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11 月. 14, 2022/星期一

幸福快樂不能只靠多巴胺

  • 幸福快樂不能只靠多巴胺?
  • 身心照護

幸福快樂不能只靠多巴胺?

吃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很令人愉悅吧!但真的是因為「吃到了」而快樂嗎?回想生活中的經驗,看見美食,產生了「想吃」的衝動,當吃進嘴裡,在咀嚼的當下就能感受到滿足的愉悅。

在這個階段,食物不但尚未被身體吸收,也還談不上消化,由此可知,滿足感是發生在大腦裡面的事情,並不是發生在肚子裡的。

「想要」(例如想吃美食),通常來得很快、一下子就出現;「喜歡」則比較慢,往往到最後只是一種淡淡的感覺。正向情緒,卻並不單單只是想要和喜歡,還有更為複雜的生理機制。從食物獲取的快樂是比較簡單的,但來得快、去得也快。

所謂的快樂,是在「想要和喜歡」時,進一步「得到和滿足」後的心理狀態,屬於正向情緒中的產物。

快樂,來自「神經傳導素」傳遞的訊息

談到快樂,最為知名的就是「多巴胺」(dopamine)。

多巴胺是腦內極重要的神經傳導素,與快樂習習相關,可以引發「想要」的感覺,屬於較快速的系統。但多巴胺並不是越多越好:倘若多巴胺的濃度過高,容易產生幻覺、強迫症及躁鬱症中的躁症;而濃度過低則會造成運動功能障礙,例如:帕金森氏症的手抖。

除了多巴胺之外,大腦內部尚有多種神經傳導素:有穩定情緒的「血清素」(serotonin),若血清素不足時,憂鬱和焦慮情緒就會加重,進而造成睡眠障礙、情緒低落或厭食等;也有與精神狀態相關的「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在友情、愛情和親情之中會產生的「催產素」(oxytocin);以及運動時會分泌的「腦內啡」(endorphin)等,均與正向情緒密不可分。

相較於很早就被科學家發現的負向情緒相關腦區,正向情緒相關大腦區域的發現純粹起源於一場意外。約七十年前,動物實驗的研究人員想測試負向情緒,將電極放置在老鼠的特定腦區,卻發現老鼠的反應非常興奮且踴躍,原來是位置搞錯了。

實驗中,老鼠在按下按鈕後會得到象徵獎賞的糖水;因為牠很想吃糖水,所以就拚命的按按鈕。至此,可以確定老鼠產生了「想要的衝動」,研究人員因而認識到大腦「想要」的機制;但是牠有沒有「喜歡」呢?可能未必。

「想要」和「喜歡」的關係是?

小時候有沒有買過玩具?站在琳琅滿目的玩具展示櫃前,每一個都好想要擁有、全部都想帶回家,這就是「想要」,是非常快速且強烈的訊號。但是,媽媽說:「不行!你只可以挑一個」的時候,試問,怎麼辦?

我們從底下這張圖可以看見,從深層的「腹側被蓋區」出發的箭頭,即是「想要的衝動」。這個區域也比較接近負面情緒的主導腦區:杏仁核,所以當「得不到」的時候,也可能會引起負面情緒。

杏仁核像是一間雜貨店,所有的負面情緒都裝在裡面,恐懼、害怕、難過、悲傷、痛苦、失望、懊悔都有(在前一篇談到焦慮感的文章中,有更詳細的杏仁核介紹)。

正向情緒則像是「一條產業鏈」、有上下游的關係,從腹側被蓋區發出「想要」的訊息,接著透過神經傳導素到達比較遠的皮質層,在這裡透過「詮釋與調節」而產生喜歡的感覺,最終將之解譯為快樂或愉悅。

所以,你挑好玩具了嗎?當只能挑一個的時候,就要啟動大腦皮質進行分析:如果只能挑一個,我「比較」喜歡哪一個?這個玩具我已經有了、那個玩具我還沒有;哪些我在這裡看一看、玩一玩就好了……最後,我「最」想帶回去而且可以玩很久的是哪一個呢?或許,這個玩具還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玩。

成癮與憂鬱症:不快樂的大腦怎麼了?

多巴胺不只是負責傳遞快樂訊息,也是人體的緊急電源。入夜之後,維持精神的多種神經傳導素減少,熬夜的大腦會啟動「多巴胺」系統,讓人感覺到亢奮而清醒;但真實的情況是,大腦內部的運作已經睡著了。如果長期熬夜,會導致神經傳導素失衡、認知功能下降,至於吸食毒品對大腦的傷害更是不言而喩。

吸毒時,毒品會使得「假的多巴胺」、或是「不正常分泌的多巴胺」充斥在大腦之中,讓人感受到豐富愉悅的體驗,甚至產生幻覺。可是,巨量的人工多巴胺會讓大腦認為:啊!多巴胺濃度太高了!為了平衡,大腦在一段時間後會將接收多巴胺的受器關閉起來,於是在毒品的效力消退後,即便品嚐最愛的美食也感受不到平時的愉悅滿足了,只好一次又一次的吸食或施打毒品以獲得快樂的感覺,就變成毒癮了。

飽受情緒低落所困或患有憂鬱症的人,亦是因神經傳導素不足的緣故,眼窩前額葉較不活躍,比較沒有「喜歡」的感覺,正向情緒也比較少。與毒品相異的是,憂鬱症藥物是補充「血清素」來穩定情緒,而不是補充多巴胺,相較之下不會有成癮的疑慮。

圖片來源:Unsplash

另一方面,還需要保持規律作息、養成運動習慣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藉此大腦會慢慢變得健康,就會逐漸地感受到想要的動力、喜歡的感覺。

「學習」如何為人們帶來快樂?

你會騎腳踏車嗎?還不會騎的時候,恐怕沒有喜歡的感覺,通常是看到有哥哥姐姐或同學已經學會騎了,看起來騎腳踏車很酷、很好玩,就「想要」學,對嗎?

「想要」是一種衝動,從這份衝動開始跨出第一步嘗試,過程中會遇到困難、跌跌撞撞,但因為父母的鼓勵、自己的堅持,最終也就成功的學會了,如同辛苦種植,最終收成豐碩的果實。

以上述學騎腳踏車的歷程為例,一開始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感到好奇、有想要的衝動之後,將過程中的經驗、感受納入,經過詮釋與調節後得到具成就感的愉悅感受。由此進一步開始想要學習、「喜歡」學習,於是就變成一種樂於學習的內在驅力。

不過,學習也需要有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如果太過困難,致使想要卻得不到,就產生壓力、焦慮,最後變成挫折,便會走向負向情緒。

正向教養強調的是要給予孩子穩定、正向的獎酬機制:將重心放在孩子有沒有學會,並給予孩子具體的肯定和讚賞,而不是只關注考試成績。如果小時候未曾經歷從「想學」到「學會」,再得到「成就感」的過程,成年之後就有可能再也不會想要學習了。

能夠活到老、學到老,是因為在一次又一次學習中,確定自己「有學習的能力」,並且可以從學習中感到快樂、得到滿足、獲得成就感;不斷地學會各式各樣的知識與技能,甚至從他人的讚賞中還得到了榮譽感,建立了正向回饋,也就會更想要學習。

腦科學的「幸福」是什麼?

物質上獲得的快樂,有很大程度是從「想要→得到」的途徑而來的;已經得到了想要之物後,就不容易再獲得快樂(類似經濟學的「邊際效應」),必須要慢慢進展到由額葉皮質負責的「喜歡」,這種快樂才會長久而持續。而「喜歡」裡面通常包含「人」的元素,也就是「社交」。

芝加哥大學曾經調查前百分之十最快樂的人,發現:
這群人並非最富裕、最健康,
而是花最多時間在陪伴家人和朋友。

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充滿了激情,這是多巴胺的作用,幾乎是無法抵擋的衝動;但是,當進入交往關係之中,就會發現激情慢慢的淡去。這時候就必須有「喜歡」進來。喜歡不會像激情一樣的高潮迭起,而是來自對方的貼心舉動、暖心關懷,總是能待人著想、在關係中感覺窩心等等,是一種比較長期、穩定、淡淡的感覺。淡淡的喜歡就是來自催產素,而研究發現:催產素與社交有關

以腦科學來說,一個幸福的人並不是沒有負向情緒,而是各種神經傳導素的作用都能發揮得當,達到「腦內的平衡」;幸福的人也會有想要的衝動,但是幸福的人不會光只是停留在想要,而是有更多的喜歡並且發展出高品質的社交能力,特別擅於關懷他人。

最後,維持規律作息、保有好奇心、保持學習動力、累積成就感、時常關懷他人、常保感恩的心,也都是腦科學在研究「幸福」時得到的結論。聽起來雖然很嘮叨,但這些老生常談卻與腦科學不謀而合、所見略同哩!正念腦科學多巴胺心靈輸氧站

  • 2021-12-17
  • 福智文化編輯室

收藏

教授 — 吳昌衛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藥物濫用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採訪撰文/蔡政修

https://www.bwpublish.com/mindfulness/author/mindful-suppl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