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 9 月. 7, 2022/星期三

你的性格與世界觀,影響了你之後的人生是否幸福

伯特蘭·羅素說我們應該「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的情緒情感,培養阻止我們老是想著自己的情緒情感和興趣愛好。大多數人天生不樂意待在監獄,而那些讓我們閉塞自我的情緒情感是最糟的監獄之一」。

他所列舉的讓我們不幸福的「情緒情感」有恐懼、嫉妒、競爭、罪惡感、自憐,以及自負。他贊同「幸福首先是種心態」的看法。極端的自我中心,就休想得到幸福。我們應該驅走折磨我們的幽靈。幸福的藝術就是讓折磨我們的內部力量消失或者最小化。

我們需要衝出自我設置的牢籠。有一句話說:「你笑,全世界跟著你笑。」幸福就像春藥,自已不服用幾滴的話,就不能讓別人服用。

我們不僅用自我中心囚禁自己,還會虐待自己(儘管沒有多少人承認)。我們擅長讓自己的生活變得不幸福。如果,正如研究發現所指出的那樣,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認知狀況——我們如何解釋環境並做出反應,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虐待自己呢?我們身上的幽靈來自哪裡?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自己過去的囚徒。正如丹麥哲學家索倫·克爾凱郭爾曾經說過的那樣:「只有向後看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得好,則必須向前看。」影響我們行為的內心劇場,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在哪種養育方式下長大。在易受影響的年紀,我們內化了養育者的行為方式,按照他們的樣子塑造自己。

發展心理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已經表明,我們大部分的行為是習得的。證據就在於,當我們揭開那些幽靈的面具時,會發現熟悉的面孔。他們的告誡還在我們耳邊迴響:「不要那樣做!穿上夾克,否則你會感冒!如果你那樣做,你會變成你叔叔那樣,你知道他那些破事兒吧!不要聽你朋友的——他的爸媽不是什麼好東西!你的奶奶是菩薩心腸,而你的爺爺是個廢物,你現在就像你爺爺一樣!不要和那個女孩玩,她只會招三惹四!」小時候,我們內化了諸如此類的話語(既然我們按照父母的樣子塑造自己);長大後,這些話語會影響我們看待生活事件的方式。

我們很多人,最後成了自己父母的代理人,背負著巨大的心理負擔。父母的影響陰魂不散,以羞恥感、內疚感、憤怒感、焦慮感、恐懼感以及悲哀感的形式折磨著我們。這些感覺駐紮在我們心底,影響著我們日後的生活。養育者的關鍵話語一直迴響在我們耳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觀。

英國有句諺語說:「幸福與否,完全取決於心態。」長大之後的人生觀是幸福與否的關鍵,因為有著不同人生觀的人,對同樣的事件、同樣的環境會做出十分不同的解釋。面對同一挑戰,有人把它當作機遇,有人把它視為威脅。

為了闡釋這一點,講個故事

有個窮人,他一邊穿過一片樹林,一邊想著自己所遇到的種種麻煩。途中,他停下休息,無意間靠上了一棵神奇的大樹,任何碰觸到這棵大樹的人,都能實現自已的願望。

「噢,我真希望有杯喝的。」立即,他的手裡出現了一杯涼水。他很吃驚,看了看水,確定沒有問題後,喝了下去。然後,他意識到自已餓了。「再來點吃的就好了。」他又想。眨眼間,一堆食物出現在他面前。「我的願望正在實現。」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好,那麼,我希望有所漂亮的房子,屬於我自己的。」他大聲地說。一所房子立刻出現在他面前的草地上。他的臉上笑開了花,繼續許願,希望有幾個僕人看管房子。僕人馬上出現了,他意識到自已剛剛獲得了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於是他接著許願,希望有個漂亮、忠誠、聰明的女人跟著自已享福——這個女人馬上出現了。

「等一下,這很荒謬,」他對女人說,「我不可能那麼幸運,不會遇上這樣的好事。」當他這麼說的時候,一切都消失了。他搖了搖頭說:「我就知道。」然後,他走開了,繼續想著他所遇到的種種麻煩。

這個故事再次強調了世界觀在幸福等式里的作用。如果我們指望別人讓我們幸福,我們只能不斷失望。我們需要採取主動。自憐不會帶來幸福,放棄也不會。很多人,他們想讓自己有多幸福,他們就有多幸福。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成敗。我們過於關注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嗎?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會怪罪別人嗎?還是,我們告訴自己我們能夠有所作為?下面,我們看看世界觀和幸福有哪些具體的聯繫。

一、內控與外控

心理學家有時會將看世界的方式區分為兩種。他們根據行為導向的不同,將人分為兩種。

極端內控的人,認為自己什麼都能做,認為切皆有可能,認為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內控的人,將事件歸因於自己,認為自己能掌控命運。他們往往很主動,而且具有企業家精神。

相比之下,極端外控的人則認為自己是環境的犧牲品,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緣於機遇或者命運。外控的人甚至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放棄;他們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成。他們更被動,缺乏個人效能感。他們做事情經常以放棄告終,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天生是個失敗的人,於是完全被動等待——這樣只會與幸福失之交臂。

有人在實驗室研究中,對狗或老鼠實施電擊,這些動物無法逃避電擊,最終變得意志癱瘓、麻木不仁。簡而言之,它們放棄了。即使換到新的環境,它們也不會自救,因為它們認為不管做什麼都沒有用。這種現象叫習得性無助( learned helplessness)。和研究中的這些動物樣,人類在極端環境下,比如集中營里,經常會失去希望。他們的經驗告訴他們,不管做什麼都沒有用。這些動物實驗表明,我們的世界觀是習得的。

這樣,與外控的人相比,內控的人的生活態度更主動,更可能體驗到幸福。控制感<即是想像出的控制感>通常對心理健康有著積極作用,而且能夠緩衝壓力。控制感喪失——覺得做什麼都是徒勞——會讓人覺得無助,而心理學家普遍認為無助感會導致抑鬱及其他精神障礙。

我們從這個例子中獲得的啟示是:如果我們想要幸福,就需要積極主動。我們需要效仿內控的人,相信自己能起作用。如果由別人寫腳本——外控的人的世界就是這樣的——我們就不是真正地活著,只是在扮演一個角色。坐下等待奇蹟的話,我們什麼都做不成;說出自己的目標並付諸行動,我們的生活才能獲得意義和滿足。我們需要聽從自己的判決。我們需要告訴自己:我們不是環境的奴隸,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習得性無助情形

一個公司多年來一直由一個保守、專制的領導主持著,這個領導喜歡集權,什麼事都要過問一下。沒有他的明確允許,下屬不得採取行動;每個決策都必須經過他的同意。最終,這個公司被一個全球公司兼并,這個全球公司有著十分不同的管理模式。新的執行官們接手這家公司後,試圖通過「授權」、「敢擔當責任」、「企業家精神」等字眼在原公司員工中間宣傳新的企業文化。

儘管他們如此鼓勵變革《引入更多的現代管理方法》但是結果什麼都沒變。員工們還是保持原先的習慣,上級不發話就不行動,所有的決策都仰賴上級。儘管處於新的環境之下,員工們還是固守在原有的依賴模式之中。他們不知道怎樣換一種眼光看待經營管理。面對新公司的期待,有些員工如此不知所措,最終主動離開了公司。另外一些人,因為工作效率低下,被請辭了。於是,公司出現了嚴重的士氣問題這種混亂持續了一段時間。然而,漸漸的,在新進人員的幫助下,大多數留下的員工開始改變自己的觀念。

他們發現,獨立做決定不會受到懲罰,新的領導說「員工有權自己採取行動」是算數的。他們發現,冒險嘗試新做法的人得到了獎賞而不是懲罰,即使他們的試驗並不成功。然而,留下來的員工完全擺脫習得性無助還是花了一段時間的。原先的CEO給了他們太多的「電擊」,讓他們不相信自己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了。就像實驗室研究中的狗和老鼠一樣,他們不會採取主動。

二、樂觀與悲觀

幸福與人格的關係,在樂觀這一維度也有所體現。樂觀主義也能很好地抵抗憂愁,心理學家早就知道這一點了。我們是把杯子看成半滿的還是半空的?我們是積極心理學的倡導者還是比較憤世嫉俗?我們是樂觀主義者還是悲觀主義者?

樂觀主義者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是最美好的,而悲觀主義者則擔心好景不長。樂觀主義者總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認為每次失敗只是暫時的挫折。遇到困難時,他們視之為挑戰,並努力去克服。他們對未來懷有美好的希望,認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獲得成功。而且,他們認為別人對自己有著正面的看法。積極心理學甚至認為樂觀是可以學習的,認為我們能教會自己把半空的杯子看成半滿的。

有著積極的生活態度,讓樂觀主義者從定義上來說比悲觀主義者更幸福。而且——這也是積極心理學所強調的一點——樂觀能帶來好結果:想法積極的人,更可能碰上好事。他們能更好地應對壓力事件身體更健康,事業更成功。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樂觀是能傳染的。

一個人的積極想法能激起另外一個人的積極想法。

相比之下,悲觀主義者看待任何事情都很消極。遺憾的是,悲觀也能成為自我實現預言。悲觀主義者可能因為自己的消極態度而招人厭煩,這會進一步強化他們的消極心態。樂觀主義者建造自己的天堂,享受其中;悲觀主義者設計自己的地獄,自我折磨。因為相信壞事無法避免、持續存在,所以他們很容易放棄希望。他們覺得無力改變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情。

當然,仼何一種生活觀都要把握好度。太過樂觀——有些人確實如此——會導致自欺欺人、自我挫敗的舉動;而太過悲觀則會導致意志癱瘓。如果我們想拿捏恰當,就要區分哪些事情是我們能夠控制的,而哪些事情是我們不能控制的,這也是健康的樂觀主義所強調的一點。如果我們缺乏那種能力——如果我們是有著悲觀導向的外控者。我們就容易出現認知扭曲( cognitive distortions)。正如我們先前看到的一樣,認知扭曲通常是習得的;在我們易受影響的年紀,養育者灌輸給我們一些觀念,認知扭曲就是這些觀念的遺留物。認知扭曲的表現就是,容易把任何事情看成不是黑的就是白的,誇大或者縮小事件,草率下結論,喜歡「貼標籤」(對問題不作具體分析,只根據教條對人或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上一個名目)。

當我與一些悲觀主義的執行官合作時,我試著幫助他們重構自己看待生活和某些特殊境況的方式,鼓勵他們作出小的努力來實現改變,哪怕事情看起來超出了他們的控制。我鼓勵他們將挫折看成是挑戰,並作出更多努力而不是放棄。我的信條是—一個有據可依的信條就跟我們可以「想出」失敗和絕望之路一樣,我們也可以「想出」成功和幸福之路。樂觀是無助最好的解藥,它使得我們能從挫敗中振作起來。

三、外向與內向

除了樂觀與悲觀、內控與外控以外,外向與內向也對幸福有影響。與內向的人相比,外向的人往往對環境更敏感。因為他們對環境里的積極情緒反應更強烈、更肯定,所以他們似乎認為幸福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外向與內向與幸福之間還有進一步的間接聯繫。與內向的人相比,外向的人更喜歡也更擅長與人打交道。因為社會要求人們多與人打交道,所以外向的人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而且,因為外向的人在社交情境下更自在,所以他們會參與更多的社交活動。所以,一般說來,好交際的、外向的人生活滿意度更髙。正如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曾經說過的那樣:「幸福不是刻意追求來的,而通常是你從事某個活動的副產品。」

四、高自尊與低自尊

世界觀的另外一個要素就是自尊感。為了讓幸福眷顧我們,我們需要對自己持有積極的看法,接納自己、尊重自己。確實,幸福最好的指示劑之一就是我們看自己有多順眼。喜歡自己的人覺得容易對別人敞開心扉。自我暴露、雙向交流,通常有助於與人建立關係。坦誠溝通的人擁有更廣的社會網絡、更多的社會支持,他們更常參與社會活動並從中獲得更多的滿足。

另一方面,低自尊的人更可能表現出社會退縮行為、自我中心行為、自我閉塞行為。高自尊的人認為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覺得自己是重要的,而低自尊的人往往遷怒於別人,或者表現出其他防衛行為低自尊和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鬱——之間存在強烈的相關。

說到這,我們又要回到先天與後天的問題。高自尊、外向、樂觀、外控很大程度上來自遺傳——也就是,是老天安排好的——還是我們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幸運的是,正如我們先前看到的那樣,人格不是100%由遺傳決定的,我們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我們應該把成年時期的人格看作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儘管遺傳因素影響強大,但是正如神經心理學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樣環境因素也有很大的作用餘地,一些生活經歷也會改變人格。我們確實擁有改變自己命運的力量,只要我們確實希望這樣做。提醒自己關注生活中的如意事件而非不如意事件,我們也許能夠建立對抗煩惱的緩衝區,能夠更好地應對在生活中遭受到的打擊。

所以,你的性格與世界觀讓你感受到幸福了嗎?

https://twgreatdaily.com/MmqhRm4BMH2_cNUgAt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