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匯總圖表並新增Jmicorn 和 VIA 相關產品
別了,2020
2020/12/4
新增 RTL9210b NVMe/SATA to USB3.2 gen2 兼容型方案
新增 JHL7440 NVMe to Thunderbolt 3/USB3.2 gen2 兼容型方案
為USB3.2 Gen2x2 增加更多資料
後續估計不會再更新了
2020/4/4
新增USB 3.2 Gen2x2部分,修正所有USB命名,修正接口描述錯誤和部分措辭;更新圖表。
新增 ROG Strix Arion 篇目;新增大量成品案例;移除部分”推薦“含義字眼
注意本文中
USB 3.2 Gen1=USB3.1 Gen1
USB 3.2 Gen2=USB3.1 Gen2
前言
這片文章最早是在17年發在百度 Macbook吧的,到如今的版本應該算是第四版了
16年MBP全Type-C模具推出,Mac用戶陷入了與花樣繁多轉接設備的鬥智鬥勇之中
但三年以來Type-C產品隨著接口進一步泛用化,產品格局已經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ThunderBolt 3產品相較於先前有了飛躍式的增加,在筆記本市場,Type-C也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新銳機型上
所以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幫助讀者在便攜儲存領域向Type-C口以及更高速的接口協議完成外設叠代
目錄/結構
超長預警
只準備買品牌產品的朋友請直接看結論就行了
想買硬盤盒DIY的請直接跳轉到三,四,五,六按類推薦部分
想詳細了解的可以全文通讀
結論
我知道很多讀者對其他內容不感興趣,所以先把總結放上來,想了解詳細內容以及DIY選項的朋友可以跳過總結往下。
本文針對USB 3.2 Gen 2 & Gen 2×2 與 雷電三 協議下的高性能(外接固態)方案進行推薦,至於機械硬盤,由於其自身性能的限制,並不需要對接口與主控有多考究,購買時只需要挑選外觀討喜做工牢靠,注意不要購買USB2.0 外部接口的即可;
本文以橋接主控為單位,協議分組為大類進行推薦和排雷(這樣組織文章的理由我會在最後的後記中闡述)。
各大廠商的常見橋接主控一覽:
騰訊文檔docs.qq.com/sheet/DWk5FUHdraHJMcU9J
強調一下,我個人不會再提供購買咨詢
目前(2020年12月)
USB外接儲存最強方案是USB 3.2 Gen2x2 轉NVMe,即以ASM2364為主控的固態移動硬盤,極速可達20Gbps,成品有 西數P50,希捷FireCuda Gaming SSD;盒子有麥沃,樂擴等廠商的產品。
缺點是USB 3.2 Gen2x2 並沒有登陸筆記本平台,在桌面平台也沒有普及,但可以通過PCIe擴展卡提供支持,而且也向下兼容USB。
Thunderbolt 3 的最理想方案是以 Titan Ridge JHL7440 為核心的移動硬盤, 雷電3下極速可達22Gbps,USB下可達10Gbps,相比過往的雷電外設勝在兼容USB接口。
成品有 Lacie Rugged SSD Pro(移動硬盤,兼容USB Type-C 但不兼容Type-A)
有支持DIY的方案但只有PCB售賣,沒有帶殼成品,支持Type-A和Type-C連接
Dock/硬盤盒一體方案 比如佳翼雷電3 mini dock 看起來很好,但要求雷電3 鏈接且 必須外接供電,因此本文不納入
看不懂主控的朋友請往下看
前置科普:
首先明確本文的硬盤盒定義:
不需要外接電源的硬盤轉接設備
因此這類外接塢盡管性能強勁,但由於便攜問題直接Pass了
而保留下來的是這類 外部接口→橋接主控(主控電路板)→內部接口 這種比較簡單直接的方案;盡管我們這里舍棄額外的供電,但外置電源有其價值,詳情請見後記。
Q:為什麽不選擇U盤而是死磕移動硬盤
A:由於U盤主控大部分不上心,導致U盤性能普遍不佳,而換做硬盤則可以有靈活的高性能的選擇,從而改善體驗。但在後續的帖子里你其實可以看到像ChipFancier這樣的 U盤外形,但內里還是轉接SDD的方案
Q:為什麽需要轉接才能使用SSD,SSD不能直接連接USB嗎
A:硬盤主控並不提供USB協議的接口,因此需要橋接主控(Bridge Controller 下文簡稱主控)來將硬盤接口轉接為USB
Q:為什麽帖子推薦的主控所連接的外部接口都是USB Type-C
A: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USB type-C代表著更高性能的接口協議,比如 雷電三 ,以及 USB 3.2 Gen2X2 (USB3.2 Gen2不是,它仍然支持Type-A口)
另一方面,更強大的供電。
USB Type-A 在Battery Charge 1.2規範下能夠提供最大5V 1.5A 的電力,而Type-C則能翻倍到5V 3A;這是不掛載額外的電源管理方案前提下能提供的最大電力了。
供電能力即使對於固態也十分重要,這個問題我會在後記中補充
接口/協議科普:
傳輸數據本質上來說仍然是一種通信
我們所使用的Type-C接口,在通信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遠不止一個正反插的USB口那麽簡單,在接口之下,隱藏著規範與指導通信活動的更深層存在,我們稱之為通信協議(以下簡稱協議)通信接口與協議blog.csdn.net/qq_37227553/article/details/80475688
引用一下該文章中關於接口與協議的比喻
接口:
人在用語言交談時,需要用嘴說話,用耳朵聽,通過空氣來傳播。信息的傳遞依賴嘴巴和耳朵來進行發送和接收。微機系統的通信,則利用電、光等媒介。最常用的是電,表現在數字電路中,就是高低電平的變化。單片機的IO口能實現高低電平的收發,認為它是一種通信接口。接口是通信所依賴的實體。
協議:
人在說話時,通過聲帶振動、口型的變化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按照一定的規則,承載了我們所要表達的思想和信息,這套規則稱為語言。兩個人對話,需要使用兩個人都能理解的語言進行,一個只懂中文和另一個只懂英文的人,根本沒法用語言交流(當然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同樣,微機系統通信時,也要有這樣一套雙方都遵從的規定,而這個規定被稱為協議。通信協議和接口都可以有多種,並且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
本文中,我們會將物理接口與通信協議/接口協議加以區分,我們所可以直觀看到的接口,在這里我們稱為面子,而規範傳輸與通信活動的協議,我們會稱為里子
第一點我們所需要認識到的是,面子和里子(物理接口與接口協議)並不是綁定的
舉個栗子
你可以看到這款主板帶有六個面子上是 USB 3.0 Type-A 外形的接口,但接口協議,也就是里子是PCIE X1
它只能配合專用配件使用,如果你把U盤插上去是無法使用的,面子不決定里子
這種情況在協議覆雜的Type-C接口下尤其需要注意,比如請勿將 USB Type-C 與 雷電3(TB3)混淆,這事兒賣硬盤盒、轉接器和線纜的JS可喜歡幹了
下面正事
硬盤盒常規都會帶有兩個傳輸接口,內部的一個或多個用於連接硬盤,外部的一個則用於連接主機。
目前的消費級硬盤,絕大多數都歸於兩種接口協議(里子)下
一個是SATA III (帶寬上限6Gbps)
一個是Nvme (帶寬上限16/32/64Gbps)
企業SAS和遠古IDE之類的這里不提
SATA目前主要以SATA III(6Gbps) 活躍於各類硬盤上,它的面子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個是 與自身同名的SATA接口,也最為廣泛
一個是將自身小型化後廣泛用於早期筆記本的MSATA接口
最後一個則是適應接口發展和統一,從而發展成的 M.2 B&M key接口(對應母口為B Key)
(大部分B key母口在儲存類場景下僅支持SATA協議,而M key一般同時支持NVMe與SATA,M key 與B key相對於邊緣的距離是不同的,因此這個反過來插是要懟爆接口的)
豆知識:
SATA全名Serial ATA ,這個系列其實還有一位新銳大哥 SATA Express(簡稱SATA-E),在9系主板大量出現過,曾被寄予厚望
這個接口看起來是兩個SATA的基礎上再加點東西,似乎仍然是走SATA的老路,但其實是走的PCIE協議,理論帶寬PCIe 3.0 X2 (16Gbps),想不到吧(手動滑稽)
甚至,對於這個接口還有擴展為PCIE口的外設樣品
可惜的是,由於其愚蠢的外形和其他的諸多原因,SATA-E不出所料地被M.2幹死了
豆知識結束,回歸到Nvme部分,Nvme的里子還是PCIE協議的變形與優化,目前市面上的NVMe硬盤能支持到PCIE 3.0 X4的帶寬(上限32Gbps,PCIe 4.0為64Gbps)盡管基本上跑不到帶寬上限,但是傳輸速度是實打實的驚人;Nvme 的面子形式也主要有三種
一個是目前相對最普遍的形式,M.2 M key接口
一個是本家,PCIE3.0 X4接口
最後一個多用於服務器,U.2接口
盤體尺寸為15mm厚2.5英寸對角
U.2的另一個名稱是SFF-8639,它是最新的連接器設計,用於連接MultiLink SAS驅動器或PCIe驅動器(包括硬盤驅動器和SSD驅動器)。 SFF-8639是SFF-8680的修訂版,它是一個29針2通道SAS驅動器接口。SFF-8639 U.2是一款68針驅動器接口連接器,具有更高的信號質量,可支持12Gbps SAS和Gen 3 x4 PCIe或PCI Express NVMe。
引用自https://www.mr-mao.cn/archives/mini-sas-introduction.html
可以看的出U.2規格的應用是針對企業市場的攻城略地
感謝@木頭龍 對SATA Express 和 U.2錯誤的指正
由於PCIE盤體積較大,U.2盤較為少見,因此市面上的Nvme硬盤盒僅有搭載的M.2 M key 的對內接口(並且盤體尺寸一般限制在2280以內)
M.2接口雖然不是本篇的重點,但是這里推薦一篇有關M.2接口入門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這個來了解,2280之類的尺寸含義這里也有介紹M.2掃盲篇之M.2連接器blog.csdn.net/spuer_io/article/details/54981079
接下來是對外接口篇,會相對簡略許多
eSATA,老雷電這種注定被幹死的就不浪費篇幅了,FireWire這種已經涼涼的也不談了。
這里對外接口按里子分類僅有兩類
一種是 USB3.2 (Gen1 帶寬5Gbps,Gen2 帶寬 10Gbps,Gen2x2 帶寬20Gbps)
一種是Thunderbolt (Thunderbolt 3理論40Gbps,實際數據帶寬上限22Gbps,Thunderbolt 4 實際帶寬為32Gbps)
USB 3.2 面子上有USB Type-A,Type-B,Type-C,Micro USB 等形式,本篇以Gen2為主,因此出現最多的會是Type-C,Gen2x2 僅支持Type-C。各協議都可向下兼容
TB3 的標準面子有且僅有 Type-C
上面的對內對外接口可以一對一任意組合,市面上基本都有產品
下面按照里子組合分為四大類推薦
PS.由於TB3的接口帶寬遠高於單個SATA3的帶寬,因此市面上的對內SATA對外TB3的產品基本是磁盤陣列,體積大且要求額外供電,因此這里不對這個組合作介紹
對內SATA對外USB3.2 gen2:
代表:三星T5(ASM235CM),ChipFancier(ASM1351) ,HP P600等;
三星T5(ASM235CM):
三星T5算是一個經典的Type-C高性能移動固態方案;但該產品線已經更新到T7,更快更薄更安全;
三星T5在Windows,Mac OS,以及Android平台都有軟件支持,支持OTG,支持Trim
T5其實也是很老套的硬盤加盒子的形式,這里附一篇T5的第三方評測:Samsung Portable SSD T5 Review: 64-Layer V-NAND Debuts in Retailjump.bdimg.com/safecheck/index?url=rN3wPs8te/pL4AOY0zAwh2SGb6JyLXr2BYJfPHIByiib3Qf1YYnapaxxIAqIwF2MpxaBIU/U/kex+aJRtTcPZN2PwRvZgvUc48HrMSIDFhJAg3tP+TUh3ouk+plOYg9s3C/07FDYnpQKAQkH87bE8V2KV0Ry+50TAcZ2JhoCkG3Cw0e7DP4+GKZ7oG/S9Ri0J1VAfJ+MK42i+GTu0jeX9eIFhSN0NM2VjQnW1d0dPk/H3I7eyat8gi6j/LsAyfwgm5DJ7YwbhtYwPGbuJnYGNA==
通過拆解可以看出,T5其實也跑不出硬盤+盒子轉接的結構模式
T5是一個典型的USB3.2 Gen 2 轉mSATA 方案
硬盤采用的是和850EVO 同款的主控(S4LN062X01),但緩存和顆粒都是升級過的。
橋接(轉接)主控為 祥碩電子 ASM235CM ,與推薦的 ASM1351 同為祥碩電子的第二代USB3.2 Gen2 橋接主控產品。
目前市場搭載ASM235CM的第三方轉接盒子有但不多,比如高聯的產品,但不能由三星的軟件支持,下面DIY部分會提到。
詳細評測請點鏈接,這里不作贅述
ADATA SE730H(VL716):
同樣小巧的SE730H方案,配備了由VL716提供的USB3.2 Gen2 高速接口,內部同樣是盤加盒的形式,與T5不同的是內部不是mSATA 接口而是 M.2 B key 2242規格。
SSD方面主控為 慧榮SM2285,顆粒是來自鎂光的TLC
詳情見下方鏈接,不作贅述
ChipFancier的Type-C緊湊固態U盤方案(ASM1351):
較為老牌的外置固態方案(仔細看能夠看到ASM1351橋接主控,那個最小的方形IC)
優點明顯:結構非常緊湊,體積小性能強,無需線纜
缺點也是:溢價,選擇空間小
DIY選擇:被廣泛使用—— VL716 和 ASM1351
相對更為可靠一點但也更貴——ASM235CM
盒子價格視做工和轉接接口外形(面子)的不同有所浮動,一般都在100以內,ASM235CM較貴,性能上沒有很明顯的提升
各品牌如佳翼,Orico,飈王,綠聯等的Type-C盒子大多都基於這兩款主控,購買時找客服確認一下即可;此外,主控固件版本也需要注意,搭載較老版本的固件可能會導致不支持Trim或其他使用問題
實際速度取決於所安裝的SATA協議固態,極速可超過500MB/s
系列測評:
VL716:
CHH測評:VL716終於剁到~~~在NVMe普及的年代,淘汰SATA的好去處!! – 電腦討論 – Chiphell – 分享與交流用戶體驗
ASM1351:
ASM1351的DIY產品較為稀少,往往是制成U盤成品(比如上面的ChipFancier)後進行售賣,評測請參考其產品評價,這里不啰嗦了
ASM235CM:
DIY產品目前貌有 UNESTECH高聯 ,元谷,麥沃 有生產
個人簡測:【圖片】ASM235CM方案固態硬盤盒開箱【macbook吧】_百度貼吧
JMS580:
目前該主控產品主要有 藍碩U23QC 和 佳翼Q5CW 兩款產品(感謝評論區 @一條鹹魚 補充)
我目前沒有該主控的相關產品,也搜索不到評測,如果有玩過的朋友歡迎來分享體驗
這里需要額外插入一段排雷 ASM1352R:
裝備寫輪眼的朋友在總結的表內能注意到一款特殊標注的主控:ASM1352R
這是一款雙SATA III 協議口轉USB 3.2 Gen 2 的主控
支持獨立雙盤,RAID0,RAID1,JOBD模式
然而實際在RAID0下的測試性能可能還會低於單盤
CHH的一篇測試:USB 3.1 SSD RAID0小煙盒開箱退貨記~~
我自己的簡測:【測評】ASM1352R USB3.1 雙盤RAID方案開盒
積極評價的也有:這硬盤盒居然能玩陣列!ORICO雙硬盤硬盤盒評測 關於Orico的ASM1352R 雙盤陣列測評
不過這玩意體積較大,不便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一個玩玩。
問題可能在於文件系統,沒有後續確認。
因為實際體驗很差,雖然雙SATA雙盤十分吸引人,但是很不推薦
對內NVMe 對外USB 3.2 Gen2:
Caution:使用時請注意內置硬盤功耗並使用Type-C口以獲得充足的供電
上面的方案由於對內接口SATA3的帶寬僅有6Gbps,因此最高速度也就局限於此,希望更進一步開發USB3.2 協議潛能的就可以看這個了
目前支持Nvme轉USB的橋接主控有 JMS583、RTL9210和ASM2362,由於拆解很難收集到所以直接將三個合並起來介紹
此外,Realtek 還推出了 RTL9210b 主控,可以支持 SATA/NVMe 雙協議(同時只支持其中之一)
額外提一嘴JMS583,該主控下的NVMe盤主控似乎可以直接跟計算機通信,因此該主控備受DIY固態開卡人士的青睞,希望保留廠商原生軟件支持的 用戶也可以采用這個方案
先是成品部分:
三星T7(ASM2362):
三星T5的後繼者,三星T7。在原有T5的基礎上提升了接口速度,削減厚度,同時增加了指紋模塊,對商務人士而言確實是比較誘人的升級
根據內構概念圖可以看的出來,不同於T5的很大一點是顆粒板載,不再有動手改造的可能,T7的三維確實不足以塞下一塊2280盤,這點也在意料之中;所用橋接主控為ASM2362,拆解可見 @楊凱霖 的T7 拆解[全國首發] 三星 T7 Touch USB3.2 Gen2 移動固態硬盤 500GB版本 拆解bbs.luobotou.org/thread-46009-1-1.html
閃迪 Extreme Pro:
注意是 Extreme Pro,不要跟 Extreme 那個搞混
雖然能找到拆解,但是僅指出了該產品是盤盒分離結構並且盤是SN750方案,並沒有告知橋接主控型號,可惜,但是按照閃迪和西數的作風,應該也是ASM2362。詳情請閱讀下方鏈接
新款的Extreme Pro 已經支持USB3.2 Gen2x2 20G接口,內置硬盤SN730
Crucial X8(ASM2362):
雖然Crucial現在在固態市場不算響亮,但比較早期的固態玩家應該知道這個品牌基本就是鎂光親兒子
根據拆解後的觀察,可以看到也是盤盒結構,搭載硬盤基本確定是 Crucial P1 ;
SSD主控是慧榮SM2263ENG,緩存是1G鎂光DDR3,而顆粒是鎂光的QLC (wtf?)
橋接主控是ASM2362,詳見下方鏈接Crucial X8 Portable NVMe SSD 1 TB Reviewwww.techpowerup.com/review/crucial-x8-portable-nvme-ssd-1-tb/2.html
成品還有其他的一些,比如聯想拯救者之類的,但大多都是東拼西湊的組裝貨,這里不提了
下面直接DIY部分:
ROG Strix Arion(ASM2362):
這個產品目前在海外還是挺火的,我不確定是不是ROG大力跟各媒體人PY過;
產品價格目前大約400RMB,跟常規的JMS583以及ASM2362 盒子的200左右的價位有不小的差距,但也確實有獨到之處
Advantage:
- 無螺絲拆裝,玩多了盒子就會理解這玩意對外部觀感確實影響很大
- R G B
- 這麽便宜的ROG配件確實很適合充值信仰
Disadvantage:
- 相對貴
- 成也RGB敗也RGB,據說光效控制軟件很爛;另外我這種人比較喜歡黑白色調,沒有白色設定就比較勸退
- 19年11月才上市,太晚,WD P50 基本同期上市
隨便貼一個B站的測評比硬盤還貴的硬盤盒會有人買嗎? ROG 絕影固態硬盤外接盒開箱體驗www.bilibili.com/video/BV1jJ411v7RZ/
NVMe橋接方案其實出現最早的是JMS583,後來ASM2362以及RTL9210 才推出
目前各個牌子比如ORico,綠聯,飈王等都有產品
國內最早做這個產品的應該是佳翼
所以這里拿佳翼 JMS583 主控的轉Nvme X2 盒子做個典型
ASM2362主控則是後來才推出的,因此產品較少
這兩款主控都可跑到900MB/s以上的傳輸速度,但需自行挑選合適的 Nvme 固態
對內Nvme對外USB 3.2 Gen2x2:
Caution:使用時請注意內置硬盤功耗並使用Type-C口以獲得充足的供電
Gen2x2 接口理論帶寬20Gbps ,追上了早期的半速雷電3是目前USB陣營最強的傳輸協議了
目前市面上僅有ASM2364主控支持這個方案的硬盤橋接
而產品似乎也僅有 西部數據P50 和 希捷 Firecuda Gaming SSD,以及閃迪新款Extreme Pro,使用和P50相同的PCB
DIY方案和配套的相對便宜的Gen2x2 母口擴展卡(ASM3242)都已經陸續出現不少,不過似乎由於價格原因並沒有像我預期的那樣很快把Gen2 口的方案淘汰掉。
西數P50拆解和評測信息請見我自己的文章Leaves:世界首批USB 3.2 Gen2X2 移動硬盤 西數 P50 拆解(WD P50 Teardown)54 讚同 · 57 評論文章
DIY方案:
硬盤盒有麥沃,Orico等品牌,價格都在200元左右
PCB設計都要比Gen2的幾個方案肥碩一些,因此DIY盒子的體積都要比先前的大
沒有USB 3.2 Gen2x2的計算機也可以通過購買PCIe擴展卡來提供支持,早期的技嘉擴展卡價格昂貴且渠道稀少,目前國內賣該接口擴展卡的主要也還是麥沃和Orico,都是ASM3242 方案。
對內NVMe 對外Thunderbolt方案(新兼容型):
目前新的兼容型雷電方案有且僅有JHL7440 一種
不同於上文介紹的 USB to NVMe 只能通過USB協議鏈接
也不同於下文 舊 thunderbolt 3 to NVMe 只能通過 Thunderbolt 協議鏈接
JHL440 在雷電接口上可以 以雷電3協議進行鏈接,在USB接口上可以以最高USB3.2 Gen2 協議進行鏈接,為同時追求強IO性能和兼容性的用戶提供了十分理想的選擇,可惜的是它同時也繼承了雷電方案的部分缺點
Advantage:
- 強兼容性(雷電3 & USB3.2 Gen2)
- 強性能(雷電3 最高22Gbps 數據傳輸帶寬,高4k 性能,低延遲)
Disadvantage:
- 較昂貴(雷電設備一貫的特點)
- 體積較大(器件較多導致成品體積相對USB方案較大)
- 非一致性(不像USB 那樣的單IC 解決問題,雷電口需要多IC共同構建,不同廠商使用的不同設計和固件會導致兼容性和性能的差異)
- 出生太晚(雷電4 32Gbps 的數據帶寬支持近在眼前,雷電3已進入淘汰倒計時)
成品:
LaCie Rugged SSD pro:
Caution:該產品只支持Type-C 接口的USB連接,Type A母口不支持
評測和拆解鏈接見我的測評:Leaves:舊雷電時代終結者——Lacie Rugged SSD Pro25 讚同 · 13 評論文章
DIY方案:
JHL7440 硬盤盒配件
支持 Type A 和 Type C 的USB連接
目前僅有PCB售賣,並沒有其他品牌包裝成成品
對內NVMe對外Thunderbolt方案(舊):
Caution:不支持USB 主機口
Caution:不支持USB 主機口
Caution:不支持USB 主機口
Thunderbolt 3的主控有且僅有Intel 自己在研發生產,而且由於這里只著眼於在硬盤盒上的應用,因此盡管型號不少,但基本沒啥區別,而且都不支持在USB協議上運行(Titan Ridge 系列存疑)
所以這里不糾結主控型號直接進入產品環節了(反正都是牙膏廠的芯)
典型產品:三星X5(主控不明),HP P800(JHL6340)
三星X5:
三星X5是今年(2018年)八月底發布的產品,算是很年輕的產品了
感謝評論區@小大熊貓 提供的X5拆解評測http://www.thessdreview.com/our-reviews/thunderbolt-3/samsung-x5-thunderbolt-3-portable-ssd-review-1tb/www.thessdreview.com/our-reviews/thunderbolt-3/samsung-x5-thunderbolt-3-portable-ssd-review-1tb/
具體參數和評測這里不多介紹,請參閱三星官網和各評測媒體
HP P800(JHL6340):
我個人的評測可以翻我的的文章列表
這里直接貼一個Chiphell的評測:
免驅支持Mac OS以及 Windows
這款移動硬盤可更換內置硬盤,且內置硬盤性能不佳,所以比較推薦自己買最低配的後自行更換高性能大容量盤
(可以看到雷電三線纜和內置硬盤都是可更換的)
其他DELL,LaCie之類的產品就不多作介紹了,評測一搜就有
隨後是例行的DIY產品環節:
這里就偷點懶直接找馬雲找答案了,海外玩家基本沒有其他的方案
排除掉磁盤陣列等搜索結果,TB3轉Nvme的只剩下佳翼的與一個高頻出現的盒子,兩個方案
關於比較多見的貌似是LT-Link推出的TB3方案:
你可以將它與上方的P800進行比較,會發現PCB的走線和器件位置是完全一樣的,甚至連外形都是一樣的,啥意思我不多說啦。
而佳翼的方案是在18年11月1日上架的,方案總體上也和P800類似,但部分布局和走線上確實有所不同
所以買DIY產品還是買品牌產品比如P800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LT-Link盒子價格1000出頭,跟HP P800拉不開差距,而佳翼的目前也漲到1000出頭的價位了,看起來DIY產品似乎反而缺少性價比(笑)
順帶一提,雷電三硬盤盒的一個有趣玩法:
目前有雷電三硬盤盒配合M.2外接顯卡部件進行外接PCIE設備的玩法,我個人已經測試過使用P800外接顯卡在Windows和Mac OS下都是可行的,外接英特爾750也可行,但需要換成一般的轉接設備;這兩個配件的價格加起來相比入門級雷電盒子比如Akitio Node沒有優勢,功能上除了可以拆分使用外也沒突出之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弄一套把玩把玩
這套設備在 egpu.io 也有自己的詞條,只不過估計少有像我這樣替換TB3轉M.2 配件的EGPU討論:ADT-linkegpu.io/forums/thunderbolt-enclosures/adt-link-r43sg-tb3/
主控整理:
這次新增了Realtek和Intel部分的主控,USB橋接主控龍頭仍然是先前的三家廠商的產品,分別為VIA(威盛電子),JMIcorn(智微電子),以及ASMedia(祥碩電子)
很湊巧,都是台灣廠商。
VIA和ASMedia是早在USB3.0混戰時期就開始為計算機主板提供USB橋接主控的老牌廠商,後來則是英特爾一統天下;JMIcorn也是老牌廠商之一,不過此前重心應該不在橋接主控
有趣的是如今英特爾強推TB3,只生產兼容USB3.2 的TB3主控而不推出獨立的USB 3.2主控,目前的USB3.2 設備主控市場仍像是3.0混戰時期由第三方所占據,然而主機控制器基本完全被ASMedia把持(USB 3.2 Gen2 主機控制器ASM1142,Gen 2×2 ASM3242)
三家基本上是目前盒子主控的龍頭,其他也還有幾個不錯的方案,主要是Realtek,在網卡領域壓倒性的那個小螃蟹
(淺綠色為支持,淡黃色為不支持)
注:USB 3.2 Gen 2 代表其擁有高達10Gbps的帶寬,兩倍於USB3.0與USB3.2 Gen 1 但由於木桶效應,速度會受到轉接的SATA III 所限,不可能超過6Gbps(約600MB/s),若轉接為NVMe,那麽接口本身則會反而成為短板;USB 3.2 Gen2X2 則是Gen2 的兩倍帶寬,20GBPS。 UASP則是面向USB的高速傳輸協議,若不支持,SSD連續讀寫會十分難看。 Trim為SSD擦除指令,用以優化SSD長期使用下的性能
附上各廠商的鏈接:
JMIcorn產品序列:http://www.jmicron.com/product0201.html
ASMedia產品序列:http://www.asmedia.com.tw/eng/e_products_list.php?item=83&cate_index=0
Intel產品序列:https://ark.intel.com/ZH-CN/products/series/79641/Thunderbolt-
很遺憾VIA官網沒有一毛錢信息是關於橋接主控的,這里只放一個PPT了;VL720至今仍未面世。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內容了
補充/後記:
USB插舊雷電三設備(JHL6340)我已經替各位測試過了,連VCC指示燈都不亮 ,系統內無反應
主板Z270G,自帶C口USB 3.2 gen2
USB接口的供電對於固態硬盤重要嗎?
由於USB進入3.0時代後供電能力持續增強,以及人們對於固態硬盤低功耗的固有印象,在固態移動硬盤這個場景下很多人(包括我)都會不把功耗當回事,但其實是會埋下隱患的。
我們挑個案例西數4TB混合藍盤實測:5400轉速能忍,但功耗嚇人m.ithome.com/html/161020.htm
以該文章對3.5英寸機械硬盤的測試(讀寫功耗穩定在7W左右)為參照
同為SATA 3 接口的英特爾固態 S3710 的活動功耗高達6.9W
而搭載MLC顆粒的NVMe盤功耗更為爆炸,1TB版 970Pro 的平均功耗可達5.7W,峰值達到8.5W
英特爾的 3D XPoint 顆粒在功耗上更是是不甘示弱
這時回頭看看接口供電,這誰頂得住啊
不過也沒必要過於擔憂,一眾TLC盤則在功耗上好看的多,以760P為例:
所以,越是在高性能的應用場景下,供電越是需要納入參考,不想折騰這些的拿TLC或者QLC盤裝上就是了
此外,MLC顆粒也偏向於耗電大戶,我手上信息有限,只能找到一個Tom’s hardware 很老的測試供大家參考
再往下則是關於本文組織形式:
Q:為什麽帖子要以主控為單位而非以實際產品為單位進行介紹與推薦?
A: 原因之一是產品眾多,核心部件制造門檻低;我個人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進行逐一評測,測出來也過於龐雜
原因之二是因為產品同質化嚴重
以我手頭的M.2盒子與ORICO的SATA盒子為例
二者都使用的是同款主控VL716
M.2盒子:
ORICO SATA盒子:
二者結構都很簡單
除了主控以外的功能IC都僅有一顆貼片FLASH,用於儲存信息
其余的包括晶振電路和供電回路只要照抄廠商的手冊就可以,絕大部份的功能都已經由廠商集成到主控中去了
能夠由下遊制造商所影響的電氣性能實在有限
因此,在主控相同的前提下死磕不同品牌的產品性能差異完全沒有必要,著眼於外形設計還有價值一些。
而外形這種主觀判斷也不需要我說三道四,因此最後選擇以主控為中心進行介紹,列舉部分典型產品作為代表的組織方式
Q:為什麽分類時以協議(里子)組合進行分類,而非按接口(面子)組合分類?
A:與上面的緣由類似,一方面接口組合過多,很多特性重合
另一方面同協議下的不同接口差異很小,轉接成本普遍較低
以NVME(PCIE)為例
PCIE轉 M.2 M Key 結構簡單且十分便宜(你的手要是拿得住的話,說不定可以徒手持線轉接)
轉回去的也是同理
盡管有部分例外,比如U.2轉接設備稀少且昂貴;只支持卡片式固態的MSATA,M.2 B Key由於不包含完整的SATA供電定義,僅能轉接成SATA數據口而非包含供電的完整接口
但是在硬盤領域核心功能是相同的,因此本帖中合並並簡化到接口協議進行講解
編輯於 2021-03-11 20:02
高性能Type-C移動硬盤挑選指南
Leaves工科學生,菜的摳腳,素質雕差關注他1,467 人讚同了該文章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