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12 月. 25, 2023/星期一

膽小型自戀人格

吹牛、玻璃心、愛吹捧!職場上你遇過「膽小型自戀人格」嗎?|女人迷 Womany

了解膽小型自戀人格,洞悉身邊同事的個性,委婉地繞過地雷區,擁有良好職場人際並不難。

跑業務快十年的 Nancy 坐下來,把玫瑰金 iPad 往桌上一丟,迫不及待地跟我說:「最近真的有夠衰,連去上個課都會碰到小人!」

命理我是不會算,但小人的性格我倒是會看,不如讓我來「解盤」看看。話說她報名了一堂百萬講師「小哥」的課。「小哥」是在業界教「第一次跟客戶聊天就上手」的超級名師。他外型俊美,神似小哥費玉清,所以大家就尊稱他「小哥」。名師極少開課,且只開十個人的小班課程,所以報名訊息一出來,馬上就額滿。

「好不容易去上課,卻莫名其妙地被我的 iPad 搞砸了!」

原來那天 Nancy 也是這樣把 iPad 放在桌上,沒想到整場課堂就被盯上。

小哥走上講台,第一句話劈頭就說:「Nancy,你先來示範看看。如果你和客戶第一次見面,她也掏出像你這款亮眼的玫瑰金,你該怎麼和她聊?」

原以為這是百萬講師的破題,但不是,接下來,小哥話題裡不斷扯到 iPad。「哇!你怎麼會選玫瑰金?你這套洋裝和玫瑰金 iPad 很搭喔!」「除了聊顏色玫瑰金,你還可以跟客戶聊 iPad 啊!最近天氣冷,你還可以藉這個機會關心客戶『一定 iPad (愛配)溫開水』。」

小哥上課根本沒什麼料。三個小時的課,有一半以上就一直鬼打牆在聊玫瑰金 iPad,語氣裡面極盡諷刺、酸意。剛開始她還陪著笑,後來整個心都涼了⋯⋯

聽到這裡,我笑了:「Nancy,不如我來幫你補一堂『第一次就看懂膽小型自戀人格』的課吧!」

像「小哥」這種膽小型自戀者的性格,在職場上其實很常見,但不容易發現,因為他們是隱性的自戀我們很容易看出公司裡面誰是狂妄型自戀,但膽小型自戀的人比較不容易察覺,也因此像 Nancy 這樣莫名其妙犯小人的情況,通常是因為觸怒了膽小型自戀人格者纖細敏感的神經,而遭到他們幼稚的反撲

1. 睚眥必報

有句成語叫做「睚眥必報」,形容的就是膽小型自戀人格最常見的一種反應。「睚眥必報」的意思是說,你一個不經意的眼神,會被他們過度敏感地解讀成對他們的不在乎、不尊重,甚至不屑;在他們收拾完碎了滿地的玻璃心之後,一定會逮個機會,好好找你算帳。

膽小型自戀者同樣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裡,用高傲的姿態安靜、敏銳地監視著所有人對他的一舉一動,特別是每一個眼神。他渴望自己的特別,也認為自己的特別應該獲得特別的尊重和特權。但他的自戀總是如此的隱微,不像王總那樣狂妄地把其他員工趕下車,他們可能一路生著悶氣,忍耐著心裡極度的不悅,然後盤算著哪個時機,再好好「教育」你,學會尊重兩個字怎麼寫。

Nancy 只不過是拿出一台 iPad,但這對小哥來說,就是一種冒犯,這就是膽小型自戀者的「睚眥必報」,這其中有著兩個重要的元素:強烈的人際敏感度易碎的玻璃心於是,即使是再無心的眼神飄移,即使是不經意的嘴角微動,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批評,也是種不夠尊重,甚至充滿敵意的挑釁。

如果說狂妄型自戀者,是過度幻想自己的獨特與完美,那麼,膽小型自戀者則是費盡心思地想從周遭所有人對他的迷戀與尊敬,證明心中那獨特又完美的自己。

當他一旦發現苦心建立的完美國度被隨意踐踏,他們便會想盡各種辦法教訓、報復這些只是無心路過的路人。他們人際敏感度極強,重視自己的形象,所以總是偷偷暗算,但往往換來的是殘酷的現實,還有一次又一次破碎的玻璃心。

2. 上台恐懼癥

膽小型自戀的人因為太重視每次在別人面前能有完美的表現,這種患得患失的心理,使得上台演講或單獨表現的機會,都引起他們極度的焦慮。

即使像「小哥」這樣的百萬講師,卻神祕兮兮地很少開課,因為每次演講,可能都造成他們極大的心理負擔。由於他們的人際關係敏感度很高,又有顆玻璃心,所以只要台下觀眾的反應不如他們的預期,他們就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我在就讀博士班時,曾目睹一位教授在課堂上,一邊不安地望著台下滑手機的學生,一邊胡言亂語地講著邏輯不通的實驗原理。最終這位教授突然咆哮了起來,吼著叫所有打開電腦、手機放在桌上的學生都滾出教室。其實當時很多學生正在用電腦做筆記,或用平板、手機查這堂課的相關資料。

我還有位膽小自戀的學長更是經典。十年前,我和學長同台競爭一次口頭宣讀論文獎,我幸運地得了獎,而學長卻中箭落馬。此後,我們又有兩、三次同台發表論文的機會。第一次時,他竟然找自己剛考上研究所的老婆代打報告。我原本心裡納悶要找代打,好歹也要找個研究領域相同的吧。後來幾次發現他只要有與我同台的機會,就刻意缺席或找助理代打。

學長的同台恐懼癥,是膽小自戀人格者的經典反應。他們自戀,但同時也擔心自己的自戀不堪一擊,所以一旦有出現會奪走他們風采可能的競爭者時,他們更會選擇逃避,以避免落下風的恥辱。

從此,我知道自己傷了學長的玻璃心,所以盡可能地閃他遠一些,畢竟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啊!

3. 吹噓身價

「我跟你們院長很熟!你們主任,我也認識!」這大概是醫院裡最常聽到的一句吹牛吧。稍有經驗的醫護人員聽到這種話,大都習慣地當做耳邊風。這種狐假虎威的吹牛,也是膽小型自戀者的重要特徵,而且他們吹噓的程度,幾乎可說是說謊。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膽小型自戀者並沒有狂妄型自戀者那般的自信,狂妄型自戀者對自己的能力和特權是深信不疑的,但膽小型自戀者比較常用攀親帶故,以強調自己血統的純正,來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他們很重視師承、強調學歷,開口三五句便講起曾經和哪些赫赫有名的大師學習共事過,吹噓自己是這些優良傳統的繼承人


圖片|來源

我對「小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演講中常常強調自己為什麼很少開課。「現在很多大企業的講師,都叫我盡量少講一點。如果我像十年前那樣,三天講一場,全台灣大概有一半的企業講師都要沒飯吃囉!」

而那位死也不願意和我同台的學長,曾和我的老師學習過。有次我和學長一起搭電梯,他寒暄了幾句:「你應該知道我和你的老師很熟吧!前幾天我在研討會上遇到你老師,他很關心你過得好不好。」

當下我便知道這是句謊言,因為我昨天才和老師聚餐,老師正好跟我提到:「你那位學長這幾年都在做什麼研究啊?先前他在數據分析上遇到了一些瓶頸,不過,這兩三年來他都沒回來實驗室問我了。」

終究來說,膽小型自戀和狂妄型自戀的差別就在於:他的膽小,是因為他的能力配不上他的欲望!

自戀型人格者的心理剖析

不管是狂妄型自戀或膽小型自戀,在職場打滾久了,都不難觀察到他們有兩個共同的心理特質。

1. 外強中乾的自信與霸氣

不論狂妄型,還是膽小型自戀,他們都覺得自己是當今的神人或是蓋世英雄,且讓我們看看兩千年前,曹操和劉備是怎麼評價在這個亂世之中,誰是真正的英雄。

用現在的話來說,劉備是這麼認為的:「袁紹家世好,從阿公那輩開始就已經是富二代了(四世三公),而且還有很多厲害的高階經理人和合作廠商(門多故吏);袁紹的公司坐落在最精華的蛋黃區(今虎踞冀州之地),念過 EMBA 和博士學位的主管又很多(部下能者極多),如果要講到真英雄,應該非袁紹莫屬吧(可為英雄)!」

但曹操卻指出袁紹性格的核心問題:「袁紹這個人啊,看起來很有氣勢,但其實是個膽小的孬孬(色厲膽薄),每次開會做重大決策時,搞了老半天,都說要回去再多想想(好謀無斷)。這種沒有放手一搏的拚命精神(幹大事而惜身),還常常被一些蠅頭小利迷得暈頭轉向(見小利而亡命)。這種草包,算什麼英雄好漢(非英雄也)!」

想想看,曹操和劉備所描述的袁紹,是不是和那些靠著裙帶關係,汲汲營營爬到高位的慣老闆有許多相似。

2. 易碎的玻璃心

心理學有個描述自戀人格玻璃心的專有名詞,叫做「自戀創傷」(narcissistic injury)。項羽的失敗,就是敗在他的「自戀創傷」。

項羽和拿破崙一樣英雄蓋世,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自戀型人物。原本在楚漢相爭占盡上風的項羽,最後怎麼一夕垮台,四面楚歌地敗給劉邦,是個千百年來史學家津津樂道的歷史謎團。

起初,劉邦算是項羽的部下,他們在秦朝末年的亂世一起打拚,就在大秦帝國滅亡後,項羽論功行賞,分封諸王。但實際上,這次分封諸王卻全憑項羽一時的喜惡偏見,毫無政治頭腦。特別是當時身為項羽部屬的劉邦破了秦朝國都鹹陽城,攻打下這個指標性的帝國心臟,卻刺痛了項羽的玻璃心。項羽心裡想著:劉邦再怎麼說,也應該把打下首都這個面子,做給身為老闆的項羽我才對呀;這樣千百年後,所有的歷史書上不就都說大秦帝國是劉邦滅的,而不是我項羽的功勞嗎?

項羽顧不得劉邦好歹也是立下汗馬功勞的得力助手,先是來硬的設下鴻門宴要殺了劉邦不成,再來軟的把劉邦分封到最偏遠的漢中,做個偏鄉後山的「漢中王」。

劉邦聽到這「漢中王」的安排,自然氣得七竅生煙。但此時幕僚們連忙苦勸這時實力還無法與項羽抗衡的劉邦,能到漢中養精蓄銳,收攬民心,總比在項羽眼皮底下,一舉一動都被放大檢視來得好。劉邦表面上乖乖聽從項羽分到漢中這偏荒之地的決定,趁機躲開項羽憤恨的眼光,悄悄壯大自己,以合法掩護非法,最後擊敗項羽,一統天下。

與自戀型人格者的相處之道

1. 如何拒絕自戀型的主管?

狂妄或膽小型自戀的主管,通常都會好大喜功地指派一些錦上添花的任務,但這些任務常常都是天馬行空,要做到他們幻想中的理想成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幸這些任務通常都是額外的工作,所以要拒絕他們,通常都還算師出有名,但如何巧妙地拒絕自戀型主管呢?關鍵就在緊扣著他們的玻璃心,再以讚揚他們的遙不可及來做為藉口。

(1)不要當面拒絕:當面拒絕會刺傷他們的玻璃心,就算是任何委婉、好聽的說詞話術,也會刺傷他們,所以最好的藉口就是憂心自己能力的卑微,配不上他們的崇高,所以為了慎重起見,懇請對方給自己幾天仔細想想。

(2)一定要用 e-mail 回絕:寫給主管的信,同樣是兩個重點:一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好、工作效率不佳;二是深怕拖累這個偉大的任務,或是拖延進度。就我的經驗,我可以向你保證,自戀型主管絕對不會回信。e-mail 提供了一個讓自戀型主管收拾玻璃心的時間與空間,所以當信寄出去,你八成就沒事了。

(3)見面時,裝做沒事就好:下次再見面時,你也別再提先前的婉拒,因為這可能再次傷了自戀者的玻璃心。不過,有時候自戀的主管會心虛地說:「啊!上次跟你提的事,你如果忙沒時間做,也沒關係啦!」你也不必再多做回應,就快速轉移話題,以免越描越黑。

2. 與自戀的同事保持距離,千萬不要反擊

我有位同事 Leo,是他讓我開始對「英文姓名學」感興趣。他人如其名,和 Leo 的字源 Lion(獅子)一樣,總是眼睛長在頭頂上,對同事愛理不理,但遇到長官,獅子就變成小貓了。

有一次年度考核,我要填一堆表單。很多格式,我不知該怎麼寫,我乾脆問祕書,有沒有範本可以參考。祕書隨手把 Leo 去年的檔案寄給我,我因此有幸目睹 Leo 的「豐功偉業」:所有的行銷策略,都是 Leo「指導」的,我自己被他「指導」了二十一次;連我們亞太區的主管,也分別被 Leo 指導了四、五次。


圖片|pixta 圖庫

若在職場上,遇到像 Leo 這樣的同事,千萬別以為你跟他有合作的可能性。他們有很高的機率是自戀型人格,不會在乎別人的感覺,而且常常對同輩的同事們充滿敵意和嫉妒心。在他們眼裡,同事不是對手,就是棋子,絕對不可能有什麼「公平交易」的合作。和他們保持距離,是以策安全的第一步。

如果你也像 Leo 的主管或同事,經常被「指導」吃豆腐,那麼,也一定要戒急用忍,千萬別想逞口舌之快,反將他一軍,更不要浪費時間去想,哪天我業績比他好,官做得比他大,再來好好修理他。因為一旦碰觸到他最敏感、自戀的玻璃心,屆時,他對你明槍、暗箭齊發,你可就吃不完兜著走了。

好在這些自戀型人格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外表光鮮亮麗,但私底下看他們不爽的人到處都是。哪天惡馬自有惡人騎,就不差我補這一刀了。

沒有人、也沒有魔鬼跌得這樣深

自戀型人格幻想中的世界宛如萬花筒一般,但似乎無論走到哪裡,見到的都始終只有華麗卻孤獨的自己。他們總是孤傲地享受自己的與眾不同,而功成名就的光環,加深了他們對自己擁有異於常人超能力的幻想──認為自己是無菌的外科醫師,字典中沒有「難」字的拿破崙──都是被這無可救藥的自戀衝昏了頭。

我們當記得詩人拜倫對拿破崙的惋惜:「沒有人,也沒有魔鬼跌得這樣深!」

本文摘自林煜軒的《職場冷暴力》。由寶瓶文化授權原文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職場冷暴力
吹牛、玻璃心、愛吹捧!職場上你遇過「膽小型自戀人格」嗎?by 寶瓶文化 2019/04/02 6.1k 30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8516


隱形自戀者|內向敏感、玻璃心、偶爾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壹心理主筆團 關註

文:ally
來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標題:“內向,敏感,玻璃心,偶爾又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 關系中的“隱形自戀者”

今天,壹心理想跟大家聊聊:“隱秘型自戀”

我沒有愛的能力,不想結婚

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講了一對情侶從相愛到分手的故事。
女主叫喵喵,一名年輕演員,漂亮性感,追求者一大把。
可最後,她選擇了蔣亮亮。
一個窮到“家裏最值錢的,只是一台進口冰箱”的男孩。
交往初期,倆人感情熾熱濃烈。
可沒過多久,喵喵就變得特別情緒化,沒有安全感。
天天查崗查手機,還在家裏裝監控。

甚至為了讓蔣亮亮留在家裏,一度用跳樓來威脅

最後,蔣亮亮終於累了:“你別愛我了,我覺得我現在就是一個囚犯。”

不少人都在喵喵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關系中情緒化、極度敏感、缺少安全感。
談個戀愛,自己累,對方也累,最後弄得兩敗俱傷。

朋友小雨就是這樣:
她不想結婚,覺得自己沒有愛的能力。
“我怕耽誤別人幸福。”
經歷過幾次不好的戀情,她越發覺得,自己是一個挺難相處的人。
自卑,敏感,又玻璃心,時時都需要被關註。

這種自卑,其實是一種自戀。
心理學上稱之為:隱秘型自戀。
心理學家Jonathan Cheek列出了這類人群典型的內心獨白:

• 我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批評傷害
• 我經常覺得別人在針對我
• 我不願意待在一個團體裏,除非我知道裏面很多人都欣賞我

看起來,他們很自卑,但其實,他們想要的,是被別人追捧的感覺。
這背後,是極致的自戀。

內向敏感的自卑裏隱藏著最深的自戀

提到自戀,很多人會想到一些自大狂。
他們狂妄、強勢、目中無人。
而剛剛提到的敏感、膽小、害羞等等,其實更像自卑。

事實上,隱秘自戀者,經常會在“極度自信”和“極度自卑”裏來回擺動。
他們的自戀不那麽外露,相對“自大狂”那種顯性自戀者,更加隱蔽。

兩者有一些共同特點:

a. 特權感
他們都相信自己高人一等,當然,顯性自戀表現得更明顯一些。
而隱秘自戀者,會很隱晦。
但還是會有一種“你們應該怎樣怎樣對待我”的心理。

b. 缺乏共情
太關註自己,從而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很多時候,即便是表現出了共情,也不過是為了營造自己的人設。
就像《白夜行》中的雪穗,共情討厭自己的繼女,只是為了在這個家庭立住腳。

同時,顯性自戀與隱秘自戀也有一些區別:

a. 外向性

顯性自戀更外向,喜歡在人群面前吹噓自己,享受別人的讚美。

而隱秘自戀則習慣回避社交,害怕得到負面評價,對人也沒什麽信任。

b. 敏感性

對於負面評價,顯性自戀者會覺得別人有眼無珠。
即便事實擺在面前,他們也會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甚至會暴怒,反過來開始指責你。

而隱秘自戀者則高度敏感,他們急切需要獲得認可,很難應對負面評價,給人一種“說不得”的“易碎感”。
當他們感到被傷害時,會馬上撤回自己的情感,或者直接沈浸在痛苦中。
比如突然冷暴力,甚至覺得“算了,累了,以後再也不會愛了”,然後直接將對方拉黑,再也不聯系了。

為什麽有些人自戀這麽脆弱

有些人,你罵他半天,他仍然嬉皮笑臉的;

而有些人,你甚至不敢說他一句重話,怕他想不開。

為什麽?

這跟孩子出生後,父母的回應方式有關。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自我的,他們是通過父母的反應來確認自我的。

父母對嬰兒笑,誇獎嬰兒,嬰兒就覺得我是好的、可愛的、有價值的;

父母對嬰兒無視,甚至發脾氣,嬰兒就會覺得自己是糟糕無能的。

可以說,父母就是嬰兒的第一面鏡子:

嬰兒通過這面鏡子,形成了對自己的看法。

所以,嬰兒的自戀是不是穩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鏡子好不好。

在自體心理學中,這個過程叫做:鏡映

在一次又一次的鏡映中,嬰兒慢慢長大。

如果父母鏡映不夠,比如,父母性情不穩定、太忙、跟孩子的情感交流比較少,孩子就無法確定自我。

他們的自戀,就像一個偷工減料的危樓,搖搖欲墜。

任何風吹草動對這棟樓來說,都猶如暴風雨。

他們非常在意別人的認可,深層動機上來說,只是想給自己的危房添磚加瓦,僅此而已。

就像林黛玉,別人無心的一句話,她就患得患失。

這樣的人,缺乏基本的自愛和愛別人的能力。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不會。

所以,他們會格外在意別人的態度。

別人的一句話,可能決定了這個危樓堅固,還是會轟然倒塌。

對脆弱自戀的人,
不要過度指責,也不要一味同情

跟自戀脆弱的人相處,很多人都會有一下幾種感覺:如履薄冰、累、憤怒等等。

第一,他們不會關心你。
第二,他們太敏感了,你一句話不對,對方就不高興了。

朋友小林說,我從小就怕我爸。只要我說錯一句話,他就會罵我,甚至還會鬧自殺。
很明顯,小林爸爸的自戀非常脆弱。
而這樣自戀脆弱的人,情感需求卻往往非常高。
跟他們相處,要遵循兩句話:
不帶誘惑的深情,不含敵意的堅決。
當你拒絕他們時,要讓他們知道,你拒絕的不是他這個人。
即便你不能滿足他,你也仍然喜歡他、尊重他。
他的需求是正常的,你們的關系不會因此改變。
這會幫助自戀者慢慢學會如何建立邊界。

有人說,對自戀脆弱的人,不要過度關照他,他會因為內疚而變得羞恥甚至憤怒;
試試挑釁他,讓他可以同樣用挑釁回敬你。
同情,是把對方當弱者;而競爭,是看得起對方,是把對方當成平等的人。
就像《父母愛情》中的安傑,姐姐非常落魄時,安傑對姐姐還是一樣的挑釁態度,
絲毫沒有因為對方處境艱難就軟一些,這反而讓姐姐更自在了。

小林說,有時候我真怕我爸碎掉。
但事實上,他已經“碎”過無數次了。現在不還是好好的嗎?
是的,自戀脆弱的人也有修復的能力。
不管你怎麽拒絕他們,但只要在拒絕之後,
不改變對待他們的態度,他們就能慢慢修煉出自己的“鈍感力”。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不要卷入他們的情緒。
如果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持續感到不開心,甚至被攻擊、受傷害。 
不要勉強,盡快遠離他,跟他保持距離。

如何走出脆弱自戀

如果你,恰好也是隱秘自戀者,可以嘗試這樣做:

a. 用客觀工具重新認識自己

隱秘自戀的痛苦,源於對自我的不確定感:

  • 我是好的嗎?
  • 我是有價值的嗎?
  • 我是有能力的嗎?

一會兒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一會兒又覺得自己糟糕至極。
其實,根源都是對自己沒有一個確定的認知。
對自戀者來說,客觀認識自己尤為重要,這可以幫你整合自負和自卑的感覺。
而認識真實的自己,需要一面好鏡子,比如:專業的心理測試。
可以試著做做人格測試、性格測試、能力測試等等。
多維度地看看自己,越了解自己,“自卑-自負”的兩極化擺動就會越少。

b. 發自內心地關心他人
研究發現,主動幫助他人可以增強一個人的意義感和自我效能感。
而真實的關系,也能提升幸福感,給人帶來更為正向的感覺。
如果,你能敞開心扉跟人溝通,很可能會發現很多“同類”。
你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好像也沒什麽大不了。
當你發現自己不是孤例,能試著接納自己時,改變也就開始了。

c. 記錄自己的優勢
準備一個優勢記錄本,或者成功記錄表。
每天記錄自己做的好的事情。
這可以幫助我們加深自信,培養出健康的自尊感。

d. 制定容易達成的目標
自戀者往往喜歡制定難以企及的目標,比如:
一年讀100本書;
每天跑十公裏;
30天減肥20斤;
……
目標太大,很容易讓人體驗到挫敗感,甚至破罐子破摔。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flag失敗的原因。
可以試著把目標制定得更為容易,比如:
每天鍛煉5分鐘;
每天讀5頁書。
每一次完成都會體驗到成就感,從而願意繼續做下去,形成良性循環。

e. 勇敢表達自己的感受
嘗試在關系中,勇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
先陳述事實,然後告訴對方你的感受和想法是什麽,最後表達你的期待。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
“當你說XX的時候,我感覺很受傷,因為我希望自己是被重視的。
我希望以後當我XX的時候,你能不能做到XXX?”
要知道,很多時候,你不說,別人並不能理解你的感受。
你需要教會他們:怎麽對待你你才是舒服的,你期待被怎樣對待。
一開始可能會難以開口,可以找朋友一起來做練習,練習多了,說出來就會自然很多。
表達脆弱,不代表你就是一個弱勢的人。而是在向對方表達:我想和你好好的。
就像《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喵喵和亮亮,如果他們能讀懂對方心裏的那句話。
也許,他們的結局就會不一樣。
點個”在看“,活出自己期望的樣子
世界和我愛著你。

參考資料:
[1]Marjorie Taggart White & Marcella Bakur Weiner 《自體心理學理論與實踐》
[2]Miller & Campbell, 2008; Pincus et al., 2009; Sedikides et al.,2004
[3]Miller et al., 2010; Otway &Vignoles, 2006
[4]Dickinson, K. A., & Pincus, A. L. (2003). Interpersonal analysis of grandiose and vulnerable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17(3),
[5]How to Recognize Someone With Covert Narcissism.
作者簡介:原文作者ally,二級心理咨詢師,伴侶咨詢師,專欄撰稿人。擅長親密關系、情緒管理等,願意傾註所有溫柔,給你停下來的理由。本文轉載自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萬年輕人在這裏自我覺醒。

發布於: 2021-04-21
©️文章轉載/侵權,請聯系郵箱:content@xinli001.com
https://m.xinli001.com/info/100473137


隱性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表現有哪些?隱性自戀型人格八個表現

在心理學中,有兩類自戀,一類是顯性自戀,一類是隱性自戀。相比於前者,我們對後者的了解甚少。那麼,隱性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表現有哪些?隱性自戀型人格八個表現分別是什麼?一起來看一看。

隱性自戀型人格障礙的表現有哪些?隱性自戀型人格八個表現

首先要解釋一下,沒有隱性自戀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也沒有隱性自戀型人格。所以,我們要討論的是隱性自戀者的8個表現。

1、安靜的自戀

相比於顯性的自戀,隱性自戀者不會在眾人面前吹噓自己,也不會把自己的自戀輕易地表現在外面。他們只會安靜的偏居一方,做一個看客。不過,他們的心底是很難瞧得上別人的。在人群中,他們喜歡以一種孤傲的姿態來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如果讓他們發言,他們一定會提出一些具有批判性的意見,用來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然而,安靜和孤傲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顆脆弱和自卑的心。

2、自我陶醉

隱秘自戀者有這樣一個特征,那就是選擇性話癆。在社交的時候,他們會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十分關註,並與那些支持自己觀點的人搞好關系。但是,假如遇到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或是反對自己的言論,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的回避或者根本不去參與。

這時候,隱秘自戀者還會在背地裏深深地鄙視對方,認為他們說的話都是無聊的、愚昧的。

3、缺乏同理心

自戀者都會有這樣的特征,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會顧及他人的感受。即使他們偶爾表現出一點同理心,也是建立在建立自己人設的基礎上。所以,他們很少會顧及你的需求。你在與他們接觸的時候即使是和他們說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他們也很難領悟到你的意思,因為他們更多的關註的是他們自己。

4、被動性攻擊

當隱性自戀者與他人產生分歧的時候,常常會用被動性攻擊的方式來攻擊他人。比如,在工作上,領導讓你做一些他不喜歡做的事,他可能表面上會答應對方,但是卻遲遲不采取行動,實際上他這種做法就是被動性的攻擊。

5、高敏感性

隱性自戀者的敏感性比較高,他們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避免受到負面評價。一旦自己置身於比較危險的場景,他們就會采取忽視的態度來進行防禦。

6、人際交往困難

在隱性自戀者的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是他們深深地不安全感,他們無法與他人建立真誠的合作關系,也無法信任他人,所以,他們通常會沈迷於一些可以獨立完成的工作,沈浸在其中。

7、總覺得很特殊

隱性自戀者通常會自命不凡,他們認為自己很特殊,甚至超越了整個時代,因為其過於獨特,所以無人理解。實際上,這卻是他們內心裏最真實和無助的獨白。正因為他們的內心被這樣的聲音所充斥著,才可以避免接近那個膽小而又脆弱的真實自我。

8、無法接受不同的聲音

隱秘自戀者太需要別人肯定了,以至於他們無法接受和自己意見相左的聲音,即使別人說的是對的,他們也很難認同。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進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關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測試。平台現有近400個心理測試,定期上新,等你來測。如果內心苦悶,想要找人傾訴,可以選擇平台的【心事傾訴】產品,通過寫信自由表達心中的情緒,會有專業心理咨詢師給予你支持和陪伴。

王炫博2022-08-12 19:23:27
https://www.51cmm.com/wz/hB7WtvPj.html


有一種謙虛,叫做隱形自戀

圓桌對面的人在滔滔不絕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在你看來,他說的十句話裏九句都毫無新意,不過是別人嚼爛了的東西。「真不明白他怎麼如此自我感覺良好?」你心裏這樣想著,但仍然對他微笑著點頭致意。

經常這樣「笑而不語」的你,或許是一個隱性自戀者

說起自戀,你頭腦中或許會浮現自以為自己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瑪麗蘇」,或是自認為自己美貌與氣質並存,身世與才華兼備,害怕人生短暫急著要給楚王做先導的「屈原歐巴」。

然而,還有一些人,他們安靜內向,他們謙虛靦腆,他們不會有任何自大誇張的行為,但內心深處脆弱敏感的他們,總認為自己受到了忽視和傷害,待在自己的世界裏久久不肯出來,並以一種居高臨下的視角看待周圍的事物。或許你怎麼也想不到,這也是一種自戀。[不知道是不是會有小夥伴默默躺槍……]

故事的起源是這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Paul Wink教授1991年在社會心理學的頂尖雜志《人格和社會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發表了一篇名叫「自戀的兩面性」(Two faces of narcissism)的文章,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註。作者發現當時最流行的三種測量自戀的自評量表——自戀人格量表、自戀人格障礙量表、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中的自戀分量表之間並不存在很大的相關關系,自戀人格障礙量表好像測量了一些另外兩者並未測量的部分。

- 這集講「自戀心理學」的 TED 動畫中提到了此類隱性自戀 -

作者招募了大量被試,用盡當時所有可能的自戀測評工具,通過因素分析(一種統計方法)得到,自戀其實可以分成兩個類型:自大表現型(Grandiosity-Exhibitonism)脆弱敏感型(Vulnerability-Sensitivity)兩者都表現出自負、自我沈醉和無視他人的特點,但是自大表現型更加外向、有攻擊性,追求他人的敬仰和尊重,而脆弱敏感型卻表現為內向、過於敏感、自我防禦和焦慮情緒。前者通常被稱為顯性自戀(overt narcissism)或是自大型自戀(grandiose narcissism),而後者通常被稱為隱性自戀(covert narcissism)或是脆弱型自戀(vulnerable narcissism)。所以,一些看似謙虛、害羞甚至是自卑的人,也有可能是自戀狂![小編表示好分裂!]

什麼是隱性自戀?

Ronningstam 在2009年發表的文章中,把隱性自戀定義為『隱藏著羞愧和敏感的自戀類型,難以忍受他人的關注,對他人的批評保持高度警惕,在社交中的失敗使他們更加被動』,簡而言之就是,隱性自戀者依然會認為自己是宇宙中心世界焦點,但內心的空虛感和無力感卻讓他們對於這種幻想感到羞愧和內疚。一方面他們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裏,用高傲的姿態安靜地俯視著周遭世界,另一方面他們又會對別人的評價和反應保持高度敏感,任何一個細微的眼神都會刺痛他們脆弱的神經。

Preston 在 Psychology Today 上總結出關於隱性自戀的七個特點,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這一概念:

安靜的自以為是

隱性自戀者並不會在眾人面前吹噓自己,也不會把不可一世的自己公然暴露於大庭廣眾之下。他們只會帶著挑剔和評判在一旁觀望,但是不要以為他們真的在乎你做了什麼或是說了什麼,他們只是用孤高的姿態、傲慢的眼神和事不關己的嘆息,來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如果他們會說些什麼,那一定是一些極具評判性的意見。不過,在這種無法接近的孤高之下,隱藏著的是一顆脆弱的,缺乏安全感的心。

自我陶醉

很多隱性自戀者都有一個特征,叫做『回避性自我中心』(withdrawn self-centeredness)。舉個栗子:假如有一群人在討論問題,隱性自戀者通常會在迅速對這群人或是整個環境進行評估後,做出無聊或是無趣的判斷。於是他們並不會認真地去參與到整個討論中,只會自私地關注一下自己讚成的部分,其他時間裏這場討論對他們來說都是愚蠢而無味的。於是,他們作為討論的冷眼旁觀者,隱藏在自己的傲慢和不屑中,看著周圍發生的一切。

缺乏同理心

這是顯性自戀和隱性自戀都會出現的特點,他們通常無視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即使別人告訴他們當下的感受,他們也會從自身出發衡量問題。如果你生病了,他們或許會問你「你還好吧?帶我去逛街吧!」

被動攻擊性

當隱性自戀者遇到跟他人的分歧時通常會用被動攻擊性的方式解決。舉個栗子,如果你讓他們做一件他們其實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們通常會滿口答應「好啊!」、「你開心就好!」,但是通常他們不會采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如果你專門問他們為什麼不行動,他們通常會用某些借口推脫,或者直接告訴你,他們認為自己的解決方式更勝一籌!

高度敏感

在面對外界的負面評價時,一些隱性自戀者會拿出自己高傲而不可一世的姿態,用全然的忽視來進行防禦,也有一些隱性自戀者會逃避這種看似危險的情景。不過無論如何,高度敏感的他們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避免受到負面評價的影響,讓自己居於高處似乎是他們一貫的選擇,因為在那裏,他們才能體會到所謂的安全感。[溫馨提示:並不是所有的高度敏感的人都是自戀狂!]

「總感覺被冒犯不意味著你是對的。
你可能只是太自戀了,
以至於無法忍受任何與自己意見相左的觀點。」

被人誤解的特殊人類

生活中總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類,認為自己很特殊、自己超前於整個時代、自己過於獨特以至於無人理解、自己的聰明才智已經達到無人能及的地步……這聽起來像是我們刻板印象中顯性自戀者的日常,但其實這也是隱性自戀者的內心獨白,他們讓這樣的聲音充斥著自己,以免讓自己接近那個膽小而脆弱的真實自我。

人際交往困難

在隱性自戀者的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是他們深深的不安全感,他們無法與他人建立真誠的人際關系,於是他們用把自己束之高閣的防禦機制來避免與他人接觸。他們通常會沈浸於一些可以獨自完成的活動,例如看書、遊戲、技術開發等等,讓自己在自己的世界裏過得有滋有味。

顯性自戀 VS 隱性自戀

顯性自戀與隱性自戀的差異除了在表現形式的不同,還表現在很多相關心理特質的差異。例如,不出我們所料,顯性自戀的人通常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高自尊,但是隱性自戀者自尊水平較低。關於自戀的病因學研究發現,隱性自戀可能與兒時虐待和父母教養問題相關。並且隱性自戀者通常會在親密關系中建立焦慮型依戀(害怕親密關系會有一天結束,害怕自己的對對方的愛沒有得到回應),顯性自戀者的依戀類型通常是安全型或是忽視型(忽視對方的情感和行為)的。關於精神疾病的研究發現,隱性自戀者可能會表現出焦慮、抑郁、敵意和偏執,而顯性自戀者更容易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和表演型人格障礙。

隱性自戀怎麼破?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的第一反應是「媽呀!這不就是我麼!」,不要驚慌,不要擔心。如果隱約感到周圍的某某某就是這樣,也不要用異樣的眼光去打量他們,或是亂貼標簽。自戀者需要做的就是練習關心他人,培養同理心。佐治亞大學的Campbell教授也提出,自戀者需要去更多投身於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而非看起來足以顯擺自己的事,不斷練習縮小內心的自我並建立與外界世界的連接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老爺爺曾說,我們天生就有自我中心的傾向,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逐漸脫離自我中心,接觸周遭世界的過程。所以,自戀好像根植於我們每個人的基因裏,如果你跟小編一樣常被人評價為自戀狂,不要恐慌,不要焦慮,或許成長本身就是一個逐漸接納自己的缺點和不完美,看到自己的恐懼和不安全,並重新愛上自己的過程。

參考文獻:

Wink, P. (1991). Two faces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4), 590-597.

Miller, J. D., Hoffman, B. J., Gaughan, E. T., Gentile, B., Maples, J., & Keith Campbell, W. (2011). Grandiose and vulnerable narcissism: A nom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9(5), 1013-1042.

Ronningstam, E. (2009).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Facing DSM-V.Psychiatric Annals, 39(3), 111-121.

Dickinson, K. A., & Pincus, A. L. (2003). Interpersonal analysis of grandiose and vulnerable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17(3), 188-207.

轉載務經授權,投稿或版權合作:✉ media@jiandanxinli.com
歡迎關註公眾號:簡裏裏(Janelee1231)

編輯於 2016-06-07 11:03
簡小單 | 學心理的鏟屎官​關註她 | 知乎日報收錄 | 劉柯、牛肉面、安非等人讚同 | 文 | 簡單心理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314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