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5 月. 27, 2023/星期六

投射性認同

不同人格水平下的防禦機制(6)投射性認同

前文我們說到了投射,再次總結下:”投射就是將自身擁有的難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質或行為歸於他人的心理過程。我們可以形象地比喻像照相,就是來訪者把自己的東西投射到了對方的身上,他認為對方和自己一樣。假如一個來訪者內心充滿著憤怒,他就會看別人不順眼,別人也在生氣,也以 為他在發火。表現尤為明顯的是抑郁癥患者,因為他們的內心是暗淡的,所以他就看不到外界世界是光明的。本來是陽光燦爛、鳥語花香,可他卻沒有好的感覺。投射是無意識的,對於投射者來說,這個心理過程的發生是毫無知覺和悄無聲息的,所以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使得個體能夠意識到自己在過度的使用投射。

本來投射之後,我準備說的是否認、分裂等一些比較幼稚的防禦機制。但這裏還有一個防禦機制和投射很相似,所以介紹完投射,咱們趁熱打鐵繼續往下說他的升級版:「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最早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在精神分析的客體關系理論裏,「投射性認同」是一個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模式,即當事人早年與撫養者或重要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內化成自體的一部分,將置於現實的人際關系領域中。

什麽是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是唯一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防禦機制。就是在防禦機制過程中,我們不但要投射給對方,我們還要對方認同。這樣來建立一個關系,以滿足自我防禦的需求。通常施展這樣的內功時都是一氣呵成,但是為了大家理解方便,這裏我們拆分成兩個步驟:

投射: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說成是別人的東西。「我知道你是怎麽想的」,其實是自己如何想的。

認同:別人如何說,自己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現在我們把這兩者結合起來,看看投射性認同是怎麽個過程: 比如妻子認為丈夫好色(投射),丈夫承認了(認同)。

妻子問:今天跟誰在一起,是不是跟那個狐貍精在一起了?這句話的潛台詞是:你可以跟那個人在一起從深層來分析這個妻子的心理:我想和某人在一起,但不能。就投射給丈夫,想像他和別人在一起。這個時候他的妻子就有通過投射來勾引丈夫去認同。妻子想好色,投射給丈夫。丈夫變成為妻子認為的那種人,妻子就認為自己判斷是正確的。

那麽可能大家會問:「妻子是不是毛病,為什麽要勾引丈夫去認同呢?」

這個答案有單一的或多種可能的原因。

個人總結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理由:一是當事人也許會覺得自己身上的這部分令人難以忍受,自己為之感到厭惡。要去承認某些沖動或者特質確確實實是他的一部分,這會給他帶來無法忍受的羞愧感或內疚感。為了防止自己被這些焦慮、羞愧或內疚所淹沒,他必須將這些東西投射到其他人那裏,由此來擺脫它們。這個我們在說投射的時候已經描述過了。

還一個比較晦澀難懂的理由是:為了去控制其他人。有些時候,控制是為了其他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卸下武裝。有些人通過接管的方式來控制他人,好像是可以以此來獲得他人的某些品質,通過變得與客體特別像,這樣就可以避免體驗到嫉妒、競爭或者依賴。這些情緒是由於我們覺得客體身上有著自己想要的品質而引發的。

這個好像比較難懂,我們舉一個例子:

有一個病人,表面上看起來對我非常感激,總能提供很多好的分析材料,當我做了好的解釋時會迫不及待地想要表揚我,也會迫不及待地告訴我她聽說的一些關於我的好消息。但是,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我被她逼迫著跑,好像我在極大程度上受她的控制,我能提供給她的樂趣就是我作為她分析師這個非常有形的身份。或者說我之所以這麽優秀,因為我是她的咨詢師。

同時,我還注意到她開始在穿著打扮上和我越來越相似,使用我的習慣用語,似乎她已經全然接管了我。這裏實際是這個病人有一種控制存在,她投射性認同的首要目的是去防禦對我這個外在客體(咨詢師身份)的嫉妒、競爭和真實依賴的感受。通過投射性認同,我就認同了她的一些內在的東西,從而一部分成為了她本人。在那裏,我是她的自己的延伸,我是他的一部分,而只有這樣我才能被她崇拜。因為她自己對自己崇拜是沒有任何嫉妒、競爭和依賴的。

投射性認同的過程

下面舉兩個例子看看投射性認同中的雙方是怎麽互動的。

外出,帶非常多的藥物的人,潛意識可能是:求求你得病吧!孩子就不好意思身體好,媽媽的潛意識就得到證實了。特別關注孩子身體的媽媽、害怕孩子有病,是想讓孩子有病。媽媽的眼睛如果看到孩子是病人的,孩子一定會有病。看孩子是陽光的,孩子就是陽光的。

高大的男孩,經常說的一句話:我要死了。15歲遺精,父母認為孩子弱,不斷的孩子補。從父母的角度看:父母認為孩子弱,是投射。兒子表現弱,是認同。從孩子的角度看:孩子表現身體弱,是投射,父親給兒子補,是認同。誰投射,誰認同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這裏我們可以總結投射性認同的三步曲:

第一,自己想擺脫。

第二,強迫別人。

第三,別人也這樣做。

父親可能曾經弱,自己想擺脫,就投射給孩子,孩子認同了最後表現出其想像的狀態。孩子再反過來投射自己弱,父母再認同你確實弱。父母再投射孩子弱,孩子再接回去我是弱。就這樣兩個人你來我往,雙方好比那個打太極一樣,推來推去。

這其實也是很多家庭婚姻出軌的一個內在原因。有的女主人反覆投射自己丈夫,你不愛我了,你會出軌的,你會拋棄我的。

丈夫開始不認同,我怎麽會不要你,我很愛你。

但是女主不停的投射,天天投射,你就是不愛我,你就是會拋棄我。

丈夫這下內心就懷疑了,難道我真的不愛她?我真的會出軌,那個慢慢的就開始認同了。

認同之後就開始行為了,我真的是不愛她,我真的出軌。

最後女主如願以償,丈夫被她投射性認同了。可惜的是代價太大,家庭婚姻破裂了。

所以我要忠告那些懷疑自己愛人會出軌的,天天就和防賊一樣的看著。自己的內心是不是有出軌的欲望念頭。即使你再害怕對方會出軌,最安全的操作是你去投射他,你會不離開我,我是很優秀的,你很在乎我。這樣你就會如願以償。

發布於 2017-06-19 10:45
王愛平​精神分析與佛學領域,心理咨詢師。​關注他129 人讚同了該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453671


不同人格水平下的防禦機制(7)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不認同

當然我們對待別人的投射,並不是都是配合著他去認同。有時候我們也會用自己的內功把對方給擋回去。他自己突然醒悟了,反而認同了我們的觀點。好比打了他吐了一口鮮血,內在的毒就解開了。

舉例:到女朋友家,狗汪汪叫,狗的語言表達的含義是——“你是敵人,我排斥你”如果往後退,就是證明了狗的判斷的正確,這是投射性認同。如果不退,反而拿棍子打,狗更加咬,也更加證明了狗的判斷,也是投射性認同。

如果沒有緊張,則可以吹個口哨、小幅度晃蕩鑰匙,狗由緊張變成平靜,狗反而想親人一口,這就是投射性不同,狗認可了人的想法——“我是你的朋友”,這是投射性不認同。

有些來訪者對咨詢師說“你無所不能,不管幹什麽都有辦法”,這是投射。處理辦法是:咨詢師不要回應,保持沈默。沈默過後,問來訪者什麽感覺。這就是投射性不認同。

其實投射性不認同就是正性的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的幾種類型

美國的謝爾登.卡什丹的《客體關系心理治療》一書中,一共主要有四種投射性認同,下面分別介紹。

1、依賴性投射認同

依賴性投射認同就是給對方產生一種感覺, “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特別是一些缺乏安全感類型的人,你和他相處,他就不停地投射出她必須依賴你才能生活。這種依賴感來源於最早期的被遺棄的嬰兒,那時候它擔心的是沒有媽媽就活不下去去,現在長大了他所傳達的信息就是——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我需要關愛。

尤其是早年被拋棄的孩子,在收養的家庭中不能融入,或者說幼年心理沒有可以依賴的上的人。他的那個潛意識就有很強的依賴需求。他就會把對方搞的很無力。如果認同了,就會時時刻刻關心、想念對方。

這樣的人,其實可以自己獨立做事的,如果你消失了,他自己也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在旁邊,他就要依賴你,甚至是糾纏。依賴性投射認同的表現:依賴對方,對對方很嚴,內心很痛苦,但是獨立行事時,自己也能獨立解決問題。內心必須依賴對方,而且享受這種依賴。

依賴性投射認同在咨詢的表現:來訪者向咨詢師表達——如果不幫助我,我就走投無路;如果不關心我,我就活不下去;我要去死。這種方式來迫使咨詢師在不咨詢時,時時刻刻在想念著來訪者。

2、權力性投射認同

如果你去問小孩子,你長大了想幹什麽?——很多幼兒園的孩子回答:做老師。為什麽?做老師想讓誰做班長,誰就做班長。這麽小的孩子想做老師,其實不是看重的老師的知識,他們已經看到了老師還有強大的權利。

孩子的權力欲望一般是來自家庭的。父母表達“沒有我,就沒有你,你就活不下去”,孩子就會配合父母表達自己的無能。越是強勢的父母,你去看那個小孩都是軟綿綿的好寶寶,父母說什麽我就聽什麽,父母很厲害,我很弱小。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比如一個家族出了一個英雄的人物,往往到了他的下一輩就遜色都多了,甚至是銷聲匿跡了。這裏也有投射性認同的因素存在,強大的父母,讓小孩感覺到自己的無能,好像父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虎父無犬子好像在實踐中的並不多。

還有的父母內心嫉妒咨詢師、老師,“咨詢師比父母更重要”、“老師說一句比家長說一百句都重要”表達了父母不願意孩子離開,想控制在自己權力之中。說到底就是父母對權利的不放手,孩子就是要在自己眼皮底下行事。他還不聽的投射孩子去認同。

這樣的孩子當時一方面是很乖,什麽都壓抑,什麽都是以父母為準,沒有自我。

還有可能是反向形成,長大後比父母還暴君,還控制 。反向形成也是個防禦機制我們後面再討論。

這裏很感動是宋丹丹曾經在節目上對孩子巴圖說的一段話:“你想到媽媽這裏來,媽媽隨時歡迎,你想離開媽媽,媽媽也祝福你。這就是可以分離的媽媽,也是將權利下放到孩子身上的父母。

3、情欲性投射認同(性欲性投射認同)

情緒投射性認同就是用性來建立關系,用性來勾引你和我一起建立關系。使用這種投射認同方式的人,性是其生活的主題。在交往中,這種人往往性的方式,來建立、控制關系。我們可以感受到其內心有性饑渴,當來訪者讓咨詢師滿腦袋中都充滿了性幻想,是來訪者這種投射的表現。

舉個例子一個女孩不停地找男朋友,找到了就要上床,上床後沒多久就感覺自己被拋棄了,最後分手。嘴裏還不停地說我對對方是不離不棄。 後來不停地詢問原因才知道,一方面她的母親在性方面很開放。另一方面在其成長中,被小叔子性侵犯。

因為媽媽是以性為主導的生活,自己被性侵犯,說明自己的魅力也體現在性上。性會讓她所有的都黯然失色。只要是交往就是性。只要是交往,就是利用性誘導。關系的建立,如果不是以性為連結,就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關系一定會很脆弱。不能和別人建立長久的、穩定的關系。不會建立友誼、事業、金錢、同事、夥伴關系。對這樣的來訪者來說,所有關系的底線,就是提供了性欲的滿足。

4、迎合性投射認同(犧牲性投射認同)

在這個投射性認同的機制下,投射者發出:你看,我為你付出了那麽多,我為你犧牲了那麽多,你是不是應該更多地服從我的意志,更多地聽我的話,按照我的意圖去做啊。

如果對方認同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迎合型投射性認同,如果對方不認同投射者發出的信息,投射者會惱怒和失落,有可能進一步發出其他的信息:我付出了那麽多,而你竟然敢違逆我,背叛我,我是不是養了一條白眼狼啊,我是不是養虎為患啊,你是有罪的,十惡不赦,罪惡滔天……

發出這種信息的投射者,一般都是對於人際感情毫無安全感,總是覺得別人有可能拋棄她們,所以先通過自己的巨大的付出,金錢,家務,其他幫助,甚至是以把身邊的人變成廢物的形式,然後自認為,已經牢牢地系住了別人的心,不太可能背叛或者拋棄自己了,然後自己的意志可能更加的隨心所欲地支配別人。

那麽說到底自我使用迎合性投射認同的根本目的還是要控制對方,害怕對方先拋棄自己。

如果環境文化的熏陶足夠的強大,而人的反省能力又足夠的弱小的話,那麽,很多人至死也不能明白,自己的人生,是拿給父母去過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是要在重大事情都要自己做主的,父母可以提出一些參考性的意見,而自己采納與否的權利,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自己做主的人生,哪怕錯得一塌糊塗,至少自己活過了。

發出這個類型的投射性認同的人,內心裏有著嬰兒般的期望,我把我的一切都奉獻給你,犧牲給你,你總該不會忘記我對你的恩情,總該不會拋棄我,總該要對我好一點,別讓我難受吧。在嬰兒般的期望背後,是嬰兒般的全能感,自認為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可以去控制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

最後我們對以上四種類型做一個小結:

1、依賴性投射認同——特征是:我需要別人的照顧,否則我活不去。就像馬路上被丟棄的嬰兒。兒童哮喘,身心疾病的表現。哮喘就是需要別人照顧。

2、權力性投射認同——特征是:沒有我,你活不下去,你離不開我。父母過度照顧孩子是權力性投射性認同。

3、情欲性投射認同——色情性投射認同。我能讓你性滿足。誘惑咨詢師產生性欲望。

4、犧牲性投射認同——你欠我的。妻子慘兮兮的控制老公。這麽對你好,你應該對我好。我吃不舍得吃、穿不舍得穿,想得到愛並控制對方。

歡迎關註公眾號:

心理來訪(xinli-801)

編輯於 2019-01-14 21:24
王愛平​精神分析與佛學領域,心理咨詢師。​關註他248 人讚同了該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489268


憨厚好人和性感美女│投射性認同

最後我們就會再用一樣的方式,攻擊自己,不停重複一樣的經歷,承受一樣的結局。

你為什麼不接受我的好?

這周我們介紹了投射性認同,一共有四種模式;權力遊戲、依賴遊戲、迎合遊戲和性感遊戲。

前兩天介紹了權力遊戲和依賴遊戲,今天繼續把後面兩種類型介紹完。

迎合遊戲的邏輯:我為你考慮,為妳付出很多,你必須接受我,否則你就是壞人。

比如媽媽辛辛苦苦煮了一桌飯菜,找大家一起來吃晚餐,大家做好準備開動時,卻發現媽媽自己碗裡裝著昨晚的剩菜,你問她為什麼,她說不要浪費食物。

這個時候,我們就很容易產生愧疚感,甚至有點生氣。

迎合者的盲點就是:太想做好人,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有威脅性存在,權力遊戲者帶給人的是限制性的窒息感,而迎合遊戲就是給人愧疚。

人們會對迎合者讚不絕口,稱他們為親切的好人,但是迎合者沒辦法和身邊的人建立深度關係,因為身邊的人總會在迎合者身上感到不舒服。

你很好,但我承受不起

我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迎合者,也可以說是個濫好人,回想過去的感情關係,我都是用盡全力付出,向對方表示”我對你好,是因為我愛你”的訊息。

可是這種各方面都非常周到的付出,反而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壓力,於是,她們會想要疏遠我。

迎合者用奉獻作為一種攻擊,盡心付出,卻跟你說:「我不需要回報,你不要有壓力。」

對方於是不忍心生氣,心裡想:「他都對我這麼好了,我怎麼忍心拒絕他或者是罵他呢?」

可是沒有人喜歡這種虧欠感和內疚感,最終人們會選擇離開迎合者。

當所有人都漸漸疏遠自己時,迎合者變本加厲的留在原地,繼續付出,依舊用原來的方式,試圖與對方建立關係,這不只增加了對方的愧疚感,也強化了關係破裂的惡性循環。

至於迎合者為什麼會產生「我對你好,你也要對我好的」的邏輯,很有可能這是他們與自己父母建立關係的方法。

比如父母很生氣,孩子做錯事,多次以「你再不乖,我就要放棄你了。」的命令威脅孩子。或者父母有重男輕女以及其他疏遠孩子的因素,那麼孩子最容易靠近父母的方法,就是盡力去奉獻了。

你要上來嗎?

最後一種投射性認同則是誘惑者,他們玩的是性感遊戲。誘惑者的邏輯是:我這麼性感、這麼美麗,那麼你也要喜歡我,不然你就是壞人。

誘惑者用性和別人建立關係,性原本應該是隱密的、有排他性的,但對誘惑者來說,卻是開放的,幾乎所有人他都可以。

他們會想盡辦法在相處的各個小地方,誘惑出性刺激,但他們卻不一定能享受性。

誘惑者可能每晚都去酒吧帶一個對象回家,也可以極力去追求身邊的所有異性,他們彷彿是戀愛高手,卻很少在關係中感受到愉悅。

為什麼誘惑者習慣用性去建立關係? 武志紅在專欄裡介紹一個例子,一個女孩嚴重對性上癮,喜歡到處找對象,而她的童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父親不斷換女人,她羨慕也忌妒這些女人可以和爸爸建立親密關係,所以也認為性就是建立關係的基礎。

一切,是因為想要遇見你

不論是哪一種投射性認同,都源自於同一個願望:我們都想與別人親近,但大多數人只學會一種與人親近的方式。

權力遊戲者,習慣用支配來建立關係。

依賴遊戲者,習慣用示弱來建立關係。

迎合遊戲者,習慣用付出來建立關係。

誘惑遊戲者,習慣用性愛來建立關係。

可是最終,不管是哪一個邏輯,都造成了孤獨一人的局面,人們會感受到:限制感、窒息感、愧疚感和疲乏感。

面對現實回饋的挫敗,人們會進一步堅守自己的邏輯,造成更大的惡性循環。

任何關係的建立,都是由一個人發出需求的訊號,另一個接受這個訊號,你可以想像前者發出了一個攻擊,而後者要接住這個攻擊,並且抱持住它,給予回應。

從投射性認同的視角,我們認識到,每個人的攻擊方式不同,有的人用權力限制,有些人示弱,有些人示好,有些人想要誘惑。

可是對方,不一定能接受這類型的攻擊,所以最後我們就會再用一樣的方式,攻擊自己,不停重複一樣的經歷,承受一樣的結局。

我發現,每個人都是以其中一種投射性認同,作為關係建立的方式,同時也用此武裝自己,告訴別人:「我很好,是你不好。」

一旦這樣的邏輯鞏固之後,我們就會陷入孤獨的處境裡。

今日思考

你習慣哪一種類型的投射性認同呢? 能不能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自己建立關係的邏輯為何?

參考資料

得到專欄 武志紅的心理學課《思維11│爛好人和誘惑者》
https://i2.wp.com/jiaching.com/wp-content/uploads/-好人-付出-誘惑-e1513812997284.png?fit=512%2C256&ssl=1


投射性認同:“乖小孩”&“替罪羊”

個體神經系統的發育受先天因素的調控(如遺傳基因、母體在孕期中的各種激素水平等),這使得一些人從小就比一般人擁有更高水平的情緒體驗或智力發展,對外部刺激也更加敏感。


作為一個高度敏感的人,這類個體可能會有異於常人的同理心和洞察力。比如當踏進一個房間時,他們第一時間就能感受到那些不易被察覺的細微之處——若有若無的氣味、家具的布局擺設、地板的紋路等。更重要的是,即使對方一言不發,敏感的個體也能輕易識別ta散發出的情感上的信號和微妙的情緒流動。


當房間裏的氛圍有所改變時,他們的身體會自發地有所感應;類似地,當有人難過時,他們也能仿佛是自動地註意到。這一類人的直覺可能相當敏銳,乃至於有的人會打趣說ta是一個有靈性或“通靈”的人。


然而,在還是一個小孩兒的時候,個體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也沒有情緒調節技能,所以常常被充斥於人群中、龐雜無序的心理能量所淹沒。


過度共情的傾向使這類個體更容易受到功能不良的家庭動力的傷害。因為他們的思慮與感受都更加深刻,因此更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任何形式的被動攻擊、謊言和虛偽在他們面前都無所遁形,在他們自己意識到之前,可能就已經成為了所有家庭成員的情緒護理員、情緒垃圾桶,甚至成為全家人的受氣包。


對兒童的虐待行為並不是只有身體傷害,更為普遍與隱蔽的是慢性覆雜創傷——出氣筒、煤氣燈、長期忽視和隱性暴力等都會在兒童心中留下深深的創傷,但長期以來,這些心理傷害由於其無形的本質而被社會所忽視。


天性敏感的孩子更有可能被迫扮演情緒護理員的角色,他們不得不早早地懂事,告別短暫的純真童年,以彌補父母的情感缺陷和適應不良。而且由於這種局面可能不是大人有意識的或惡意的行為造成的,因此長大成人後的小孩可能並沒有註意到自己情感上的創傷。


作為情緒護理員的“懂事”小孩


人類受到彼此情感體驗的影響是很常見的;當看到有人傷心難過時,正常人會很自然地想為其提供安慰和支持(Rime,2009)。在大多數人際互動中,我們通過邊緣系統調節彼此的情緒,在與親密的人相處時更是如此。比如,母親會通過模仿嬰兒的表情和孩子一起逗樂或是在孩子哭鬧時以此安撫孩子(Field, 1994)。


心理學家們將這種幫助另一個人調節情緒的行為——不管是讓他們高興起來還是讓他們平靜下來——稱為“外在人際情緒調節(extrinsic interpersonal emotional regulation)”(Nozaki & Mikolajczak, 2020)。 同理心較強的人比之一般人更能感受到細微的情緒波動,往往因為太有“眼力界兒”而被迫要做得比別人做得更多、更好。小時候他們通常會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無意中對整個家庭的情感系統進行感知和調控:


•當看到父母陷入抑郁時,努力幫助他們分擔家務或試圖改善他們的情緒。

•感覺家裏氣氛不佳時,用開玩笑、出洋相等自嘲的方式來轉移大家的註意力。

•當預測家中即將有一場情緒爆發時,悄悄地收好自己的需求,轉身去保護更弱勢的家庭成員不受傷害。


更有甚者,還可能通過改變自己的自我認同來默默滿足周圍人的需要。比如通過自我障礙扮演一個離不開父母的“笨小孩”角色,以滿足父母成為“稱職家長”的需要。其他的情況還包括通過無意識制造出的心身疼痛或飲食失調來讓父母停止爭吵。

《馬男波傑克》劇照

原本理所應當天真爛漫的年紀,卻不得不早早懂事,在家人心態失衡時,充當他們的“情緒調節器”,乃至成為吸收他們憤怒、恥辱、自怨自艾和其他不良情緒的“海綿”。



投射性認同


如果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有他們無法處理的情感包袱,他們可能將它投射到外部,使它成為你的負擔。這聽上去可能有些不可思議,但人們確實可以迫使你為他們處理他們自己不想承認和面對的陰影面。在精神動力學中,這被稱為“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策略,即一個人將自己否認、抗拒的感受和品質安置到他人身上。


當家中有一個或多個家庭成員正糾結於一種讓他們害怕或排斥的情緒時,比如無助、嫉妒、自我厭惡,他們便可能會盡其所能地否認自己的那一部分,並把它排除在自己之外。然後,他們將這種被自己否認的感受投射到接收者身上。而作為接受者,你可能並沒有意識到究竟發生了什麽,就成了為他們的替罪羊。

《馬男波傑克》劇照

比如,內心深處掩藏著恥辱感的姐姐或哥哥可能會將自己無法接受的那一部分“分裂”出來,然後把它丟給你,並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讓你感到自卑和羞愧,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讓你替ta消化了ta深藏的恥辱感。


再比如,父母把自己討厭的、無法處理的自我厭惡部分投射出來,傾瀉到在你身上,於是這些一開始本不屬於你的恥辱和自我厭棄如跗骨之蛆一般伴隨你的成長而日益壯大。


投射性認同比單純的投射行為更加隱蔽、破壞性也更強。如果投射者對你的影響足夠大,投射持續的時間足夠長,那麽ta針對你的投射性認同就可能會侵蝕你的自我意識(Minnick,2019)。


通過直接或隱微的操縱,投射者能夠觸發你的情感反應,對你造成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同一性混亂。這是一種嚴重的個人邊界的侵犯,精神分析學家比昂將其描述為“產生了一種不屬於自己的想法”。

《馬男波傑克》劇照

投射性認同最令人不寒而栗之處在於,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發生在一種無意識的、右腦與右腦之間的交流層面上。投射性認同是我們前言語自我(preverbal self)的殘余,繞過了理性的成人自我。你的家人多數時候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做什麽。他們的行為是出於自己絕望的、創傷的一面。受此影響,你可能一直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他們的投射性認同。


擺脫投射性認同的第一步是意識到它的存在。當你確實識別出自己身上存在投射性認同之後,可能會陷入暫時的否認,或對投射者的憤怒或怨恨中,但這一步的最終目標是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勇敢地面對真相。


話雖如此,探查並分辨這種不良家庭互動模式的過程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它會從根基上沖擊你的世界觀——想要保護家人的那一部分的你感到內疚,試圖繼續否認自己受到的傷害;又或者習慣於自責的你害怕拆穿童年時候的真相所可能帶來的改變。


但承認並接受事實其實並不是為了追責或自憐,它是一個發現真實自我的機會,也是釋放空間幫助你獲得療愈和成長的機會。


在還是一個小孩的時候,你大部分時候都是身不由己的,但如今你已經具備遠離有害環境的選擇權。


你可以設定個人邊界,對任何企圖越界的人說 “不”。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心理上拒絕接受有毒的投射性認同,重新找回真實的自己。

主筆 | Imi Lo

編譯 | 一隻鹿

Field, T. (1994). The effects of mothers’ physical and emotional unavailability on emotion regulatio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9, 208-227.

Minnick, C. (2019). Splitting-and-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Nozaki, Y., & Mikolajczak, M. (2020). Extrinsic emotion regulation. Emotion, 20(1), 10.

Rimé, B. (2009). Emotion elicits the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 Theory and empirical review. Emotion review, 1(1), 60-85.

編輯於 2020-12-11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一隻鹿“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https://www.zhihu.com/tardis/zm/art/260678164?source_id=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