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銳奶化,毒德大學”——焦內像刀一樣銳利,焦外像奶油一樣化開。
攝影中,焦外散斑(bokeh)的運用很常見,而老法師們對bokeh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的,是美學的,是仰止的。
(Photo credits to: 徐馭堯)
本文無意評價對於bokeh的美(xuan)學追求,而會嘗試在光學工程師的角度,把bokeh的成因,以及其仿真方法交代清楚。
以防萬一,先來名詞解釋,bokeh的含義就是上圖中遠處燈燭在攝影失焦時形成的那個圓。
但bokeh也未必是圓的,也有可能是多邊形,如六邊形,或者其他特殊的形狀(魚鱗形、環形、二線性,在下一篇解釋)。
觀察上圖,我們發現近處的燈燭在對焦成功清晰成像,遠處的越來越模糊,很遠處就徹底變成一個圓形的散斑了。所以我們知道了bokeh只存在於大幅度離焦位置。
那就簡單了,我們用Zemax打開個在近處對焦的鏡頭,然後看看遠處光源會發生什麽唄。
(這個鏡頭有點來頭,是2019年Zemax Cup鏡頭設計大賽的神秘作品,只用2個變倍組就做到了中畫幅相機微距鏡頭,近攝比1:1,且各項指標優秀,很難得。)
這是個變焦微距鏡頭,我們來研究在最近處對焦的形態,以及此時遠處光源的bokeh。
好了,我們在這個最近距離對焦的形態下加入遠處的光源看看。
在模型中,我把光圈從圓形換成了六邊形,以此同時說明光圈形狀對bokeh形狀的影響。
好了,我們來點離焦瞧瞧:
此時右邊物面代表了焦內被攝物體,左邊平面代表了焦外,也就是我們想要模擬bokeh的來源。我們可以看到焦內在像面上形成了很好的聚焦,而焦外,不出意外,在像面上的光線散得很開,這是明顯失焦了。
好了,我們直接來看看焦外那些散開的光線在像面上形成了什麽形狀?多畫點離焦光線。
這就已經很明顯了,離焦光線在像面上就是個六邊形——bokeh!
再看看側視圖:
如果離焦量更多或更少基本不會改變bokeh的情況,只不過會改變bokeh的大小。一般來說,近距離拍攝對焦時,無窮遠處光線帶來的bokeh最大。這個結論不難得出,我就不具體解釋了。
其實行文至此,我相信敏銳的讀者應該已經很清楚bokeh是什麽了。
總結起來可以這麽說:從點光源發出的光是向各處散開的,而只有一部分能進入鏡頭,其進入鏡頭的量被光圈的大小和形狀限定,並形成一個錐角光束。其實這個光束錐在任意位置,都具有光圈所帶來的形狀,只不過在正確的對焦面上,這個錐角非常接近於形成一個頂點,即我們所謂的焦點。它足夠小之後,光圈帶來的形狀信息就不重要的。而不在焦面上的話,很顯然其截面就是光圈的形狀。焦外的光源在相機底片上形成光圈形狀的光斑也就不足為奇了。
像下面這個理想系統,bokeh就是個和光圈一樣的方形。
解釋到這里應該就差不多了,不過再回過頭來說說為什麽離焦不太遠的地方看不見bokeh,而是看到模糊的像呢?就如同第一張配圖里第二個糊掉的燈燭,它就沒有變成bokeh。
其實也是有bokeh的啦,只不過離焦不多,每個點光源發生的bokeh很小。燈燭本身可以看作無數個點光源的集合,相當於燈燭成的像上的每一點都以bokeh的大小變模糊。如果bokeh的大小明顯小於燈燭的像,那麽就會看到這個糊掉的像,但還是有一些燈燭的結構可以看見的。
等到離焦更多,bokeh明顯大於燈燭成的像的時候(遠處的燈燭由於透視原因本來就“看起來”更小,而bokeh更大),燈燭的樣子就看不見了,只能見到bokeh了。
說到這里用光學工程師的術語總結一下:bokeh就是彌散斑(點列圖)本尊!
就那麽簡單。
那也有不那麽簡單的情況,譬如所謂的“焦外二線性”或者各種奇怪形狀的bokeh是怎麽回事,且聽下回分解。
這里做一下本系列的預告。不保證寫完,隨時跳票。
焦外散斑(bokeh)解析第一篇——bokeh的解釋與模擬方法
李恒光學話題下的優秀答主關注他66 人讚同了該文章
2021-01-24 22:55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721008
書接上回。
上篇我們講清楚了bokeh是什麽。它就是點光源發出來的光束被光圈攔截,而形成的帶有光圈形狀的光錐,離焦情況下在像面形成的圖形。用光學工程師的術語講,bokeh的本質就是彌散斑(點列圖)。
既然認可了bokeh就是會帶有光圈形狀的這個結論,那麽我們就不難理解照片中為何會有一些形狀特殊的bokeh了——因為光圈的形狀特殊呀。
在這里,我們簡單說明以下兩種情況。
1) 非完整圓的“魚鱗狀”bokeh
關於這種bokeh形狀的解釋網絡上很多了。本質上是通過了光圈的光束又被其他鏡片攔截,截取了部分。基本上就是兩個圓的重疊部分。下圖鏡頭的通光光束形狀就是bokeh的形狀。
用光學工程師的話來說,這就是發生了漸暈(vignetting),漸暈後的光瞳不再是個圓了而已。
(此處兩張圖均摘自美國徠卡歷史協會Bill Rosauer的文章。
2)折反鏡頭的環狀bokeh
(圖片來自嘉蕊折反鏡頭的京東網店)
這個的原因就要從折反鏡頭的光路說起了。折反鏡頭本質上是個望遠鏡的結構,就借用Zemax自帶的Maksutov望遠鏡案例文件看看吧。
為了光路通光的需要,主鏡面(上圖橙色)中間挖了個洞。而主鏡面就是光闌面即相當於普通鏡頭里的光圈。所以這個挖了洞的環形通光主鏡面導致了bokeh變成了亮環形,這個也就不意外了吧。
好了,我們再來說說所謂“焦外二線性”。
這個名詞缺乏具體的定義,甚至沒有明確的英文對應(這真是個糟糕的詞匯呢)
。一般它是指bokeh里有明顯亮紋,並未“如奶油般化開”。上述的折返鏡頭亮環狀bokeh就是一種典型的“二線性”。
然而,並非一定得是折反鏡頭,一些傳統的折射鏡頭也會出現這種亮環狀bokeh,即所謂“二線性”。那這又是為什麽呢?搜索各種攝影論壇以及知乎,說到“二線性”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一種說法叫做“球差過矯正”,用以解釋這種現象。原則上,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但是說人話好不好?筆者作為職業光學工程師,剛看到“球差過矯正“時尚且不知所雲,如何能大眾攝影愛好者理解產生這種亮環bokeh的具體機理呢?本文就來把這件事說清楚。
首先什麽球差?
光線通過球面透鏡後,越靠孔徑邊緣的光線越早匯聚。這就是球差。在上圖透鏡系統里,我們知道球差存在,也就是說存在“正球差“,或者說“球差欠矯正”。
球差肯定不好嘛,對畫質有嚴重影響,需要消除球差。其中一種做法就是使用非球面。
在光學設計中,非球面對於消球差有特效,可以把各條光線都聚焦到同一點上。此處橙色高亮表面已經不再是一個球面了,雖然變化不大,但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鏡片最上下端比上圖稍稍寬了一點,即高亮表面已經是一個非球面了。
繼續改變非球面,我甚至可以人為營造出“負球差“,即越靠孔徑邊緣的光線越晚匯聚。
其實有些人說的”球差過矯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含有bokeh的情形。
這是透鏡對近處對焦,且含有明顯的“正球差”,即“球差欠矯正”。
Bokeh的存在條件是光源來自非對焦面。絕大多數情況下,在被攝物體前方不會有太多明顯的強光源,畢竟拍照時被攝物體前方一般是避免遮擋的嘛。如果有強光源,基本上都來自於被攝物體後方,即更遠處。
那我們就把所要模擬的bokeh光源向遠處挪一挪。很顯然,來自遠處的bokeh光源匯聚點會在像面之前,在像面上光束會散開,形成彌散斑,即bokeh。
仔細觀察上圖紅框里的光束分布,不難發現中間光線數更加密集,邊緣光線數比較稀疏。對應地,看到的bokeh就會是中間亮而邊緣暗。
加大光線密度仿真一下:
其實這個就是“焦外像奶油一樣化開”,中間亮而邊緣暗,和背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反過來,我們再來看一下系統含有“負球差”,即“球差過矯正”的情形。我們會發現bokeh邊緣亮而中間暗。
這在照片中看起來就會是亮圈狀的bokeh了。
(用光學工程師的術語說,這就是在焦面後出現的caustic。一些頗具影響力的攝影公眾號居然在用PSF來解釋這個現象,真是謬之千里。)
行為至此,所謂“球差過矯正”帶來的“焦外二線性”應該已經解釋清楚了。(再次吐槽一遍這種讓人沒法直觀理解的術語。)
Bokeh的形狀是“奶油一樣化開”還是亮圈狀的,哪種更有藝術感,仁者見仁。雖然多數情況下,“焦外二線性”是被詬病的,但有的攝影師就是喜歡用亮圈狀的bokeh來進行創作。
如果要追求“焦外像奶油一樣化開”,那麽系統中需要帶有一些“欠矯正”的球差。在一些老鏡頭里,由於其年代限制成像畫質銳度要求並未很高,帶有一些球差是可以接受的。而恰好這種帶有這種“欠矯正”的球差帶來了讓很多人喜歡的焦外效果,從而使得很多“德味”老鏡頭備受追捧。(由此可見攝影圈喜歡說的“刀銳奶化”,焦內像刀一樣銳利,焦外像奶油一樣化開其實是自相矛盾的。要了“奶化”,“刀銳”一般就無法保證了。但是現代鏡頭研發手段其實也有一些奇特的辦法使得“刀銳奶化”同時達到。具體請見下一篇:焦外散斑(bokeh)解析第三篇——人類為了好看的bokeh所作出過的努力)
筆者曾在幾年前與攝影圈內前輩Mr. Zhou討論過老鏡頭成像藝術感的話題。Mr. Zhou認為在鏡頭追求畫質之外,保留其產生美學效果的要素非常重要,一些經典老鏡頭便比現代鏡頭做得更好。為此他自己創立了鏡頭公司覆刻徠卡停產的老鏡頭,現已做到批量出貨。而我覺得,作為光學工程師的職責就是把美感背後的科學原理解析清楚,進而讓追求美感的藝術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所長。
焦外散斑(bokeh)解析第二篇——特殊形狀的bokeh與“焦外二線性”
李恒光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关注他254 人赞同了该文章
发布于 2021-01-24 22:57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721443
書接上回。
第一篇我們解釋了Bokeh的成因,第二篇我們分析了特殊形狀的bokeh以及常被人詬病的“焦外二線性”是什麽。一般情況下攝影師都希望bokeh的中間亮邊緣暗,與背景融為一體,“像奶油般化開”……那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技術手段來達到這個效果呢?人類為了好看的bokeh作出過哪些努力呢?這便是本篇想要講清楚的。
方法一:變跡濾鏡(apodization filter)
在第一篇里我們就說明了,在不考慮像差的情況下,光圈形狀就是bokeh的形狀。進一步地說,光圈平面內的光強分布就會使bokeh內的光強分布。那麽如果我們能讓到達像面的光束錐都是中間更亮,周邊更暗,不就滿足了要求?顯然的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加一個濾鏡,使得光束靠近邊緣位置被吸收掉更多,這樣就能滿足要求了。它大概長這樣:
所謂“變跡濾鏡”的“變跡”指的就是沿著徑向,通光強度的變化,內強而外弱。(apodization這個詞另外有一個中文翻譯叫做“切趾”,這也更加符合英文單詞的構詞。關於“切趾”的來歷,下次有機會再跟大家八卦。)
那剩下的問題就是這個濾鏡應該放在哪里?答案是不可以隨意擺放,必須放在光圈位置(或者附近)。很遺憾這就排除了像加個UV一樣在鏡頭前端加變跡濾鏡的可能性。
來解釋一下原因:
觀察上圖,光圈位置所有發光點(視場)的光線都同時集中到了光圈上,完全沒有分開。這是唯一一個能對所有視場的光線同時做進行同種過濾的地方,把變跡濾鏡放在這里,像面上每個點的相對亮度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如果把變跡濾鏡放在別的地方,譬如加在鏡頭前,那麽bokeh是如願變得柔和了,但所成的像也會多少變得中間量而邊緣暗。
簡單仿真一下,在光圈位置應用變跡濾鏡後還是可以明顯使得bokeh的邊緣變暗(柔和)一些的。
方法二:柔焦轉接環
這是一個佳能的專利,在不同的卡頭轉換器上添加了“柔焦”元件。
(摘自色影無忌:http://info.xitek.com/news/201812/17-329583.html)
其實根據我們第二篇的解析,不難猜測這個柔焦轉接環的工作原理,簡單總結如下:
– 近處對焦時,對於近處焦平面內的被攝物體不增加像差,而對此時的後方離焦物體增加正的球差(具體原理請閱讀原文看上一篇)。
– 整體不改變光焦度,即對焦距無影響。
– 盡量不帶來色差,這也是它需要雙膠合透鏡來消色差的原因。
按照以上條件,我隨便優化了一個“柔焦環”,發現和專利里長得差不多。
番外篇:剪個愛心
這個方法不起到“柔焦”的作用,但也不失為一種“追求好看的bokeh”的方案,切合本文題目。不多解釋了,直接上圖:
(圖片摘自金典攝影工坊淘寶網店: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8.60db1484B2qK63&id=17583194447&ns=1&abbucket=5#detail)
弄個愛心直接掛在鏡頭前就出現愛心bokeh的原理本質上和上篇中的“魚鱗形”bokeh是一樣的,就是遮擋改變了光瞳形狀形成了漸暈。
(上圖來自:http://www.nphoto.net/news/2010-05/30/b80eaa12f561878f.shtml)
Happy Holidays!
焦外散斑(bokeh)解析第三篇——人類為了好看的bokeh所作出過的努力
李恒光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关注他45 人赞同了该文章
发布于 2021-01-24 23:00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67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