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分類單詞卡
Svg Vector Icons : http://www.onlinewebfonts.com/icon
妄想型人格違常
類精神分裂型人格違常
分裂病型人格違常
妄想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又叫偏執型人格障礙,其癥狀常表現為:對別人的回絕,不信任,厭惡過度敏感,而且很容易懷疑別人對自己有這些反面情緒。別人無意中的一舉一動也可能被患者視為對其的敵意或陰謀。無理由的懷疑其伴侶在性關系或其他各方面有過不忠行為;頑固地認為其個人權益正受到侵害。患者常常極度自以為是,並且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診斷標準 (DSM-IV-TR)[編輯]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為DSM):
301.00 妄想型人格障礙
A. 對他人深度的不信任和懷疑,視別人的動機為有惡意的,從剛成年時開始,在其他多種環境下都有體現,擁有以下四種(以上)癥狀:
沒有根據地懷疑別人在傷害或欺騙他(她)
無理由地擔心其朋友或共事者的忠誠和可信度
不願意對任何人傾訴,莫名地害怕別人會利用這種信任,反過來對其造成傷害
在別人善意的舉動或言語中感覺到威脅
對別人的辱罵、傷害或怠慢等,長期心懷怨恨
察覺出其他人看不出來的對他(她)的名譽的攻擊,並迅速行動和反擊
不斷無理由地懷疑其配偶或性伴侶有不軌行為
B. 一般不與精神分裂,情緒障礙之類精神錯亂同時出現。
C. 這也是一種心態過於早熟的癥狀,會逐漸更新出另一個思維想像空間,呈現出的人性態度可以在過程中自然固化。
D. 妄想最終能夠通過冥想去到這個階段,也是一種自我發展可被修覆的——自主行為的一種現象。
獨裁者的病[編輯]
這種人格障礙很大程度發生在一個人當擁有絕對權力的時候,這是對獨裁者來說是已知的一種疾病。 (例:斯大林、希特勒、豊臣秀吉)。現在,連普通巨型企業的社長與、巨大宗教團體(特別是新興宗教)的教祖中也有發現這種情況
類精神分裂型人格違常(英語: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為SPD),又稱類精神分裂人格異常或類分裂性人格疾患,是一種人格障礙,其特征在於對社會聯系缺乏興趣,傾向於獨立生活、沈默寡言和感情淡漠。受影響者可能描繪出豐富的幻想世界。[1]
與精神分裂癥並無關連,但共病性高,如疏離與感情遲鈍等。此外,精神分裂癥家庭中SPD更常見。[2]
一些心理學家爭論類精神分裂型人格違常的定義由於文化偏見而具有缺陷:”分裂性人格者被醫療化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相對數量少。占人口大多數的普羅大眾傾向於假設自己的心理狀況正常並將差異等同於病態”。因此”所謂的分裂人格只是美國心理學協會將正常人類差別病態化的又一公開例證
跡象和癥狀[編輯]
具有分裂人格的人通常對人疏遠而冷漠,造成人際交往的困難。大多數被診斷為SPD的人都有建立個人關系和情感表達方面的缺陷,有可能在令人不快的處境裏表現得十分被動,與人交流簡短而冷淡。由於缺乏有意義的交往,SPD患者通常不能發展出與其他人相處好壞程度的準確自我評估。[6]
這種評估被認為對人的自我認知、評判個人行為在社交場景中所造成影響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R.D. Laing提出”不被註入人際現實,人的自我形象就會日益空虛並蒸發掉,最後導致不真實感。”[6]
當個人空間被侵犯,分裂人格者會有窒息感,並感到有使自己從中解脫獲得獨立的必要。如果分裂人格者的伴侶感情親密需要很少,他們會感到很輕松。有人提出,分裂人格者想躲避的不是人,而是正面或負面的情感、親密感和自我表露。[7]
這意味著分裂人格者有可能與他人建立基於智力、身體、家庭、職業或娛樂活動等的人際關系,只要這種關系不要求或強迫其產生親密感。唐納德·威尼科特對這種調節人際關系的需要解釋為分裂人格者”會按自己的喜好而不是他人的一舉一動進行人際交往”。如果無法達到這點,他們則寧願獨處。[8]
隱秘的分裂人格者[編輯]
許多事實上的分裂人格者能表現出迷人、精於社交的特點,與DSM-IV和ICD-10對分裂人格的定義描述的表面特征產生矛盾。[9] Klein將這類人歸為”隱秘的分裂人格者”[9],外部表現為可交往、對人感興趣、有參與精神和互動行為但保持感情上的孤僻,”隱居”在安全的內部世界裏。
對外部世界的躲避或疏離是分裂病理學的典型特征,可能以”經典”(classic)或”隱秘”(secret)的形式出現。經典分裂人格與DSM-IV提供的分裂人格的描述相符,但由於客觀外部觀察往往無法與病人的主觀內部世界匹配,它也常常作為一種隱秘的內部狀態。Klein因此警示人們不應錯過隱秘的分裂人格者:由於病人與外界現實的防禦性、補償性互動,人們往往無法觀察到病人內心的掙紮。他提出察覺病人對親密感的抗拒只需詢問其主觀感受。[9]
“隱秘”分裂人格可以追溯到1940年Fairbairn對”分裂人格表現癖”的描述中:分裂人格者有能力表達大量情感並建立可觀的社會聯系,但在感情上既不付出也毫無損失。由於只是”扮演一個角色”,自己的人格並沒有參與其中。”分裂者否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力圖保留其人格完整,不作妥協。”[10]
Masud Khan對隱秘分裂人格者作了進一步研究[11];Jeffrey Seinfeld[12]與Philip Manfield[13]描述了一個明顯具有分裂人格的人,”享受”定期公開演講但在觀眾嘗試與他進行情感交流時感到困難。[14] 這些例子暴露出單獨依靠外部行為觀察來評估某人精神狀況的不足。
逃避型依附模式[編輯]
分裂人格究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格障礙還是一種逃避型的依附模式是受爭議的。如果SPD僅為需要更大感情距離的依附模式,那麽人們在社交中展示出的問題反應可能部分源於社會輿論的指責。迄今不同來源都證實SPD與逃避依附模式具有相同點,[15]並留下研究者如何在未來的診斷手冊或治療過程中更好應對分裂人格者的問題。需要註意的區別是,分裂人格者不主動尋求社會交往僅出於興趣缺乏,而逃避型依附模式渴望交往但害怕受拒。
分裂人格者的性行為[編輯]
分裂人格者通常較性冷淡,但卻不一定患性感缺失病。對獨處和疏離的偏好可能導致他們對性的要求表現得比非分裂人格者更少。與他人進行性行為通常使分裂人格者感到個人空間被侵犯,所以他們普遍感覺自慰或禁欲比性行為時需忍受的親密感更容易接受。[16][17] 但也有值得註意的例外,有些分裂人格者可以與他人進行偶爾甚至經常的性行為。[18]
Harry Guntrip[19]描述了一些婚後分裂人格者涉入的”秘密性關系”,作為一種減少單段感情所需親密感的嘗試。這種觀點也和卡倫·霍妮的”放棄人格”(resigned personality)不謀而合,即患者可能認為”作為長期交往的性行為太親密”,”轉而同陌生人發生性關系以滿足需要”,”將關系限制於單純的性接觸但不與伴侶分享其他經驗。”[20]紐約大學社會福利工作教授Jeffrey Seinfeld,出版了一項對SPD的研究[21],詳細描述了一種表現為性濫交的”分裂者的饑渴”。他給出了一位分裂人格女士的例子:她會秘密出席各種酒吧結識男人以獲得無感情參與的性滿足來減輕她的饑渴和空虛。
Salman Akhtar更準確地描述了這種或公開或秘密的性行為的相互作用;他沒有遵循將分裂人格者分為有性或無性戀的狹隘的觀點,提出盡管它們具有相反特點但可能同時存在於個人行為中。[22]對分裂人格者準確的臨床描述因此必須包含表面特征,”無性戀、有時禁欲、無感情興趣、厭惡有關性的八卦和影射”與隱秘的行為,”偷窺和觀看色情材料的興趣、易受色情狂的侵害、有強迫手淫和變態的傾向”,[22]盡管任一特點都不能適用於所有分裂人格者。
診斷標準[編輯]
成年的早期之前
不要求也無法享受與他人親密的關系,包括身為家庭中的一員。
幾乎總是選擇孤獨的活動
幾乎沒什麽興趣與另一人有性經驗
幾乎沒什麽活動能讓他覺得快樂
除一等親外,缺乏親密的朋友或知己
對他人的讚美或指責看來漠不關心
情緒表現冷漠、疏離、或平板的情感
ICD-10[編輯]
根據ICD-10,如果滿足下列至少三項,則可確認為分裂人格:
感情冷淡,漠不關心
拙於表達正面或負面的感情
喜歡獨處
沒有或幾乎沒有親密的朋友,並且沒有這樣的渴望
對表揚和批評一律無動於衷
極少能從活動中得到樂趣
對社會傳統和習俗不屑一顧
喜歡做白日夢和反省自己
性冷淡
反社會人格障礙 是人格障礙的一種,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歸類於第二軸發育障礙/人格異常類別B,必須超過18歲才能夠被診斷為反社會人格[1][2]。
自心理醫學發現此病態人格,近百年來便有林林總總不同醫學名詞出現,大致為:無罪感(Guiltlessness)、(retarded)、精神病態性人格卑劣(Psychopathic inferiority)、悖德癥(en:Moral insanity)、低能(Moral imbecility)。現代則多為用反社會人格(Sociopathy)等醫學名詞。
反社會人格患者在初識時,往往予人聰明、人緣佳的印象,但實際上他們會殘酷無情的利用他們身邊的人,以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們的社會化不足,因此缺乏對人、社會、團體的認同與忠誠,在現代多數會窺視陌生人的社群網站[1]。
精神病態(Psychopathy)和反社會人格在行為上相似,但兩者並不是同義詞,被關押的罪犯中,診斷為反社會人格者的比例約為診斷為精神病態者的兩到三倍。多數在海爾氏精神病態量表(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簡寫為PCL-R)得高分的亦通過反社會人格的診斷標準,而許多反社會人格的診斷標準的在PCL-R上並未得高分。[3]
註意
以下為反社會人格的常見特征,不代表有以下癥狀的人就是反社會人格,反社會人格的人也未必一定有以下癥狀。
良心發展不足[編輯]
他們無法接受或了解道德的價值,嚴重的缺乏良心譴責,所以不會因不道德行為而焦慮或有罪惡感。他們甚至會輕視那些被他們利用的人。而且受到被利用過的人指責時,不會感到內疚和不安,更會憤怒、反駁及責罵他們。
不負責任和沖動的行為[編輯]
他們很少為未來長期的利益考量,所以傾向於在短時間內尋求立即的滿足,他們也較為難忍受例行性或過於覆雜性的事物。而有需要時,可以暫時跟隨社會一套行事。 並且他們對自己的沖動行為並無法給出充分合理的解釋。 比方說, 在完全沒有必要撒謊的情況下或者撒謊並無法給他們帶來任何利益的時候,又或者即使謊話很容易被揭穿的時候,他們還是會選擇撒謊。另外一個例子,當心理學家研究有反社會型人格異常的罪犯時,他們對於他們的罪行只能給出非常表面直接的解釋,例如說,當問為什麽要搶劫的時候,他們的回答通常都是’因為他們有錢而我正需要錢’。
善於利用他人[編輯]
他們看來幽默、樂觀、討人喜歡,容易解除別人的武裝。他們似乎對別人的需要和弱點有敏銳的觀察力。他們也擅長辯解與說服別人。
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編輯]
雖然他們容易得到他人的友誼,但因為他們的自我中心與不負責任,讓他們難以維持一個真正且良好的關系。他們欠缺同情心、感激和悔意。他們也是不忠實和不負責的伴侶。他們對於重要事件缺乏一定的情感反應。
診斷標準:
A.15歲開始,對他人權益侵犯及不尊重的廣泛模式,下列至少三項符合:
1.無法遵從社會規範,經常遊走於法律邊緣。
2.經常說謊、欺騙。
3.個性沖動,無法做長遠的規劃。
4.情緒不穩,有攻擊性,不時與人鬥毆。
5.不在意自己及他人安危,像超速駕車。
6.在工作上不敬業且不負責任,像亂開空頭支票及借錢不還。
7.缺乏道德、良知、冷漠無情,即使目睹他人受害亦無動於衷。
8.不多會孝順父母,多與父母吵鬧。(遭受來自父母傷害較多者除外)
B.十八歲才可確立此診斷,以免跟少年反抗期混淆。
C.通常十五歲前即有行為障礙(conduct disorder,一種持續性的行為模式,此行為模式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或破壞了社會規範)。
成因[編輯]
對於此病的成因學者仍無定論,有人認為他們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們難以學得制約反應,也有人認為他們只是善於逃避心中不舒服的感受而已。 另一種看法是,他們可能是在生長過程中,遇到某些原因導致他們對社會失去信任,進而影響到思想上的異常。
治療和效果[編輯]
因為反社會人格不像一般心理疾病會有心理上的異常行為,也能正常的生活,所以他們通常不會求助於醫院或輔導中心。至於已經觸犯法律而接受監獄的心理治療,其效果也不甚樂觀。一般的治療方法在他們身上成效不彰,這應該歸因於他們本身的欠缺焦慮和罪惡感、無法相信他人、難以學到教訓等的人格特質。
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BPD)又稱情緒不穩定人格障礙,簡稱邊緣人格ICD-10,是一種B型人格疾患。它的主要特征是精神上,行為上的極端對立表現的同時出現。邊緣人格因介於健康、憂郁癥、神經癥、精神病這四者之間的邊緣,故稱為邊緣人格。他們和一般人一樣擁有健康的部分,因容易遇到一點小事就感到受傷,無法控制沖動的欲望,作出自我傷害、傷害他人……等破壞性的行為,且這些行為會反覆出現。其他癥狀可能包括當面臨著一個時間有限的分離情況,會出現強烈的被拋棄恐懼感、絕望和不恰當的憤怒[1]。
邊緣性人格的患者經常理想化或貶低治療師和潛在的戀人,對他們的感覺經常在高關註和異於尋常的失望下交替擺蕩。[2]自殘和自殺在此疾患上是常見的,故可能需要住院接受精神照護。此疾病已被《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公認在只有超過18歲的成人,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則定訂為成年早期開始。然而,有些人說這些癥狀也有可能在兒童與青少年中發現。如果不進行治療,癥狀可能會惡化導致自殺。[3]
關於此疾病的稱呼,此類患者的社會對立派為了瓦解其顛覆性理念而往往冠之以帶有歧視意味的”邊緣”一詞,而他們自身並不願意接受這類極易引發正常人誤解和排斥的貶意標簽,故其確切名稱仍在討論中。[4]ICD-10手冊將情緒不穩定人格疾病以及相似診斷條件歸類於此。有相關的消息指出BPD患者被暗示人格具有缺陷,而此結論對於BPD患者帶有歧視的。[5]目前精神醫學的各學派仍對此疾患的確切特質、原因與療法有所爭議,但此疾患已被公認為一項重大的心理問題。[6]
1975年,岡德森與辛格(Gunderson and Singer)發表六項針對邊緣人格患者的診斷標準,除第三、五項外,其余四項皆被DSM-III列入主要依據,可見當年此 六項標準的重要性。此六項標準分別為:
伴隨憂郁或敵意的強烈情緒
由於過往的沖動行事,經常出現自我傷害行為
因自我認同問題,導致社會適應困擾
出現短暫的精神癥狀,常在非預期情況下情緒失控
在非結構性的心理測驗(按:像羅夏克墨跡測驗)中出現失神或退化反應
在依賴關系中,情緒時好時壞的迅速擺蕩,形成不穩定的情感關系.
史匹澤與同事們(Spitzer et al)於1979年根據岡德森與柯柏(Gunderson and Kolb) 在1978年所作的研究報告,加上肯伯格的自我認同障礙,以及葛林克所提出 的四項邊緣人格亞型癥狀描述,綜合各方意見後,終於在1980年的DSM- III標示出邊緣人格的八大診斷標準,而後在1987年的修訂版,首次提到邊緣人格者有被遺棄(abandonment)的內在恐懼,最後在1994年出版DSM-IV,最受矚目的第九項:出現瞬變,且與壓力有關的妄想或嚴重解離現象,被正式列入。2000年第四版修訂版(DSM-IV-TR)出版。2013年DSM第五版問世,仍維持前述的九項診斷標準.
邊緣人格與其他心理疾病的不同在於,此患者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人格特質,這些特質長期形成後僵固不具彈性,使患者產生不當的思考、行為與應對模式
童年時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或受到極大創傷如:身體或性方面的虐待
多數病人的童年與家人分離,被忽視,雙親有沖動和憂郁的特質
幼年時就被迫擔起成人的角色或角色替換
人格成熟的過程受到阻撓,與父母分離並形成獨立人格的過程受到破壞
在上述情況下,他們仍卡在依賴他人的角色中,無法發展出獨立的自我。
台灣心理師高育仁著作《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一書指出邊緣性人格的五大罹患可能因素為:
0至3 歲的嬰幼兒的照顧品質
3至12 孤單的童年經驗
童年的分離創傷經驗
家庭的不良氣氛
父或母為邊緣人格者[7]
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診斷手冊(DSM-V),以下九項癥狀,如符合五項以上,即是診斷邊緣人格的主要依據之一:
無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
極端的思考模式,黑白、對錯分明,易造成人際沖突
有自我認同障礙,自信心低,因此影響人際關系
情緒低落時,會有自我傷害及放縱的行為,例:飆車、瘋狂購物。
會借由輕生、自殘等威脅他人不得結束情感關系
不合時宜的爆發憤怒情緒,或對憤怒難以控制
情緒失控時,憂郁、焦慮情緒會持續數小時
害怕孤單,經常有空虛感
在瞬變中,出現與壓力有關的妄想,或嚴重解離現象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ICD-10對邊緣人格的診斷標準: DSM是美國通用的精神疾病診斷系統,國內也傾向此標準,然而世界各地卻多半使用WHO的ICD-10(國際疾病與健康相關問題統計第十版),我們來參考另一診斷系統對邊緣人格的描述:
ICD-10稱為情緒不穩定人格(Emotionally unstable personality disorder):其中有兩項亞型癥狀:沖動型與邊緣型
沖動型:以下五項診斷標準至少需符合三項,且必須包含第二項:
明顯的沖動行為,且不考慮後果。
經常與人爭執沖突,尤其當沖動行為受到阻礙或批評時。
易爆發憤怒或失控行為,且無法控管此情緒。
對於缺乏立即性回報之事務,缺乏行動的持續力。
不穩定且善變的情緒。
邊緣型:至少有三項符合沖動型診斷標準,且至少符合以下兩項邊緣型標準:
在自我形象,目標,內在喜好上的障礙與不確定。
易涉入緊張且不穩定的關系,且導致情緒困擾。
強烈的避免被人遺棄(按:害怕分離)。
以警告或動作,不斷出現自我傷害(按:以避免分離)。
持續的空虛感。
出現飆車,藥物濫用等沖動行為。
患者一般在下面幾個方面有非常不穩定的表現:
情緒[編輯]
邊緣性人格患者感受的情感是比其他人更深且長的。[8]舉例來說,當一種典型的情感一般人12秒,他們的情感時間可能會延長20%。[9]此外,情緒可能會再三重覆,並持續一段長時間。[9]因此邊緣人格患者在強烈的情感經驗之後,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恢覆到平穩的情緒基準。[10]
在Marsha Linehan的觀點中,邊緣人格患者對情緒的敏感度、高強度和持續時間,有好也有壞。[10]邊緣人格患者常常格外的理想主義、充滿快樂、令人喜愛。[11]然而當他們感覺被負面情緒征服時,會經歷到強烈的悲痛而非難過,羞恥和丟臉而非輕微的難堪,憤怒而非煩惱,恐慌而非焦躁。[11]尤其當感受到被拒絕、孤立和感到失敗時特別容易受傷。[12]在學到其他的應對機制前,他們處理或逃離強烈負面情緒的努力可能引起自我傷害或自殺行為。[13]他們往往知道他們的負面情緒反應的強度,因為不能調節,只好完全封鎖情緒。[10]這行為可能對邊緣人格患者有害,因為負面情緒也有其作用,警惕人們問題情境的存在並促使人們遠離。[10]
雖然邊緣人格患者也容易感到強烈的喜悅,他們特別容易感到煩躁不安(dysphoria)或心理和情緒上的困擾。Zanarini et al.認定在此有四種典型的煩躁不安狀況: 極端的情緒、破壞或自我毀滅、感到不完整或缺乏自我、感到被害。[14]在這些分類中,邊緣人格與三個特定狀況的組合強烈相關:1) 感覺被背叛 2) 想要傷害自己,和3) 感覺完全失去控制。[14] 由於邊緣性人格所體驗的煩躁不安差異很大,感覺困擾的程度是有效的邊緣人格指標之一。[14]
除了激烈的情緒,邊緣人格患者還會經歷情感的不穩和易變性,不僅僅是在憂郁沮喪和情緒高昂的快速改變,在憤怒和焦慮、沮喪和焦慮中的轉換情況發生更頻繁。[15]
行為[編輯]
沖動行為很常見,包括:物質或酒精濫用、飲食疾患、不安全的性行為、多重性伴侶、過度消費或危險駕駛。[16]以治療”多重性伴侶”作為一種精神疾病的癥狀是有爭議的,可能會導致更大比例的婦女被診斷出邊緣人格。因為多重性伴侶違反了傳統的女性角色。(見性別爭議Controversies)[17]沖動行為也可包括離開工作或一段關系、離家出走、偷竊,自殘。[18]
邊緣人格者的沖動行為能立刻緩解情感上的痛苦,[18]然而此行為所導致的羞恥與內疚反而更加深痛苦。[18] Manning 2011他們也長期遭受住院、監禁、無家可歸和貧窮的結果。[18]邊緣人格患者經常在感到情緒痛苦、致力於沖動行為去舒緩痛苦這循環中,因他們的行為感到羞愧和內疚,從羞愧和內疚中感到情緒上的痛苦,然後體驗更強的沖動行為去舒緩新的痛苦。[18]長久而言,沖動行為與痛苦情緒經常交替運作。[18]
行為和不穩定的情緒,人際關系,自我形象並搭配九項標準為《DSM-IV-TR》定義BPD主要的特征,[19]BPD放在Axis II。 邊緣性人格疾患的主要癥狀如下[20]:
竭盡努力避免真實或想像中的自我被拋棄。
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系模式,特征為徘徊在過度理想化及否定其價值兩極端之間。
自我認同障礙:自我形象(self image)或自我感受(sense of self)持續而明顯的不穩定。
至少兩方面可能導致自我傷害的沖動行為。
多次表現自殺的行為、姿態、威脅,或自殘行為。
由於心情反應過度,情感表現不穩定。
長期感到空虛。
不合宜且強烈的憤怒,或難以控制憤怒的情緒。
邊緣人格者的人際關系不穩定,與本身無法承受離別而又害怕親密非常相關。典型的邊緣人格患者會出現依賴、黏人、理想主義等的性格,但一旦伴侶或朋友開始抗拒他們的需求,他們的反彈又會成為另一種極端,像是貶抑對方、抗拒親密的關系或一味逃避等。患者一面期望與人緊緊相系、被照顧,但卻又害怕親密關系,在這樣矛盾的心態中不斷受苦。 當他們戀愛時,會以某些手段操控對方,像是抱怨身體不適、表現出虛弱或無助、自虐、自殺等,意在引起對方註意並獲得照顧。
由於患者缺乏”客體恒常”(Object constancy)的感覺,故與他人相處時,總把對方當成剛結識的人,無法以一貫的態度來面對,所以對對方的感覺總是變來變去。也因為總是專註於局部,無法感受並看到事情的全貌,所以較難從過去的錯誤經驗中學習,也無法客觀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因此不合適的感情模式總是一再循環。例如典型的女性患者會再回到施暴者的伴侶身邊,再次受虐,男性患者則和不適合的對象交往,且總是一再循環。
也因此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使得患者對於自己的自信心日漸低落,產生自我認同障礙,也懷疑別人關心自己的動機,由於上述原因,他們無法培養真正的自信,以健康的方式依賴他人,使他們在與人交往時,難以達到真正的親密。
自我傷害和自殺[編輯]
自我傷害或自殺行為是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的一個主要診斷標準。自此行為管理和恢覆是覆雜和具挑戰性的。[21]邊緣性人格患者的自殺率是8%至10%。[22][23]
自我傷害是很常見的,.並可能發生有或無自殺意圖。[24][25]非自殺性自傷的理由不同於企圖自殺的理由。[13] 非自傷性傷害的理由包括表達憤怒、自我懲罰、產生正常的情感(經常的解離反應)和從情感的痛苦或困難的情況分散自己的註意力。[13]相反的,企圖自殺通常反映一個自殺後狀況會較好的念頭。[13] 自殺和非自自殺性自我傷害是種感到負面情緒的反應。[13]
性虐待可以特定觸發傾向邊緣性人格青少年的自殺行為。[26]
人際關系[編輯]
邊緣性人格患者對別人對待他們的方式可以很敏感,當受到善意的表達會感到強烈的喜悅和感激,感到批評或受到傷害時會強烈的哀傷或憤怒。他們對其他人的感情經常因失望從正轉負而轉移,輸給別人感到威脅,或喪失自尊。
治療[編輯]
因人格疾患的癥狀就是一種人格特質,要改變也較緩慢。藥物對此疾患的療效較小,主要治療方式是心理治療,但其他療法也可幫助減輕某些急性癥狀,像是嚴重的情緒不安或憂郁等等。如果邊緣人格患者無法與人維持較佳的人際關系,且易為情所困,就應由自我陪伴作起,才能克服孤獨。
心理咨商[編輯]
首要階段-宣泄負面情緒
心理問題是經年累月所形成,其中最大的關鍵是當事人在遇到生活壓力與困難後,是否能作有效紓解;一位習慣將心事藏在心中的人,最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因此心理咨商除了能引導將心理垃圾排出體外,也同時提升自信心,案主因此未來較習慣將心事找適當親友宣泄。
第二階段-從敘述過往,了解自我
多數人不會清楚自己為何出現心理困擾,以為生來命運多舛,於是藉燒香拜佛讓心靈平靜,有人認為是父母基因遺傳所致,於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改善病情,心理咨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引領案主進入自身過往歷史,如果發現問題來自父母,家庭與童年經驗,當事人就不易再自怨自艾,因為當人了然於生命中的來龍去脈後,就不需完全承擔心理痛楚,該做的僅剩下面對現實,活在當下,解決今天的麻煩,就易改善明日的困擾。
第三階段-建立自我生活重心
當情緒有所宣泄,對自我能更加了解,我們就能產生起而行的動力。邊緣人格的無法自我陪伴,憂郁癥的不願外出,恐慌癥心神不寧的焦慮都能在有生活重心後,獲得改善,心理困擾通常是長期壓抑,導致心智及身體活動降低,運動是封閉自我後,重新回到社群的基本功。很多邊緣人格的問題家庭,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通常未鼓勵五育均衡教育,因此在心理咨商中協助案主養成運動習慣,並增添生活情趣,生活有了重心人的心理困擾就遠矣。
第四階段-培養獨處功夫
邊緣人格者的最大罩門是害怕孤單、無法獨處,陪伴療法的最後階段該是鼓勵案主培養獨處功夫;恐懼寂寞者一旦養成運動習慣,極易創造內在母親自我陪伴。當個案在咨商中作完心靈重建,且開始每日運動,要求重新感受過去所不能接受的單獨活動,習慣一人在外用餐,喝咖啡,看電影,參加活動…等,請他們再次感受是否真如想像般的孤單,回應的結果通常令人滿意。
第五階段-與人為善,愛人愛己
自我陪伴療法通常有五成以上的療效;如欲達到更佳療效,與人為善,愛人愛己的展現便是自信心的充分表現,付出關愛的同時,也象征著能充分照顧自我,因此任何一位能熱心參與社群,關懷他人者,亦正熱情的溫暖自己的心,擁有這樣的心靈,自己歡喜,別人也樂於為伴。
戲劇化人格違常是人格違常的一種,患者常顯得不成熟、情緒不穩,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人表現欲。他們富含敏感而誇張的情感,追求感官刺激,喜歡成為被關註的中心。誇張、情緒爆發、甚至自虐傾向是戲劇人格的幾大特點。往往很難用正常方式與他們溝通,因為戲劇人格者對真實有許多歪曲的體驗。他們極度重視他人的讚同和保證,卻又善於玩弄、威脅別人。
患癥原因[編輯]
目前關於戲劇化人格違常的引發原因並不明確。誘因可能是童年遭遇父母兄弟姐妹死亡或重病,父母離異或者遺傳。在診斷戲劇化人格違常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診斷為戲劇化人格違常。男性,在相同的癥狀中會被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治療方法[編輯]
治療往往是解決感情糾紛。藥物對於此病影響不大,但對於此病所產生的抑郁癥狀有輕微幫助。治療方法包括心理療法(psychotherapy),包括自身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
自戀(英語:narcissism),形容自我陶醉的行為或習慣,可被視為是一種性格,或是一種集體行為造成的現象。嚴格來說,可被觀察到自戀現象的人物應區分為三種類型:潛意識產生的自戀、與社會角色伴生的自戀、和自戀型人格障礙,造就這三者的原因差距甚大。
那耳喀索斯
這個名詞來自希臘神話。那耳喀索斯(希臘語:Νάρκισσος,拉丁化:Narcissus)是一名俊美的希臘青年,他拒絕了女神厄科(意譯:回聲,是一名有漂亮嗓子的女神)的求愛。他註定會愛上他自己在湖中的倒影,作為懲罰。因為沒法令他的愛變得完滿,他日益消瘦,最後變成了一朵以他命名的花——水仙。
自戀這個字眼通常帶有貶義,代表誇張、自滿、自負、自我或自私
潛意識產生的自戀[編輯]
一個人因潛意識產生的自戀,將顯著地從其儀容反映出來。這種類型的自戀者,不論男女都會積極地打點自己的外表,因此他們絕對是愛漂亮的人。如果先天外表條件不佳,他們會用任何可能(如整形、減肥、健身)改變它以使之悅人眼目。
這類自戀者大多小時候獲得較多來自異性家長的讚賞和期許,也就是說,愛漂亮的男性可能幼年時較得母親的寵愛,愛漂亮的女性可能幼年時更愛跟父親一起活動。這使他們自幼建立了試圖符合異性期待的慣常動機,並在長大後轉化出更強烈地去引誘異性的潛意識。因此,這些男女的性格都有一定程度的雙性化。
同時,一個更加親近同性家長的孩子,長大後較沒有類似的自戀行為。
與社會角色伴生的自戀[編輯]
一般來說,這種型態的自戀僅存在於某些職業頭銜或階級。職業頭銜往往是高階的、握有權勢與金錢的、主宰員工工作權的,如老板;而社會階級則見於貴族或中產階級等資源掌控者。有時這種自戀表現僅能解釋為職業上的行為,而非這個人本身的性格。
有些人將其與菁英主義做連結,包含對弱勢群體疾苦的冷漠或不聞不問。
自戀型人格障礙[編輯]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與潛意識型態的自戀人士有顯著的差異。一般可見的特征有:
一、患者外表大多平庸(甚至有醜陋者),不會刻意修飾自己的容貌。
二、患者常有強烈的自誇言行,如喜愛錄制炫耀自己的影片並放在網絡上給網友點閱。
三、患者對他人的批判極為遲鈍,他人的批判幾乎從未能消止其自誇言行。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患者被認為與強烈的羨慕情緒有關;患者可能強烈羨慕某些族群,並渴望成為對方,因而把自己偽裝成該族群並想像自己被以相同的方式羨慕[1]。
性自戀[編輯]
性自戀的意義,是以色欲角度把自己看作一種性動物:有跟自己的鏡像以性來合一的欲望。愛穿著曝露的奇裝異服,或是刻意露出內褲的衣著習慣,是一些常見的性自戀表現。
根據胡伯特的分析,性自戀也可以是在性行為中自我中心心理;代表無法與他人一同享受性愛與融合的典型;他們以高姿態的性形象,掩飾他們極低的自我形象。這種情況在男性中較普遍,有人認為它是對性愛上癮的基礎。
心理健康[編輯]
在沒有遇到極端的情況時,自戀被視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來源請求]
在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上,過度的自戀可以變成病態,或者會有嚴重人格分裂或不正常的表現,例如自戀人格分裂。[來源請求]
自戀文化[編輯]
歷史學家拿殊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自戀文化,是現時無論做什麽,也以追求物質富足去作達到快樂的標準。而這種表現成為了硬性而隱蔽的社會等級制度。自由主義在這種文化中,只存在於消費社群;而在藝術、性與宗教的層面中,已經沒有了自由的力量。
在這麽一個競爭性的社會裏,可以沒有聯盟和透明度。對於社會符號的威脅實在太多,而且很多時候也是非常難以察覺的。所以防衛和競爭便成為了生活的模式。”社群”的真正意義被損害——或消滅——並將被努力希望集結社群意識的同等物取而代之。
回避性人格障礙(英語: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以下簡稱APD),或譯畏避型人格障礙、逃避型人格障礙、畏懼型人格違常,屬於人格障礙的一種。因為害怕在別人面前丟臉,此類患者經常選擇可獨立完成工作的職業,以降低與人社交的機會。有些患者會幻想與他人擁有完美、被愛和被別人接受的關系,不過因他們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這些關系,所以並不主動去追求。他們只有在確信不會被拒絕的情況下才願意與人建立關系,並只關註自己的缺點,經常貶低自我。
ICD‐10指出APD的特征包括[1]:
泛化的緊張感與憂慮
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沒有吸引力或不如別人
在社交場合過分擔心會被人指責或拒絕
除非肯定受人歡迎否則不肯與他人打交道
出於維護軀體安全感的需要,在生活風格上有許多限制
由於擔心批評、指責或拒絕,回避那些與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職業活動。
診斷[編輯]
美國《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對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義為[1]:
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讚同而受到傷害。
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
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願卷入他人事務之中。
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盡量逃避。
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怕回答不出問題。
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
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
病因[編輯]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自卑感被心理學家認為起源於人在幼年期的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感、痛苦感,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記憶力、性格等)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2]
據精神分析,主要表現是不願意與人接觸,事實上,並不是由於自卑,一部分甚至非常自信,然而仍然會出現接觸障礙,根本原因是,在自我形成以前,受到監護人或者親近的人的精神或者軀體傷害,然而這種傷害雖然通常來源於孩子的父母或者教師以及一小部分是來自於同學和朋友,但造成的根本原因是家庭階層和經濟狀態或者其父母孩童時期的缺乏關愛導致的意識形態遺傳。這部分人試圖自己搞定大部分的事情,減少與他人的接觸,潛意識裏避免使自己受到兒時類似的痛苦經歷。然而一部分人成年後同樣會出現接觸恐懼類似癥狀,成因可能是與異性性接觸時受到挫折。
治療[編輯]
治療方面,通常使用社交技能訓練、認知療法,以及逐漸增加社會接觸的曝露療法,參與社會實踐及提高其技能的團體治療療法。有時,也使用如藥物治療等各種技術。
如果患者已經懷有拒絕的恐懼,APD患者可能變得無法相信治療師,患者會很頻繁地在許多情況下的治療會話[需要解釋]。因此,這個時候,為了獲得患者的信賴與持續治療,是治療最大的關鍵。
個人面接型的治療,雖然它的真正的社交技巧團體治療療法[需要解釋],但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患者自己本身的”以誇張的地步,否定的自我形象”(關於自我誇大消極的信念),因此可以說,這是獲得適於工作在[需要解釋]。
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改變不良習慣依賴諸如吸煙、酗酒、非正常的性發泄方式,改變自己的狀態並嘗試改善與異性的關系。
依賴型人格障礙(英語: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為DPD),舊稱無力型人格障礙,是以心理上的過分依賴他人為特征的一種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狀況是長期存在的(慢性的)。罹患依賴型人格障礙的人會依賴於他人以滿足自己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只有少數的人可以達到正常的獨立水平。
“依賴性人格”和”依賴型人格障礙”的區別是有幾分主觀色彩的,這也使對其的診斷需要對文化影響因素(比如性別角色期望)十分敏感。
2012年的一個研究發現2/3的依賴型人格障礙患者的病因為遺傳因素而1/3的患者則源於環境因素。[1]
美國精神病協會[編輯]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TR)中收錄了依賴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它提出的特點是一種普遍的、過分的想要被照料的需求而導致了順從和依從於他人並害怕分離的心理狀態。並且在成年早期開始發生,存在於多種社會背景下。[3]
世界衛生組織[編輯]
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第10版(ICD-10)將依賴型人格障礙列為第F60.7 條:依賴型人格障礙:[4]
需要具備以下列出的至少三條特性:
鼓勵或是允許別人為自己人生中絕大多數的重要事件做決定;
相比所依賴的人的需要,將自己的需要置於次要的位置,並且過分地順從於所依賴人的意願;
甚至不願意向自己所依賴的人提出合理的要求;
因為害怕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獨處時會覺得不自在或無助;
被先占觀念困擾:害怕被親密關系中的他人拋棄,或是被獨自留下需要照顧自己;
在沒有他人極多的建議和保證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能力做日常決定。
伴隨的特征還包括感知到自己無助,無能並且缺乏毅力。
包括:虛弱、自卑、消極、自我挫敗型人格(障礙)
ICD-10對特殊性人格障礙的診斷要求同樣也滿足一般性人格障礙的標準。
米隆亞型[編輯]
心理學家希歐多爾·米隆為依賴型人格障礙鑒定了五種亞型。[5][6] 一些依賴者可能不會表現出或者表現出一下一種類型:
亞型 描述 人格特征
心神不安 包括回避型的特點 總是煩躁不安;焦慮;情緒不穩;感到恐懼、不祥預感;心靈脆弱擔心被拋棄;支持性他人不在一旁就覺得孤單。
不考慮自己 包括抑郁型的特點 像是把自己與他人合並了一般;自願放棄自己的個體特性,像是被他人吞沒,與他人吸收,合並;成了別人的延伸體。
不成熟 表現出多種”單純”的形態 不通人情世故;未完全成熟,無經驗,像孩子一樣;輕信他人,不能充分思考;無法承擔起成人的責任。
順應性 有自我挫敗的特點 過於可親,友好,熱情,仁慈,順從,不忤逆;否認令人不愉快的情緒;對順從者和劣等者的角色適應良好。
無用 有分裂型人格的特點 無建設性的;無目的的; 無能;毫無優點;尋求沒有煩惱的生活;拒絕處理覆雜困難的事物;對缺點視而不見。
強迫型人格障礙(英文: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OCPD)是一種人格障礙,患者通常具有追求規則和控制、完美主義的特征[1];與強迫癥患者不同,強迫型人格障礙人群通常認為自身的行為是正確及理性。
強迫型人格障礙是一種慢性而僵化的極端完美主義表現。此類人群對秩序、整潔和細節有極高要求,並且對周邊的人與環境有很強的控制欲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人際交往。他們難於放松,總會計劃好做事的每一個細節[2]。強迫型人格障礙在總人口中大約有1%的發生率;精神病科門診中大約有3% – 10%是此類人格。其在男性中發生率是女性的兩倍[3]。
癥狀[編輯]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癥狀包括念念不忘且註重微小細節,遵守規則及規定,制作明細表及時間表的沖動,以及對信念的頑固或執著及/或顯現會阻礙受工作完成的完美主義(即因無法達到自己過分嚴格的高標準而無法完成任務),該癥狀可能造成個人工作及社交功能的極端困擾及障礙。[4][5] 根據國立精神衛生學院,多數患者會花費他們的早年生活在避免癥狀發生及開發技巧以避免處理這些惱人的問題。
相當高比例的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被發現伴隨有強迫癥,估計約在23%到32%,例如對細節的完美主義,囤積及專註(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三大特征)被發現在強迫癥的病人身上,但未出現在無OCD的人身上,這顯示強迫型人格障礙與強迫癥有特別關聯性。
強迫[編輯]
部分患者會顯現強迫性潔癖,此一特征並不會與家事的效率混淆,但過分專註於細節反而可能使日常生活的行為難以完成。雖然強迫性行為某種程度可做為控制焦慮的方法,但仍會造成緊張,在強迫性囤積癥的案例中,對於有效打掃家裏的專註可由囤積狂所欲整理的雜物的數量所阻礙。[6]
對於有此障礙的人來說,對自己及他人的動作或行為易於被極端化,亦即對與錯,很少或沒有中間地帶,可以預期的,這樣的固執會造成人際關系的緊張,挫折,有時會轉成憤怒甚至暴力,這被稱為抑制解除(disinhibition.[7]) 帶有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人常易有悲觀傾向及/或憂郁的基本形式,這有時會因為自殺的風險而變得嚴重,確實有研究指出人格特質障礙是精神病發病的重要基礎,他們可能造成比一個重性憂郁事件更多的功能性問題。
DSM[編輯]
費心於規則、次序、不重要的細節,企圖維持掌控一切的感覺,反失去活動的重點。
追求絕對完美,甚至使工作計劃永遠無法完成。
過度投身於工作事業,因而放棄休閑活動與友誼。
對道德、倫理或價值觀的事物,表現得過分誠實(overconscientious)、無彈性。(如果能以此人文化或宗教認同解釋則不算。)
不願拋棄舊物,即使已毫無感情價值。
拒絕將任務授權或與他人共事。
認為必須盡量節儉為將來可能的災難準備 。
有處世僵化而頑固的特征。
生物學[編輯]
DNA研究指出強迫型人格障礙具有家族性傾向,兩個研究指出帶有DRD3基因之特定型態之人具有發展成強迫型人格障礙及憂郁的高度可能性,特別是男性,然而基因伴隨可能處於睡眠狀態,直到那些有強迫型人格障礙傾向的人被生活中的事件所激發,這些事件可能包括童年時的創傷,如身體,情緒或性的虐待,或其他形態的心理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