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 8 月. 15, 2024/星期四

企業大佬們的用人術

揭秘企業大佬們的用人術


  “21世紀什麽最貴?人才!”,這句曾經令人耳熟能詳的台詞,在現在看來似乎略顯俗套。但是,這句話所描述的事實,卻並不顯老套。

    在各種新興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對於人才的渴求,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降低。但是,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並不是將人才吸納進自己的麾下便可以高枕無憂了。只有對人才的管理得法,才能激發員工的無限潛能。

    同時,在當今社會,人才的流動性可謂非常之大,如何才能留住人才,為己所用,這是考驗一個企業管理者的必選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優秀企業家的用人之道。

    柳傳志

    27年前,一間普通的小板房,20萬元人民幣、包括柳傳志在內的10名科技人員辦起了一家電腦公司。27年過去了,現在這個公司員工總數約4萬多人,總資產有1100多億元,營業額做到了1460億元。

    對此,柳傳志說過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辦公司就是辦人。還說過,選拔年輕人是“公司最艱難的工程”。

    柳傳志還提出了“三心”標準,即責任心、上進心和事業心。他認為,一般員工他提出很多具體要求,並將這些要求體現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要求所有員工必須這樣做。

    對於中基層管理人員來說,光有業績不行,要有管人的能力,能帶隊伍,能做事,能解決業務問題。中層幹部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還要求具有上進心,要不滿足於現狀,不斷進取。

    對於企業高層管理人員來講,首先要有心胸、抱負和境界如果沒有心胸、抱負、境界,他不可能容納更多的人才。到了管理高層,要善用比自己更能幹的人才,要有駕馭人才的能力,能否駕馭人才,關鍵在於你自己首先是一個有眼光、有心胸、有抱負、有追求、有境界的人。這也是高層領導者的首要素質要求。

    作為一個領軍人物應該是又能幹又能說的,柳傳志本人就是這樣的人。但讓人感到不解的是,柳傳志選擇的兩個領軍人物似乎都不屬於善於表達者,更不屬於激情澎湃的鼓動者,而偏向於內斂加理性。

    為什麽?因為這兩個人具有特殊的才幹,是適應企業的特殊才幹,也是適應這個時代的特殊才幹。

    張瑞敏

    張瑞敏認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小農經濟的思想產物,是對市場經濟的反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是導致幹部放縱自己的理論溫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千百年來被奉為用人要則,幾乎是用人之道的金科玉律,成了一個千古不易的信條。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一種封建、封閉、缺乏辯證態度,與實際、與當代相脫節的用人觀。只要翻開歷代的古籍,看看歷朝的君主,或數數近代歷史的各國統治者,或看看各國各大企業成功的歷史及上面本人所提到的那些例子,都會發現這不過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謊言。一些企業經營者大肆使用令自己放心的人,有的更是使用自己的家族親信,而對他們的工作不予過問,自以為這是對其“不疑”,而等到事情辦糟甚至企業倒閉後才懊悔不已。另有些管理者對某些人才存有偏見,便錯誤地施行“不用”的原則,這是用人不成熟的表現。

    因此,如果只是用而不疑,那企業遲早必亂;如果只疑而不用,那企業的人才必定越來越少。正確的態度是: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用人要疑”,就是在用一個還不是很了解甚至是還不很成熟的人的時候,本著對企業對這個人負責的態度,疑問在先,把可能產生的風險降到最低。

    疑人要用,就是在其人格、能力不確定的情況下,本著保護人才、愛惜人才的目的,觀察他,大膽選拔和使用他,不至於造成埋沒人才和浪費人才。

    任正非

    2000年之後,任正非就明確提出,華為必須從一個“英雄創造歷史”的小公司,逐漸演變為一個職業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淡化英雄色彩,特別是淡化領導人的色彩,是實現職業化的必然之路。華為要建立的新型動力機制,就是流程化的管理和職業化的團隊。

    任正非還認為,選拔人才註重人的大節,就是要敢於奮鬥、不怕吃苦,不要小富則安。一要看到幹部的長遠性,不要總抓住缺點,要給予改正的機會。二幹部要嚴格控制自己的欲望,要看長遠利益。為一瓶酒一包煙,把你換掉,不值得;但不換掉你,後面還會仿效,也不合適。你現在就把問題改掉就行。

    李彥宏

    李彥宏表示,百度並不看重員工的年齡、性別、學歷、畢業院校以及工作背景。甚至有些重要崗位上的人,百度並不知道他們的畢業院校。李彥宏列出了百度選用人才時基本遵循的兩條標準:

    有沒有能力和潛力勝任工作?一般情況下,新人不一定會順利完成工作任務。在百度新人可以犯錯,但是經過“點撥”之後,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一點就通”顯示出新人的能力和潛力。

    認同不認同公司文化?百度致力於保持創業激情、願意學習、富有創新的公司文化。但是有些人求穩,不願意冒險,不願意在高速成長的環境中工作,希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生活,那麽這類人就不太適合百度。

    史玉柱

    選人標準就是兩個,毛主席說的又紅又專。

    紅,指人品好;專,指他的業務好。其實這個是兩方面的,其實任何一個團隊,你在周圍找人,都是能找到合適的人的,又紅又專的人都是能找到的。

    紅,我想稍微有一點經驗的人,其實他的人品早期還是能看出來的;專,其實很大部分跟培養有關。

    你如果給他放那個位置,卻不授權給他,那他永遠專不了。你要把他放在那個位置上,還要授權給他,然後就培養他。

    當然我有一個特點,其實我挺保守的。

    一般關鍵崗位用人,我都是用跟我10年以上的人,像劉偉都已經跟我快20年了。幾個關鍵崗位的人,跟隨我差不多都在15年以上。這種人,能力你肯定了解了,跟你3年你就已經很清楚了,紅的問題自然解決了。

    俞敏洪

    2004年新東方股份改制接近尾聲,俞敏洪意識到,新東方即將開始的國際化發展需要規範化的企業架構。要做到這點光靠新東方的一幫“教書匠”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引進更多的新鮮血液。這也是為什麽在2005年新東方特意選在全球MBA人才找工作的高峰期進行招聘,以求獲得新的“千裏馬”,打造新東方的第四代人才團隊。對於團隊中即將到來的新夥伴,俞敏洪提出的要求是:

    首先要了解新東方,如果專業知識很強,但對新東方知之甚少,這樣的應聘者新東方是絕對不予考慮的。其次對其專業領域的建設,我希望他們能夠高出我一頭,能夠為集團提出長期的發展規劃,不急功近利。而是重視集團的長期發展。俞敏洪的用人之道是“先造有德的人,再造有才的人”。他說:作為教育機構,如果品德有問題,再有才也不會用,心胸開闊,思想開放,具有融合力和極強的協調能力是此次招聘的基本要求。

    周鴻祎

    創業不易,辨人更難。反思過往,有五類員工不能用,如不能迅速處理,就會影響團隊的凝聚力,有害無利:張嘴說謊的,自我膨脹的,心胸狹窄的,吃裏扒外的,拉幫結派的。

    周鴻祎還認為,創業公司用人有三大誤區:

    1、老人容不下新人,公司不能吸引更有能力的新人加盟,公司做不大。

    2、老人躺在功勞薄上吃老本,總是往後看,不能向前看。

    3、公司用官位來安撫老人,論資排輩,使一些人占據了不能勝任的崗位。

    (來源:中國企業家網、《決策》、世界經理人網、證券時報網)

https://www.cctalent.com/view.asp?Id=21163&ProID=1424


用人的智慧與決斷

聯聖致鼎管顧集團 陳致瑋◎撰文

組織要發展,必須要有人。組織的發展停滯,往往都是因為人力的招聘跟不上發展的速度,不然就是來的人不對,事情做不好,訓練了也跟不上,反而成為一種發展上的阻礙。

用人是一門經理人的必修功課,決斷需要靠智慧。

到底要怎麼看人才是對的方法?這也是我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我多年來的經驗是「識人要細膩,用人要果決」。細膩是對於要招聘哪一種人來擔任哪一種工作,要細膩的思考清楚。果決是條件對了,大約六七成的滿足點即可大膽聘用,而不是非得要等到九成以上的滿足點才要決定。

招聘人才,首先要先弄清楚自己為何要找人?找人大致上可分成以下幾類需求:

第一類:因事務作業需要,找人來做
第二類:因統合管理需要,找人來負責
第三類:因業務發展需要,找人來一起共創

第一類的用人需求

如果是第一類需求,就是找人手一起來分擔工作量,事情簡單不複雜,幾乎任何人都可以經過短期的SOP訓練後勝任。這時候,你要找的人並不是那種很聰明、學歷很高、經驗很多、多職能的人,而是只要配合度高、學習意願高、理解能力適足即可,並不一定要挑知名學校、高學歷、胸有大志者。

找人來做第一類需求的情況,單位內最好有人帶著新人做進去,縱使沒時間帶訓,單位內也要有過去的作業資料可以參考或者SOP文件可以對照著摸索,所以第一類的用人需要,大抵上3個月內都可以勝任。

態度可以,大家磁場合得來,理解力一般的,都可以勝任第一類需求。所以,公司不應該找不到人來滿足第一類需求。如果找不到人補缺,通常是主管的用人標準太高,或者過於優柔寡斷,以至於要考慮太長時間。

第一類的用人需求,通常都是助理、專員、資深專員的事務工作者。薪資範圍大多落在22K到36K之間。薪資的差異當然與事務的難易度和量能成正相關。

第二類的用人需求

第二類需求,也就是因為有統合管理的需要,所以找具有經驗、邏輯能力不錯、經驗充足、帶有領導特質的人加入團隊,擔任統合督導的責任工作者。

這一類的用人需求,一般的事務人員就不一定勝任了。很多人願意做事情但不喜歡統合,不喜歡帶人,也不喜歡跨單位溝通協調解決問題。這類的工作,技能強的不一定做得好,反而是溝通協調能力強的、具有同理心的、願意花時間傾聽與溝通的、細心度高的、收納資料與整理資料的邏輯強的人能夠勝任愉快。

第二類的用人需求,招聘時只要經驗適足,言談中聽得到用人主管的話,對於架構與運作的概念也能侃侃而談,對於推動的架構有明確的次第步驟,這樣就很合適了。

學歷高低,高矮胖瘦,外貌條件都不是第二類人力需求是否勝任的主要原因。敢不敢面對問題去溝通協調,願不願承受壓力和抽絲剝繭地解決問題,才是第二類人力需求的成敗關鍵。

聘用這一類的工作者,薪資範圍大多落在35K到60K之間。

注意!他們不是事務人員,如果你用他們操作事務,他們未必做得比第一類好,但是他們能夠處理問題,統合資源的能力往往是第一類人員望其項背的。

第三類的用人需求

這三類需求,要找的是具有企圖心、很衝、有狼性的人。這一類的人有高度的成就意識,性格喜歡挑戰,也喜歡創造。對於一成不變的事務很厭煩,重複性太高、挑戰性不足的都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

他們挑工作,也挑環境,如果老闆不給空間,或者氣度不足,這類人完全不考慮你。這類人掌握主導性,他們很主動,換言之,他們決定去哪裡工作,並不由你決定是否聘用他們。

他們比較會用夥伴關係來看待雇用關係。他們不一定認為自己很強,但他們很挑工作夥伴。他們不一定會展現出老大姿態,但也不接受別人對他們的輕蔑態度。

他們喜歡創造,所以沒有給他們平台,你也別想可以留住他們。

用這一類的人,取決點往往在於雙方是否志趣相同。他們有他們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所以你找他們來,不是要他們來聽話,而是要借助他們的特色來一起共創,然後共享成就。

聘用這一類的工作者,獎金的分享很重要。他們的綜合能力不一定很強,但是事業開創能力絕對不亞於創辦人。若以基層人員的職能來看,薪資範圍大約落在30K到45K之間。

若是你要找人來開創新局,在地市場的薪資範圍大約落在45K到60K之間,海外市場的薪資範圍大約落在60K到120K之間,看當事人扮演的角色而定。獎金另計。若以本薪與獎金之間的比例來看,大約是5:5。例如月薪固定5萬元,獎金(包括年終等)就希望可以拿到5萬元,當事人才會覺得暢快。

注意!這是開創者、開創夥伴,不是一般承接業務和客戶做維繫與維持原本業務的工作者。別弄錯了。

看準了,就出手

用人的判斷細膩度,先從以上三類的人力需求開始練習。看準了,就要出手搶人!

你一定要記得,人才是不會等你的。

最常遇到的困境是,用人主管決定很慢,人面試了,也覺得不錯,但就是猶豫不決,老是期待下一位可能會更好。這一等待,一週兩週沒跟當事人通知報到,當事人就繼續找工作,最後被另一家公司相中,然後就被通知報到了。等你想到了,要決定了,人才也流失了。
猶豫,是決策的最大風險。世局瞬息萬變,千萬千萬記得,別在聘用這件事情等待太久。


Published:2015Q3

Dec 07 Mon 2015
https://ceoleader.pixnet.net/blog/post/2204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