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樣的“人設”值得我們去建立
生而為人,就有其存在的角色,無論是在社會上、在家庭里、在人際關系中,我們都以某種特定的“人設”進行著社會活動,這些“人設”在心理學上被稱為人格,在急速發展的今天,每個人都已經不再以單一人格去生存,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競爭邏輯下,每個人都已經是“多重人格”的精神分裂者了。在社會上你是遵紀守法的公民,在家庭里你是疼愛妻子的老公和威嚴的父親,在人際關系里你是友好和善的閨蜜,什麽樣的“人設”才是我們應該努力追求的。
一、三種資質的“人設”
被稱為“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的稻盛和夫,也是京瓷和KKDI兩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創始人,他認為優秀的“人設”應該是分為這三個層次:
第三等資質的人就是聰明善辯之人,
第二等資質的人是磊落豪雄之人,
最上等資質的人是深沈厚重之人。
聰明善辯這一“人設”,可能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當高等教育全面普及以後,每個人的智力和認知水平相差無幾,對於一些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聰明的人都願意爭相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爭論中獲得滿足感。
磊落豪雄之人,如《水滸傳》里的梁山好漢,俠肝義膽、敢做敢為,但是對於如今以才智為軟實力的社會,似乎這類人看起來有些許突兀,盡管給人以灑脫正直、有擔當的印象,但是缺乏一種靜水流深的底蘊和內涵。
深沈厚重之人之所以是第一資質的人,是因為這類人喜怒不形於色,外在給人溫和平順之感,不受人排斥,內在蘊含著巨大能量,不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暗藏韜晦,並且有體恤他人的仁愛之心。
成為深沈厚重之人不是目的,而是一個自然進化的過程,就如同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想成為一個穩重的成年人,那他必須經歷一些坎坷和艱難險阻,同樣深沈厚重的人是通過經歷和涵養累積起來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一個富有幽默感的人,他一定是具有某種坦然自嘲的氣質,沒有這個前提,你想要幽默,結果出來的只是滑稽,甚至滑稽都算不上。
二、怎樣建立善良的“人設”
“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澱的美德,是古今各路聖賢所提倡的,從老子《道德經》“上善若水”以及劉備“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能看出,“善”已經植根在每個中國人的內心。然而越是普遍存在、老生常談的東西就成了人們不屑一顧的東西,尤其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里,善良似乎成為了一種對“別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的行為,正是因為如此,做一個善良的人變得如此具有挑戰性,就會淪入到善也不是不善也不是的兩難局面,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樹立好這個“善良”的人設呢?
善良要有邊界,不代表一味的付出,要辨別接受善良的客體是否真正值得付出,有些人一味的索取而不知足,對於這類人我們要學會區分其需求和欲望,學會把握尺度,明確自己的付出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不是他們的欲望。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善良是需要有實力作為支撐的,當我們決定願意為他人做出犧牲時,我們要衡量在給予的過程中自己有多大能力捍衛自己的利益,當自己的利益受損時是否有實力去補救。
菜根譚中提到“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施加恩惠應該先從淡薄開始,逐漸加厚,這樣會使人有感激之心,反之,若是先濃後淡,會使人覺得受到冷落,即使以前施予了恩惠,別人也不再領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的善良得到的並不是好的回報,這其中與我們施善的方式不無聯系。
很多人不是我們不應該對他(她)善良,而是不應該從一開始就全盤付出,給的過於充盈、過於沈溺,然而隨著時間的變化,一旦付出者的善良減少了,我們往往可以遇到這兩類人,一類是給予者,一類是索取者,給予者與索取者是一種相互參照的關系,同樣也是兩種心智模式下的產物。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人,習慣性的給予而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付出的行為,還有一種人與之恰恰相反,通常我們把這兩種過於偏離正常水平的給予者與索取者視為“老實人”與“自私鬼”。因此給予和索取也是有方法有技巧的,還需在不斷的實踐中掌握這份技巧。
總結來說,“善良”的人設,既不是一味的“善”,也不是一味的“不善”,是一個尺度的把握,以及場景的靈活變通,這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經歷和歷練才能夠得到的智慧。
三、人際關系中的“人設”
社交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這個工程是需要我們每個人貢獻力量才能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必須準確地定位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和行為方式,自我“品牌”一旦樹立,社交關系才能穩定推進。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經常看到這麽兩類人,一種是成熟話少型的,另一種熱情話多型的,這兩類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的品牌,在大眾眼中和成熟話少型的人一起合作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一起娛樂玩耍就會立刻想到那些熱情多話的人,這就是性格標簽,一旦貼上就很難撕掉,當然任何性格都有其品牌的潛在價值,只是開發程度深淺不同而已,發掘自己性格內部的品牌價值,為社交工程添磚加瓦。
無論你是以上兩類人中的哪一類,都逃避不了整個人脈圈的綜合制約,也就是說有些人會天然的排斥你,有些人會毫無理由的親近你,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很多人開始對社交格外的重視,希望能夠讓所有人接受自己,在各種社交場合給別人發名片,介紹自己,以為這樣就和他人建立了聯系,然而人性的本然是“自利”和“渴望得到優越感”的,一個不分場合大力營銷自己的人,在別人眼里是個低自尊的人,自然也不會跟這種人多打交道。所謂人脈,並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認識你,然而別人認識你,不是通過你的“自我營銷”,而是你的能力和人格魅力。
“和太強的人在一起,我會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交朋友不是讓我們用眼睛去挑選那十全十美的,而是讓我們用心去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這是出自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人際交往在於可以找到屬於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自己的思想,談論彼此的感受,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人可以忽略,我們要尊重不同人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同時,也能為他人保留發展的空間,不強求每個人都讚同自己觀點,只求自己的觀點可以被表達出來,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建立人際關系本來不易,只求和而不同,人生來不同,何談一致。
四、家庭中的“人設”
家,是每一個人從出生走向死亡精神棲息的地方,這個“家”不僅僅是指給我們提供棲息的住所,更在於有我們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存在,因此無論在何時何地,有家人的地方就有“家”的存在。家,既是一個給我們保護、給我們幸福的地方,也是一個讓我們想掙脫、充滿矛盾和痛苦的地方,當我們在外面受了傷,家人會給我們陪伴和安慰,這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然而,正是與我們最親的、距離最近的家人,也給我們帶來無數的生活煩惱,家人之間的矛盾,可能是最讓我們頭痛的矛盾,手心手背都是肉,遷就哪一方都不對,因此我們的“人設”似乎在每一場家庭矛盾中崩塌,變成了一個手足無措的孩子。
在家中無論你是孝敬的子女,還是體貼的丈夫或者妻子,都離不開一個字“和”,所謂“家和萬事興”,我們在家庭里的每一個角色,最終的目的都在於維持家庭的和諧,然而人和人生活在一起,一旦產生了聯系,必然會有矛盾,處理這些矛盾的關鍵就在於溝通,這就給我們設定了一個最潛在的人設“溝通者”。
成熟的溝通者,不在於溝通的技巧,而在於溝通過程中的心態,一切良好溝通的前提都基於一個“誠”字,方能準確的表情達意,更好的捕捉他人真實信息。尤其是在家庭中,矛盾的任何一方都是我們至親至愛的人,這時溝通就變得異常重要了,正如菜根譚中所說: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諷之;今日不悟,來日再警之。如春風解凍和氣消冰,才是家庭之型範。
無論何種人設,並沒有優劣之分,古人說“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修身為本,因此可想而知做人之難,立身之艱。現在的自己是過去內心“人設”的產物,未來的自己是現在內心“人設”的產物,內心蘊藏的“人設”種子最終會自動的生根發芽,根植於我們的思想意識里,只是時間的問題,因此要想樹立起自己內心深處渴望的那個“人設”,在遇到任何場景變換時,都不要輕易挪動自己內心深處那片信仰的土壤,總是把“善”擺在首位,因為修身立身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後面的“齊家治國平天下”,人設的確立不在於獲取和所得,而是在於維持社會集體的整體運作,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正如凱文凱利在《失控》里提到,我們每個人只是社會網絡中的一個小節點,每個人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系,共同構成了社會整體的大網絡,因此活出什麽樣的人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更是為了整個社會的集體協作和運行。
似乎自我內心渴望的“人設”和社會要求的“人設”非常矛盾,很多人都在抱怨,我想要成為那樣的人,可是現實偏偏卻如此蒼白,確實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人際關系里自己想成為給別人幫助的那種人,可是自身能力不足,卻處處需要別人幫助,在家庭關系里,自己希望家人能夠和自己有良好的溝通,化解家人之間的矛盾,可是自己無法給任何一方溝通的幫助,反而火上澆油。
因此只有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夠突破現實和理想之間不對稱的矛盾,才能完成“人設”的升維,《易經》中“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在這個人格分裂的時代,唯有分裂才能讓我們不至於“人設”崩塌。
被解放的過來客給我冰糖,不要蜂蜜關注他12 人讚同了該文章
發布於 2018-10-31 16:37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14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