這兩年,特斯拉的驚人反彈,會讓很多人再次對 “ 死磕到底 ” 與 “ 抓十倍股 ” 產生幻想。我只能說,從進化的角度,馬斯克是有益於人類的,市場也給予了馬斯克和貝佐斯比巴菲特還高的回報。

真相 8 :達人需要持之以恆

概括而言, “ 複利思維 ” 鼓吹持續每天進步百分之 0.05 ,只是追求一種所謂確定性的幻覺,稍微遇到一點兒風雨就被打散了。此外,厲害的人還要能夠在沒有任何激勵、沒有任何 “ 進步跡象 ” 的情況下,依然每天持之以恆。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秘密在於:他們既有心中的北極星,又敢於走入黑暗的森林。

此外,別忘了,我們人性和社會性。達人們會利用人性和羊群效應,幫助他們對資源有更強大的獲取能力。

真相 9 :一邊 “ 滾雪球 ” 一邊 “ 補血 ”

複利思維描述的理想化的滾雪球,在現實中經常會掉血。高手們需要一邊 “ 滾雪球 ” ,一邊 “ 補血 ” 。例如特斯拉在中國建廠,蔚來汽車拿到政府投資,都是生死一線間的 “ 補血 ” 。為了擁抱大數定律,你需要長期在場,實現遍歷性,所以投資人要講故事,要製造自己的傳說,要持續募集更多的錢。他們懂資源聚集效應。

當然,這背後自然還有對 “ 機率權 ” 的理解。職業投資人和業餘投資者最大的區別之一,在於職業選手有源源不斷的彈藥。巴菲特有保險公司的浮存金,可以發債(不缺錢的他今年四月在日本借了 18 億美金)。他還強調所投公司有很好的自由現金流,他有一個極小的總部,只在乎旗下公司的經理人們把賺到的錢源源不斷地交上來。據知情人士稱,高瓴 2020 年上半年正在從投資人那裡籌措可能多達 130 億美元的資金,準備抓住疫情之下經濟當中出現的新機會。

上一次融資是在 2018 年,最終募集到 106 億美元,創造了紀錄。即使牛如巴菲特和高瓴,也在源源不斷地獲得資金,為下一次下注準備籌碼。只有如此,無限遊戲才可以持續下去,英雄一直留在場上,大數定律發揮作用,財富因為遍歷性中的機率優勢以及最大化的正期望值得以實現。這才是 “ 長期主義 ” 背後的道理。換句話說,他們一邊滾雪球,一邊不斷往前面的雪道上撒雪。

真相 10 :西西弗斯向上滾雪球

那麼,批駁複利思維,這是否定了 “ 滾雪球 ” 的存在嗎?巴菲特不是靠滾雪球成為首富的嗎?人生也許像是滾雪球,可惜不是順著坡往下滾,而是想西西弗斯那樣往山上滾雪球。而且,這雪球隨時可能砸下來。指數型的崩潰,往往比指數型的成長 “ 容易得多 ” 。所以,即使我們能夠有足夠耐心慢慢變富,慢慢成長,也不能令 “ 變富 ” 和 “ 成長 ” 因為 “ 慢慢 ” 而變得容易。

忘掉複利神話吧。人類唯一可以什麼都不幹就增加的,只有年齡(也許還有體重)。人生就像逆水行舟。即使你只想做一個防守者,也要主動防守。為自己種下一些樹,也許惟一能夠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只有我們的心靈之樹。

最後

複利神話,是對 “ 躺著贏 ” 的另外一種包裝。很不幸,這個世界並沒有 “ 躺著贏 ” 這回事。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複利式成長的傳說,甚至包括那些巨無霸公司。然而,我們並不能以此逆向推導,得出脆弱的 “ 因果關係 ” ,去找成功者的秘籍,指望自己也能實現 “ 十年十倍 ” 的神話。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複利陷阱

今天說一下覆利,相信有點金融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但我還是強迫癥的找了下這個詞的百度解析,給大家展示一下。

複利是指一筆資金除本金產生利息外,在下一個計息周期內,以前各計息周期內產生的利息也計算利息的計息方法。

舉例:本金100元,年利率5%,

首年本金加利息:100*(1+0.05)=105,

第二年本息:105*(1+0.05)=110.25,

第三年本息:110.25*(1+0.05)=115.7625

。。。。。

第N年本息:100*(1+0.05)^n

使用覆利存款的話,只要利率夠大,比如說20%的年利率,實現財務自由也不是什麽難事。

但現在的時代,存款利率也才3%左右,如果真的是把錢存到銀行里吃利息,你可能連接近3%的通貨膨脹率都跑不贏。

再舉一個例子:你手里有一個雞蛋,你想著,如果等這個雞蛋孵化出小雞,把小雞養大,還能生出好多好多的雞蛋,這些雞蛋再孵化出新的小雞。就這樣雞生蛋,蛋生雞,你就可以發大財了。正想著呢,一不留神,雞蛋掉地上了,夢醒了。

大家都知道,指望一個雞蛋發家致富是不靠譜的,那指望覆利發家致富就靠譜了嗎?兩者本質上是一樣的。

那些把發財的希望寄托在覆利上的人們,是認知上的懶惰者。

所謂投資,就是在風險和回報之間做一個取舍,你要想穩定可靠,那回報率必定非常低,你要高回報,就必然要承擔極大的風險。

馬克思說的那句話是很有道理的,10%的利潤就能讓資本活躍起來,50%的利潤就得鋌而走險,100%的利潤就可以犯法,300%就要冒絞首的風險,沒有這個覺悟的話,還做什麽投資?

護林員記錄自己,照亮他人!​關注他
發布於 2019-09-02 15:10
https://zhuanlan.zhihu.com/p/8080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