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 · 2 月. 3, 2023/星期五

儀式

為什麼儀式感那麼重要?

你常常聽到「儀式感」這類說法嗎?或者,你本身就是一個重視儀式感的人?這對我們有好處嗎?Sky 幫你讀文章文章語音朗讀・05:18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小心翼翼地將獨木舟塗上黑色、紅色和白色的漆,口中喃喃自語。船首則會漆染成紅褐色,然後船員會用貝殼裝飾自己的手臂。

這是20世紀初,巴布亞紐幾內亞特羅布里恩群島漁民出發前的儀式,這樣地行禮如儀,有助島民們應對不可預知的深邃太平洋。

根據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的紀錄,不僅是巴布亞紐幾內亞,舉凡在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漁民,或是英國東英吉利流網漁船,也都會用各自的儀式,幫他們應對職業所伴隨的不確定性和危險。

人類學家發現,早在7 萬年前,就存在儀式。儘管型態、方法不一,儀式為什麼可以在人類歷史裡面源遠流傳?甚至直到現在,也許不再吟唱、不再需要特殊的器皿、工具,但「生活儀式感」依然被珍視著?

什麼是儀式呢?

在法國飛行員作家聖-修伯裡著作《小王子》裡,小王子與狐狸的一段對話做了很好的闡釋。

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心理學家則將儀式定義為,「一連串象徵性的動作,通常固定而重複,而缺乏直接的生產目的」。研究則指出,儀式會有三個元素,固定的行為順序、行為具有象徵意義,以及這些儀式感的行為不具有真正的實用用途。

比方說,有人喜歡在開始重要工作前,點起香氛蠟燭,或是播放自己最愛的歌單。也想人喜歡在閱讀前,砌一壺茶,或是倒一小杯紅酒。或是在長時間認真K書前,把各種顏色的筆按順序擺好。

儀式感不只讓我們活出自己的價值,更可以緩解我們的焦慮。

科學家說,儀式感可以幫助我們在不確定中,獲得某種程度的可預測性,可以帶給我們的大腦一種恆常性、對未來的能見度,換句話說,儀式感讓我們在面對不確定時,提供緩衝。

研究也發現,從事任何高壓工作,都可以透過儀式獲得舒緩焦慮的效果。

哈佛商學院教授吉諾(Francesca Gino)找了一群受試者從事一個有壓力的工作:在陌生人面前唱歌。一組人在唱歌前做了儀式感十足的準備,另一組人就只是坐著等輪到他們唱。

結果,有先從事儀式感活動的人,不但心跳速度較低,焦慮程度也低於另一組人。

運動心理學家也提倡,運動員在賽前做些儀式的事,可以有更好的表現,也可以漸少焦慮。西班牙網球名將「蠻牛」納達爾(Rafael Nadal)據說有多達19種賽前儀式。他在2012年出版的自傳中說,「這些儀式是在賽前讓自己就緒的方式,讓我周遭的環境,符合我腦中所想的那樣井然有序」。

儀式也可以幫助我們度過人生中某些最難熬的時光,像是面對親人的離開。

2014年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在面對失去後,從事個人儀式行為的人,可以減輕喪親之痛。這是因為,喪親讓我們感覺生活一時失去控制,因此有著一定流程步驟的儀式行為,可以帶給我們找回生活掌控的感受。

儀式帶來的好處,也可以擴展到個人之外。英國考文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神經學家范•穆魯科姆(Valerie van Mulukom)就發現,一起從事儀式行為,可以增進社會連結。因為這意味著,一群人心意相同,或是有著一致的目標或價值觀。

職業運動員與隊友的花式出場動作,或是同隊的人一起喊隊呼或口號,都是類似的例子。

若要說儀式有什麼負面影響,那大概就是團體一起從事之下,容易形成小圈圈。一個研究曾發現,如果給孩童一袋小珠珠,那麼他們比較會把自己的珠珠分享給有一起從事儀式感活動的小朋友看,某種程度上,加強了內團體偏私。

不過,總體來說,研究發現,儀式還是對我們有正向的心理作用的。吉諾建議,在從事高壓工作前,「像是重要簡報、考試,或是展開難以啟齒的對話前,做一些簡單的儀式感工作,」你可以像面對未知大海的漁民,擁有更堅韌的勇氣。

編譯 張詠晴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1-09-2048035瀏覽數
(資料來源:BBC、The Honeycombers)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135


  縱覽歷史長河,在重陽節登高望遠寄托思念,在除夕夜吃團圓飯祈願幸福和睦,在周歲時舉行“抓周”儀式,古時在年滿二十歲舉行“加冠”之禮……人們在許多特殊時節和人生重要節點,形成了許多具有特殊含義的儀式。那些流傳至今、深入人心的儀式,或嚴肅莊重,喚起敬慕追遠之心;或歡欣熱鬧,讓人心懷希望;或溫馨動人,予人精神力量。也正是這樣的儀式傳承串聯起古今,加深著群體認同,凝聚起一個民族的精神合力。

  有人說,在風雨飄搖的時候,儀式令人們有所期盼;儀式幫助我們處理生活中的窘境,喚醒我們心中的美好情感,是心靈的港灣和力量的源泉。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儀式感。交換戒指、互念誓詞,新人在隆重的婚禮儀式中互訴衷腸,締結人生之約;身穿學位服、拍攝大合影、接受師長撥穗,畢業生在莊嚴的畢業儀式中鄭重告別校園,振奮精神重新啟程。於個體而言,儀式既是一種形式,更是情感的集中表達、濃墨重彩的人生“分隔符”,在定格美好瞬間的同時,也孕育希望、寄托理想。而在如今的語境下,儀式感已經從具體的形式抽離,代表著一種生活態度:將普通的日子賦予獨特意義,給尋常的動作註入特殊內涵。

  也正因為這種美好含義,當諸多莫名其妙的“儀式感”流行起來時,許多人雖不明就裡卻仍半推半就地卷入追趕儀式的潮流中。從520的愛意紅包,到精緻下午茶,從春日的“制式野餐”,到初雪日的啤酒炸雞,接二連三的大節小節、流行儀式讓人應接不暇;朋友圈裡“我的年度賬單”“我的年度歌單”刷屏未止,“我的新年願望”已緊隨其後。許多人生怕趕落了一個節點,便辜負了自己,怠慢了生活。本應是照亮生活的“燈塔”,卻變成時刻檢驗生活態度的熾光燈,讓一些人陷入落伍焦慮,開啟疲憊不堪的隨波逐流。

  儀式感的泛濫,離不開消費主義的推波助瀾,也擊中了從眾心理命門。細細羅列,便不難發現,許多橫空出世又曇花一現的儀式背後,都有著營銷概念、消費主義的影子。鮮花、禮物是情人節標配,冬天是奶茶的季節,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假期的正確打開方式,ins風、北歐風成為生活詩意的代名詞,在一些商家營銷策略和宣傳話術的炒作推動下,許多特殊時節的儀式直接與消費行為綁定,許多日常行為也借儀式感之名被賦予各種各樣的消費屬性。另一方面,儀式原有的群體性加劇了對於個體生活的裹挾。無論是情感的集中表達,還是自我認同的強化,許多儀式藉由互聯網廣泛擴散傳播,許多人在完成儀式的過程中實現群體身份的確認,也有意無意地強化著這種群體屬性,讓人無力說“不”。

  事實上,儀式總是對應著一定的程式,儀式感也正是在這樣的規定動作中得以強化。然而所謂儀式感,形是外殼,情是內核。列下新年願望清單時,幾分為了展示,幾分出於決心?下單節日必備單品時,多少出於必需,多少為了跟風?當儀式一陣風似的輪換更替,當儀式感變成千篇一律的跟風打卡,甚至變成疲憊不堪的機械迎合,雖然無傷大雅,卻已經失掉了儀式的初衷,是典型的“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說到底,儀式是情感的喚醒、價值的重申,是為尋常賦值、為生活添彩,儀式感真正落腳點在於感,被儀式裹挾、綁架,無疑會消解掉真正的儀式感。而好好生活也從來不由他人定義,更不拘泥於任何單一形式。不必華麗,也無需刻意,有意識地感受、珍惜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時刻,專註認真地體味日常中的趣味與美好,儀式感就在其中。

https://wiki.mbalib.com/zh-tw/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