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5 月. 23, 2023/星期二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沈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關註她6,921 人讚同了該文章

文章選自本人誠意耕耘的公眾號「而勵」,歡迎搜索關註。

【前言】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後組建的家。

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原生家庭,後來組成的家庭稱為再生家庭。

01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很有意思。

國外的影視作品裏,動不動就會強調心理創傷——小時候被父母打過,上學時被老師當眾批評,當兵時經歷太多生死…他們都會在成年後尋找心理醫生,因為這些已經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

可是奇怪又諷刺的是,在中國從來就不把這些當回事。

小時候被父母打貌似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被老師當眾批評甚至打罵似乎就不應該記在心裏,就算軍人上陣殺敵,那也是本分,殺越多越自豪,極少聽說有人因此就心理扭曲。

真的是中國人耐造?外國友人太矯情了?

並不是。

最近我讀了周沖的短篇《人間味》,裏面有這樣一段描寫:“母親此生積怨頗多,貧困、卑微、辛勞與冷漠使她無從舒展,我的蠢笨令她失望,父親的美貌又令她緊張,她日益敏感易怒,神經如履薄冰,微薄小事便輕易令她發作。”

她的家庭,父母長期處於歇斯底裏的狀態,對孩子的關心止步於吃飽穿暖,基本沒有任何精神層面的交流。母親從家庭收到的戾氣,不經意間宣泄到子女身上,夫妻之間似乎只剩下搭夥吃飯的感情,互相拆台、惡言惡語像家常便飯。

試問一個嬰孩,從小要在這樣扭曲的家庭中度過十幾年,她怎麽可能不受影響?

她曾經鄭重地發誓,不想成為這樣的父母。

但有一天,她悲哀地發現,自己的個性和行為中鬼使神差地充滿了來自原生家庭的暴戾,它仿佛一條寄生蟲潛伏在她體內,無聲無息。等著在某個時機忽然露頭,邪惡又黑暗,好似瞬間就要把她生生毀掉。

人就是環境的產物,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就能把一個先天還不錯的孩子生吞活剝。

02

我想起了我的朋友X,母親天天在麻將桌上,父親常年酗酒,記憶中她上學時常請假,後來才聽同學說,他父親常常對她們母女拳腳相加。

可能是上天想要給這個悲慘的家庭些許安慰,朋友X非常爭氣,勤奮好學,從小成績就拔尖,而後考上了國內前十的大學。我曾經以為,她的努力和優秀一定能改變她的命運,掙脫那個沈重的家。

直到她遇到她丈夫。說真的條件比她差很多,但至少對她不錯,兩個人沒多久就結婚生子了。可是直覺隱約告訴我,她並不幸福,後來有次見面她悄悄對我說,她無意中得知她丈夫在她孕期頻繁出入特殊娛樂場所,而且不止一次。

“但是,我還是會原諒他。”她面容痛苦,頓了頓說。

我震驚地說不出話。印象中她自尊心極強,聽不得一點汙穢之事,但在婚姻中卻恰恰相反。

她撕心裂肺地哭起來,說著自上大學時她家就欠著外債,為了生活她不得不做好幾份兼職,很晚才回寢室,房間漆黑,她常常餓得發抖。那種從腳底下滲出的絕望和淒涼,她這輩子都不會忘記。我好像忽然明白她為什麽願意和比她差很多的男孩子結婚,就算出軌也願意輕易原諒。

原生家庭裏,她極度缺乏愛和呵護,以致於走進社會,得到異性一點關心,就如同抓到救命稻草,不敢放手。

記得那次談話的最後她說:“我太害怕失去了,得到的這些對我已是奢侈。”

原來,每個人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會使他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

03

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一生的幸福。

那麽,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可以盡可能地減少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嗎?

我的親身經歷是,有。但基本沒有可能完全消除。

說巧不巧,我的家也是一個戰場,就算我現在工作很忙在家的時間很短,他們也會在那僅有的幾天吵得不可開交。因為從小就是如此。

但微妙的是,這對我產生了一個相反的效果——我很獨立要強,並且一心想與這個家庭“斷裂”。少年時我拼命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就為了早點逃離。後來如願以償,我來到千裏之外上大學,並看到了新的世界,但也漸漸發現了另一個悲哀的事實:家庭陰影對我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

我無法控制習慣性對別人充滿敵意、對世界充滿悲觀,不願相信善良和愛,甚至會在一些時候使用父母的方式思考、攻擊,潛移默化地變成了自己發誓不會成為的人。尤其跟家庭和諧的朋友相比,我非常自卑,他們平和而完美,我卻激烈、暴戾,越是這樣,我就越對自己心生厭惡。

終於,我陷入了輕微抑郁,看到高的地方就莫名有俯身一躍的沖動。直到一次,我恰好站在了那麽一個邊緣,風輕輕一吹,我忽然一身冷汗。

一個念頭冒了出來——我不能這樣。

似乎是因為有了所謂生死邊緣的體會,我開始自救,因為我想活著。

我強迫本不善社交的自己廣交朋友,磕磕絆絆中發現友誼的真諦,遇到了終生摯友;我拼命泡圖書館,在書中窺見自己的渺小和宇宙的浩渺,尤其是翻遍了各種歷史書後,我不再會斷章取義地看人看事看世界,想通了許多;我強迫自己走出去實踐,做高官家庭的家教、創業公司實習生、社團負責人…慢慢發現自己性格還算堅韌,思維也不狹窄,原來我沒那麽差,還算有救。

漸漸地,我似乎跳出了一個看不見的驅殼,把“我”歸還給自己,或者說,歸還給這個宇宙。

二十多歲,在三觀還未完全建立、看未開闊眼界的時候,是自我重塑的不錯時機。請堅定地,樂觀地,勇敢地,勤奮地觸碰除了家以外的世界,這也許是自救的最好途徑。

04

原生家庭的罪與罰,真的要充滿抱怨並且斷裂嗎?

這一切從我開始讀歷史和聽長輩講那個年代的故事起。我再也恨不了這個家了。

我的父母全部都是70,80年代通過高考走出農村考上大學的年輕人,他們努力自強,百裏挑一,記得很小就看過他們年輕時精致的塑料筆記本,上面貼滿了美麗的簡報、寫滿了海子、食指的詩,年輕的他們迷茫又向往,比我此時更純粹,更美好。

可沒等回過神,生活過早地把他們拖進現實的泥沼,二十出頭,突然受父母之命背負起一個家庭,拿著微薄的工資艱難生活,努力工作仍然逃不過捉襟見肘的窘迫,他們那樣慌張、措手不及,鍋碗瓢盆碰撞在一起,全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妻子面對生活的艱難,漸漸怨聲載道,年輕的丈夫從不知道怎樣面對家庭,茫然失措。生活漸漸幻滅了對愛情的所有希望,變成揉碎理想的戰場。

不管這是時代的悲劇還是家庭的悲劇,但我現在所擁有的生活,很可能已經是踩在他們肩膀上,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生活。

當我長大成人,除極少數時刻,我已經不再抱怨這個家庭,真誠地選擇理解和原諒,並嘗試著尋找全新的途徑去改善關系:我坐下來和父母談心,尋找問題源頭並設法解決;有時我故意犯些無關緊要的錯誤,讓他們因為我站在一方開始溝通;我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對他們好,讓他們不再過於否定這個家庭存在的意義。

可能這一切努力收效甚微,但做了總好過什麽都不做。

而且其中更重要的意義是——人很容易就沈迷於某種念頭或者情緒無法自拔,但當我鼓起勇氣開始面對,開始看清父母,也就看清了自己。

當某天我真正準備原諒父母的那一刻,我才真正饒恕了過去的那個自己。

05

究竟該怎樣面對和解決原生家庭的罪與罰?對抗斷裂?離開逃避?

這也許是每個原生家庭並不幸福的年輕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最好的答案,可能是原諒;最好的方法,可能需要你親自來重塑雕像,不再依托任何人。

當你不再抱怨原生家庭的種種,當你明白自己性情中有些負面的東西來源於哪裏,當你學會了與這些負面的東西和解並且慢慢去修正,當你學會了理解和原諒,開始用心去改善這一切,讓事情朝著一個樂觀的方向前進,這樣,一個新的我才會產生。

有一首我非常喜歡的詩這樣寫:

人並非一個獨立的單體

我們的DNA鐫刻著過往

你的所感所想

過往也必有共鳴

我們只是宇宙間的分子

按照既定的軌道行走

偶爾相遇

倒影在彼此的心裏

記得今年十一回家,我翻開小時候的照片,曾經的記憶撲面而來,腦袋裏嗡的一聲。

那個女孩陌生又熟悉。我們像是行走在宇宙不同時空中的兩個靈魂,在不同的時間盒子裏按照既定的軌跡行走,仿佛能彼此感知。

她單純稚嫩,向往未來。我看著她,漸漸平靜安定,嘴角上揚。

這是我與過去的和解,從斷裂摒棄到會心一笑。

女孩,你好,謝謝。

編輯於 2016-11-19 00:08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028362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們?5方法打破惡性循環,修復原生家庭的依附創傷

2022-10-11 00:00 更新:2023-04-24 10:46

by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影響,有時可能導致個人的「依附關係創傷」,讓人即使長大後,也難以對他人建立安全信任感,常直覺推開他人的善意與協助、害怕展現脆弱。諮商心理師分享依附創傷是如何形成個人內在運作模式,以及面對它的5個「第二反應」練習法。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們?5方法打破惡性循環,修復原生家庭的依附創傷。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原生家庭是什麼?為何原生家庭依附創傷的療癒很困難?原生家庭依附創傷會形成個人內在運作模式內在運作模式帶來全自動化反應5方法練習「第二反應」 破除惡性循環

編按:

原生家庭是什麼?

原生家庭是指一個人從出生開始,與家庭成員一起生活、成長的家庭。成員包含父母、兄弟姊妹手足、祖父母、叔叔、姑姑、阿姨、舅舅等。

我們在原生家庭成長經驗,影響我們變成什麼樣子的人和基本選擇。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和主要照顧者用一樣的眼光、視野,一起看向自己和這個世界,這影響我們看待自己和別人的觀點,似乎也決定了我們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

當我們恐懼或孤獨時,是會直接表達情緒需求?還是壓抑情緒、不敢對別人揭露自己脆弱無助?這影響了我們在情感關係裡會想要更多掌控才能帶來安全感,或是會因此刻意逃避親密來保護自己的脆弱自尊。我們如何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從別人身上得到我們想要的回應?這些在關係裡不同的選擇,將形成我們內在的運作模式,這些選擇也將影響我們神經元和神經迴路的反應,逐漸形成全自動化的反應,最後形塑成為現在自己的風格面貌 ! 

為何原生家庭依附創傷的療癒很困難?

原生家庭父母或是主要照顧者帶給個人依附關係創傷最大的影響,是對他人建立安全信任感的困難。因為連有血緣關係的父母都有可能只考慮自己而疏忽傷害自己的孩子,所以更難相信沒有血緣關係的別人,會保護、照顧脆弱的自己!在我們大腦神經迴路,經過來回無數次的刻痕,才形成刻骨銘心的記憶,很難只從幾次正向成功經驗就能輕易掩蓋抹滅。

原生家庭依附創傷會形成個人內在運作模式

我想以個人成長經驗來例,來探討原生家庭依附創傷的深遠影響。

我一歲時,父母離婚,我的父親是遠洋貨輪的船員,他每年返回陸地一次,就是和不同的配偶結婚或是離婚。我是父母第一次結婚裡唯一的小孩,童年的記憶是常參加我父親的婚禮,或是目睹父親結束婚姻時,雙方激烈爭吵衝突。我也因此經常更換不同繼母或親戚照顧、轉換居住地點和學校。

因此在我的生命經驗中,累積無數次大腦神經迴路的反應,讓我學習到混亂的生活裡不能信任大人,有很多是我不能掌握、控制的安排和決定,我不能依靠別人,因為只會帶給自己失望和傷害,一切依靠自己才能有掌握控制感和安全感。

在想法方面,我認為一切依靠自己,就需要培養未雨綢繆規劃和應變能力,並且需要儲備資源以備不時之需。

在情緒方面,我因常感覺到需要獨自承擔和孤軍奮戰,而感受身心疲累,和害怕、焦慮和沮喪等感受,過度重視任務目標的達成,也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需求。我擔心常依賴別人協助幫忙,會讓自己變得軟弱和失去功能,我覺察內心真正的恐懼的是,萬一真的身處困境,別人不來伸出援手幫忙的時候,自己如何獨立求生存下去呢?

在行為方面,就是表現出習慣自己咬牙硬撐,再辛苦也沒關係,與其期待別人幫忙到頭來空等待,不如自立自強努力解決所有問題,不習慣求助求援。當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請求別人協助時,若別人予以拒絕,便不會再繼續表達需求、爭取下去。【3-6歲適玩】免費下載! 透過算數遊戲,提升孩子記憶力!立即索取

這樣由生命經驗,形成我們的「求生存模式」,也是形成我們個人情緒、想法和行為的「內在運作模式」。當年的我們以有限的方法、能力和資源來度過生命裡的黑夜寒冬,也因此一直沿用這樣的求生存模式,逐漸形成我們的內在運作模式,等到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了,這些受到侷限的方法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生活狀態,反而讓我們現在的生命發展受到限制,而產生困擾問題。

內在運作模式帶來全自動化反應

當自己需要別人協助,或是別人主動提供協助時,我的內在運作模式的第一反應常常是全自動化推開別人善意、拒絕別人提供協助、害怕自己展現脆弱無助、恐懼被別人傷害、不相信有人真的打從心裡會想要協助我、想要逃開這樣被照顧的壓力等等。

這些來自生命早期不良經驗對於生活中不可預測性和不可控制感的強烈敏感,全自動化的第一反應容易讓我們陷入負面的情緒狀態、不佳的人際關係,讓個人處在內在和關係的負面循環之中,繼續被問題所困擾。

5方法練習「第二反應」 破除惡性循環

因此我們需要刻意來練習第二反應第二反應是讓我們用不同方式先緩解全自動立即反應,然後逐漸可以採取第二反應的方式,破除個人的惡性循環,建議有以下5種方式作為練習的開始。

1. 自我覺察情緒:

覺察自己遇到壓力刺激源時,身體的反應和情緒狀態是什麼?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讓自己有這種感受?有時候,我們不是很快了解自己的感受,但是身體會有頭痛、肌肉緊繃痠痛、睡不著覺等反應,覺察每個情緒下面都有一個自己沒有滿足的依附需求。

2. 自我探詢需求: 

可以詢問自己從小到大沒有得到滿足的依附需求是什麼?像是被照顧、被喜愛、被接納、被肯定等,我們可以找到什麼方式來照顧自己的需求?或是具體表達期待別人如何照顧對我們的需求。

3. 在關係中核對與溝通: 

當在關係中覺得受到威脅不安時,我們很快有立即的第一反應,建議這時候可以和重要關係的家人或伴侶進行核對討論。

我們需要冒險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雖然會讓我們呈現脆弱狀態,但也向對方傳遞出自己很在乎關係維持的善意訊息,覺察我們感受到的受傷或痛苦,是否是對方帶給我們的本意?傳遞訊息過程雙方是否有所誤解?雙方可以有更多時間來進行釐清溝通討論,逐漸破除誤解帶來的不舒服心結。

4. 建立穩定規律的生活作息: 

在日常生活維持穩定規律的生活作息十分重要,可以讓我們建立生活安全感的基本線,維持心理和生活的掌控感和效能感,也讓我們偵測生活的威脅不安的「警報器」不至於太過敏感。

5. 建立人際支持安全網: 

在日常的人際關係裡,培養幾位讓我們感到安全信任的好朋友或身旁伴侶,可以讓我們知道,在自己面對生命危難困境時,相信一定會有人前來協助支援我們,不會是獨自面對人生低潮的安心感。

最後,我們還必須明白,過去應該留在過去,因為過去應被視為幫助我們為未來做出更好決策的工具。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開始明白生活是分階段進行的,每個階段、錯誤和經歷都應該被視為人生旅途中的一所學校,而不是應該讓我們疲憊不堪,或帶來情緒壓力、自責、擔憂、恐懼的行李箱,或者因爲想避免犯錯而想太多,容易讓簡單的問題變得更複雜,帶來更多的麻煩和問題。

文/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趙慈慧諮商心理師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莊蕙慈)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