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 8 月. 18, 2023/星期五

幫助你找到人生目標

超簡單的5個方法幫助你找到人生目標|先找到,再達到

當有人問起“你未來想做什麼?”,“你夢想是什麼?”的時候,你能夠馬上給出一個具體的答案嗎?

或許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知道自己現在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奮鬥、更不清楚未來要達到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感覺自己的人生沒有方向,眼前猶如灰蒙蒙的霧遮住了去路,失去了指明燈。

 

埃裡克森國際教練學院創始人,瑪麗蓮·阿特金森(Marilyn Atkinson)說過:「一切都始於思想,然後成為現實。」

人生目標,一開始也始於思想,當你達成目標後,這些思想都將成為現實。在真正了解自己後,你會做出適合自己選擇,無論是工作、生活、興趣、甚至是伴侶。

如果你的沒有人生目標,現在就開始跟著下面的步驟,“思想”你的人生目標,並且把所設下的目標一個一個地實現吧!

這篇文章會一步一步教你找到人生目標,看完之後你會發現有目標後的生活不再迷茫。內容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 自我探索
  • 如何實現目標
  • 推薦書籍

如何找到人生目標?尋找人生目標前,先問自己簡單的4個問題

 

首先,你需要找個地方靜下心來,別讓自己受到打擾,最好獨處1~3個小時,思考以下的問題:

註意:別欺騙自己,回答以下問題時,請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1什麼是你最熱衷的事情?

 
 

想一想,你熱愛什麼?做什麼事情,能讓你有滿足感?

寫下你願意花時間去做的事,可能涉及到個人生活、家庭、工作等各個方面。做這些事會讓你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閱讀?寫作?畫畫?與動物相處?攝影?收納?投資?

舉個例子,我喜歡旅行、寫手帳本、彈鋼琴、養貓和環保。

如果你想不到,可以想想最近做著的事情,讓你有什麼感覺?當做著的事讓你滿足,那這件事就是你所熱衷的,能帶給你快樂、興奮的感覺。

 

#2 假如人生沒限制,你想做什麼?

 
 

如果你有花不完的錢,用不完的時間,那麼你想做什麼?去哪裡?跟誰一起共度生活?

例如,你中了樂透,那你想把那些錢花在哪裡?想用那些錢做什麼事?

我的答案會是,我想要和我的男朋友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在世界各地擁有房子、學會5個國家的語言、開始在社交媒體分享寫手帳的過程、固定資助有需要的團體和推動環保事業。

把你的答案寫下來。看看這些答案中所提到的人、事物、地點等等,都可以成為你人生目標的一部分,因為它們都是你看重的,認為有意義的事。

 

#3 你最欣賞的人是誰?

 
 

想想看有哪些人是你尊敬的、佩服的、敬仰的。這些人可能是名人,也會是你身邊的親人或朋友。把你想到的這些臉孔,寫下來。

再想想,你欣賞他們的什麼特質?你為什麼敬仰他們?從他身上,你學到什麼?把這些答案,一一列出。

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媽媽,雖然她中學沒有畢業,但是她還是很努力地從報紙、雜誌、YouTube影片等等學習養生的知識,並且運用在生活中,把我們全家人都照顧得健健康康。她會的技能也很多,剪頭髮、縫製衣物、修水喉、種蔬菜水果,樣樣都難不倒她,簡直就像是一個超人。她也非常地有責任感,一定會把餐點都準備好才出門,不會讓我們三姐弟在家餓肚子。她經常給我們很多的勸告,但是如果我們不聽,她也不會硬要把她的意見強加在我們身上,而是讓我們自己去判斷到底怎樣才是對的。

你所欣賞或敬仰的人,就是你的榜樣,你會深受他們的影響。當你把他們身上某些特質或待人處事的行為作為你的目標,以後你就能夠成為你想像中最美好的樣子。

 

#4 你不喜歡做什麼?

 
 

想找到你的人生目標,你也要誠實的分析自己不想做的事。

什麼事是你厭惡的?你現在的工作中有哪些事是你最不喜歡的?

對我來說,我的情緒管理不是很好,如果面對無理取鬧的服務對象,我想我應該沒有辦法很專業地安撫他,反而自己會爆發。所以,我不適合從事服務業,相信也很難做好客服專員的工作。我非常討厭昆蟲,所以任何需要與昆蟲接觸的工作,我肯定不做。

所以,列出了你不喜歡做的事情後,你的目標內就盡量不包含這些事情。

利用倒退式方法,配合你之前回答的4個問題,找出你的人生目標

 

想象你自己已經90歲了,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很有意義,很滿足。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的一些細節,然後逐步倒退。這樣能確定從現在到90歲,你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過上你想象中的生活。

這個時候,你可以畫出一個很長的時間軸,綜合你之前回答的4個問題,以及這個倒退的方法,來找出你的人生目標。

舉個例子,想象自己90歲了,已退休,在家中安享晚年,兒孫滿堂,擁有很多房產,家附近是悠閒的環境,綠意盎然。

 

通過這個想象,你可以知道,你希望擁有「家庭」,累積一定數量的「投資型房地產」,並且能夠住在遠離都市喧鬧的「郊區」。

在你的時間軸上,你就可以計劃:你在25歲時就要開始學習投資理財、30歲前要生小孩、在40歲左右已經擁有幾間房子、50歲前達到財務自由、70歲前住在環境悠閒的郊區居住。

有了大藍圖後,你就可以把之前4道問題的填入時間軸,讓你知道在幾歲的時候,你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狀態。而這些,就是你的人生目標了。

有了人生目標,該怎麼做才能實現?

 

#1 拆分目標

把目標拆分成小目標,製作一個行動列表。

舉個例子,你想成為一個幽默搞笑的人,那你的小目標可以是—“看搞笑的文案”、“和幽默的朋友相處”、“多笑”等等。

 

#2 冥想

 

冥想能幫自己認清一天、一周、一年,甚至是一生的追求。

許多成功人士,比如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等人都在達成目標之前都有冥想的習慣。他認為這能實現內心和世界的平靜。

想要開始冥想,可以看這支影片:

 

#3 想想激勵你的人

 
 

想一想,生活中能夠對你起到鼓舞作用的人有哪些?當你達成目標後誰會激勵你、稱讚你、會以你為榮?想想他們,也想想他們可能會對你說的話,這樣能讓你產生動力,讓你更有想要達成目標的心。

 

#4 常常檢視你的目標

 
 

對於目標和相關的行動清單,一定要時常回顧,及時更新或添加行動事項。這能達到自我提醒的目的,使自己做的事情,不會偏離自己的目標太遠。

通過回顧過去完成的行動事項,我們將意識到自己正在努力實現人生目標,這會讓我們感到更加的有成就感。

 

#5 避免做偏離人生目標的事情

 
 

例如,你的人生目標是讓父母開心,你就要避免對父母發脾氣、避免做出讓父母擔心對事情。

假如你的目標是要讓自己樂觀,那就需要遠離帶有負面情緒的人,或避免想些悲傷的事情。雖然不如意的事會發生,我們可以避免特意想起,或讓自己做些別的事情,分散註意力。

參加《職場求升 1.0》,學習怎麼在職場稱霸,提高主動收入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人生目標的資訊?推薦你讀以下的書籍

 

#1 發現我的天才

 
 

發現我的天才》一書的作者提出,每個人的「天賦」都是持久而獨特的,而每個人最具有成長潛力的部分,就是自己擅長的領域。

作者把能力分成天賦、知識、技巧等三個面向,然後再詳述34種特質的分別。

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真正的天賦所在,發現什麼是我們擅長做的,就能夠加入到我們的目標中。
 

#2 成功,動機與目標

 
 

成功,動機與目標》的作者在書中教我們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標,剖析制定目標的動機,然後有效地執行它,最終達成目標。

作者會以嚴謹可靠的科學依據,通過大量啟發性的實驗,為讀者揭示人類動機的基本理論。書中也會提到,樹立正確動機和成功實現目標之間的關係,並指出所有人都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3 讓天賦自由

 
 

讓天賦自由》的作者,肯·羅賓森(Ken Robinson)說過:「當你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才可能覺得活出了真實的自我,成為你理想中的自己。」

這本書讓我們重新找出自己最擅長、最熱衷的是什麼事情,可以幫助你回答前面的第一道問題。

書中還包含59個真實的故事,他們都歷經低潮與阻礙,但卻曾在某些時刻,體驗到近乎“完美”的境界。而這些都要歸功於,他們已找到內心的答案。

恭喜你!你已經找到了你的人生目標!

 

《成功心理學》書中提到,「一生的成就,它來自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創造的一種有意義的感覺。」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說過:“我不是為得到認可而打球的,我只是因為自己對籃球的熱愛,對勝利的執著才會在場上征戰。勝利,是我打球追求的終極目的。”

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一直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重要的是你要多多觀察自己,把註意力放回自己,思考及體驗自己更適合做什麼,想要什麼。

如果你探索出答案,歡迎在下面留言!如果你身邊也有人生目標不明確的家人或朋友,記得分享給他們,讓他們也找到獨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

5星好評的課程正在熱賣中,點擊此處報名參加!
個人成長 | Sinyen | 2020-11-07
https://valueinmind.co/zh/how-to-find-life-purposes/


如何找出你想要追求的是什麽?別人說的不一定適合你

大家好。我是Reniette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何找出你想要追求的是什麽?

我有一些年齡比我大的朋友,我發現他們盡管擁有最成功的職業生涯,擁有漂亮的另一半或者其他的成就,但我發現他們缺乏滿足感以及人生意義和目標。我一直在觀察,我發現這些人年齡比我大上5-7歲。當我在觀察他們時我心裏想,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如今我經常給他人的建議是把時間快進,站在10年15年20年後看看自己。問自己這個問題這就是我想要的嗎?

如果你是在一家公司裏看看那位資歷比你大20年的人問問你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嗎?如果你剛要創業看看其他成功的初創公司問問自己,這就是我想要的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需要找個新的出口。通常我們交的朋友都是像我們這樣的人。我們在商界裏,經常提到的,如果你想要成為百萬富翁就跟百萬富翁相處在一起,如果你想成為千萬富翁就與千萬富翁相聚在一起,如果你想成為科技初創公司,你要跟……你懂得。這是我們通常會聽到的說法。但對我來說第一步是讓自己去接觸新的體驗,新的榜樣,因為如果我們無法找到自己能夠模仿的榜樣,我們將被局限在自己的框框裏。一位哲學家作者庫利,他是這樣說的:“今天的我,不是我想象的我自己,我不是你想象的那個我,我是我認為你想象中的我。”請讓你的大腦細細的品品,這句話很震撼的。

我們活在一個,你認為別人對你的認知當中,所以我的個性是我父母對我的期望所形成的。我的身份是學校和大學認為我所應該成就的。當你活在這樣的一個泡沫中,在這樣的回響室裏,去做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你可能適應不來,我相信今天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他們無法適應現今的教育系統,我們無法適應別人告訴你適合你的工作職位。所以在自我發掘,和自我現實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去接觸,你無法成為你不知道的人。如果我從未接觸過僧人我根本不會想要成為一位僧人。如果我從未接觸過千萬富翁,我根本不會想要成為千萬富翁。因為我不知道那是什麽感受,我不知道那是什麽樣子,我不知道背後需要付出什麽代價。我認為我們面臨最大的挑戰是我們對社會事物接觸太少,所以這是第一步去接觸獨特的體驗和榜樣。

第二步是找出你想要的體驗或榜樣。就像你所說的認真的看待,模仿他們跟他們交流,花時間跟他們相處。觀察他們,即便是從遠處觀察。你需要密切的觀察那個人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是問自己,是與否。這樣的日常生活是否適合我。不是每一個想做出家的人都會和我一樣的感受,不是每個想要成為千萬富翁的人都會這麽想。(這就是我要的日常生活)我們要的是結果,但是我們願意付出背後的代價嗎?

所以通過觀察、專註、模仿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過程,然後問自己YES or NO

我想要經歷這個過程嗎?而不是問我想要這結果嗎?

編輯於 2021-11-16 11:52
Reniette |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關註她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3825949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怎麼辦?四個微行動,開始改變自己

如果你在 Google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第一個出現的接續建議詞是 Dcard,第三個是 ptt,到論壇上看看,他們都提到,工作像是被社會逼迫的,只是為了向家人和別人證明自己,卻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工作。

如果你沒有急迫的金錢需求,不需煩惱下一餐在哪裡,為什麼我們要被逼著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過著不喜歡的生活,卻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這不是你的錯,是關乎歷史和社會的結構性問題。

這篇文章,總結了我如何找出自己想要什麼,不需要理光頭、出家這種痛定思痛的大改變,只需要把四個小行動融入生活中,讓時間幫你發酵、複利。文末也有我推薦的書單和 Podcast 喔!本文目錄:

為什麼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認為是整個社會結構、歷史和文化的原因。

我們現在的人生,被假設是線性的,每個年紀都有該做的事:學生就要唸書、考試、考好學校,出社會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存點錢,結婚生子,把孩子養大,一路工作到退休。

但是,這種人生模式,已經是上一輩的生活方式了,對物資缺乏的上一代來說,錢和食物就等於人身安全,他們沒有太多選擇,相對少掉很多選擇的煩惱。

到了21世紀,科技發展讓物資過度豐富,當我們不需要再為下一餐煩惱,就多出很多選擇,而我們對人生的規劃,卻還在用上一輩的思維做選擇:做任何事,只為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有一份更穩定的薪水,卻忽略心靈真正的需求:平靜、生活與工作的平衡,甚至是工作的意義感、使命感、貢獻感。

被社會推著走的人生 RPG,讓我們很難有思考人生的空隙,更別說從小到大的教育,把「工作到退休」的線性思維深深埋進我們腦中。

在學的時候,父母、學校不鼓勵我們花時間去找出內心熱愛的事物和生活,出社會之後,探索自己的成本更高了:你可能得為了做喜歡的事情,放棄眼前穩定的薪水收入,即使你不那麼缺錢。

於是,你變成一個忙碌而不快樂的人,堅持著別人幫你設定的目標,卻不知道在堅持什麼,只知道:犧牲不快樂的現在,可能可以成就未來吧?

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2018年,我被迫離開職場,職涯被按下暫停鍵,才得到思考人生的機會,經過三年的探索,我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了。

把這三年經驗做個總結,找到自己想要什麼的方法,並不需要痛下決心做什麼大改變,就把四個行動融入生活中,做到兩件事:開拓視野認識自己

開拓視野:打破對人生的想像

想找到自己想要什麼,你一定一定要開拓自己的視野。為什麼?

你現在過得開心嗎?如果你過的好好的,你不會讀這篇文章。就是因為你現在的生活不是想要的,你更需要知道別人的人生長什麼樣子

一輩子住在深山裡的人,不會知道衝浪的樂趣。去看看別人怎麼生活,拓展你的認知界線,看看有沒有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而我開拓視野的方法,是閱讀和聽 Podcast。

我非常喜歡看書,年輕時,長輩和老人都叫我們多讀書,那時我總覺得「吼,又是老人勸說!」。

但當我上了年紀(成為老人?),才發現閱讀的好處。一本書就是一個人的人生精華,你只要幾個小時,就能把別人的經驗值加到自己身上,不是超划算的嗎?

當你帶有問題意識的去閱讀,書本能提供你最有系統、CP 值最高的答案。以我為例,我被迫離開職場後,因為想知道工作既然為了錢,那「錢」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從理財的書開始看起,才學到:上班並不是唯一能帶來收入的方法。

於是我更好奇,有什麼不上班也能賺錢的工作?我開始閱讀新型態工作的書:講多重職業的《斜槓青年》、談網路創業的《一人公司》、討論專職投資者《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以及其他自媒體創業的書籍。

隨著讀的書越來越多,我發現高度自由的網路創業很吸引我,就更主動尋找網路創業、一人公司的資訊,越來越渴望這樣的生活。

除了閱讀,Podcast 是另一種輕鬆開拓視野的方法,可以在通勤、做家事和一個人吃飯時收聽。我常聽的節目是大人的 Small Talk,兩位主持人 Bryan 和 Joe 把在商場打滾十幾年的經驗,化成人生、職場和商業的智慧,給我很多不同觀點;

另一個我覺得很值得聽的,是台灣通勤第一品牌的來賓訪談(僅限來賓訪談)。他們邀請的來賓往往都不存在我的同溫層,包含從銀行退休後,頂下虧錢漫畫店的老闆、嘉義阮劇團成員,以及對生物骨頭充滿熱情的古生物研究員。

不斷擴大你對人生的認知範圍,就能認識更多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總有一種能打動你的心,甚至成為你的人生願景和使命。

了解自己:找出「你」的使用說明書

有了你嚮往的人生,要怎麼做才能實現?好好善用老天爺賜給你的工具:你自己吧!所以,好好認識自己,才能有效率的使用自己。

知名作詞人林夕說:「認識自己是最難的!」

想徹底認識自己,最快的方式,是直接被重大事件衝擊、發生重大轉折點,可能是像我一樣突然被資遣,或是失去親人、健康出問題等等。

但我們不可能像個木頭,默默等待重大事件發生,況且沒有人想要遭受重大打擊呀!因此,平常在生活中,就要有意識、有方法的認識自己。

我把三種我在探索時期使用的方法,統整成三種工具,分享給你:

1. 心理測驗:讓別人告訴你你是誰

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大多來自自己的主觀想法。不過,只要是主觀想法,就一定會有認知偏誤。

舉個例子,當工作得到升遷,你會認為是自己的努力,但當你業績不理想時,就會傾向責怪外部原因:疫情、景氣不好、團隊成員失誤。因此適度參考第三方心理測驗,可以幫助自己跳出主觀意識。

但要注意,很多心理測驗沒有學術支持,不見得能真實反應你的性格,因此建議你多做幾種測驗,並且從不同分析中,找出共同關鍵字,並配合你的生命經驗來參考。

過去我一直以為自己很活潑外向,做完三個心理測驗後,三個測驗都說我是「內向」「紀律」「嚴謹」的人,我才發現自己是個「外向型的內向人」。

2. 在生活工作中觀察自己

很多讀者會寄信來詢問人生問題,都提到: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我發現,他們定義的「喜歡」,很容易固定在一項既定職稱中,例如我想當「工程師」,我喜歡「打電動」。

仔細想想,你「為什麼」想當工程師?每個人的工作中,包含了各種「硬」技術和「軟」技術。以工程師來說,寫程式碼是一種硬技術,把程式碼解釋給不懂的人聽是一種軟技術。你喜歡的,可能是把程式邏輯解釋給別人聽的感覺,而不是寫程式碼本身;

如果你喜歡打電動,你「為什麼」喜歡打電動?是喜歡破關的成就感?還是和網友一起組隊,和別人合作,或是指揮團隊的感覺?還是在動森裡建造夢想中的島嶼擺設,讓你很快樂?

一項既定的工作和興趣,有很多細小的工作和步驟,你不可能全部都討厭,也不可能全部都喜歡。把工作和日常活動拆分成各個小步驟,觀察自己到底是喜歡、討厭哪些步驟?你的興趣,就藏在這些線索中。

我運用這個方法,發現自己喜歡行銷工作中的文案寫作、整理數據,並且結合日常喜歡整理東西的感覺,總結出「我喜歡把事情弄得有條有理」,所以才開始寫作、經營部落格,因為寫作可以幫我把腦中的想法整理好,而我很享受這種感覺。

3. 從生命歷程找出線索

把人生過往的重大事件一一列下來,分析這些事為什麼讓你印象深刻?它是好到讓你印象深刻,還是爛到讓你無法忘記?從這些好事和壞事中,找出共同的關鍵字和特點。

生命歷程圖會告訴你,是什麼東西激勵了你?你如何利用曾經激勵你的東西,再幫你的人生創造高峰?什麼事情讓你感到恐懼?而你未來該如何避開恐懼,或是克服恐懼?

例如,在我的生命歷程中,我發現自己的高峰,都發生在「自由」的時候:自由的大學生活、遠走高飛到爸媽管不到的歐洲、在不用打卡的自由新創工作;我也發現自己的低潮,都和「被人否定」有關:小時候被媽媽否定、失戀、失業,這些發現都對我現在的生活有決定性的影響。

開拓視野,幫你找到你想成為的人、嚮往的生活和工作;心理測驗、日常觀察和生命歷程,則是讓你知道有什麼工具,能幫你實現嚮往的樣子。

我用這四個行動,找出我嚮往的樣子:我想要自由的生活,但是我有點內向,所以經營自媒體、網路創業很適合我;而我從日常觀察中,發現自己喜歡整理、寫作,因此我決定利用寫作經營自媒體,去達成我想要的自由生活。

現在,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也知道自己為何而忙,希望這四個行動,能幫到迷惘的你。

知道自己要什麼,需要時間

方法告訴你了,我還有責任告訴你:養成吸收新知、時刻觀察自己的習慣,並不會幫你馬上找到人生方向的答案

我們花了二三十年,讓自己人生迷惘,要找到方向,自然不是一頓飯的時間。唯一能加快速度的,是你把這些小行動確實融入生活,一段時間後,你會慢慢看到他們發酵,逐漸描繪出你想要的東西。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面有一句話我很喜歡:

當你真心渴望一件事,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

在你找到想要的東西之前,你要先真心渴望「找到自己想要什麼」。你會發現,全宇宙會聯合起來幫你,幫你找到方向。

加油!

2023-07-074個留言Posted in走出迷惘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