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 11 月. 29, 2022/星期二

成為“斜槓青年” 不會讓你更快成功

“斜杠青年”的說法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的《雙重職業》一書,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不同身份,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斜杠”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這種生活聽起來非常光鮮,讓許多年輕人心生向往,躍躍欲試。事實上,關於職場跨界一直存在爭論。

我的實習生在實習期滿後,約我進行了一次懇談。
期間,她問了許多關於個人選擇和未來發展的問題,其中不少頗具代表性,反映了當下年輕人普遍的困惑。
問題里有一個是關於“斜杠青年”的。她問道:

“在這個時代,我們能看到許多擁有業余愛好或一技之長的人,都靠工作以外的身份成功了,或賺到了第一桶金。我畢業後是否也該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努力成為一個‘斜杠青年’呢?”

我的回答是:“不要。”

原因有三:

第一
許多人做了“斜杠青年”功成名就,這個結論里,存在極大的“幸存者偏差”。只有成功者才會“幸存”,幸存者才有可能被我們注意到,所以會造成一種“假象”——走“斜杠青年”道路的人都成功了。
其實走這條路的人千千萬,絕大部分可能沈沙折戟在途中。
少數成功的人往往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甚至有些就是踩到了風口,運氣使然,這些成功者的道路沒有什麽覆制的可能性。
我們中的絕大部分是普通人。對普通人而言,參照效仿海量數據中的奇異值是沒有用的,因為那些可能是極其特殊的條件導致的。如果你覆制不來那些特殊的條件,那麽你就覆制不出相應的結果。
“斜杠”看起來是成功的捷徑,可對於資源有限、才能一般、社會經驗為零的畢業生而言,這條“捷徑 ”更可能是死路一條。規規矩矩工作,提高專業技能這種粗笨的方法,反倒是一條被師兄師姐們反覆驗證、可批量覆制的康莊大道。

第二
任何一份工作,先做到及格,才有資格談是否喜歡或擅長。
我入行五六年的時候仍然覺得,只有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才可能擅長,才能做好。不過工作超過10年後,我的想法產生了變化:喜歡和擅長其實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
你不擅長的時候,就要花費大力氣去做一件事,還不一定能得到好結果、高回報,累都累死了,心力交瘁,當然談不上喜歡。可當你勝任了工作,積累了經驗技能後,你就成了這個領域的專家,當別人都來請教你的專業見解、你可以獨當一面時,專業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你當然會喜歡自己的專業度和它帶來的榮譽感。
可見,拋開成績談個人喜好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對待“專業”和“斜杠”的態度也是如此。
當你連本專業都做不好時,並不意味著你拋棄本專業、轉向更多元的領域去發展“斜杠”技能就會成功——你更有可能兩個都失敗。
又或者,因為涉足的領域太多、精力太分散,在本來可以好好鉆研的地方,不能專注深挖下去,原本可以成功的也失敗了。
當然,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人,他們現有的工作並不適合他們,反倒是業余做了攝影師、設計師或作家才一炮而紅。但往往這個時候,他們工作的重心也發生了遷移,放棄了原來的工作,而去從事那些真正擅長的領域了。
如果想做好興趣領域的事,你很難總把它當成副業,有一搭沒一搭地做,而是得當成事業來好好學習提高和經營。

第三
讓你成功的是“套裝”,而不是“斜槓”。
很多時候我們被一些報道和文章誤導,錯置了成功的原因、現象和結果。
當今社會,成功者往往有“贏家通吃”的優越性;也有許多人會把暫時的現象當成一種成功的證明。
比如影視明星成為投資人。對明星而言,在一定年齡後需要尋求身份轉變、升級的出路。他們成為某個企業的投資者或自己成立了投資公司,並不等同於他們已經成為“成功的投資者”。無數大小明星賠上半輩子的身家性命做投資,鬧得血本無歸的事屢見不鮮,只有業績才是他們“斜杠”成功的證明。
凱特·摩絲做設計師,設計的衣服可以大賣,離不開她是世界級超模的前提。
“斜杠青年”的成敗概率,和其他“非斜杠青年”的成敗概率其實並無本質差別。
不過有一點我認同:在這個時代,幾乎不可能依靠單一長板就脫穎而出,而往往需要各種優勢的捆綁組合。
比如,會寫作、愛社交的程序員或許更容易被公司認可,善用社交媒體的設計師更容易讓作品曝光……再多的斜杠,也只是核心競爭力的有益補充。
對於剛畢業、還在起步階段的職場新人而言,第一要務是做好分內之事,提升核心競爭力,唯有如此,你才會有一個好的開端。

成為“斜槓青年” 不會讓你更快成功
11-18 14:40 | 職場
本文作者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曾任英國駐華大使館官員,現供職於果殼網
作者:溫言
責任編輯:張丹珊
https://shareapp.cyol.com/cmsfile/News/201811/18/share152698.html?t=1543698483&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