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5 月. 23, 2023/星期二

原生家庭

《療癒原生家庭創傷的階段過程》

許多人都說著原生家庭的創傷,卻不知,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成就自己,成就下一代的更美好的原生家庭。

家,其實是一個比較廣的概念,既包括原來自己長大的那個家庭,也包括仍然被原生家庭影響的現在的關係,例如,父母已經過世了,但是和自己的丈夫、妻子、孩子、朋友之間依然延續著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
這些類型的親密關係,都是我們談到的「家」。

01第一個階段
不知道有原生家庭的問題,只是覺得痛苦,見不到家人的時候想念,見到家人的時候,過不了多長時間又開始衝突,無法和睦相處。

也有的家庭是只能做淺層次的溝通,大家相敬如「冰」,不能談及深層次的內容。
有的人會選擇逃離,但是即使離開家人以後,仍然會遇到與家人相似的「朋友」,重複熟悉的痛苦。

02第二個階段
開始明白有原生家庭的問題,嘗試開始重建自己的界限,開始學習劃界限,但是遇到家庭的激烈反對和攻擊,會比第一個階段更加痛苦,因為暫時還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離開家庭。

有的人就退縮回去以前的互動模式,因為「熟悉的痛苦」反而比較好受。但是有的人會選擇繼續走下去。

03第三個階段
開始可以劃界限,可以離開家庭,找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開始醫治,開始找到相對安全的「代父母」來得到關愛但是還沒有勇氣嘗試回家。

在這個階段的末期,開始能夠認識到原生家庭不僅有傷害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有很多的傳統、習慣都是今天仍然給我們帶來祝福的,開始對原生家庭「去妖魔化」,開始有「盼望」。

04第四個階段
進展到了一個程度的時候,覺得自己有了一點力量,情緒相對比較穩定,平安,可以開始回家了。
但是回到家,很快就會「敗下陣來」,受到新的傷害,也會反擊,也會造成家人新的傷害。不得不再次逃離。經過一段時間的醫治自己,再回去,再逃離,如此反覆。

這個階段會持續一個很長的時間,因為療癒是包括安全感、情緒按鈕、內在誓言、自我認知、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把持界限位置及其他人生的各種關係的狀態,一直到在所有的這些問題上,我們都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穩定的認識,我們才能不那麼容易被「戳破」。

05第五個階段
能夠保護自己,基本可以和家人穩定的相處了,雖然偶爾還是有「破功」的時候,但是對自己可以不再回到原來原生家庭的循環模式已經有了相當的信心,可以允許自己有被「戳破」的時候,可以迅速的調整回來。
至少可以做到當受到家人攻擊的時候,可以不攻擊回去,不造成新的傷害。

06第六個階段
能夠形成自己的保護膜,不僅在知識上,而且在心態上行為習慣上都已經可以保持穩定,好像一層宇宙保護膜一樣,不管家人如何攻擊,都不會再受到傷害,甚至可以在家人傷害自己的時候,幫助對方疏導情緒,或者表達愛意等,來使對方得到療癒。

從這個階段開始,這樣的互動,開始使我們的家人得到醫治了,因為我們自己開始成為了一個「穩定劑」,當家人消沈、暴躁、抑鬱、苦毒、愁煩、絕望的時候,你開始對他們有醫治性,你開始成為一個有「療癒性」的人了。

07第七個階段
我喜歡叫這個階段叫做「篩子」階段,在前面的階段裡面,我們都是防護的狀態,我們和家人之間的關係,就好像隔了一層膜,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們就出來承受一點天倫之樂,天氣一變,我們就趕緊把自己保護起來了。
很緊張,有防護。

到了篩子的階段,自己就好像變成了一個「淨化機」,即使是在家人暴跳如雷的時候,依然可以將對方的動機細分開來,一個行為是由很多動機組成的,從自己的角度,常常只看到自己行為裡面愛的動機和公義的動機。
但是從對方的角度看,卻常常只看到罪的動機和敗壞的動機,從療癒師角度來看,還能看到一個心理需求和醫治需求,從神的角度來看,則會看到更多。

在這個階段裡面,你可以將這些都很好的過濾篩選,有毒有害的部分可以濾除,而不在你身上留下什麼影響。
你也可以很放鬆的享受家人的愛意和關懷,你也可以很自在的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愛的澆灌。
在愛的關係裡面,變得很自由。

從第六個階段開始,我們開始對我們的家人有醫治性,也就意味著,我們的家人也開始屬於他們自己的療癒之旅了……

面對原生家庭,我們要做的,不是抗拒,而是接納和轉化。
希望有一天能看到這樣一個關係和諧的社會,在這裡每個人都為自己和自己周圍的環境負責;在這裡每個人的生命都將充滿尊嚴、尊重、好奇心和慈悲心。

#立春的個案到今天課堂結束波天文化工作室正式放假2/6~2/21日
波天Potential workshop
Link


從婚禮談起:「新家庭」與「原生家庭」 孰輕孰重?

photo from pexels.com

最近參加了幾場有繁有簡的天主教婚禮。

在菲律賓,天主教堂只為雙方均已完成領洗暨堅信禮(baptism & confirmation)的天主教徒舉行婚禮。也因此,每一個婚禮都是在彌撒中舉行的,神父會穿著白色的祭服,婚禮儀式中,新人與來賓都會領聖餐(communion)。

有意思的是,這幾年個人化的婚禮誓言漸趨流行,但在菲律賓,新人是無法在天主教婚禮中自行朗誦誓詞的。

「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團(Catholic Bishops’ Conference of the Philippines,CBCP)在2016年一月確認,新人不得在教會婚禮中交換個人化的誓詞。原因是,教會認為婚禮誓詞是與主耶穌神聖約定的一部分,不得容許任何人為的改變;並建議新人如果一定要交換個人誓詞,可以在婚宴中自行處理。

於是,新人在教堂裡用的還是這個代代相傳的誓言:

I, _____, take you, _____, for my lawful wife/husband,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health, until death do us part.

我,_____,接受你, _____,作為我合法的妻子/丈夫,而今而後,不論環境是好、是壞,是富裕、是貧窮,是健康、是生病,至死不分離。

這段耳熟能詳的誓詞,其實是個極其嚴肅、生死相守的承諾。如果不是真心愛一個人,是說不出口、也做不到的。

這個誓詞等於是在神面前立誓不會分居、不會拋棄、不會離婚。

在這幾個婚禮當中,神父引述的是不同的聖經經文,但他們都一致強調: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紀2:24》

這與傳統社會「媳婦娶進門」- 新家庭是原生家庭的延伸 — 是極為不同的觀念。

「新家庭」與「原生家庭」 孰輕孰重?

photo from pexels.com

新家庭為第一優先

「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意思是說,結婚之後,兩人各自離開原生家庭,必須兩人同心,以新家庭為共同努力的優先目標。

這不代表新人婚後不能繼續與父母同住,而是指新人必須重新審視身邊的人際關係。結婚前的依附關係是以父母為中心,結婚之後則應該以配偶為中心。

也就是說在心態上,必須以新家庭以及配偶為主,處理家庭衝突時,也應該二人齊心,以新家庭的利益為第一考量。

這也代表原生家庭的父母、長輩應該放手,不應該繼續對子女(包括女婿與媳婦)下指導棋。

如果新家庭與原生家庭都有這樣的共識,那麼所謂的「婆媳問題」、「丈母娘問題」出現的時候,夾在中間的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會以新家庭的利益為主,站在配偶那邊;新家庭也就會愈來愈穩固。

原生家庭的附加品

相反地,傳統華人社會「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的觀念,把婚姻關係視為原生家庭的附加品,對小家庭的婚姻關係帶來了很大壓力。

在出現衝突時,在傳統社會「父母只有一個」的要求下,子女往往因為「孝道」的壓力,主動、或被迫選擇原生家庭;於是兒子與媽媽站在一邊,告訴媳婦要多忍耐,畢竟「媽媽養我這樣多年」。

這樣當然會讓媽媽很開心,但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夫妻關係的裂痕。

尤有甚者,在華人社會,對小家庭指指點點的的往往不只父母,還包括三姑六婆與許許多多的長輩,這也是造成小家庭婚姻關係裂痕的原因。

「離開父母」不代表不孝順

photo from pixabay.com

結婚後以新家庭為生活的重心,不代表不孝順父母。聖經裡有不少經文提及要孝順父母,摩西的「十誡」其中之一就是「要孝敬父母」《出埃及記 20:12》。

我很欣賞郭亦宏牧師的解釋:

「離開」是表示個人在婚姻中的成熟、自主与獨立。這樣的獨立不但不表示撇棄父母,而是以個人的理智和意願去爱護父母。

如果新人可以在心裡「離開」原生家庭一些些,原生家庭的長輩(們)能放手一些些,相信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家庭衝突。畢竟「結婚是兩個人的結合,不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我加入的是一個傳統的菲律賓天主教家庭,我觀察這裏親戚往來大多僅止於餐敘娛樂,很少聽他們論人是非。就算是最近剛嫁娶的新任丈母娘/婆婆,聚會的時候也從沒聽他們說過親家、或女婿/媳婦的閒話。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差不多可以描述這種「離開」的效果吧!

孫婕/ FM Obligacion·
FollowPublished in火山腳下的二三事·5 min read·Apr 30, 2018
https://medium.com/火山腳下的二三事/從婚禮談起-新家庭-與-原生家庭-孰輕孰重-a91b4137311d


如何才能擺脫掉原生家庭?(知乎)

覺得大家可能過度關註「擺脫原生家庭」這個問題了,即使某人從物理層面和經濟層面上擺脫了原生家庭(也就是實現了經濟獨立,同時和原生家庭保持距離),也不意味著痛苦就會自動減少。

打一個比方,如果某人從小遭受虐待(比如來自父母的肢體虐待甚至是性虐待)從而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當TA擺脫了虐待的家庭環境時,TAPTSD就會自行康覆嗎?

答案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情況並不會發生,TA依然存在PTSD癥狀。也就是擺脫了負面環境,TA仍然有可能背負著過去的包袱,只要包袱在,就難走出陰影。

這是因為,負面的原生家庭會讓孩子產生一些負面的認知(或者說信念),這些認知可能是針對自己的(比如「我是個無用之人」),也有可能是針對他人的(比如「沒有人值得信任」),還有可能是針對世界的(比如「這個世界充滿危險」)。

不論TA是繼續和原生家庭生活,或者擺脫了原生家庭,TA都會繼續持有這些負面的認知,基於這樣的信念去生活。並不會說因為TA不再和原生家庭生活,TA突然就改變了對自己、對其他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外界環境是相對容易改變的,但是一個人的內在認知結構是比較難以改變的。因為大家習慣於某一種方式處理信息,而在認知結構上做出根本的改變一般會伴隨著顯著的痛苦。突然發現自己過去幾十年間看世界、處理事情的方式是存在問題的,這個領悟並不會讓人舒服。

負面的原生家庭會讓孩子產生一些負面認知,而這些負面認知會超出“原生家庭”的範圍,在其他一系列與原生家庭完全無關的場景下,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

比如孩子從小遭受「打壓式教育」或「貶低式教育」,TA容易有這樣的認知「我是個無用之人」,當孩子在學校裏面對同學的欺負,或者孩子某一次考試沒考好遭到批評,又或者是經濟不景氣時找不到工作時,TA會如此詮釋自己的經歷:「這都是因為我沒用」。

更為不幸的是,這些負面認知會讓孩子做出相應的決定和行為,因為TA對自己有負面認知(比如「我是個無用之人」),TA可能自暴自棄;因為TA對他人有負面認知(比如「沒有人值得信任」),TA自我孤立;因為TA對這個世界有負面認知(比如「這個世界充滿危險」),那麼TA不斷逃避。這些行為會帶來負面的結果(也就是來自外界環境的負面回饋),從而不斷強化TA本身固有的負面認知,導致惡性循環。

這也是為什麼PTSD患者在遭遇了創傷事件數十年之後,依然被卡在創傷事件之中的原因。創傷事件固然可怕,童年虐待固然傷人,但是這些事情是在過去發生的並已經結束了,記憶並不會導致任何危險,但是如果我們仍然繼續延續著因為創傷而導致的負面認知情緒行為的模式,那麼我們就容易體驗到上的問題。

換句話來說,遭遇負面的原生家庭,這不是你的錯,經歷了創傷事件,當然也不是你的錯。

但是如果你因為過去的經歷,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繼續持有負面的認知去看待自己、他人、這個世界,進而指導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並不做出改變,那麼我們需要為其後果承擔一定的責任。

因為你選擇怎樣的認知去看待自己、他人、這個世界,你面對當下發生的事情做出怎樣的詮釋,你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怎樣的行為,這些都是你可以控制的(絕大程度上),我們不能把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都歸咎於「原生家庭」之上

所以擺脫原生家庭的核心在於兩個步驟:第一是識別出因為原生家庭,自己所形成的對於自己、他人、這個世界的負面認知(一般是和安全、信任、尊重、控制/權力、親密這五個主題相關的);第二步是去挑戰並改變自己的這些來自於原生家庭的負面認知,樹立起更符合現實、更為平衡的認知,並以此去指導自己的行為。

======================================

作者:不二喵喵喵喵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23948/answer/30936448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很多人回答了經濟獨立。經濟獨立是擺脫原生家庭的基礎,但不是根本問題。

歡樂頌裏面的樊勝美經濟獨立了,但還是無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困擾。原因是她的內心其實一直渴望去彌補童年時空缺的愛。她一直都停留在“我是他們的孩子”的心理階段。她所有的上進和奮鬥在很大程度上像是小孩子努力考了滿分後滿懷期待向父母邀功,希望被父母註意到,渴望被他們肯定,祈求他們關懷。她願意作出巨大的犧牲只是希望滿足內心想被父母關愛的執念,越得不到就會越執著,然後就會進入無限的惡性循環。

會痛苦是因為你還有所期待。哀莫大於心不死

成年後要擺脫原生家庭最根本的是,要從心理上擺正位置:你已經不是他們的孩子了,你是一個和他們平等的成年人。你的童年已經結束了,不要再執著於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完美的童年,不要再卑微質問他們為什麽不愛你,也不要再被動的等待父母去愛你。事實就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如何去愛,如何去為人父母。他們現在不愛你,終其一生也不會愛你。

人都是看碟下菜的,包括你的父母。倘若有一天你達到了一個他們從未企及甚至從未想象過的高度時,原生家庭的問題根本就不值一提。無法讓父母愛你,那就讓他們敬畏你。

原生家庭是一道坎,你不跨過去,你就永遠只是你父母的延續,而無法開始自己真正的人生。也不要自怨自艾,因為你不是唯一一個背負著原生家庭的傷痕前進的成年人。

2018年十二月 後續 一:

  1. 此回答是針對基本經濟獨立的成年人。至於那些一邊拿著父母的錢,一邊對父母挑三揀四的人,你們的首要任務是經濟獨立。
  2. 此回答不是慫恿你們敵視父母,而是和你的原生家庭和解。如果他們不愛你,就不要強求了。
  3. 父母一直在等待著孩子給他們說一聲謝謝,而孩子一直在等父母對他們說一聲對不起。到最後,我們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2020年五月 後續 二:

原答案是我2017年寫下的。 現在想更新一下我的想法。

從內心擺正自己跟父母的位置,其實就是精神獨立。所謂精神獨立就是不再活在幻想裏:不在幻想對方能夠給予自己 他不曾擁有的東西,這些東西包括尊重,情緒穩定,完整的邏輯能力 和 愛的能力。父母不具備這些能力,說服他們 或向他們妥協 或斷絕關系 都是和解,方式不同而已。

我看到評論區很多人控訴父母在自己小時候對自己的種種傷害。我想告訴你們,你童年時期所受到的傷害,無法穿越時空傷害到現在的你,傷害你的一直是你腦中想象而已。如果你不走出這些想象,你就永遠會被傷害。就像被木樁困住的小象,成年之後也無法掙脫木樁。

原生家庭影響之深遠,草蛇灰線。與現實中的父母和解很難,是跟心中的父母和解更難。很多次我以為我已經走出了這個圈,最後發現我只是進入了一個更大的圈。

編輯於 2020-05-22 07:20

======================================

作者:帽帽的小宣園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23948/answer/4561115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要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光搬離家裏是沒有用的。的從觀念上轉變,意識到有些你父母灌輸給你的觀念是錯誤的。比如父母認為離婚是錯誤的,那麽繼承了這種觀念的兒女很可能會把自己束縛在讓你痛苦的婚姻裏不敢離婚。

要解決和父母的問題,首先要正視自己和父母的關系。

就像蘇珊.沃福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裏說的:

要祛除過去和現在的妖魔鬼怪,正視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但要切忌,永遠不要在盛怒之下審視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是美國心理學家/作家蘇珊.沃福德和影視編劇兼制片人克雷格.巴克所合著的。全書以蘇珊心理診所治療的實例來解釋各種有毒家庭模式對孩子的影響,以及他們是如何在蘇珊的幫助下痊愈的。18年的從業生涯,讓蘇珊接觸過大量的咨詢者。為此蘇珊總結出典型的有毒家庭模式,以及這種家庭模式對孩子造成是惡劣影響,並且治愈了很多人。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有毒家庭的模式,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沒有必要為童年陰影負責,該為此負責的是父母們。認識自己是治療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第二部分是具體的治療步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有為自己做決定並且為此負責的權利。

有毒的是家庭模式不是童年的你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找出真正的問題。有些生活的問題是你否想到,也許那跟你的童年有關。為什麽談戀愛總遇到渣男(渣女),為什麽你總被渣男(渣女)所吸引。

梅勒妮是一位42歲的離異會計,她每次遇到的男人不是懶鬼就是混蛋。她都要照顧那些男人,並且希望她能夠改變他們。她不明白為什麽她那麽為他們付出,他們就是不愛她,很絕望來求助蘇珊。

蘇珊讓她談談自己的父母,原來梅勒妮很小的時候就被迫成為父親的“看護者”。她父親總因為一些小事情而情緒崩潰大哭,而那個時候她母親總是采取逃避的辦法。只有年幼的梅勒妮去安慰爸爸,可她那個時候畢竟是個孩子,面對父親的脆弱手足無措。不知道發生什麽了,以為是自己的錯才導致父親不高興的,心中對父親滿是內疚。她卻從沒在父母那裏得到過關懷。

這個案例中孩子和父母的關系倒置,孩子需要承擔父母的責任去安撫父母的情緒卻沒有得到良好的反饋。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重要,以至於只會用他人的感受來定義自己,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孩子對於家庭中不好的事情,總會以為是自己的錯。若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反饋,長此以往會背著沈重的枷鎖前行。

對於自己的感受未得到任何關註和鼓勵的孩子來說,很難在成年生活中界定自己的身份,不知道在戀愛關系中該抱著怎麽樣的期待。這就是為什麽梅勒妮總是被渣男吸引,她覺得渣男需要她拯救,她期望自己可以拯救他們,就好像這樣就能彌補沒有拯救父親的遺憾和愧疚。

我們需要尊重自己的權利,感情和需求。沒必要為了討好別人而失去自己。這當然不是說我們要很自私的只為自己考慮,而是不要把什麽責任都攬上身。

你的父母該為傷害年幼的你負責,你不需要替他們扛下這些。但同樣你也需要為自己成年自己的行為負責,包括對你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孩子有當孩子的權利。

本書第一部分告訴我們童年的許多事錯不在孩子,而在父母。卸下不屬於你的責任,讓你不要再背著同年的愧疚,自責,自卑來生活了。你是一個獨立的人,即使是父母也沒有為你生活的權利。但這並不是要你去責怪,或者改變你的父母,你需要改變的是你自己。

蘇珊在本書的前言就提供了三張她自己在工作中總結的調查問卷來幫我們解決一下內心的矛盾。可以試著對照一下看看自己和父母的關系有沒有什麽隱性的問題。當然這可能不是什麽標準答案,但至少能做個參照。自己在社交關系有無問題,自己的感受是最直觀的。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當你意識到父母在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傷害過你,你是個受害者。你現在的生活一團糟,你的父母難辭其咎。你會憤怒,會痛苦這都是正常的。

你需要做的是釋放你的憤怒,而不是壓抑。因為壓抑著,就像個定時炸彈一樣,可能以你自己也不知道方式釋放,比如犯罪。

書中提供的5條管理憤怒的方法:

  • 允許自己憤怒,不要壓抑自己的感受。
    喜怒哀樂是人的感受,是你人性中的一部分,同時憤怒也是給你一個信號,比如你的權利正在被踐踏,沒人關心你的需求等等。
  • 表達出你的憤怒
    用力捶打枕頭,跟信任的人吐槽,在沒人的時候假裝和讓你憤怒的人對話。總之就是以合法的不傷害別人的方式把憤怒發泄出去。
  • 增加運動量
    體育運動會增加你體內啡肽的分泌,促進愉悅情緒的產生。
  • 不要讓憤怒加深你心中的消極的自我形象
    憤怒沒有讓你變得卑劣,只是正常的感受,沒有對錯。很多人可能會因為憤怒而事後羞愧,只要不是因為憤怒而遷怒別人就不用覺得愧疚。只有那些不承認憤怒,並且以對別人火法的方式發泄憤怒的人才卑劣。
  • 把憤怒轉為成自我定義的動力源泉

你的憤怒可以幫你認清自己在親子關系中最願意接受什麽,不願意接受什麽,幫助你定義自己的邊界和極限。

認識到問題,那麽做出改變問題才可能被解決。認識親子關系中自己的位置才有意義。前陣子看新聞,看到一位海歸博士回國以後一直沒找工作,就一直宅在家裏。靠老母親的養老金度日,男子控訴母親毀了他。母親也向媒體哭訴,是自己害了孩子。做什麽都替孩子做決定,導致孩子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一味的責怪父母,並沒有什麽用。現在要做的是,做出改變。像新聞中的海歸男,一味責怪父母可能會讓他的不作為更加心安理得一點但解決不了他的問題。他該做的出嘗試替自己做決定,不論結果如何,都該承擔起成年人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可能很多有毒父母並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像中國的很多父母都有控制自己小孩的欲望。控制小孩讀什麽學校,學什麽專業,在什麽樣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安排婚姻。當然大部分人還是能夠相安無事的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只要父母不是很極端。

極端的父母會讓孩子失去自我,那麽就必須做出改變。那麽怎麽做出改變呢,蘇珊也提供一些很好的方法。

  • 少一些反應多一些回應

反應是條件反射,回應是經過思考的。可能有時候經過思考還是會做出妥協,但至少開始思考自己的感受了,而不是把他人的感受定義為自己的感受了。

  • 采用非辯護性回應

所謂非辯護性是指用一種有節制而溫和的方式堅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場。

當采用非辯護性的時候,陳述事實而沒有提出要求,沒有提出要求就不會遭到拒絕。
一下是日常場景中基本的非辯護性語句:

  • 1 這樣啊。
  • 2 很遺憾,你不讚同這一點
  • 3 讓我想想
  • 4 很抱歉讓你失望了(傷心、生氣)了。
    可以自己先用非辯護性語言來演練,再去跟別人用非辯護性語言來說話。可能開始的時候會有些不自然,但是有什麽技能是不需要練習的呢,多用幾遍就好了。
  • 跟父母對峙

跟父母對峙當然不是為了跟父母吵架,是為了直面他們,克服面對他們的恐懼,告訴他們實情,為以後你與他們關系的定位。

告訴父母:這是你們曾經對我做的,這就是我當時的感受,它就這樣影響了我的生活,這是我現在對你的要求。《原生家庭》中有具體的在各種場景中與父母對峙的建議和對峙以後要考慮的問題建議。

有些內心的疑惑,可以自己解決。比如看書,在網絡上收集信息。有些疑惑自己無法解決那麽最好就是尋求專業的心理治療師了,在選擇治療師的時候,蘇珊建議根據自己的問題尋求適合的心理治療師。在選擇之前對心理治療師的專業性進行查詢。

《原生家庭》並不是特效藥,看了就能解決問題。修覆心靈的創傷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就像外科手術需要時間覆原。但她教我們去重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去壓抑它。去找尋自我,而不是去追逐他人。當我們尋找到自己,不再以受害者的姿態行事的時候。我們的孩子會有個健康的家庭模式。

沒人能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決定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什麽樣的家庭裏。

編輯於 2020-11-24 14:55

=================================

作者:簡單心理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23948/answer/65223828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實我們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傷害,並希望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可不論怎麽反抗,這些影響似乎都無法完全擺脫——太多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我們的認知能力、人際關系、社會功能、人格特質、做事方式、甚至交朋友的標準,可能都殘存著父母的影子。

下面我們就具體聊聊:父母可能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我們根本意識不到”的影響?我們該如何超越他們的影響?


父母影響的根本來源:依戀模式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嬰兒,生活在遙遠的遠古時期,身邊時刻隱藏這種種致命危險。這時,如果你想保證自己安全的活下來,最好的辦法是什麽?


是抱緊爸媽,寸步不離。

這樣,你就會因為有人保護而成功活下來,從而獲得安全感。也許你之後不再需要父母的保護,但你依然會不斷尋找這種“安全感”。

於是,為了生存繁衍的需要,人體形成了一套依戀行為系統。這套系統深刻地影響著我們一生。嬰兒往往會形成和父母一樣的依戀類型,而嬰兒時期的依戀模式和我們之後一生的依戀行為有著很大關聯。

這種“代際遺傳性”,造就了你和父母無法避免的相似性。



“依戀”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


那麽,依戀模式究竟是怎麽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能力、人際關系、社會功能、人格特質的?

Mary Ainsworth在對 John Bowlby 的 “attachment theory” 基礎上,提出了“內部工作模型”:個體在依戀模式的影響下,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組織或取舍。我們會在自身依戀模式的影響下,去預測別人的反應,從而決定自己要怎麽做。

如果你的父母總能恰到好處地針對你的表現給出合適的反饋,你便更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戀,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情感也會得到很好的反饋。所以你在生活中,也更願意真實地坦露自己的情感,自如地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慢慢地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行為規則。

如果你父母很粗暴,他們的溝通方式讓你覺得:“我媽媽不懂我,她無視我的情緒,讓我更生氣和難過”,你就很可能形成回避型依賴,開始壓抑、忽略自己內心的感受。漸漸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

對男性來說,這種從小學會的“克服”而不是“表達和接納”情緒的方式,很可能會伴隨自己一生,堅信“男兒有淚不輕彈”,在他的二十、三十歲,都會嚴格遵守“有淚不輕彈”的標準,成為一個看起來很“堅強”的人。

所以當我們長大,依戀模式已經內化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在意識上很難感覺到它的存在。在它的影響下,我們會主動調動自己的註意力,去註意我們想註意的部分,忽視我們不想看到的部分,以此來支持我們通過依戀得到的、對他人行為的預期。

這套工作進行的越順利,我們就會覺得事情的發展越合理,這種合理性又會再次加強這些規則的內化,從而使這套機制在我們的身體裏越來越成熟。

如果說,在我們嬰兒時選擇依戀是為了“求生”,那麽在成年時後我們去選擇維持這樣的模式,則更多出於一種“自我保持”的需要。這些規則,是我們人生中或許開心或許傷心的經歷“教會”我們的,而我們也在不斷地用它們來指導我們預測生活,通過預測進行行動,最終行為的結果往往會說“看吧,我早就這麽想的!”


“依戀”對我們事業、家庭的影響


近期一些研究發現,依戀模式會對我們當下的事業、家庭產生間接影響,比較有趣。

1. 工作場景中的依戀
在工作中,領導、上級擔任著保障員工安全的身份,也更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為我們提供必要的幫助。所以從依戀的角度看,工作的時候領導就會被我們視為依戀對象,我們和他的關系也是一段關鍵的依戀關系。

既然可以從依戀的角度來理解自己和領導的關系,那麽自己依戀的風格自然也會影響到工作的表現。在父母影響下、形成安全型依戀的人,會更加信任領導和同事,看事情總喜歡看積極的方面,對自己的期待也總是更加樂觀。一旦在工作中遇到苦難,安全型依戀的人會更加傾向於尋求幫助。

被父母影響形成回避型依戀的人,則更有可選擇自己死扛。

2. 婚戀依戀
對於婚戀關系能不能用依戀理論來解釋依然存在爭議,當它滿足一些條件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把自己和伴侶的關系理解成為一段依戀關系。

在一段婚戀關系中,不同依戀類型的人會有不同的偏好。Brennan、Clark 及 Shaver 等人的研究表明, 安全型和沈迷型的個體都喜歡通過身體接觸來表達情感, 回避型和恐懼型則都不喜歡與依戀對象進行身體上的接觸,。

依戀類型還能對性行為取向作出預測,有研究表明,安全依戀個體對其性夥伴是充滿友情的、關心的;恐懼型依戀個體對性行為抱一種遊戲的態度, 對性夥伴缺乏同情、缺乏無私的愛;沈迷型依戀個體對性夥伴抱著一種占有、依賴的態度;漠視型個體對性行為抱一種遊戲的態度,對性夥伴缺乏無私的愛,也無占有欲。



我們有沒有可能超越父母的影響?


看了上面這些,你或許覺得由我們成長的經歷所塑造的依戀模式是無法撼動的,我們似乎註定擺脫不了父母的影響。然而,心理學家們卻發現有一些並不是安全型依戀的父母成功的養育出了安全性依戀的孩子,這意味著我們有潛能去超越自己的歷史,沖破原生家庭的桎梏。
下面從幾個方面入手講一下,我們該如何超越父母帶來的影響。

  1. 內省法

對於成長歷程中經歷的事情,再次回憶並用現在的眼光去檢視,學會寬容。由於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承受能力並不是很好。然而當我們用現在的、較為成熟的、更客觀的立場檢視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回溯過去的創傷記憶的時候,其實傷口也會變小。

當我們沒有感受到愛的時候,並不代表著愛不在身邊,也許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當我們覺得受傷的時候,並不代表別人要故意傷害我們。試著去諒解和饒恕自己的父母。

2、記錄法
可以通過記錄的方法,來分析情緒之間的關聯性,從而在惡性情緒爆發時(怨天尤人,格外埋怨父母的時候)更好的克服與控制。
記下那些情緒反應特別激烈的時間,嘗試寫“情緒日記”,仔細細想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會讓人又“情緒過激”的反應,把這類事情記錄下來,對於自己的成長,心理創傷的回覆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進入“情緒過激”的“危機”狀態時,就即時反省,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潛意識中種種的心理運作。長時間堅持有意識的省察、思考幫助我們逐漸學會控制情緒。

3、生命線回溯法
運用生命線回溯過去,嘗試克服不良家庭影響所形成的後續反應。追溯記憶中悲傷或快樂的時間和對家庭的歷史,可以作生命線的分析或心理歷史的分析。
方法如下:
在紙上畫一條橫線,左端寫零歲,右端是現在的年齡,線的上方記錄生命中較喜樂、有建設性的事件,下方則寫下曾受傷害的歷史。
比如你記得在五歲時,全家出去玩,非常愉快,那麽就在線上寫“5“,然後把這個美好的回憶記在 “5”的上方;七歲時,因為數學沒學好被爸爸打了一頓,這個負面 的經驗就寫在“7”的下面等。然後,通過分析,重溫溫暖經歷,淡化不好記憶,幫助自己減少或有意識克服因家庭傷害所形成的影響。

4.尋找一個傾訴者
找到一個自己認為特別有安全感並讓自己有傾訴欲望的人做傾聽者。安全感是每個人的心理需要。去找到這樣一個讓我們有安全感的人——可以幫助我們保守我們的秘密,也不會因我們談了某些深入的問題,而對我們產生異樣看法。
同時,其實我們也要自問能不能成為那個有恩慈、多傾聽、少論斷的人。當我們自己成為真正傾聽、接納、了別人的人的時候,本身便在其中獲得醫治(孫燕,2015)。

所以呀,即使我們已經被“被動地”塑造成了一個樣子,但成年的我們仍然擁有改變的方式。

永遠不要拒絕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可能性啊。

參考文獻:
孫燕. (2015). 消解“原生家庭”的不利影響,幫助孩子走向陽光. 讀寫算:教師版(17), 116-116.

=================================

作者:翼犀稀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23948/answer/20785842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們為什麽要了解原生家庭?它帶給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如果我們假裝看不見心靈中的原生家庭傷口,我們就永遠無法從這傷痛中覆原。”(《走出原生家庭創傷》)所以我們需要去直面這個問題,不是為了和解,而是為了解去束縛我們的繩索,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

一、原生家庭概念

我們在講解這本書之前,必須先清楚原生家庭的概念。原生家庭一般包括我們的父母與兄弟姐妹,而與之類似的概念是“新生家庭”,即由子女組成的新的家庭。我們探索這個原生家庭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去組建我們的新生家庭,讓真正愛我們的人不受到原生家庭的傷害。

怎樣是有毒的家庭?在這些家庭當中,父母加之於孩子的情感傷害,就像化學毒素一樣蔓延至孩子的整個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會隨著成長不斷加深。在中國,我們總是在宣傳“百善孝為先”,用一個“孝順”將孩子緊緊綁在父母的身邊,而新時代青年受到了更多新理念、新思想的影響,他們選擇不再妥協,那麽雙方的矛盾便會激化,如何抉擇?我們需要去超越原生家庭,讓自己得到發展。

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出:“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什麽,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所以我們該選擇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我們對待環境的態度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而非環境決定了我們人生。

健康的家庭是充滿愛的家庭。蘇珊在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愛的行為並不會折磨你,也不會讓你失控,更不會讓你產生自我憎惡。愛並不會帶來傷害,愛是一種令人幸福的感覺。愛的行為會滋養你,讓你擁有健康的情感。當有人愛你時,你會感到被接受、關懷、珍惜和尊重。真正的愛帶來的是溫暖、愉悅、安心、穩定和內心的平靜。”

關於愛,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的《愛的藝術》當中也有提及,“真正的愛是內在創造力的表現,包括關懷、尊重、責任心和了解諸多因素。愛不是一種消極的沖動情緒,而是積極追求被愛人的發展和幸福,這種追求的基礎是人的愛的能力。”愛不是天生的,它是一種能力,需要我們去學習。

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不能盲目去將所有責任歸給父母,因為很多時候出問題的不是他們,而是整個家庭體系,也許他們也是受害者。幾乎所有職業都需要培訓上崗,唯有家長沒有經過培訓,他們借用過去受到的教育來指導自己的家庭教育,只是重覆的傷害罷了。“直面原生家庭之傷並不是為了譴責父母,而是為了幫助我們梳理過往人生,找出記憶中的精神或者肉體傷口,這樣我們才能想辦法治愈它們。

二、心理上的逃避與掩飾

1. “否認”——最簡單也最有力的心理防禦方式

否認是“借助虛假的現實來極力縮小,甚至是否定痛苦的生活經歷所產生的影響。它甚至能令一些人忘記父母曾經的所作所為,繼續把他們當作完美的偶像頂禮膜拜。”當然否認帶來的寬慰是暫時的,無法解決我們的根本任務。

其實我們經常會做的一件事情便是在問題發生之後,選擇逃避問題,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否認這個問題的存在。這是為什麽?其實很簡單,我們害怕改變,因為改變是未知的,誰也不知道改變後的結果是什麽,這也是我們選擇不改變的原因。

這是一部分人,而另外一部分人選擇了合理化。“這都是為了我好”,“是我做的不好”等等語言,用這些“充分的理由”對父母的有毒行為進行解釋,為的是排除內心的焦慮和矛盾,這都是在逃避,在害怕。

只有“當你將有毒的父母拉下神壇、讓他們回歸凡人姿態的時候,當你找到勇氣實事求是地看待他們的時候,你才能在與他們的關系中實現力量的平衡。”

2. 創傷後應激障礙——心理上的自我反應

人都是有自我保護機制存在,大腦會有意識地將我們的痛苦記憶給遺忘,我們可能會忘記受傷害的經歷,喪失那段記憶,這便是“創傷後應激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是個體在遭受創傷後產生的一種精神障礙。

當我們發現這種情況時,單靠書籍的自我治療已經不夠了,需要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插手來完成這項任務。切記不要隨意幹預,非專業人士很可能會對問題產生錯誤的解釋而造成嚴重的後果。

3. 大事化小——似乎簡單地降低了危害

“當我們開始逐漸接受自己曾經遭受過原生家庭之傷的事實後,我們往往又會最小化原生家庭之傷的程度。”我們會用“這也還好啦”、“其他家庭更加差”等方式為有毒的父母推卸責任,歸根結底也是在逃避,無法直面問題的存在。

我們通過這些方式,為的是逃避,也就是我上文所提到的害怕改變,用其他方式來掩飾事實。但是,僅僅通過逃避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這個“人生課題”尚未解決,責任依舊是自己來承擔,它的影響會一直持續到新生家庭的建立,到這時才是悔之晚矣。

三、有毒的父母

蘇珊在《原生家庭》當中將有毒的父母分為幾類: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體虐待型父母、言語虐待型父母和性虐待型父母。朵拉陳在《走出原生家庭創傷》當中認為有毒的父母對我們的傷害有四種:身體之傷、言語之傷、性之傷和情感之傷

1. 操縱型父母——你離不開我

在國內這種類型的父母非常多,不論孩子多大,都將他們當做孩子不會長大,也就是說在家中父母是絕對的權威,他們說一孩子不能說二。這樣的家庭會培養出怎樣的孩子?很多時候便成為了社會上的“巨嬰”,變得焦慮和膽怯,不敢自己做出決定,這樣的孩子生活定會出現問題。

他們常說的措辭是“這都是為了你好”、“正因為愛你”,他們用這種方式轉移了責任,是孩子沒有做好他們才會插手,或許在過去,在新思想還未廣泛流行的時候,這樣的話是容易被接受的。但是,現在的社會變了,年輕人也變了,這樣的情感綁架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用自己的身體來威脅孩子,就像我媽媽曾經說過“你如果不結婚我就不退休”,卻不知道這句話對我來說有多大的影響。我想要我的父母能夠將更多的註意力從我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我的幸福就是他們的幸福,每個人會有自己的人生,抓著不放累的是兩方人,我要去完成我自己的人生課題

2. 酗酒型父母——我們很正常

存在酗酒型父母的家庭成員經常會偽裝,他們會盡可能來證明自己的家庭是“正常”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偽裝是無奈的、是可悲的,他們喪失了很多可以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也失去了很多融入社會的可能性。

“酗酒者家庭留給孩子的時間和關愛自然就微乎其微了,孩子的基本需求也就難以得到滿足。”所以在這樣的家庭中生活,孩子很多時候需要承擔原本不需要承擔的責任,他們可能要反過來照顧自己的酗酒父母,而有時候父母也理所當然受孩子的照顧。但是我們要知道孩子從來沒有選擇過出生,是父母一廂情願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他們無法選擇拒絕,那麽他們就有權利享受父母給以的物質和精神幫扶,他們也有權利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很多酗酒型家庭的孩子也會成為酗酒者,這樣最後的結果便是有毒的家庭體系繼續,害的依舊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為什麽我們要去超越原生家庭,便是想要在我們這裏結束這有毒的體系,過上更為幸福的生活。

3. 身體虐待型父母——打你是為你好

“在身體上虐待子女的父母們似乎都有某些共同的特點:極度缺乏對沖動的控制力。”在打孩子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需要克制住自己的沖動,你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下棍棒都會留下印記,或許在哪一階段就會爆發。所以我們必須要規避體罰,我們需要的是自然後果,當孩子挑食的時候就讓他們承擔饑餓的後果(你要告訴他,今天我們的菜就是這些,不會因為你特別再燒制),第二次便會減少挑食。

“就算是懲戒孩子某種具體的不良行為,體罰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懾作用只是暫時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憤怒情緒、覆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視卻異常強烈。”受虐待的孩子會處於一種快樂和痛苦的矛盾之中,他們也會將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極端的孩子甚至會選擇與自己的父母同歸於盡。這些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嗎?我們需要讓自己獲得解脫!

4. 言語虐待型父母——你打扮這樣勾引誰

很多家長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評論自己的孩子,這些話語很多字字誅心,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無心的一句評價也有可能埋下種子,如果順便每天澆澆水,恭喜你,這在孩子心中紮下了根。“積極的幽默是強化家庭聯系最有價值的方法之一,而貶損性的幽默在家庭環境中卻極具破壞性——孩子對挖苦或誇張式幽默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含義的層面上。”

我們的心理認知一般有依從-認同-內化三個過程,當我們對父母的評價深信不疑,甚至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時,那麽再想突破便是非常困難的事,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毅力。“當你從別人嘴裏聽到關於自己的負面評價,並讓這些評價進入你的潛意識時,你就是

在‘內化’它們。負面評價的內化——變‘你是’為‘我是’——就形成了自卑心理的基礎。”

我們很難瞬間提高孩子的辨別能力,所以更應該做的是克制自己。

5. 性虐待型父母——是你在勾引我

或許在中國,至少相較於西方,受到傳統掛念影響,亂倫現象會相對較少。但相對較少不代表不存在。父母是孩子最為信任的對象,如果最信任的人做了傷害自己的事,孩子的內心會產生矛盾心理,他們不知所措,只能選擇妥協,認為”爸爸(媽媽)這樣做是因為喜歡我“。

“亂倫受害者常常會成為非常高明的兒童演員。他們的內心世界有太多的恐懼、迷惘、悲傷、孤獨和隔閡,於是很多人會塑造出一個假自我,裝出一副‘一切很好很正常’的樣子來面對外界。”對於這些亂倫受害者來說,讓他們離開這個家庭是非常困難的。

對這種問題的治療我們一般推薦團體治療的形式,在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幹預下進行,個例與團體共同分析,更好解決原生家庭問題。

四、我要超越原生家庭

“只有釋放了內心的悲痛和憤怒,只有將責任歸於那些應該負責的人——你的父母之後,真正的解放才能降臨。”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當中提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其他人無法幹預,那麽當這些孩子承擔著本不屬於自己的課題時,會迷茫、疑惑,只有將這個責任交還給原本該承擔的人,這種疑惑才會消失,才能更好地去追尋自己的人生。

觀念衍生出規矩,內心的感受令你必須遵守這些規矩,於是你的行為就產生了。想要改變自己的行為,你就要根據這個公式倒推回去,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感受,從而改變規矩。還是一句話,我們對於世界的態度決定了我們的人生,只要我們改變了態度,人是主觀性的生物,我們無法改變這座山橫在我們面前,但我們可以選擇爬過這座山

1. 自我界定——我究竟是什麽我

我的觀點是什麽?我想要的究竟是什麽?我們需要堅定我們需要的,並義無反顧去完成,當然這個目標是不能夠破壞社會的,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社會情懷。保持我們情感的完整性,並且忠於內心的想法,這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事。

“當你任憑你的情感反應變得一觸即發,就意味著放棄了自我控制,把自己的情感拱手交到別人的手上,也就給了對方掌控你的巨大能量。”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反應,而應該是回應。不管父母發表怎樣的言論,非辯護性回應”都可以減少兩者之間的對立性,因為你沒有提要求,而只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印度哲學家克裏希那穆提曾經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2. 不再自我懲罰——我沒有錯

如果不能認清主要的責任方,你就會一輩子把這個重擔背負在自己的肩膀上。如果你一直因此而責怪自己,你的內心就會永遠充滿恥辱和自我憎惡,你就會不停地懲罰自己。所以我們需要的不是自我懲罰,而是將這個重擔給解下來,去組建自己的新生家庭。

長期的自我懲罰會讓我們自己陷入“習得性無助”(指因為重覆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之中,我們會感受不到自己已經獲得的力量,會認為自己依舊弱小,我們以為自己一無所有,已經被原生家庭“毀了一生”。所以在自我界定之後,我們需要去發現自己內心的力量,我們已經不再是孩子,我們擁有面對原生家庭的勇氣和力量

在《原生家庭》當中還提到了“男子氣概”一說,“由於我們對怎樣做才是一個‘真漢子’有著過於理想主義(違背真正的人性)的期待,許多男性在身體和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現在所謂的“男子氣概”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但其本質不過是一種滿足自己自私自戀需求的東西,它憑借諸如勇氣、責任、力量等表面上積極的性格特征,贏得勝利,獲得榮譽、頭銜,使自己變得冷酷、堅強以抵抗對“女性”傾向的渴望等,而給人以優越於他人或高人一等的感覺。

3. 直面父母——與父母對峙

與父母對峙的目的是為了:①直面他們;②徹底克服面對他們時的恐懼;③告訴他們實情;④為你們此後的關系定位。很多父母會否認自己的過錯,甚至會認為沒有那段記憶的存在,這是很正常的,我們沒有必要去改變父母的想法,因為那是他們的課題,他們需要自己去面對。

對峙是為了讓我們超越原生家庭。如果你不想辦法解決自己對父母的恐懼、愧疚和憤怒,你將會把它轉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身上,那麽有毒的家庭體系一旦延續,受害者便不只是你一人。不論對峙期間或之後發生什麽事情,只要你有勇氣付諸行動,就是勝利者。

五、結語

我們選擇去超越原生家庭,去面對那些痛苦的回憶,是為了我們的新生家庭,打破循環意味著不再像受害者,也不再像虐待者那般行事,不再在配偶、孩子、同事、權威人士和父母面前扮演依賴他人、百般無助的孩子的角色。

健康的父母不代表永遠做著正確的事,他們也會犯錯,但他們願意道歉,將孩子放在了平等的地位,用愛去感化、去教育,這樣的家庭當中生活的孩子或許不會出人頭地,但是他們一定會有健全的人格以及較高的社會情懷。

要記住:
愛的行為並不會折磨你,也不會讓你失控,更不會讓你產生自我憎惡。
愛並不會帶來傷害,愛是一種令人幸福的感覺。
愛的行為會滋養你,讓你擁有健康的情感。
當有人愛你時,你會感到被接受、關懷、珍惜和尊重。
真正的愛帶來的是溫暖、愉悅、安心、穩定和內心的平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42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