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 3 月. 28, 2023/星期二

「科學」與「迷信」

「科學」與「非科學」差在哪?卡爾・波普爾「可證偽性」劃下分明界線 ——《反智》

  • 作者/古倫姆斯 (David Robert Grimes) ;譯者/楊玉齡

我們都知道「科學」與「迷信」大不同……

但是,要由什麼來判定某樣事物是否為科學的?

是哪一條界線區隔開天文科學與占星迷信?畢竟,兩者都與天體運行有關。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放射療法是科學的,而靈氣療法是偽科學,雖說兩者都以「能量」為中心?

我們能否訂出精確的界線,來區隔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胡扯的,以及什麼是科學的、什麼是似是而非的,而不是單憑直覺來區分?這個問題的一個答案,源自看似最不可能的搖籃。

同樣著迷於浩瀚星斗,為什麼天文是科學?占星是迷信?圖/wikimedia

動盪的歐洲,馬克思主義者走上街頭

1919年的維也納是個動亂的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但是盟國的封鎖還沒解除。巴伐利亞和匈牙利剛剛宣布成立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而奧地利共產黨則謀劃要成立一個中歐共產黨集團。一場政變被策劃起來,但是還沒來得及執行,維也納當局就把他們的頭兒逮捕了。

在共產黨起義失敗後,社會主義人士在6月走上街頭,抗議維也納的狀況。在這群人裡頭,包括還差幾日才滿十七歲的波普爾 (Karl Popper) ,他站在奧地利的馬克思社會民主工人黨這邊。

20 世紀英國中思想家卡爾・波普爾 (Karl Popper) 提出「不可證偽」劃清科學與非科學界線。圖/wikipedia

共產黨人在抗議時,企圖衝進監獄,解放他們的同志,結果引發一場暴亂。混亂中,警方對手無寸鐵的群眾開火,殺死了幾名抗議者。這場流血衝突令波普爾心驚不已。

馬克思主義的屠殺與教義,陷入苦思的波普爾

然而奧地利馬克思社會民主工人黨的反應,卻是近乎慶功般快樂。這種反應源自他們真心相信馬克思的教誨,也就是階級戰爭和革命是共產黨未來興盛的前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損傷。

但是波普爾親眼目睹的屠殺,以及共產黨人的興奮,令他愈來愈不自在。反省之後,他發覺自己「很震驚,不得不承認,我真的注意到這個複雜的理論裡頭,有很多是錯誤的,可是我卻不加批判的接受了這個理論。」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尤其令他困擾。唯物史觀主張,所有人類歷史都是完全由物質因素驅動的

馬克思及追隨者稱這個為科學,但是波普爾覺得它非常含糊其辭,無法解釋任何擺在面前的事實,也無法把屠殺重新定義為進步的標誌。

雖然波普爾一生都是社會主義者,但是當他明白自己的和平主義與對馬克思宣言的懷疑,不能得到同儕的認同,於是他放棄了馬克思主義。

兩次世界大戰之際百家爭鳴,誰才是科學?

由於法西斯主義於1930年代初在歐洲各地崛起,波普爾被迫逃離維也納。放逐期間,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兩位聲譽卓著的人物身上,這兩人的思想是當時歐洲知識份子的談話中心。

他們是愛因斯坦與佛洛伊德。

  • 對外探求宇宙:
    愛因斯坦先前做出一個大膽的預測,說空間本身會因為質量而彎曲,結果產生我們都能感覺到的重力。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式將這項詮釋的結果給精確量化出來,預測光線在極大的物體(例如太陽)旁邊會彎折,甚至計算出確切的數值。
    1919年,愛丁頓及同僚用實驗證明了這項預測,方法為觀測星光在日食的太陽周圍確實出現了彎折現象,這使愛因斯坦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 對內摸索自我:
    佛洛伊德是維也納上流階級的知名心理治療師,他的名氣源自他身為心理分析之父的地位。在佛洛伊德最重要的著作《夢的解析》中,佛洛伊德聲稱夢是潛意識裡的願望滿足。

就像馬克思主義,這兩位大人物的研究也被貼上科學的標籤。然而,愛因斯坦的想法似乎超級脆弱,他做出的明確預測是能夠被撕成碎片的。但儘管如此脆弱,卻通過了每一項實驗的障礙。

可是同樣的話卻不能拿來形容佛洛伊德。有一名病人夢見了她向來厭惡的婆婆,於是她很懷疑佛洛伊德的願望滿足說法。對此,佛洛伊德反駁這病人「真正的」願望為「佛洛伊德是錯的」。換句話說,佛洛伊德即使面對相反的證據,依然面不改色,繼續提出自己的揣測。

佛洛伊德為精神分析創始人,提倡以夢境分析人的淺意識,在二十世紀具有十足影響力,啟發醫學、藝術、文學等多個領域。圖/wikipedia

除了宣稱為真,是否可以證實為「假」?

愛因斯坦的想法能得出明確且可驗證的預測,但是佛洛伊德的聲明卻是沒有定形的,而且可在事後再加以揉捏,把它詮釋為真確的。雖然愛因斯坦的想法具有通不過測試的脆弱性,但佛洛伊德的想法卻完全與批評絕緣。

對此,波普爾有一項洞察,他提出「可證偽性」 (falsifiability) ,做為科學與偽科學的區隔:針對某個假說,如果我們能構思出一個結果有可能牴觸該假說的實驗,那麼這個假說就是一個科學猜想。

一個科學的假說,必須能做出可以被驗證的明確預測。做不到這些,該想法就不能被視為是科學的。很重要的是,可證偽性並不表示某個假說就是錯的,它只不過代表原則上該假說是可以被駁倒的。

「星期二紐約將會下雨」就是可證偽性的;因為當天紐約如果沒下雨,該揣測就可以被駁倒。一個靈媒聲稱無形的鬼魂對自己耳語,則不是可證偽性的,即便這樣的聲明很可能是假的。

經過時間淬鍊,科學假設成為理論

科學想法必須經過驗證。如果證據與某個假說相牴觸,該假說就必須修正或被推翻。嚴格說來,這意味著沒有任何科學假說能夠被「證實」

相反的,只能說與某假說一致的證據,能隨著時間累積。禁得起詳細驗證的假說,最後會成為理論。但是之後一旦遇到有證據與理論相牴觸時,理論也需要修正。

例如,牛頓的運動定律無人能挑戰,屹立不搖超過二百二十年,它正確預測了各種物體的運動,從微小的、到天體的。但是在1905年,愛因斯坦證明了牛頓定律不適用接近光速運動的物體,而這也使得我們對大自然的理解更加精確。

科不科學,誰說了算?

可證偽性對科學方法來說是最根本的。它堅持要科學家不只尋找能夠佐證的觀測,也要最嚴謹的主動驗證他們的想法。

這解釋了為何占星術不是科學——它的陳述太模稜兩可了,無法驗證。和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一樣,占星術的判讀也可以事後重新詮釋成正確的解讀。反觀天文科學會得出非常明確、且可驗證的預測。

靈氣療法宣稱使用一種可治病的宇宙能量,但是卻不能提供這種宇宙能量存在的證據,甚至也不能幫它下定義。或許靈氣是可以驗證的,但是到目前為止的臨床調查,都沒有發現其效益的證據。但是放射療法卻有無數來自理論與實驗的數據的支撐。

不能驗證的想法,不是科學,而那些禁不起研究測試的想法,應該被駁回。

——本文摘自泛科學2020年9月選書《反智:不願說理的人是偏執》,2020 年 7月 月,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 ・2020/09/23 ・3085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62  ・九年級 相關標籤: Karl Popper (2) 卡爾・波普爾 (1) 反智 (5) 可證偽性 (2) 科學 (139)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 (50) CT值 (8) 後遺症 (4) 快篩 (7) 時間 (40) 宇宙 (86)


當你問「什麼是科學」,你就踏入了「科學哲學」的領域——《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 ・2021/08/02 ・3828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相關標籤: 古希臘哲學 (3) 哲學家 (3) 哲學普及 (4) 生命哲學 (3) 自然哲學 (3)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 (50) CT值 (8) 後遺症 (4) 快篩 (7) 時間 (40) 宇宙 (86)

  • 作者 / 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對於理解我們生存的自然與社會世界有高度的興趣,相信理解世界最好的方式是結合哲學與科學。

什麼是「科學哲學」?哲學家心中的科學哲學,與科學家心中的科學哲學是一樣的嗎?想了解科學哲學,首要的問題就是「科學是什麼」,為此我們需要一個分類人類活動的認知理論,再建立一個科學哲學理論,才能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而在 19 世紀前,科學和哲學尚未分家,科學就是自然哲學;到了 20 世紀後,也仍有許多科學家對哲學深感興趣,並將其科學/自然哲學思考寫入科普著作中,展現他們的科學哲學思考。

筆者是個科學哲學的專業研究者,每年都會在哲學系開設相關課程,也經常有理工與社會科學系的同學來選修。根據經驗,歷來修過這堂課程的同學大致有兩種反應:一種在課業表現上優於哲學系同學;另一種則逐漸地消失在課堂上。

我沒有機會調查後者的反應,但我猜測可能是教學內容與他們預先期待的有所落差,也許他們心目中的科學哲學不是哲學系課堂所授的模樣?

你覺得,什麼是科學哲學?圖/Pixabay

你心中的科學哲學是什麼?

或許科學哲學有兩種?一種是哲學家的科學哲學,另一種是科學家的科學哲學。兩者的思想並非截然不同,而是密切相關,只是關注的重點略有不同。

科學家透過測量、觀察、實驗、數學、模擬、計算等各種科學方法,發現自然的定律或機制,並建立科學假說與理論來認識與理解我們生存的世界。

然而,這些科學方法通常運作在抽象符號或數量上,它們表示什麼意義?揭示了什麼樣的世界實況 reality?科學家必須提供說明與詮釋,而他們的詮釋構成自然哲學的傳統。

哲學家一方面想認識與理解我們生存的世界,另一方面則對科學家的活動與詮釋深感好奇,雙重興趣使他們採取比較迂迴的路線。

那便是透過閱讀、分析、反思,比較過去與現在科學家的種種理論、思想、活動來了解科學,從而認識、理解並反思科學所揭示與詮釋的世界,甚至進一步建立哲學家自己的世界觀,形成了今天所謂的「科學哲學」。

哲學家的科學哲學

科學哲學的首要問題是「科學是什麼」,其反面則是「科學不是什麼」,兩者共同蘊涵了「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

很多科學家十分在意非科學的從業者,例如占星者或算命者,偽稱自己的行業是科學,因此如何分辨科學與偽科學就成了科學哲學的一個核心任務。

波普Karl Popper 嘗試 透過「可否證性」並來區分什麼是科學的,什麼是不科學的。圖/Wikipedia

哲學家波普Karl Popper 用「可否證性」 (falsifiability) 來定義「科學性」,主張能被否證的理論或假設才有資格成為科學。

但我們又該如何否證一個科學假設呢?只要找到一個反例就行了,例如「所有生物體都由細胞構成」的假設,會被一個「不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體」否證。

然而,做為科學性定義的「可否證性」本身會不會有反例?就像我們似乎無法找到反例,以否證宇宙起源的大霹靂 (Big Bang) 假說?反過來說,如果現代占星家承認自己的預測可以否證,是否就可以被列入「科學」的行列之內?

事實上,我們很難透過一個簡單的定義來回答「科學是什麼」。

回答任何「 X 是什麼」的問題總是免不了分類系統的建立,例如在科學上我們想回答「現代智人 (homo sapiens) 是什麼」就得了解關於「人種、人屬、人科」的分類與相關理論。

回答「科學是什麼」的問題亦然,我們甚至需要一個「分類人類活動的認知理論」,並建立一個科學哲學理論,才能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波普的可否證性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定義,而是一個系統性的否證論。

「人」的定義是什麼?圖/GIPHY

科學進展到現在已經發展出一個龐大的系統,包含大量形形色色的知識,諸如假說、理論、定律、模型等,以及產生那些知識的種種方法和工具,還有建立與應用知識的活動或實作,概括了探索、說明、解釋、預測、實驗、模擬、干預、控制、改造等,並構成一個複雜而長遠的歷史,發生過革命性的變遷。

如果我們想徹底了解「科學是什麼」,就得探討上述各個主題,也就是科學知識的本質、科學方法的本質、各種科學活動的特性、科學的歷史演變等,其相應的名目就是「科學方法學」、「科學知識論」、「科學實作的哲學」、「科學史的哲學」等,這一切構成了「科學哲學」這門領域的內容。在這方面,國內已經有不少紙本書籍與線上文章能供讀者參考,可見文末的資訊欄。

進行哲學思考的科學家

在 19 世紀之前,科學和哲學尚未分家,科學就是自然哲學。

專業的科學哲學也是建立在 19 世紀末如馬赫 (Ernst Mach) 、龐加萊 (Henri Poincaré) 、杜恩 (Pierre Duhem) 等科學家手上,然後在 20 世紀上半葉發展成一門專業,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

雖然今日多數在思考、談論、教學、研究科學哲學的人是哲學家,但這並不意味科學家沒有貢獻。 20 世紀之後仍有許多科學家對哲學深感興趣,他們經常將自己的科學/自然哲學思考寫在其科普著作中,形成一個深厚的傳統,例如:

  • 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的《物理學與哲學》(Physics and Philosophy: The Revolution in Modern Science
  • 薛丁格 (Erwin Schrödinger) 的《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
  • 莫納德 (Jacques Monod) 的《偶然與必然》(Chance and Necessity: Essay on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Modern Biology
  • 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 維爾澤克 (Frank Wilczek) 《萬物皆數》(A Beautiful Question: Finding Nature’s Deep Design)和《物質之輕》(The Lightness of Being: Mass, Ether, and the Unification of Forces
  • 葛林 (Brian Greene) 的《眺望時間的盡頭》(Until the End of Time: Mind, Matter, and Our Search for Meaning in an Evolving Universe
科學哲學並不只是哲學家的天下,科學家也時常將自己對於科學哲學的思考融入自己的寫作之中。圖/Pixabay

然而對於專業科學家來說,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世界的起源」、「物質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心智/意識的起源」、「語言的起源」、「宗教信仰的起源」等在傳統上屬於形上學 (metaphysics)[註]的問題,他們企圖透過各個相關的科學理論推論並回答。

不管答案的依據是什麼,他們的思想和論述都超出了科學的界限,進入哲學的層次,換言之,科學家此時在作科學哲學、科學形上學。

臺灣的科學哲學

其實臺灣同樣也有科學家在進行哲學書寫,例如天下出版社「科學文化」書系的幾位策劃人林和、李國偉、周成功等寫作的科普譯書導讀,又如物理學家高涌泉的《科學人:非物理不可》與他在《科學人》雜誌中的長期專欄「形上集」,以及免疫學家楊倍昌更偏向學術性的科學哲學作品《變遷:生醫實驗室的知識拼圖》,並與臺灣的科學哲學家對話。

筆者相信這些臺灣的科學家,在「科學家的科學哲學」上,已經提供可資學習的典範,期待透過《科學月刊》的引介,臺灣未來有年輕一代的科學家走上哲思之道,持續發展本土科學家的科學哲學。

註解

  • 哲學的核心部門,研究最根本與最抽象的「存在」、「實在」、「世界」、「時空」、「範疇」、「物質」、「心智」、「個體」、「共性」等概念的哲學。

尋找更多科學哲學的資訊

筆者已經在網路上刊過一些介紹性的文章,以下分成三部分提供資訊,希望有興趣的讀者能按圖索驥,以探索更多科學哲學內容。

一、關於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分問題

  • 陳瑞麟,〈【科哲絮語】占星學的巫術性與科學性〉,《想想副刊》, 2018 年 4 月 29 日。
  • 陳瑞麟,〈【科哲絮語】怎樣才算是科學?或者,一門學問的科學性程度有多高?〉,《想想副刊》, 2018 年 11 月 4 日。
  • 陳瑞麟,〈第三問  如何寫自然哲學與科學史?科學編史方法學的問題〉,《人類怎樣質問大自然》,八旗文化, 2020 年。

二、科學哲學的理論與歷史:

  • 陳瑞麟,《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群學, 2010 年。
  • 陳瑞麟,《科學哲學:假設的推理》,五南, 2017 年。
  • 陳瑞麟,《人類怎樣質問大自然》,八旗文化, 2020 年。
  • 陳瑞麟,〈當代科學哲學的發展〉,哲學新媒體, 2021 年。
  • 線上《華文哲學百科》「科學哲學」部分現有的每個詞條。

三、科學家的科學哲學:

  • 陳瑞麟,〈科學家的哲學思考,探討世界起源的科普書寫──《眺望時間的盡頭》〉,故事 StoryStudio , 2021 年。
  • 林義宏,〈科普能改變文化?中正陳瑞麟破解科普書籍暢銷秘訣〉,人文・島嶼, 2021 年。
  •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1 年 8 月號〉
  •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