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偽裝的愛:假性親密關系
(一)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和最親密的伴侶在一起時,雖然不離不棄也從不爭吵,卻難以真正建立一種深刻的、自由的、能夠互相響應的聯結,總是“好像差點什麽”的感覺。
這未必是一段關系走太久後的疲憊,而有可能是“假性親密關系”(Irrelationship)。有點拗口地講,就是有意地“在關系中逃避關系”(hiding fromrelationship in relationship)。
“假性親密”這個專有名詞在“GoneGirl”這部戲里也被反覆提及,指的是關系雙方雖然形式上很親密,但實際卻在回避真正親密地在一起。這種關系並不罕見,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自己,也許是你的父母:
有一個朋友,她有一對在外界看來關系無比和諧的模範雙親。然而有一天她告訴我,她一直不確定父母間的濃情蜜意是不是真的。因為她發現,如果父親或母親突然得急病或者出意外,盡管另一方會各方面做得無可挑剔,但在聽到壞消息時的瞬間卻沒有驚恐和擔心——即因“可能會失去”而產生的本能強烈情緒。
父母的這些表現,盡管無可指責,卻使得一個原本安全感和幸福感滿溢的女生開始懷疑親密關系的價值。
(二)
“假性親密關系”是怎麽建立起來的呢?
這種關系,事實上是伴侶雙方“共謀”的一種狀態:
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回避真正的在一起。你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是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系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付出。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需要伴侶雙方的不謀而合。
更理論性的講,“假性親密關系”是一種防禦機制(defensive mechanism)——是兩個人一起在防禦那種“需要雙方一起努力形成的真正親密狀態”。
那麽,為什麽真的有人想要回避真正的親密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真的在乎一個人”,或者“讓別人對我們來說變得重要”。因為真正的親密關系代表著相互關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但這些是需要承擔情感投入的風險的,在乎一個人,我們就有可能因此受傷。
“假性親密關系”就是這樣的一種防禦機制,幫助我們抵抗這樣的恐懼和焦慮,使我們覺得呆在這麽一段關系里是“安全”的,是不會“失控”的。因為在這段關系中,雙方從情緒到行為反應都是在完全可以預測的,使我們從真正的親密關系帶來的覆雜性中得以解脫。
(三)
因此,有心理學家認為,在“假性親密關系”中,我們處於一種“情感禁閉”的狀態,即雙方不自覺地達成了協議——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這種禁閉的狀態,看起來雙方是在一起,但卻拒絕進行深刻的情感聯結,在實質上卻是一種分離。
以情侶關系為例:
有的人雖然口上說著愛你,並對你進行著無可挑剔的關心,但實際上他或她對於了解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毫無興趣,你們的親密,每一步關系的進展,好像只是在進行著角色扮演。兩者無法分開,但永遠警惕著不進入對方的內心。
“假性親密關系”有多種形式:
有時候可能一方的行為取決於另一方的需要(索取方為主導);有時候一方接受什麽取決於另一方給予什麽(付出方為主導);有時候一方負責表演而另一方負責讚賞(表象上的完美情侶)。但無論哪一種,關系中的雙方都是平等地被束縛著,他們自願被束縛去感受到“世界是安全的”
(四)
因此,某種意義上,“假性親密”比顯性的暴力或出軌更傷人,因為表演親密是無法指責的。如果你很不幸地遇到一個長期習慣假性親密模式的伴侶,你必定會有強烈的無力感,而且還會很困惑:為什麽這個人會這樣?
有研究顯示,“假性親密”是習得型的行為模式。
有些人的原生父母本身就是“假性親密關系”的示範,他們從不自主、自發地互相表達愛意,從不沖突,相敬如賓,整個家永遠處在一種僵死而和諧的狀態中。在這種程序化的、缺乏活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會缺乏“激情(passion)”,並認為親密關系、婚姻、愛就是這樣一種程序式的互動。
斯騰博格的“愛情三元素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Love)提出真正健康的愛是由“激情(passion)”“承諾(commitment)”“親密(intimacy)”組成,這三者都應是發自內心的需求。
“激情”顯然不是程序化的,而它又是構建“親密”的必需。這就是為什麽“假性親密關系”與真正的愛的道路是背道而馳的。
(五)
這種表面上“安全”的關系會使人長期深陷其中、不易分離,但如果不加修覆會帶來嚴重問題。就像心臟過於有節律地跳動,反而是嚴重心臟病甚至死亡的前兆一樣(健康心臟的跳動反而不是那麽規則)。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對“假性親密”多少有感覺,卻不願細細思考,更不願意去結束一段“現在很好的關系”。但是,除非處在這種關系中的雙方有不需要真正的愛的共識,總有一方會先被消磨得精疲力盡。
當其中一方無法承受、開始渴望真正的親密(其實一些精神出軌很多是因為對真正親密的欲望)時,便會尋求結束或改變。而“假性親密關系”的脆弱在於,只要有一方顯露出想逃離的跡象,便很容易會遇到另一方不可知的強烈反應,看似穩固的表面和諧將被頃刻撕碎,作為對“共生平衡”被破壞的報覆。
決心逃離確實容易陷入危險,卻是不得不承受的代價。如果你發現自己每段感情都反覆陷入“假性親密關系”的怪圈,必須認真思考一下應該怎麽辦。
作者: 轉載 / 15867次閱讀時間: 2016年12月06日
來源: 《親密心法》標簽: 親密關系假性親密關系
https://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2974
你談的是「假戀愛」嗎?
前兩天,假性戀愛上了熱搜。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自己談的是個「假戀愛」。
其中一種假性戀愛有點像曖昧和crush(「熱戀」或「著迷」)帶來的戀愛錯覺,我們無法對當下的關系作出明確的定義。只有單方面的上頭下頭,整個過程對方甚至可以毫不知情。Crush就像這個時代的戀愛快餐,誰也不能否認它為我們帶來的快樂。
然而,還有一種假性戀愛,描述的是一種走一步看一步的「酒肉情侶」。
很多現實層面的問題不放在明面上討論(比如金錢問題、未來規劃),一旦雙方遇到一點矛盾,關系就會以各種莫名其妙的方式結束。
很多關系是缺乏解釋的,在關系中很多行為同樣也是缺乏解釋的,比如冷戰和拉黑。
什麽是關系的「可解釋性」?
如何判斷你是否也處在缺乏「解釋」的關系中?
可解釋的關系會帶給我們哪些積極的感受?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你是否處在一段「可解釋」的關系中?
一般來說,可解釋性(accountability)是指,雙方對這段關系的理解是明確的、有共識的(Degges-White, 2017; Perel, 2014)。「可解釋性」是所有關系順利維持和發展的前提,因為關系的可被解釋,意味著坦誠與確定,是雙方安全感的來源。在關系開始之前,不妨開始思考:
如果以上問題,你心中都能有個相對明確的答案,並且你也了解對方對這些問題的答案。那麽你們關系的定位是清晰的。相反,如果不知道答案,或者答案沒有那麽明晰,也是很正常的,可能你正在享受曖昧,或者還沒有完全考慮清楚或做好準備。
當我們進入一段長期關系,關系的可解釋性除了“是或否”的區別,也有程度的區別。可解釋的程度越高,關系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就會越趨近於“透明(transparency)”。雙方能更清晰地覺察到自己和對方的感受和行為,以及彼此的行為給對方帶來的影響。
「可解釋性」本質上是關系中的規則的透明度,尋求可解釋本質上就是了解彼此對關系的狀態、雙方的角色、承諾、責任的理解。除此之外,在一段關系中,「可解釋」也意味著如果關系存在問題時需要及時讓對方知曉,並共同尋求解決辦法。比如,當你想要結束一段關系時,你會怎麽做?心理學家Adam Devine根據「可解釋性」的程度高低,總結出4種結束關系的方式:
方式一:鬼魂式(ghosting)突然斷聯。
心理過程:無法直接表明自己想要結束關系的意願,逃避溝通,選擇隱身。
另一方的感受:混亂、困惑或怨恨、自我質疑。
方式二:冷凍式(icing)用各種借口將關系擱置,疏遠對方,比如“我太忙了”。
心理過程:只給出個人層面的說明,不對關系的發展作出明確解釋。
另一方的感受:知道關系中存在問題,陷入自我懷疑。
方式三:慢燉式(simmering)慢慢地降低在關系中的投入和參與。
心理過程:渴望陪伴,但又不確定是否願意為這段關系負責。
另一方的感受:隱約感覺到關系在惡化,但又找不到明確的證據。
方式四:切割式(power parting)在語言層面堅定地結束關系,不給對方留下遐想的空間。
心理過程:告知對方原因(比如,雙方在哪些層面無法達成一致等等),明確向對方表達目前的關系不是自己想要的。
另一方的感受:完全了解對方的態度,並明確知道關系已經結束了。
缺乏「解釋」,可能是一種危險信號
親密關系與一般關系最重要的區別之一就是承諾(commitment)。當我們處在一段缺乏解釋的關系中,我們會感覺到很多問題未被討論,比如“我們現在是什麽關系?”“Ta到底想和我發展一種什麽關系?”“在這段關系中,我們需要承擔且願意承擔的責任是什麽?” 這種對關系和責任的不明確會讓彼此在關系中(尤其長期關系中)對雙方投入和參與的程度感到不確定。
很多人認為關系中的不確定性可以促進激情、帶來新鮮感和好奇心。
但其實研究發現,長期處在不確定的、缺乏承諾的關系中會讓我們陷入自我消耗和各種負面情緒(比如,擔憂)中,對關系的發展失去信心(Knobloch & Theiss, 2011),雙方也不願為經營和維系關系作出努力。
心理學家Karisen(2020)發現,對伴侶和關系感到不確定的女性更容易出現對關系具有毀滅性的行為(比如出軌),更少做出維系、經營關系的行為。不僅如此,這些女性的伴侶也更有可能出現破壞關系的行為,在矛盾和爭吵後維系、修覆關系的行為也更少。
在缺乏解釋的關系中,指責遊戲(blame game)也是非常常見的。在爆發爭吵時彼此總是會相互推脫責任,都不願意為現有的問題負責。 “結婚前,我從沒想過家務分配會變成問題,而是理想地認為自由分配就好。然而現實是,如果沒有討論協商的過程,我們都會覺得自己付出的遠遠比對方多。” 而當一方開始感覺到不平衡,雙方通常會陷入歸因式沖突(attributional conflict)——雙方為彼此解釋的對錯反覆爭鬥(Orvis et al., 1976)。
因為在缺乏解釋的關系中,始終是“你”和“我”兩個陣營的對立,而不是“我們一起解決關系中的問題”。
尋求「解釋」,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一段可解釋程度高的關系,雙方都會給出承諾(commitment),明確自己的責任。研究發現,承諾與親密關系的穩定度呈正相關(Kurdek, 2004)。 簡單來說,一段可解釋的關系會讓我們體驗到:
- 這段關系是不斷升級(progressive)的,而不是原地打轉的。理想的親密關系是逐漸發展的,在關系的轉折階段(transition period),尋求解釋的一致性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從曖昧、dating到正式確立關系,還是從戀愛關系到決定是否走入婚姻。處在一段可解釋的關系中,你會通過彼此角色的升級體驗到與對方循序漸進地構建一段關系的樂趣。
- 承擔責任帶來的積極感受。關系會為我們帶來角色的確認和身份認同(你認同自己是作為ta的……而存在的),角色帶來了責任,而責任有助於我們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心理學家Sebastian(2021)指出,一個人願意承擔的責任越多,反而越能體會到自由和自我賦權(self-empowerment)。
- 給出承諾會讓人們更願意做出更多的親關系行為(pro-relationship behavior)。
“當時我們異地,有次聊到我們對於關系未來的規劃。當我發現他和我一樣,都開始在對方的城市尋找工作機會,那一刻我對這段關系比以往的任何一段都感到更安定、有信心。” 也就是說,雙方都會以對方的視角來思考,而不再完全自我為中心,做出更多有利於雙方利益和長期發展的行為(Bloom & Bloom, 2013)。
陷入不可解釋的關系,該怎麽辦?
Step 1
首先構建自己的解釋
遇到不可解釋的關系時,比起一味關注對方對於關系的解釋,迫切追問對方如何看待和處理關系,更重要的其實是明確自己的內心,構建出自己對關系的解釋,明確哪些方面的「可解釋性」對自己是重要的。 這可以通過感受和衡量自己對對方和關系的期待來獲得。你可以嘗試問自己這些問題:
你可以拿一張紙列一下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總結出自己理想的關系腳本(script),如果覺得答案並不清晰,可以先列出一些你覺得不可以接受的,由此推導出自己可以接受的(Vilhauer, 2019)。
Step 2
確認對方對於關系的解釋
當你清楚了自己對於關系的解釋後,就可以著手去確認對方的解釋。 在進入關系前,我們很難得知對方對於關系的解釋。選擇“打直球”去詢問對方“你怎麽看待我們的關系”是當下最好的辦法。一個尊重你、值得交往下去的對象,會給你一個真誠和明確的回答。
如果這種解釋的不一致是對關系的核心認知的分歧,那麽放棄或結束這段關系或許是你接下來需要權衡的。 比如,你想要和對方發展長期關系,而對方只是想和你玩玩,又或者,在長期關系中,你願意為關系承擔責任,而對方一直在逃避責任,那就是需要對關系做出決定的時刻。
Step 3
擁抱差異,接受動態的變化
無論如何,太快地讓自己或者對方去下定義都是不必要的。培養對於解釋的不確定性的耐受度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我們要接受雙方對解釋的差異始終是客觀存在的。就像哲學家Alain de Botton曾在《愛的進化論》中寫道的,容忍差異(接納不一致)的能力才是愛的成就。
此外,盡管伴侶間願意承諾的程度不同是常見的,但也會隨著關系的進展而變化。關系中的人會因為關系帶來的體驗而改變自己對關系的期望,雙方都有可能因為相處、互動的過程逐漸改變對於關系的態度。
最後我們想說:其實過於追求可解釋性,也可能導致關系和角色的僵化。當我們想要關系達到完全“可以被解釋”的狀態時,我們很容易恪守彼此所扮演的「角色」而忽視這個人本身,比如,我們會認為ta是作為我的約會對象/短期伴侶/終身伴侶而存在的。
你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去對關系下個定義,有些暫時找不到答案的問題交給時間去解決,不也挺好的嗎?
今日互動:你有遇到過「不可解釋」的關系嗎,你是否也為此困擾呢?來評論區分享吧~
點點「在看」,科普關系中的「可解釋性」~
【今日測試】
不論是缺乏關系的“可解釋性”,還是過度追求,都有可能會對一段關系產生負面影響。那我們,能做些什麽讓自己和心愛的Ta一直保持熱戀呢?
如果你希望好好地談一場戀愛,並且和愛的人一直幸福下去,那你一定不要錯過這份【持久熱戀指南】。
【持久熱戀指南】會從認知與信念、情緒能力和同盟式行動這三大方面切入,
在評估你的戀愛能力的同時,還將為你解答:
- 為什麽你會陷入“假性戀愛”?
- 你是否擁有維持「健康的親密關系」的能力?
- 除了承諾,還能做些什麽讓戀愛更長久?
- 想要好好經營一段感情,有哪些實用的tips——
👇長按下圖掃碼進入測試👇
References:
Perel, E. (2014). Relationship Accountability and the Riseof Ghosting. Esther perel.com.
Vilhauer, J. (2019). How to Figure Out What You Want in Life. Psychology Today.
Bloom, L. & Bloom, C.(2013).Commitment:Myths and Reality.Psychology Today.
Sebastian,S.(2021).Responsibility, Freedom, Empowerment, and Mental Health.Psychology Today.
Kurdek, L. A. (2004). Are gay and lesbian cohabiting couples really different from heterosexual married coupl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4), 880-900.
Knobloch, L. K., & Theiss, J. A. (2011). Relational uncertainty and relationship talk within courtship: A longitudinal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78(1), 3–26.
Perel, E. (2014). Relationship Accountability and the Riseof Ghosting. Esther perel.com.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搜索文章丨心理測試丨招聘丨轉載丨合作 請戳菜單欄
其他5 個月前
策劃、撰文 / Alex、亓井、渺渺編輯 / KY主創們
https://redian.news/wxnews/105514
一旦開啟「假性親密」模式,人際互動將成為巨大消耗
吳敏走進諮詢室,選擇離我較遠的沙發坐了下來。她轉頭拿起沙發的靠墊,放在自己的雙腿上。
在心理諮詢師看來,來訪者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展示自己,資訊的獲得絕對不僅僅局限於他們說了什麼。甚至常常他們所說的內容並不那麼可信,反而是他們的行為在介紹最真實的自己。
就像此刻,吳敏正在用她的行為告訴我:「我不想離妳那麼近。」
吳敏諮詢的問題是人際關係:她談過三次戀愛,每次都以對方提出分手而結束;她覺得「自己好像有很多朋友,又好像一個也沒有」;在家庭關係中,她自認為擁有和睦的家庭,但每次遇到煩心的事情,總是選擇自己扛,不太願意找父母傾訴……
相信你已經看到了諸多矛盾的資訊:一個人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擁有很多朋友,又好像一個朋友也沒有?為什麼自認家庭和睦,有事卻不敢找父母傾訴?
想要回答這些問題,她需要一個漫長探索的過程。我無法在一篇文章裡把她的自我探索的過程全部呈現出來,只能按下「快轉鍵」來看看結論。
吳敏在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中存有障礙,因為她習慣用假性親密的方式去建立關係。
真正的親密關係,需要深刻而自由的聯結。在這個聯結的過程中,彼此真誠、坦蕩、信任,也能展現自己的脆弱,最終達到「我能看見別人,別人也看見了我」的真實美好的狀態,但這種關係對於吳敏來說太難了。
就像她剛進諮詢室時表現的那樣,她喜歡「我要和你保持點距離」的關係,這種有距離的關係,對她來說意味著安全。她的生活中處處都是這樣的關係:談戀愛的時候,可以和對方約會、吃飯、看電影,但總是沒有進一步的發展;和好朋友聚會,一起嘻嘻哈哈地玩耍,看上去很熱鬧,但幾乎不交心;日常生活中對父母的問候和關照從未間斷,但對於自己的人生規畫,父母根本不了解……這樣的關係,就稱為叫做假性親密關係,即看起來很親密,實際上並沒有深刻的聯結。
請你想像一下這樣的情境:正在和幾個朋友聊天,你熱情地分享著最近上了熱搜的明星八卦,但與此同時,你內心惴惴不安,因為面臨著一個現實重壓──這個月的業績如果沒達到,你將失去現在的工作。對於這個麻煩,你不想告訴你的朋友們,此刻只想讓他們看到,你一切都挺好的。想想看,在這場聚會結束後,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是的,你會感覺很累,因為你在用「我很好」的假象,掩蓋自己真實的焦慮。回到家中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會有一種強烈的孤獨感襲來:竟然找不到一個人,能夠幫助困境中的自己。
假性親密關係的危害,就是因不能夠展現完全真實的自己而帶來能量耗竭,不能夠與他人進行深刻的聯結,以致產生孤獨感。
有研究顯示,很多身心的問題,如焦慮、憂鬱等等,都和一個人缺乏與他人進行深刻聯結有著密切的關係。
不曾與他人建立深刻關係
吳敏從小到大就沒有跟他人建立過深刻的聯結,包括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老師,在她的記憶裡,小時候的家庭氛圍非常安靜,父母幾乎沒有爭吵過。一家人吃完晚飯,父親通常都會鑽進書房,母親就在客廳裡忙些家務,而她自己則坐在書桌前乖乖地寫作業。雖然沒有見過父母爭吵,不過吳敏也很少見父母牽手或聚在一起說笑。
家庭是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後的第一個人生學堂。在這個學堂裡,我們學習什麼叫做「愛」。對於吳敏來說,像父母那樣安靜、有點距離的關係就叫做「愛」,所以她也學會了用這樣的方式去經營自己和他人的關係。
吳敏並不知道,父母保持那種彬彬有禮的夫妻關係,是以壓抑他們真實的情感和情緒為代價的。經過長期耳濡目染,她自己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因為她擔心,在這樣的家庭裡,沒有人會真正關心她內心的感受。
在成長過程中,她的情感和情緒都被自己鎖了起來。她小心地藏起了自己的委屈、難過,藏起了關於初戀的幻想,藏起了擁有第一份工作時的興奮……這一切她都不會拿出來與人分享,只是留給自己慢慢品嘗。
因為她害怕分享,害怕自己會成為和父母不一樣的人,彷彿那就意味著對愛的背叛。但她的潛意識渴望分享,希望自己能真正地被人看見。
渴望成為和父母不一樣的人,渴望有人能看見被隱藏那部分的自己,渴望和別人形成部分融入的關係,渴望真正的親密──這些便是吳敏正在尋找的東西。
吳敏雖然渴望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但是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對她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為她已經習慣了隱藏真實的自己。
當「真實的自己」被人看見或者被人接納時,她內心會產生巨大的不安和焦慮,甚至產生懷疑:對方會不會離開自己?真實的自己真的會有人喜歡嗎?這會導致她選擇再次回到「有點距離」的安全關係裡。
如何經營關係?
如果想要走出假性親密關係,和他人建立真實而深刻的聯結,獲得真實的「愛」,吳敏需要做的是:
一、有意識地消除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吳敏的限制性信念就是「有點距離的關係,才是安全的關係」。她需要明白,真正安全的關係不是有距離的,而是經過磨合和考驗的關係。有距離的關係可以隨時分開,但經過磨合和考驗的關係則要牢固得多。她需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努力去創造一段互相磨合、深度聯結的關係,並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建立這樣的關係。
二、玩一個「交換秘密」的小遊戲
從假性親密關係到真正的親密關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吳敏需要一點點地透過體驗去感受「安全」,也就是說,在逐漸展示真實自己的過程中體驗到「安全」,才能順利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她可以和朋友或者戀人玩「交換秘密」的小遊戲,在遊戲中展示真實的自我,彼此做到真誠分享,就會慢慢體驗到「安全」和信任。
在愛的路上,一定會有對峙、衝突和磨難,有讓人心痛的種種時刻,也一定會有光芒、鮮花和掌聲,有讓人感動的無數瞬間。
在漫長的人生中,一個人如果沒有體會過真實的愛與被愛,那豈不是太過遺憾?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請打開自己的身心,去體驗真實而深刻的愛吧!哪怕痛一點,也比麻木要好。
※ 本文摘自《假裝自己很外向,你在迎合什麼?》,原篇名為〈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卻不能成為你的知心人〉,立即前往試讀►►►
假裝自己很外向,你在迎合什麼?
Posted on發表於 2023-02-03By Readmoo編輯團隊好書秒讀
Readmoo編輯團隊 閱讀最前線編輯群。文/楊思遠
楊思遠個人成長圓神出版2023/01/31 出版
https://news.readmoo.com/2023/02/03/irrelationshi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