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 11 月. 14, 2022/星期一

慢就是快

“慢就是快”的哲理:抓住事物的發展規律,快速不等於高效

有時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墨菲定律”就是這樣,好像在跟人作對,你越急於求成,很想快速完成,結果卻越發緩慢;而如果你慢下來,結果反而能快點兒達到目的。

毛竹的生長過程,就反映出“慢就是快”所蘊含的哲理。毛竹是一種多年生的高大喬木,廣泛分布於中亞熱帶。毛竹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在栽種後的最初五年中你根本看不到它的生長,即使生存環境十分理想也同樣如此。

但是,只要五年一過,它就會像被施了魔法一樣,開始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急速生長,並在六個星期之內長到將近30米的高度。當然,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魔法的,毛竹的快速生長所依賴的是長達幾千米的根系。

其實,早先看上去默默無聞的它一直都在悄悄地壯大自己的根系,毛竹用五年的時間武裝了自己,最終創造了自己的神話。

不論是生活、學習,抑或是人生事業追求,有了慢的積累,有了慢的思考,才能真正快起來。大凡做事都有做事的規律,辦事都有辦事的原則,什麽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相扶相助的。但事情往往都有相反性和逆性反叛,如果圖快,就慢了。

有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商人挑了一擔行李,往城里趕,途中他向一個老者打聽能否在城門關閉之前進城。那老者回答說,如果你慢些走倒有可能進去,如果你走得太著急則有可進不了城。

商人心里暗笑老者是老糊塗了,腳下不由得加快了步伐。結果,因走得太快被絆一跤,擔繩斷了,貨物灑了一地,他只得停下來撿回貨物,重整擔子再上路。結果趕到城下時,城門剛剛關閉。商人恍然大悟,如果慢點走倒真的是有可能進城的。

從長時期來看,高速度往往不一定能帶來高效率,結果很可能是“欲速則不達”。實踐證明,真正的高效率是長期保持一種穩定的合理速度和節奏。如果處處很急切,想快速達到目的,匆匆忙忙,看似是很積極,很講效率,但結果必然是忙中出錯,快中出錯,結果反而是慢。

“墨菲定律”還描述了這樣一種現象:慌慌張張跑向電車卻發現方向不對。的確,你越想趕時間,越容易耽誤時間。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趕時間的時候,如果太心急,就會做事慌張,方向不清,甚至會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本來想快,結果卻慢了。

從物理學角度看,快意味著效率;從經濟學角度看,快應該帶來效用。如果只有速度沒有效率和效用,快將有百害而無一利。

調查發現,90%以上的交通事故源自一個“快”字,很多人想快點兒趕路,高速行駛,常常因圖“快”而釀成大錯,不僅沒有達到快的目的,相反卻慢了。更有甚者,車毀人亡,命喪黃泉。

慢並不是讓我們在做事中磨時間、做事無效率,而是要有條不紊地去做。人的體能和思維有一定的限度,為了避免因快出錯,甚至鑄成大錯,還是不要太急切吧。

經常開車的人會對這條墨菲定律體會頗深。的確,如果遇上堵車,你會發現旁邊車道的車開得比自己的車道快,然後忍不住並過去了,心想變道後肯定能快些,但墨菲定律會讓你事與願違,你會發現原先車道的車速變得又比這邊快了。於是你又想變回去,當你真的又變道的時候,相同的事情又發生了……到最後,你會發現,大多數時候是差不多快,甚至更慢。這還是小事,如果變道沒注意後面的車,很容易引來謾罵,進而發生爭執或別人故意不讓硬插進來,造成事故,幹脆沒法走了。

其實開車和買股票一樣,頻繁地切換,常常不能讓自己增加收益,更大的可能是會給自己帶來損失。專門制造環球定位系統的湯姆公司2013年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司機變道不但不會為他們節省時間,反而會令他們的通勤時間增加。這項調查指出,變道的方法最多的時候會增加他們一半的通勤時間。

所以,我們都多點兒耐心吧。
 01-17-2021 由 小說控聚集地 發表於 美文
https://www.zhdate.com/news_essay/54458.html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有的道理,怕是用盡一生全部力氣才能真正明白啊

​高三上學期的時候,我給自己立了個目標,要用四個月考到年級前十。

父親跟我說,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我說什麽意思,他說你自己體會,我說這話前後矛盾,你也是莫名其妙。

剛參加工作時,積極性特別高,恨不得交辦的任務馬上完成,裝訂材料,打印覆印時也特別追求速度,想要好好表現,一位前輩同事跟我說:

小廖,別著急,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我看著他,想著這人怎麽跟父親說的一樣。

所以我特別能理解沐朵瞪著眼睛看著我的疑惑眼神,“爸爸你說什麽?什麽叫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我在想怎麽跟她解釋這個問題,後來想到她也喜歡踢球,我就找了里克爾梅的視頻給她看,我說,你看這個人,他沒有跑的很快的天賦,梅西快,也沒有姆巴佩快,但他踢球特別合理,你看他跑的不快,但腦子清楚,怎麽停球,怎麽擺脫過人,路線傳到哪里,比那些亂跑的人清晰多了。

所以這樣說沐朵比剛才稍微明白一點了,我又摸了摸她的頭,並不奢望她現在就懂,埋下這句話的種子就好了。

今天出了一趟門,天氣很好,可北京卻像靜止了一般,沒有人,沒有車,除了大風搖曳著光禿禿的樹枝,提醒我不是在看一張照片。

當因為疫情大家都坐在家里,好像一切都變得無比緩慢和焦慮時,餐飲業要死掉了,地產商資金鏈要斷了,零售業要崩潰了,做外貿的冬裝沒賣完,春裝又上貨沒法賣,他們不怕虧錢,怕的是沒有流動,沒有流水。

可體感並不代表現實,就像從非洲橫渡印度洋而來的蝗蟲,已經抵達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個時代卻仍然在加速奔跑,只不過你不曾意識,時代也不會就此提醒你罷了。

無人機領銜的無人行業、快遞物流、生物制藥、醫療、AI大數據、遠程問診、在線教育和辦公、機器人、5G正在快速孵化、運轉發展,迎來大爆發的時代。

與之相反的例子是我們飛速發展的這十七年,我們對SRAS病毒的研究依然只是它艷麗的王冠照片,病理、傳播源、疫苗依然遙遙無期,進展緩慢。

我們日新月異地擁抱著高新科技,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渴望,但我們一些落後粗鄙的生活習慣:不那麽強烈的公德心、不那麽尊重規律的淺顯、科學啟蒙不足、破壞環境、好吃野味等等,並沒有明顯的改進。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吧。

自然界有一定規律,過左或過右都不太好,而中間的不偏不倚是最難的。

那些說話特別快的,出錯的頻率就高,聽著聽著就容易走神,字字珠璣的,反而你需要豎起耳朵,盯著眼睛認真地捕捉,在心里琢磨。

球場上跑的特別快的,通常職業壽命就短,一不小心被人放倒了,一傷就半年,傷個幾次就廢了。

而就像學習,很多東西都是日積月累的紮實好過“彎道超車”,看過的書,走過的路,寫過的字,化成的是你行走人世獨一無二的氣質,奪不走,甩不掉,速成不了。

就連自然界也離不開這個機理,傳染性強就像這次的新冠病毒,自然沒有埃博拉惡性,因為那種爆裂傳染病,可能還沒等到你去傳播,幾十個小時人就不行了。

梅西選擇慢下來,做一個體系里的陀螺,和C羅不斷選擇磨煉鋒芒相比,是不同的選擇,所以知道自己的斤兩,判斷什麽時候該快,什麽時候該慢,就是不同人閱歷經驗的差別之處了。

就像昨天我和同事討論的中醫藥的事情,不要為針灸、拔火罐、推拿被哪個國家承認這種渺小的成就沾沾自喜,像現在疫情這樣爭分奪秒下一線,做臨床試驗,中西醫結合,就能為中西醫合璧邁出堅實的跬步,而認真細致、一點點進行中藥藥理成分分析,真誠擁抱中醫現代化,才是中醫藥發展史無前例的跨步。

所以家長群里大家都在為孩子什麽時候開學,學習耽誤怎麽辦煩心時,我倒覺得,與其每天各種補習的網課毀眼睛,還不如利用難得的親子機會,好好帶著孩子玩耍,一起了解外界發生了什麽,為什麽大家都不能出去,醫生到底是不是偉大,病毒到底為什麽這麽厲害。

和時代步履齊驅,在災難中感受共鳴,讓孩子更懂生命意義,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西南聯大的校訓是剛毅堅卓,與戰爭同行的八年,培養了3882名學生,其中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72位院士,數百位人文大師。

經過這些歷練過的孩子,將會更優秀,更深刻,更有韌性,更有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

那一年的高三上學期我沒有如願考到年級前十,工作第一年我犯了很多很多錯誤,我終於有些理解“快就是慢,慢就是快”的意思了,也終於明白從窘迫走到從容不迫,可能是要花一輩子的。

發布於 2020-02-16 19:30

任佳彤 7歲 男 【中國】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72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