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MBTI性格測試——爭議與價值
一
MBTI是什麽
前段時間MBTI突然又火了起來。
從某種程度上講,我覺得MBTI是知名度僅次於星座的「性格理論」。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大五人格或者霍根性格調查問卷,但多少應該都聽過MBTI或者看到過有人用四個字母來形容自己的性格,比如INTJ、ESFP這些。
MBTI全稱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邁爾斯-布裏格斯性格分類指標)。它的起源,簡單來說是由美國一對心理學愛好者母女,基於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將人的性格分為四個維度,每個維度上體現出兩種不同的傾向。我們常看到的四個字母其實就對應著某種性格類型下四個維度的具體表現。
比如INTJ就是,I(Introvert)-內向、N(Intuition)-直覺、T(Thinking)理智、J(Judgment)判斷。
由於四個維度各有兩種不同的傾向,所以一共可以組合出16種性格類型。
但是,雖然MBTI經常作為職業性格測試出現,在組織心理學專業領域內卻很少看到它的身影。因此盡管MBTI在社交媒體中有很大的熱度,這種「社交」和「學界」之間的矛盾,可能多少說明一些問題。
當然,這不能作為評判MBTI的標準。要深入了解MBTI可能還要結合更客觀的檢驗結果,以及思考MBTI能給我們帶來些什麽。
二
MBTI存在哪些問題
(一)理論出身背景
MBTI的創始人Briggs和Myers母女的本職其實是作家,而不是科班出身的心理學家。雖然她們是基於榮格的理論創造出MBTI,但考慮到那個年代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更多停留在「經驗」而不是「實證檢驗」階段,「名人背書」在這裏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效力。
有些人可能會誤解對MBTI非科班出身的批判是一種「學歷歧視」,但更深層的原因是,缺乏科學心理學的訓練,可能會導致工具研發過程中出現「新手錯誤」以及缺少對實證檢驗的關註。
假設有一個非心理學專業的人,研發出了一個在大樣本、多重覆實驗中都能獲得高信效度結果的測評工具,心理學界可能會驚嘆於這個人的才能,而不是糾結出身不放。
可惜這個奇跡並沒有發生在MBTI身上。
(二)理論形式
性格有兩種描述方式,「類型論」和「特質論」。
MBTI屬於「類型論」,將人分成一個個非此即彼的類型,特別是在某一性格維度上采取二分法的形式,比如「內向型」、「外向型」。
而類似於大五人格這些「特質論」,雖然也會采取多種性格維度的描述方式,但在每個性格維度上更強調的是人們在某個方向上的傾向程度,而不僅僅是傾向本身。
比如我們可以將「內向-外向」這一維度看作一條從1分到10分連續分布的坐標,其中1-2分為重度內向、2-4分為中度內向、4-5分為輕度內向;6-7分為輕度外向、7-9分為中度外向、9-10分為重度外向;中間5-6分則是未顯示出明顯內向或外向傾向的「中間狀態」。
從以上描述我們可以得知,「類型論」的特點是簡單易懂,而「特質論」更加覆雜精確。
雖然一直有「類型論」對「特質論」的說法,但實際上主流性格測試采用的是「特質論」,因為這更符合現實情況,有兩方面可以體現。
首先以MBTI為代表的「類型論」無法解決類型與類型之間的邊界問題。假設還是1分到10分的「內向-外向」坐標,1-5分為內向,6-10分為外向。從傾向程度來看,與10分的重度外向相比,6分的輕微外向其實和5分的輕微內向更接近,但在分類上6分的輕微外向會和10分的重度外向歸到一類,這顯然並不合適。
另外,假如人們在「內向-外向」這一性格維度上呈現雙峰分布,也就是人群在5-6分這個位置有比較明顯的分界傾向時,分成「內向型」、「外向型」兩類理論上說的過去。
但現實時,哪怕我們測量的就是MBTI的得分分布,也無法得出可靠的雙峰分布證據。近幾十年來已經有大量的實驗數據表明,人們在某一性格維度上會呈現出,中間高、兩邊低的正態分布,也就是說沒有明顯內外向傾向、或者只有輕微內外向傾向的人,占了人群的絕大多數。這時候再采用二分法「一刀切」將人們分為兩種類型也不合適。
(三)信度
信度是衡量一個測評工具是否靠譜的基礎指標。簡單來說,信度是看人們多次參與測評的過程中是否能穩定得到相同、或至少在可接受誤差範圍內相近的結果。舉個例子,你想給臥室定制一個櫃子,需要一個精確的尺寸。如果這時有人遞給你一個帶彈性、可伸縮的橡膠軟尺,你就沒法用了,因為同樣的距離你可能每次都會量出不同的結果。這就是信度差。
MBTI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很多做過測試的人反饋,他們在不同時間點完成測試會得出不同的結果。而這些人並不是個例。事實上即便只在5周後重新測試,也會有多達50%的人被歸入到不同的類型中(McCarley, & Carskadon, 1983; Pittenger, 2005)。
關於MBTI信度差的原因,一部分可能源於上面提到的理論形式問題。大部分人在某個性格維度上的表現會處於中間狀態,比如既不明顯外向又不明顯內向。受到測試環境或者近期經歷的影響,人們在某一性格維度上的得分可能會有輕微的變化,比如從5.4分變成6.1分。雖然幅度並不大,但如果采用二分法的描述模式,就會從一個分區跨入到另一個分區當中。
當然,隨著樣本特征和測試條件的變化,MBTI的信度在一些研究中也能獲得可接受的成績(Capraro, & Capraro, 2002),但光有信度還不夠。
(四)效度
效度指的是我們評估的這個工具是否能測得它所要測得的東西。比如卷尺可以用來量身高,但不能拿來稱體重。
MBTI的效度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在很多場合,MBTI都是以「職業性格測試」的身份出現,告訴人們職業上的優勢、劣勢、行為偏好等等。但光有解釋還不夠,要證明一個工具「有效」還需要有可預測性。
但是在預測職業選擇偏好、工作滿意度、領導管理效能和團隊績效表現方面,MBTI都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Gardner, & Martinko, 1996; Kuipers, Higgs, Tolkacheva, & de Witte, 200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2)。
除了以上的預測效度不好,MBTI在結構效度上也不理想。
雖然MBTI聲稱分析的是人們四個不同的性格維度,但因子分析結果卻不能和MBTI的理論結構對應上。
比如,有研究發現MBTI結構上實際可以分出多於四個維度(Saggino, Cooper, & Kline, 2001; Sipps, Alexander, & Friedt, 1985);還有研究發現MBTI中J-P還有S-N這兩個維度之間並不相互獨立,而是具有關聯性(McCrae, & Costa Jr, 1989)。
如果實際的統計分析結果和理論本身有出入,那麽用該理論來為人們做出解釋和指導時就要更加謹慎了。
三
MBTI存在哪些價值
雖然從心理學角度看,我個人認為要謹慎對待MBTI,但在其他方面,MBTI也有其獨特的價值。
(一)社交價值
有時候大家聊性格,並不是真的在做心理學研討。就和聊星座一樣,大家明知道星座本身並不科學,但還是喜歡互相貼標簽。
重點不在嚴謹,而在於易懂、好玩、能引起人們註意。「你這麽嚴謹一定是處女座。不是?這不重要,咱們聊點別的」
MBTI確實很符合上述的特征。一方面「類型論」很容易讓人理解,雖然理論包含了16種類型,但四個維度上只有兩個相反的類型,不是「內向」就是「外向」,還是能一眼看懂。
另一方面,四個字母的描述形式,在簡短的同時,也能和傳統的血型、星座區別開,讓人好奇、利於傳播。
社交閑聊不是開學術會議,用簡單、有意思的話題破冰,比討論嚴肅的科學工具「好用」。
(二)切入口價值
雖然我們不必完全肯定MBTI的結果和解讀,但MBTI還是能為我們提供一些角度,讓我們得以完善對自我的認知,特別是我們在此前從未接觸過其他性格理論的基礎上。
比如結合MBTI的維度,我們可以思考自己與社會環境互動時的狀態、判斷事物的角度、執行任務時的偏好等等。
同時考慮到MBTI中每個性格都有對應的優勢和劣勢,這有助於幫助人們認識到一個事實——性格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之分,重要的是這些性格特征在特定環境下的適應性問題。
(三)渠道價值
有很多人是通過MBTI對心理學感興趣,並走上學習心理學的道路的。雖然將自己局限在MBTI框架下會有風險,但如果能借此機會打開心理學的大門,獲取更專業的知識,這樣無論是對個人成長還是見識增長都有價值。相信大部分人如果真的對性格理論感興趣,也會不斷推動自我去學習、查閱更多的資料。
(四)創作價值
一些MBTI的結果解讀,會附上符合某個特定性格的名人案例,雖然不清楚其中的依據是什麽,但我們完全可以反向操作,依據這些解讀結果,塑造出虛擬人物。
影視或者文學作品中,不同人物間需要有鮮明、區分度高的人物特征,而MBTI框架下16種不同的性格描述,正好可以作為16種現成的人物模板套用,為創作者提供便利。
總結
MBTI四個字母的標簽形式,以及它「類型論」的特點,使得它在保持一定神秘感、看上去有一定專業度的情況下,又能保證不太高的門檻,利於人們傳播和理解。
如果只是為了閑聊社交或者造梗娛樂,對於MBTI倒也不必太較真。
但在嚴肅的使用場景下,比如基於人們的性格評估做出職業或生活上的指導,我們可能就需要嚴謹對待,畢竟MBTI的可靠性,也許沒有看上去的那麽美好。
參考文獻:
Bess, T. L., & Harvey, R. J. (2002). Bimodal score distributions and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fact or artifa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78(1), 176-186.
Capraro, R. M., & Capraro, M. M. (2002).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score reliability across: Studies a meta-analytic reliability generalization study.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2(4), 590-602.
Gardner, W. L., & Martinko, M. J. (1996). Us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to study managers: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management, 22(1), 45-83.
Kuipers, B. S., Higgs, M. J., Tolkacheva, N. V., & de Witte, M. C. (2009). The influence of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profiles on team development processes: An empirical study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mall Group Research, 40(4), 436-464.
McCarley, N. G., & Carskadon, T. G. (1983). Test-retest reliabilities of scales and subscales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and of criteria for clinical interpretive hypotheses involving them. Research in Psychological Type, 6, 24-36.
McCrae, R. R., & Costa Jr, P. T. (1989). Reinterpret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7(1), 17-4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2). In the mind’s eye: Enhancing human performanc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ittenger, D. J. (2005). Cautionary comments regarding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Consulting Psychology Jour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57(3), 210.
Saggino, A., Cooper, C., & Kline, P. (2001).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0(1), 3-9.
Sipps, G. J., Alexander, R. A., & Friedt, L. (1985). Item analysis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45(4), 789-796.
文:車軲轆
責任編輯:殷水
用戶在壹心理上發表的全部原創內容(包括但不僅限於回答、文章和評論),著作權均歸用戶本人所有。獨家文章轉載,請聯系郵箱:content@xinli001.com
心理類型 分析解讀發布時間:2022-05-22 45讚 12評論 2072閱讀
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8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