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 6 月. 8, 2023/星期四

做决定

「做決定」為何是一件很難的事?

為什麽那麽難做決定呢?從晚上吃什麽到人生抉擇,似乎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如此。選擇困難癥是一種怎樣的病癥呢?是因為不願承擔選擇的風險和責任嗎?如何解決?


剛走上社會時,因為眼前一摸黑,會經常感到不知所措,做決定困難。現在多數時候,已不覺得做決定有多難。犯難只在個別時候。

想了一下不覺難的原因:

一、愛冒險

沒覺得做錯事有什麽丟人的,做事失手也不一定表明自己小白。只要以後不重犯同樣的錯誤,那麽,因冒險而做錯事所帶來的新奇、刺激、驚喜、收獲足以補償我付出的代價。我是個千足金的樂觀主義者,習慣從積極面、光明面找理由。

二、敢承擔責任

我20歲前,就明白了一件事,這世上,別指望任何人替你埋單。只要是我自己做出的行為,不管是不是受人慫恿,也不管最後在金錢上、名譽上還是交情上蒙受何種損失,後果絕對自負!我不賴任何人,不埋怨任何人,不恨任何人(哪怕是Ta欺騙了我)。如果有人替我背了責任(甭管是Ta自願的還是我去說服的),那是我“走狗運”了,屬於意外事件。所以,我做決定之前,如果覺得自己承擔不了後果,那我幹脆就不做,閃了。這時我也不在乎別人譏笑我慫。

三、能承受失去

我明白,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保住已經擁有的一切。想想,你連命都保不住呢!你還能保什麽呀?所以,我把失去視為一種常態。人有時怕做錯決定,是因為錯了你就會喪失機會、失去愛、損失錢、丟掉對自己有重要意義的人……或者受到其它嚴厲的懲處。我如果有所喪失或遭到處罰,也會痛心、難過。但是只要我還活著就行!我難受一陣兒就好了——我把不幸當作我的命運來接受。畢竟,活著便可能再創造。總會有什麽事發生的!失去了A,還有B會出現。所以,不用對失去不依不饒。任何時候,眼睛都要堅持往前看、往四周看,不能只顧往回看、往自己的內心看。

四、求事理對,不求最佳結果

我認為,除了與藝術有關的事務,都不用追求完美。

因此很多時候,我是“差不多主義”。只要大差不差,好點、賴點都行。所以,有時別人會不滿、吃驚地問:“你就不能再做得好一點嗎?”“你的要求怎麽這麽低啊?”正因為我對結果、結局不抱很高的期許,所以做決定會很快。

我以前愛打牌,打牌是有牌理的。按牌理出牌,打輸了就輸了,沒什麽好懊悔的,照樣開心。我發現很多人牌打得差,是Ta根本就不懂牌理,全憑感覺和自以為是瞎出。同樣,做事有事理,只要事理對,不用太對結果耿耿於懷。這裏難就難在你要先把事理搞清楚。有的事,你死到臨頭或許才能明白其中的事理。悟性好的人,就會在斷事方面占便宜。

我發現有人這麽考慮問題:“這事如果做不好的話,就會失分。做了還失分,就太虧了!”但事實上,很多因素你控制不了,老考慮不失分,自己會特別累,弄不好就鉆進死胡同了。所以我傾向於看總的結果,如果基本上成功了、優良了、及格了,就OK;局部有紕漏,有損失,無所謂。實現最大化,好做就做;不好做,就拉倒。

另外,做事成敗與否還有運氣的成分。我牌技不差,但有時玩牌會抓一把特爛的牌,牌技好根本不頂用。有一次玩雙升,我坐莊,打貓,結果起底牌前,我抓了4個貓、2個長套,還天絕1門。這牌我怎麽打怎麽有。這就是運氣!做事情時,你不知道這一單是好運還是黴運,你也不知道運氣在其中占多大比重。所以,做決定時,你其實沒有萬全之策。想太多沒用!

盡管我不是求全責備的人,但我也不是對什麽都說“隨便”的人。如果別人給我選擇的權利,我就選自己心裏喜歡的,在小事上也不讓別人擺布我。沒必要讓別人把你“隨便”得不舒服。

五、願意彌補

認識到錯了,我就心軟、嘴軟,樂意重做一遍。那麽,有可能把局扳回來,甚至因禍得福。有時,別人不會給你改錯的機會,那麽,就按第三條處理,認命!任Ta“一江春水向東流”……

結婚、離婚、換職業、買房子等等通常屬於難以做決定的事。面對這類事,仍然要把事理先整明白,然後按事理走,無怨無悔。

發布於 2011-05-23 18:06
於紅紅靈性學研究者,關註人的關系。​ 關註357 人讚同了該回答


作為典型的選擇綜合癥患者,以前每次被做選擇給糾結死,選擇後又容易患得患失,加上不自信,總覺得別人做的決定是更好的,所以最後陷入選擇恐懼癥。在家時候,就常常把選擇交給家人,在外面,就交給朋友,總之,生活瑣事,能不自己做決定的就不自己做決定,可後來,身處異國他鄉,實在依靠不了誰,尤其很多時候面臨的是人生抉擇,只能靠自己,漸漸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邏輯方法,在這裏分享給大家。

為什麽會“做決定”困難?

1、過度依賴,缺乏獨立意志

以前的自己就是過度依賴家人,總是扮演著追隨者的那一個,這種習慣對於在高中時代,影響還不怎麽明顯,步入大學後,甚至社會後,會發現很多問題,家裏人已經沒法幫助,也理解不了,這時候,需要自己做決定,就容易去逃避,迷茫不知所措。

2、總覺得會有更好選擇,患得患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選擇的是自己喜歡的又是不花太多成本精力的,可世間哪有完美的東西,即使有物美價廉的東西,也是極其稀缺,但不少人總是帶著這種心態,所以面對選擇時候,不是專註當下,而是期望下一個會更好,像玉米地掰玉米的猴子,生怕現在做了決定,之後會後悔。

3、追求完美,甚至極度追求和苛刻

以前自己也是,特別是買衣服,總是帶著非常挑剔的眼光看待眼前的東西,這兒不滿意,那兒不滿意,就很難找到合心意的,最後結果是,逛了一天街,啥都沒買著。

4、面對太多選擇心煩意亂,選擇逃避

這個時代可選擇的太多,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有TA的誘惑和風險,而且很多物品的差異性很小,大多數又是網上虛擬形式存在,外表的宣傳包裝讓人又沒法辨別真偽,要做出選擇,非常燒腦。

那麽,如何走出這種“選擇綜合癥”呢?

方法一、相信直覺,不斷提升專業知識經驗

在這個大數據分析和算法創導的時代,很多人認為直覺不靠譜,但直覺並非都沒有依據,在某一領域,你做的多了,遇見的人和事也多了,經驗更為豐富,就有了一種敏感度,但如果你是一個新手或者是剛出爐的小菜鳥,最好少相信你的直覺,因為裏邊參雜著個人情感和不紮實的專業技能。

方法二、接納不完美,追求叠代升級

在做選擇的時候,不要過於苛責一步到位,學會釋懷選擇後的不完美,在選擇後,發現結果不完美,把更多註意力放在如何去通過一些方法改善和升級。

方法三、想象最壞的結果,內心最向往的優先

很多時候難抉擇是怕承擔不了選擇結果,特別是人生大選擇,這個時候,建議首先,先聽從內心聲音,因為即便結果不完美,但是你內心的聲音,你會更願意去面對,其次,考慮能接受這個事情最壞的結果,如果能接受,就大膽選擇。

——END——

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個讚或者點個關註,就是我原創最大的動力^_^

你也許不懂如何有效社交,建立高質量社交圈,甚至跨國社交圈,為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或者對海外工作、生活和學習有疑惑,可以主頁私信我@海鷗姐姐,歡迎加入我的“有效社交達人進化營”,我會陪伴你,一起銳變成理想中的自己。

編輯於 2018-12-11 19:10
海鷗姐姐與你一起成長的跨國跨文化玩轉人生的內向型女孩​ 關註771 人讚同了該回答


因為我們實際上是活在對未來的預測中的,而未來是那樣的不確定。

生活中的決定總是很難做。有人把“做決定”比作“賭博”,但就連賭博也有個寫得明明白白的風險概率;生活中的決定也不像心理學經典實驗範式中那樣簡單,起碼選當下的十塊錢還是一年後的一百塊,兩個選項都是有確切的時間和數字的。

我們實際上是活在對未來的預測中的:我們雖然在做當下的事情,但無時無刻不在對行為的未來結果進行評估。然而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出決定時,卻又很難預知事件的走向、各種後果的發生概率的。當我們在想選什麽專業、是深造還是就業、做什麽工作時,這是一種模糊決策(decision-making under ambiguity)[1]情境,我們沒法窮舉所有的可能結果,也算不出每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

到底該走哪條啊,我好焦慮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大人都要”,這句話說得好聽,但在沒法“都要”的時候,我們也會像小孩子那樣煩躁焦慮哭唧唧。

面對模糊情境時,我們渴望找到一個明確的回答,這是人人都有的認知閉合需要(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2]。有的人面對模糊的情境時會特別焦慮,急到團團轉;有的人就平和一些,並沒有那麽著急,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認知閉合需求高有利也有弊,如果焦慮促使我們去搜集和掌握更多信息、對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在DDL前快速做出判斷和決定,那我們還得謝謝這焦慮;但如果焦慮讓我們只想著趕緊下定論,那我們也可能信息有限的情況下,被焦慮逼著做出一個並不夠理智的決定,事後想起來就會後悔不已。

“做”或“不做”,都會後悔

當提到“決定”時,“後悔”一定是經常與它相伴的。標準理論(norm theory)認為,我們總會把當前的情況跟某一標準進行比較,這一標準既可以是先前確定的,也可以是事後構建的,而事後構建的標準往往是“本來可以……”式的[3]。這種在心理上對已經發生了的事件進行否定,並表征其原本可能出現而實際未出現的結果的心理活動,就是反事實思維(counterfactual thinking)[4],用一口氣能讀完的說法解釋就是,與事實相反的思維,這是“後悔”情緒的思維基礎。

我們遺憾時機白白流失,想“要是畢業前我跟她表白了就好了,說不定我們就在一起了”,這種在前提中添加事實上未發生的事件或未采取的行動,而對事實進行否定的反事實思維被稱為加法式(additive)反事實思維。

我們也會糾結多說無益,想“我要是沒跟她表白那現在我們還是朋友”,這種在頭腦中假定某個既定事件並沒有發生,從而對事實進行否定和重新建構的想法被稱為減法式(subtractive)反事實思維。

到底是做得多了更後悔,還是沒做更後悔呢?不同類型的反事實思維帶來的後悔強度可能不同,圍繞這一話題,心理學家們進行過多年的討論。

最初,心理學家認為,面對同樣糟糕的後果,如果這一後果是因為做了某件事導致的,那短時間內後悔程度會比由於沒有做某件事引起的後悔程度高;也就是說,減法式反事實思維與後悔的關系更強,這一效應被稱為“做效應”[5][6]

長時間來看,加法式反事實思維與後悔的關系似乎更強,也就是說更後悔沒有做某件事,因為後悔做了的刺痛會相對較快地消失,而後悔沒做的痛苦會持續更長時間[7]

這時候最初提出“做效應”的研究者又不同意了!最後他們通過論文互懟(不是)得到一個兩方都可以接受的結論:後悔的發生需要糟糕後果的顯現,而不采取行動的糟糕後果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所以長時間之後測量的話,沒做某事的後悔會顯得更強[8]

但我們也會覺得自己選得還不錯

無論我們做出怎樣的決定,做出決定之後的生活總是悲喜交加的,如果我們認定“決定正確”,那我們總能找到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甚至,即便在別人看來,我們的決定不夠明智、我們做出決定後的生活“變差”了,我們也能通過“自我欺騙(self-deception)”來讓自己喜歡現在的生活、向別人證明自己沒做錯決定。

我們會把自己不想知道的信息像垃圾一樣扔掉,會自動過濾掉或屏蔽具有威脅性的信息,會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解釋接收到的信息, 會根據實際情況有偏差地提取信息或重構記憶。比如,在我們做出決定和選擇後,如果有人質疑我們的決定不好,我們會固執地舉出“我很好”的例子,並反駁那些“你看起來不太好”的信息[9]

這種“自我欺騙”同樣有利有弊,它讓我們自洽而快樂,但也可能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在危險邊緣試探。

在做出決定後,“我後悔了”和“我現在很好”這兩種想法並不沖突,可能會交替出現;但我想,更多時候,我們是沒有時間去思考“我是在後悔還是在自我欺騙”的。我們會偶爾抱怨,會不時反思,但更多時候,我們需要專註當下。

到底什麽樣的決定才是最好的?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回答。在我本科畢業那一年,我的班主任跟我們說過許多遍:“無論你們決定選什麽,都會後悔的。”

也許,世界上永遠沒有最好的決定,但我們永遠可以把當下的事做得更好。

參考

  1. ^Knight, F. H. (1921). Risky, uncertainty, and Profit. Boston: Houghton-Miffiin.
  2. ^劉雪峰, 張志學. (2009). 認知閉合需要研究評述. 心理科學進展,17(1), 51-55.
  3. ^Kahneman, D. , & Miller, D. T. . (1986). Norm theory: comparing reality to its alternatives.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36-153.
  4. ^Roese, & Neal J. (1997).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1(1), 133-148.
  5. ^Kahneman, D., & Tversky, A. (1982). The psychology of preferences. Scientific American, 246(1), 160-173.
  6. ^逄曉鳴, 汪玲, 肖鳳秋, 齊博. (2012). 反事實思維與後悔的關系:調節模式的調節作用. 心理科學(05), 115-121.
  7. ^Gilovich, T, & Medvec, V.H. (1995).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What, when, and wh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 379-395.
  8. ^ Gilovich, T. , Medvec, V. H. , & Kahneman, D. . (1998). Varieties of regret: a debate and partial resolu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05(3), 602-605.
  9. ^陸慧菁. (2012). 自我欺騙:通過欺騙自己更好地欺騙他人. 心理學報,44(9), 1265-1278.

發布於 2019-12-24 21:28
木棉959​2020 年度新知答主​ 關註圓桌收錄等 3 項收錄88 人讚同了該回答


“做決定”很難,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 做決定本身很難:越重要的事,往往不確定性越大,需要權衡的選項也越多,我們會很焦慮;

2. 做決定後還可能不滿意:辛辛苦苦思考很久,終於做出艱難的決定,事後還可能後悔,那叫一個悲催啊……關鍵是,這讓我們對以後做決定更加提心吊膽,可能陷入惡性循環,越來越覺得做決定好難!好難!好難!

為什麽做決定本身就很難?

1.你可能不像自己以為的那麽理性

在商場裏轉了大半天,東挑西選,終於下定決心買哪一件。你以為自己在理性購物,而可能還是依靠了你的直覺。因為人類的思維過程有兩種基本類型:

自動思維自發的,下意識的,使人們不經思索立即作出決定;

控制性思維基於邏輯與理性分析的思維,它使我們仔細考慮我們的決定,通過假設(如果…那麽…)來做出更好的決定。

這兩種思維過程在大多數時候是相對立的,在面對決策時,這兩種思維會發生沖突。但任何決定中都同時有兩種思維在發揮作用,自動思維不一定就是壞的,比如你在玩競技遊戲,你不可能指望對手都停下來等你冷靜地分析這一步該怎麽做,你所仰仗的只能是你的自動思維了

無論我們多麽堅信自己理性,我們總可能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響,比如人們在面對當下的誘惑和長遠的利益的時候,往往會選擇當下的誘惑所以做決定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自動思維和控制性思維互相爭奪主導權的過程,而這個爭奪的過程,就會激發焦慮等負面情緒,並使我們很難作出決定

2.要考慮的選項過多,讓人心累

在後現代化的信息時代,資訊爆炸,處處充滿流動性。做決定時,我們要面臨的選項數量可能是前所未有之多。過多的選項確實帶來了更多的選擇自由,但隨之而來的是遠超以往的不確定性。

過多的選項造成了對認知過大的需求,使我們感受到認知上的負擔。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當你在面對淘寶店中一款有著十個顏色的帽子時,你反而會因為感到無法適從,最終放棄選擇。有研究證明,過多的選項不僅不能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反而會降低其選擇的動力。

我們大部分人偏偏又不願意容忍不確定性,似乎總想著找到最完美的選擇。當我們終於想到了一個“較好的”選擇時,還會想著有沒有“更好的”、甚至“最好的”。當然,我們要肯定自己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積極一面,但過分追求“最佳”確實會讓我們在作選擇上得不償失。比如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Herbert Simon觀察到,那些希望獲得“最大化回報“的公司,最終會因為無休止地尋找最佳選項而破產。

為什麽做完決定又不滿意了?

1. “利弊分析”時忽略了影響幸福感的因素

在做選擇時,很多人會采用“利弊分析”的方法,我們綜合地考慮各個選項的好處和弊端,然後從中選出最能使我們受益的選項。人們往往覺得像這樣按照理性的方法做出的選擇,一定是會讓自己滿意的決定,但結果並不盡然。

心理學家Sheena Iyengar和Barry Schwartz曾研究了大學生的擇業選擇與其結果。他們詫異地發現:謹慎作決定的學生比起隨意找工作的學生,對工作的滿意度反而較低,他們深思熟慮的決定並沒有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Sheena Iyengar如此分析:利弊分析法存在缺陷,它會給人們一個錯覺,讓人們誤以為自己在做最理性的思考,但是在過程中往往會忽略、或者低估影響幸福感的因素。例如,在衡量利弊時,人們可能會給工資太高的權重,結果到開始這份工作後才發現,每天上下班通勤帶來的痛苦超出自己曾經的預期,從而大大降低自己的幸福感。

2.人常常會對“放棄的選項”遺憾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穿上了新買衣服後開始覺得,好像當時沒買的另一件衣服更好看……這是典型的決策後失調過程。

決策後失調的典型表現就是,在做出選擇之後,人們更容易感到“放棄了的選項”帶來的遺憾,而不是“獲得了的選項”帶來的快樂。這種決策後失調的現象隨著選項越多越嚴重,因為這意味著你會認為你放棄的選項也就越多。

如何更好地做決定?

1.協調自動思維和控制性思維

首先要明確,在哪些事情上你可以必須要深思熟慮,讓控制性思維占據主導,在哪些事情上你則應該稍稍放松,交由自動思維來處理。通過協調,兩者就不會在所有時間都是相互沖突的。而通過對這些事情的權衡,你也能為做決定更好地做準備。

其次,我們可以試圖讓自動系統與審思系統在面對誘惑時,給出不沖突的反應。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明白,二者之所以沖突的原因,是因為自動思維和控制性思維做出的決定可能完全相反。所以你要訓練自己的自動思維,使它與自己的控制性思維方向一致。

2.盡量減少選項數量

在處理多個選項時,要將選項的數量減少到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如果你無法區分不同選項的差別,那麽這些選項對你而言毫無意義。

一種方法是,我們自己可以研究和學習簡化、分類各個元素,並將這些元素進行分類、以及優先級排序。如果沒有時間細想,一種更快的方法是求助於這個領域的專家,那些能夠找到資源幫助自己的人往往能做出更令自己滿意的決定。

3.從“追求最佳的人”轉變為“有所犧牲的人”

什麽是“有所犧牲的人”?這是指那些能夠對“還不錯”的選項感到滿意,並不追求絕對的“最佳”的人。如果眼前的這個選項能夠讓我感到還算滿意,我願意選擇它,專註於它,堅持自己做出的決定,不為自己沒看到的選項感到沮喪或懊悔——因為你沒有為選擇浪費過多的時間,這一點本身已經足以彌補很多不足。

尤其是當你處在一個“有很多好選項”的情境中的時候,要相信不管選擇哪個選項,你都會差不多程度地獲得價值感,同樣也可能都會一定程度地留有遺憾

4.記錄“選擇日記”,成為之後做決定的依據

做一份“選擇日記”,記錄下幾個最重要的選擇:記下我們當時面臨的主要選項、最終的決定及原因,還有你當時對這個決定的後期發展的預期。

記錄選擇能讓你更清晰地看清過去,可以準確對自己曾經的決定做出評估:哪些選擇是錯的,哪些是對的,事情是不是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發展,我們當時遺漏了哪些需要考量的方面。這樣我們可以根據過去的評估結果,對自己當前的決定作出調整。

當你長期地進行記錄與評估後,你會建立一種信息完善的直覺性,能更快而又全面地作出決定。這也是訓練自動思維的方式之一。

希望大家都能做好每個決定~

References:

S Iyengar, The Art of Choosing.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Christopher Caldwell, Select All. the New Yorker

Maria Konnikova, When It’s Bad to Have Good Choices. the New Yorker

Leon Festinger,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海絲蒂,道絲等, 不確定世界的理性選擇——判斷與決策心理學人民郵電出版社.

Richard Thaler,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編輯於 2018-12-14 19:55
KnowYourself社會心理學等 5 個話題下的優秀答主​ 關註251 人讚同了該回答


幾種邏輯打架有時候也會妨礙做決定。

看到很多朋友其實不僅回答為什麽決定不好做,也講了自己做決定的方法,我也多說兩句:

本來想不涉及星座,也不涉及數學,但可能很難回避這些問題,因為做決定既是因人而異的,又是有很多量化的考慮方法的。

當然選擇本身就是要考慮代價,經濟學講成本,博弈論也講很多如何做決策的問題,這些理論很多,有些是管用的。比如很常用的是劃格子,給出:成就感、收益、安全性,然後給不同的選擇後會在這三方面帶來什麽結果打個分,當然你心理一定對這三方面的重要性有一個自己的排序,比如年輕時成就感、收益需求更多,年紀大了對安全性要求更高等。

這方面的例子有一個經典是框架最終賣給分眾的故事,譚智當時選擇了賣,而沒有選擇獨立上市,完全可以根據劃格子打分的方法推演一遍。譚智當時的狀況是對成就感和收益有一定的需求,但對安全性要求更高,賣掉框架後,進入分眾做了一段時間的CEO,他就退休了。而賣掉框架對於譚智來說收益可能比獨立上市稍微低一些;成就感方面,賣掉也比上市稍微低一點,但框架當時完成了一連串收購,也是一個商業上的經典案例,後來為此到哈佛商學院做過報告,現在譚智可以作為創業導師,過比較令人尊重的退休生活,做做天使投資,成就感方面企其實也不差了。相對應的,對於當年的江南春,獨立上市的成就感非常高,他才30出頭,既是後面有很多隱患,未來也還有機會。對於另一家被分眾收購的聚眾來說,也同樣可以用劃格子的方式推演出後來的選擇。我不知道未來2、3年團購這波大潮會不會再次有機會讓某些人用到這種選擇方法。

再說一個做第一步決定的經驗,Zappos的創始人謝家華在他的書裏寫過一個玩德州撲克的故事,就是講某個事情的第一步選擇有多麽重要,講的是他常去賭場玩德州撲克的,去多了就發現,其實每天晚上做得最重要的決定不是出了哪張牌,而是你剛剛進場的時候選擇坐哪張牌桌。

這方面有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王興跟我講的。他說做校內之前,他們已經在泛SNS市場做了一年多,沒什麽起色,而且很多當年做泛SNS的創業公司最後都完蛋了,這似乎證明不是誰的牌好不好的問題(團隊、技術、資金、創業經驗等),而是這個牌桌有問題。其實當時王興的團隊沒什麽優勢,產品是當時比較晚才上線的,所以看到很多家都沒什麽起色,於是趁著錢還沒完全花光,開始考慮選擇細分SNS市場。這個時候做的決定是做小區SNS,還是做校園SNS,校園和小區比為什麽更好大家現在都很清楚了,當時做這個選擇更重要的是,它是重新選擇一個牌桌,決定了做校園SNS,然後很快就有後面幾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比如選擇三所高校開始,比如做了清華電子系的學生節活動,做了學生在校內上團大巴去車站的推廣等,都很成功。可以說進入校園SNS,是選對了牌桌,而恰好千橡等更有實力的競爭對手都還沒進來,原來泛SNS的競爭對手都快支撐不下去了,王興團隊雖然沒有什麽好牌,但卻是當時細分市場裏做得最好的。其實在2009年12月,王興團隊也慎重的做了一個到底是做Foursquare,還是做GroupOn的選擇,事實證明這又是一個相當重要而且現在看比較正確的決定。

巴菲特好像說過一句話,忘了原話,大概是說坐到一個牌桌上,30分鐘沒有發現誰比你差,就說明你就是最差的。其實巴菲特說的這個情況,就應該換牌桌。其實這些只是說,要特別重視第一個選擇,進入賭局之前,要充分考量環境、對手的牌等,在你可以選擇牌桌的時候(好多人恰恰忽視了,其實你是可以選擇進入哪個市場的),慎重的選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牌桌。

至於如何做出第一步的重要決定,其實沒什麽特別的方法,王興是2月18日(好像和薛蠻子同一天),水瓶座的最後,介於水瓶和雙魚之間,喬布斯是2月24日,雙魚座的開始,不知道星座有多少影響,大概這個時間段出生的人做決定屬於想清楚了就比較堅決的類型(我是2月20日的雙魚,這點有所體會),但通常他們做出重要的決定會花上很長的時間醞釀,可能是1年甚至好幾年。比如,對於王興創業來講,第一個最最重要的決定是選擇SNS這個大方向,這個決定他花了至少有一年的時間,甚至更早學習計算機時候認真讀過Minix之父塔能鮑姆教授的著作《Operating System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都對他看準SNS方向有很大幫助。王興說過很多次,他習慣收集大量信息,然後做幾個重要的決定,而不是經常性的做許許多多非常小的決定。

供大家,特別是創業的朋友們參考。

編輯於 2012-03-16 16:24
成遠​給新世界講故事​ 關註99 人讚同了該回答


因為工作原因,接觸過上百個人來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都已經成功幫他們解決,下面就跟大家分享自己從中的一些感悟吧。後面也跟大家分享一下面臨決定時候,如果更容易去做。

  1. 因為想要得多,不想放棄任何。從我接觸的人來看,舉個例子,比如寶媽,想學習進入一家發展好的公司,薪資也能夠漲一些,但是她們多數會問,會不會經常加班?這樣豈不是跟孩子的溝通變少了?然後跑來問我該怎麽辦,額,我內心也很崩潰啊。因為:這個社會增加財富的手段一是增加自己的獨特技能,做到獨一無二;二是通過大量的勞動來換取(不過這個換來的財富還真有限);三是你有個有錢的爸媽;四是你有一定的積蓄並且能夠懂投資。如果上述都沒有,你遇到一個工作期望薪資能達到,但是沒有個人時間,而恰恰你又在乎這個,你就會特別猶豫,不知道該怎麽做決定,所以你看,就是想要太多,所以不會做決定了。
  2. 需要做決定的這件事沒有足夠明顯的利益。很簡單,假設你重新選擇的一份工作,無論是在薪資福利、成長發展、距離等等方面明顯高於現在的狀況,我相信你絕對不會出現猶豫的狀況,因為利益已經足夠,所以對於人這種生物來說,肯定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也不會出現做決定難的問題了。
  3. 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假設我們能夠預測未來,在選擇一件事情時候就能知道這件事未來的收益,恐怕也不會對“做決定”這件事覺得難了。所有“做決定”難就是因為我害怕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內受到損失或者後悔,就像走鋼絲,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否則就可能在前面摔下去。

說完了上面原因,緊接著就說說如何降低“做決定”難這件事

  1. 想下未來關於這個問題涉及的事情上想要的是什麽狀態,以及當下最需要的是什麽。為什麽這麽想,因為在對這件事相關的問題上你未來想要的狀態決定你當下該去如何去做,比如我個人對於工作1-2年內的理想期望狀態是成長,那麽選擇時候就要偏向這個因素。還有為什麽還要考慮當下,因為你不能拋開腳下,只看未來,當下一定是和未來結合的,比如你當下經濟特別緊張,那就先解決生存問題,然後盡量融合到成長,當下是現實因素,所以大家不能忽略,而妄想去談什麽願景。總之,就是既要兼顧未來又要結合當下。
  2. 把自己作為一名旁觀者去給自己建議。當我們做決定做不下來時候,經常就會陷入一個死胡同,那就是怎麽都想不出來,這時候可能就是進入了思維的胡同,你需要抽離出來,想象這件事加入是你朋友遇到的呢,你該怎麽給建議。通常來說,作為旁觀者給的建議也基本上是你基於個人經驗和偏好給到對方,試想一下,我們每次評論某個人、某件事不都是從自己角度來說的?所以說,這個從中抽離出來,作為旁觀者去展現自己真實的觀點,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3. 需要對做決定的事情的目的進行澄清。什麽意思,就是有時候一直在想怎麽“做決定”,而忽視了為什麽要做決定,這時候不妨重新審視一下,對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麽,從目的出發來做決定,或許就不太難了。
  4. 從“做決定”的思考出來,真實了解現實情況。事實上有很多人就一定想我該怎麽辦呀,然後我會問她,你糾結的點在哪裏呢,對方就劈裏啪啦說一通。然後我會繼續追問,這些結果是你真實了解過,還是自己腦補想的,多半以上回答都是腦補……所以我建議,當遇到問題決定不了時候,可以先把決定這件事放一放,去通過各種渠道,朋友也好,知識付費也好了解更多信息,然後可能做出來的決定才更科學。

好了,上述就是自己解決過這麽多人心態問題之後的想法,如果對你有幫助,小可愛就給我點個讚吧!麽麽噠!

編輯於 2018-12-12 15:52
小小小小冰心理學的女同學​ 關註81 人讚同了該回答


這件事我應不應該做?每天我們都在做各種各樣的決定,大到患重病了,是不是應該做手術,小到早上起來的時候,應該穿哪件衣服。我們每天都在做決定,但很多人會發現“做決定”是一件很難的事,有的人甚至會患上一種病——“決定困難癥”。

決定困難癥的病癥主要有:

我是不是應該做這個?
我應該選A還是B呢?我選了A萬一我後悔了?
所有的選擇都不符合我的預期,我應該如何做決定?

為什麽做決定是一件很難的事呢?

1.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麽,或者想要的太多

有的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麽,或者想要的太多。臨近畢業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繼續深造,還是開始工作?而有的人既想要有一個更高的文憑,又想盡快實現財富自由。

選擇工作或是深造各有利弊,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實際情況和更想要什麽,如果你想要一個更高的學歷,想要在學術上深耕於某個領域,你可以選擇繼續深造;如果你更想在職場中歷練,盡早實現財富自由,你可以選擇工作。

沒有那個選擇能夠占盡所有的好處和便宜,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或者想要的太多,希望得到不同選擇中的好處,你會做決定的時候無所適從。

2.害怕承擔風險和犯錯

做決定往往意味著要承擔風險,或者做錯決定。

很多時候,擺在你面前的選擇各有各的好處和壞處,很多時候並沒有一個最佳的選擇。在某個選擇面前你害怕承擔相應的風險,害怕犯錯,害怕後悔不選擇其他方案。

因為害怕做決定帶來的風險和犯錯的可能,會讓你舉棋不定,患得患失。

3.因為“窮”

我們不會因為選擇買哪個口味的薯片而糾結半天,不好吃大不了不吃;但是我們可能會因為買哪款型號的手機而糾結好久,因為如果我們選擇了某款手機,但漸漸發現不是我們想要的,會很後悔。

做決定難是因為我們“窮”,是因為我們在經濟實力,承擔風險的能力,做出決定的能力方面的“貧窮”。如果我們經濟實力雄厚,可以同時買不同型號的手機;如果我們擁有“做出較好決定”的能力,可以把決定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如果我們有更高的承擔風險的能力,面對選擇的風險,我們也能坦然接受和應對。

既然做決定是件難事,那如何才能不糾結、做出更好的決定呢?

1.區分關鍵決定和普通決定

我們一生中要做的決定有很多,但是大部分決定都是普通的決定,普通的決定對你的未來的影響幾乎是可以忽略的。比如中午是喝粥還是吃飯,其實不論你決定喝粥還是吃飯,都是無關痛癢的,過段時間你會忘了這天你吃了什麽。

這類對於你影響不大,不管痛癢的普通決定,你完全可以在可供選擇的幾個較好的選項中,隨意選擇一個,沒必要浪費太多時間在這樣的決定上。應該把精力放在對你現在和未來影響較大的關鍵問題上。

2.多思考自己想要什麽,而不是害怕什麽

我們會因為害怕選擇所帶來的風險,甚至放大風險。但是如果我們多思考自己想要什麽,從想要的出發,我們會知道為了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願意放棄什麽,更坦然接受決定帶來的風險,心甘情願地堅定自己的選擇。

3.明確做決定的目的和動機

我們做某個決定之前,要明確自己為什麽這麽做。

當你想要去做某件事時,你的初衷是什麽,你這樣做真的是你想要的嗎,還是一時沖動或者是逃避。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做,容易陷入迷茫。比如你想換工作,是因為這份工作經常加班,但加班的背後是你工作效率太低,換工作壓根沒辦法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想要少加班,擁有更多私人時間,你應該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才是。

4.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更多信息

有時候你遇到你問題,你一時沒辦法做決定,你可以選擇暫時緩一緩。多去查找該領域的資料,多去咨詢對這方面比較精通的人,多一些信息的了解,可以讓你做出更科學的決策。

5.以旁觀者的姿態給自己“建議”

在做出重要的決定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深陷其中,怎麽都想不出做哪個決定,甚至可能做出糟糕的決定。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我們身陷其中的時候,我們不妨從“做決定”的思考中抽離出來,暫緩一下。咨詢旁人的意見,也可以讓自己以一個旁人的姿態給自己“建議”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決定是你朋友要做的決定,你以一個旁觀者,你會怎麽建議你的朋友呢?

讓自己從“做決定”的茫然中抽離出來,以旁觀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往往可以更客觀,可以給你帶來全新的視角和想法。

6.評估風險,降低風險的不良影響

我們做每件事都存在風險,風險存在不確定性,我們沒必要害怕風險,害怕犯錯。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把風險帶來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如果你想要辭掉工作,換一個崗位發展,但是你又害怕因為轉行讓你帶來經濟方面及未來發展方面的損失。那你能做的是努力攢錢,降低轉行帶來的經濟壓力,並且多去了解目標工作崗位的具體情況和所需要的能力等,更加清晰新的工作崗位是不是你想要的,讓你更容易轉行成功。

如果你已經做好最壞打算的準備了,並且已經把不良影響降到最低了,不論你的決定帶來什麽樣的結果,你都能夠坦然接受。

7.專註於能夠控制的事

當你明確自己想要什麽,明確你做決定的目的和動機,你做出了你目前能夠做出的最優的決定,並且能夠承擔你所做的決定帶來的最壞結果,那就沒有什麽好怕的了。不要做了這個決定,卻又糾結於另外的決定是不是更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做了決定,你就該專註於你能控制的事。

很多事情存在著未知,你唯有做了才知道是怎麽回事,你唯有邊做邊去面對,邊學習邊去調整,對你的決定負責。

很多事情往往沒有最好的決定,我們能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麽,能夠放棄什麽,努力做好我們能做的較優的決定,並對決定負責。

微信公眾號易靈微課(yike-fm)
有限的時間,只為“價值”買單,歡迎關註,讓我們一起進步!

發布於 2018-12-13 17:50
易靈微課​ 關註27 人讚同了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