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5 月. 3, 2023/星期三

情緒垃圾

年輕人的新難題:你是情緒垃圾制造者?還是情緒垃圾桶?|社沒趨勢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人的一切煩惱,都源於人際關系”,而在“情緒價值”被反覆強調的如今,人際關系中的垃圾情緒處理成為年輕人最大的煩惱。

“我也很累啊,為什麽他們總是要跟我分享這些煩心事呢?”
“我本來以為我們關系很好,但後來發現她只有在不開心的時候才會找我。”
“雖然我覺得很難受,但她是拿我當好朋友才會跟我講這些的呀。”

傾聽者能安靜聽對方傾訴不滿、焦慮、委屈,終究是帶著對對方的喜愛的。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的忍耐被濫用,自己的真心被踐踏,於是憤然崛起:拒絕成為情緒垃圾桶,從我開始。

現代人,全身心抗拒成為情緒垃圾桶

“情緒垃圾桶”,是指當人情緒不好時,把不良情緒通過語言、行為、暴力等宣泄的某個人或物。

工作中遇到的垃圾同事,戀愛中男友的騷操作,學業中的困難挫折,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存在讓人覺得不舒適的情境,讓人心生憤怒、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而互聯網的便利使得人們能以很低的成本將這種“垃圾情緒”通過網線傾瀉到另一個人的生活中。

生活中的糟糕事情無法避免,那麽親友似乎存在一定情理上的義務幫助正深陷泥淖的人疏導情緒。但令現代人反感的是:為什麽總是自己被單向輸出情緒垃圾?

為此,一批年輕人為了保衛自己的精神領域,也是各出奇招:

1.敷衍文學才是王道

自從敷衍文學爆火並成功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後,人形“情緒垃圾桶”當然也不會放過這一利器。不想處理對方的糟糕情緒也不想讓關系太僵硬時,就來開啟敷衍大師模式:“怎麽會這樣呢?”“好家夥”“你太難了”,基本上來回個幾輪對方也就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沒了傾訴欲。

而能取得這樣的效果,主要是情緒傾瀉者的傾訴隱含著情感共振的需求,而敷衍學的本質則是將沒有情緒投入的敷衍包裝得沒那麽敷衍。築起一座隔絕情緒交換的高墻然後裝點上美好的裝飾,是現代人最後的體面。

2.用魔法攻擊魔法

朋友圈的點讚之交總跟你吐槽男友的直男操作怎麽辦?

魔法派選手會建議你:把話題拉回到自己身上,把工作中所有的不滿之事都倒給她。如果還嫌不夠,那就找她借錢。

這種方法的核心是忽視對方的需求,並表現出強烈的利己傾向,這樣傾訴者會在感情上遭受雙重打擊。而自己在拒收對方的情緒垃圾同時,也處理了自己的垃圾情緒。但這種大招對關系的破壞性過強,一般也就被用於“人間奇葩”身上。

3.炙熱真誠的打直球

在親密關系雙方生活都很難的時候,自己能共情到對方的艱難,但也的確無力處理對方的情緒時,你會怎麽辦?

直球型選手選擇剖開自己,坦誠所有的關心和困擾,“我知道你真的很不開心,但你過多的傾訴也讓我的生活增加了很多壓力。”她們選擇主動建立情感連接,將關系的主動權交付到對方手上的方式,以雙方關系為挾讓對方適當約束自己。

當然,如果每段關系的處理方式都能如此明確簡單,也就不會有這麽多年輕人如此困擾了。畢竟不是人人都有底氣去直接拒絕接收垃圾情緒,這種沒有內耗無需技巧的方式終究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取得效果。

人與人之間的覆雜糾葛使得垃圾情緒的處理格外難,那麽如何從根源上讓自己擺脫“情緒垃圾桶”的身份呢?

如何避免成為情緒垃圾桶

在正常人際交往中,都會存在傾訴負面情緒並接受負面情緒的時候,大部分人只是偶爾成為別人的“情緒垃圾桶”就可以進入漫長的CD時間。可是有一類人,在成長過程中,不自覺得將自己修煉成了“情緒垃圾桶”型人格。

人格的自我覺察

如果你有接觸過“習慣性垃圾情緒制造者”,你會發現他們一般並不是在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而只是一味的發泄感情:他們沈溺在這種模式中無法自拔。而“情緒垃圾桶”型人格本質也是一體兩面的在強迫性重覆這種不愉快的經歷:明明知道對方並不是在尋求幫助,卻還是一次又一次的接收了所有的垃圾情緒。

習慣性成為“情緒垃圾桶”並不意味著一定是討好型人格,但其人格中的討好程度往往較高,雖然她們隱約意識到這種關系不太健康,但自我概念模糊及自我情感抑制都使得她們沈迷在這種“被需求感”中。

而另一類人則是因為無意識的成為了“神使”(“神使”對他人的感受和情緒,有著極高的敏感度和辨識力,能夠快速、深度共情他人,而求助者也能很快對她們打開心扉)。擅長觀察,溝通以及思考使得她們具備超強的情緒處理能力,而幫助他人的“使命感”以及傾聽他人時的“深度鏈接感”使得她們不會拒絕他人。

如果當你持續半年以上都在擔任身邊人的情緒處理者,那麽你可能需要自我評估一下是否無意識的成為了“情緒垃圾桶”型人格,然後有意識糾正。

高效高質處理垃圾情緒

真正讓現代人覺得痛苦的是:情緒傾瀉往往發生在深度親密關系(父母與子女,情侶,摯友等)之間。雖然這種病態重覆消耗掉了正常人體內的能量,可這段關系卻是我們無法割舍的。那麽如何高效高質處理對方的糟糕情緒,就成為當代人必須修習的一課。

首先,解決對方問題的第一要義必然是自我保護,評估彼此的邊界並為自己設置底線是進入這段情緒決鬥場的首要任務;

接著,處理對方情緒的技巧也很重要,比如B站UP主認為正確的方式應該是“表達支持-傾聽故事-反饋情感-反饋認知”這一套連續操作,而不是采取“轉移註意力式”“自戀式”等有毒的安慰方式(來源於B站:【深度心理科普】如何真正安慰一個痛苦的人?);

最後,你需要適當平衡自己的心理,可以采用反向傾述自己的糟糕經歷或是其他獲取能量的方式。以及控制心理支援頻率以避免被深度依賴。

其實,真正讓人得以走出糟糕情緒的並不是交流的技巧、實質的方案等,而是一顆赤誠的心。“開始安慰別人的同時,意味著你將會拋開自我,至少是在生命這一小段時間裏,全為支持另一個人而活著。”

所以,安慰者也需要拋去對技巧的依賴及對自己能力的傲慢,需要知道,全情的投入到另外一個人的生命中是出於對對方的愛,而平衡自己的投入程度及對方的依賴程度則是出於對自己的愛。

保持沈默或勇敢地說不

最後,當察覺到對方已經進入病態的強迫性行為時,就需要適當的回避,靜待時間撫平所有的一切。偶爾恰當的表達自己的不適,在保護自己的時候也是對對方的一個提醒。

 避免成為慣性垃圾情緒制造者

每個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在情緒交易市場上,大家其實並不抗拒成為暫時的“情緒垃圾桶”,真正讓人介意的是那種一味索取別人的情緒價值,卻努力回避他人情緒的行為。

所以,在感情上格外依賴別人的人也有必要審視自己的情緒流通軌跡:

1.是否會看輕他者的傾聽

“她只是聽了一會,可我是真的傷心了啊。”這種“瓊瑤式”的自我中心是最傷害傾聽者的行為。每個人在別人心裏都會有一個情緒銀行,如果只是一味的消耗他者的能量,而不反饋能量,那麽關系破產也是必然結果。

2.是否在回避真正的問題

互聯網的存在給了人們以轉移註意力的渠道,在面對難以處理的問題時,我們可以輕松的通過瀏覽短視頻、刷新微博、以及向朋友發消息等方式來緩解當前的不適感。但如果一直通過轉移註意力的方式來回避問題,這種焦慮憤怒的情緒會長期的在後台運行,而對於那些習慣將自己的情緒交給別人處理的人自然就會不停的向外界傳播負能量。

3.是否突破了別人的邊界

在情緒紓解上也同樣存在邊界感,不合適的將垃圾情緒交給錯誤的人是對彼此的傷害。來自工作的糟糕情緒,和同事聊會更容易得到寬容;由於認知偏差帶來的憤怒,和三觀一致的人吐槽會更容易得到理解;和關系更密切的人聊內心的焦慮,會比泛泛之交聊更恰當。

雖然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系,但快樂也是。

在我們有能力處理親友的糟糕情緒時,我們能感受到非凡的付出感,而當我們知曉有親友願意處理我們的糟糕情緒時,也是情感上莫大的支持。

學會情緒處理,並不是築一面高墻去隔絕情緒,而是讓彼此的情緒更好的疏導流通,畢竟糾葛才是人際關系的本質。

作者:顧堪 編輯:叉燒
新聞來源: qq點擊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
https://redian.news/wxnews/46530


總是成為別人的“情緒垃圾桶”|5個方法幫你緩解“共情疲勞”

簡單心理已認證帳號​關註142 人讚同了該文章

有段時間,我非常抵觸看到一個朋友的微信消息,甚至連那個小紅點都不想打開。

我知道這是為什麽:每次跟她聊完天,我都很累。她幾乎每次找我都是在傾訴負面情緒,而我總是會非常投入地傾聽、試圖幫她解決問題。

我覺得自己的疲憊感,甚至早已超過了她一開始的負面情緒。

後來我發現有這個問題的不止我一個人,比如前幾天一個讀者的留言:

不管是給別人說話還是聽別人說話,都會自動站在對方的角度幫他考慮很多問題。經常被影響,覺得很無力、心好累。

這樣時間一長,我就不想跟人有太多接觸,總想一個人待著,但又怕讓別人覺得我冷漠。我該怎麽辦?

你也會這樣嗎?總是不自覺地卷入別人的情緒漩渦,感到無力、疲憊和深深的挫敗。

來看今天的文章吧。

總被“共情”搞得“心很累”?可能跟這些因素有關‍

我們的共情能力,跟體力、精力、自制力一樣,本身就是有限的。但我們常常忽視這一點。

英國臨床心理學家西蒙·巴倫·科恩爵士(Simon Baron-Cohen)在《惡的科學》一書中,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分析了共情。他發現,人類的共情能力,就像身高和其他特征一樣呈正態分布。

這意味著在人類社會,有少數人的共情能力極強,“大愛無疆”說的就是這種人;

有少數人的共情能力極弱,比如自戀人格障礙患者。

我們大多數普通人,共情能力都處於一個中等水平。而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能對別人感同身受。

當人共情能力有限,卻又總是過度使用這些有限的能力,就會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人們之所以會過度使用自己的共情能力,可能跟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1.特定職業和生活環境

長期處在需要高共情環境的人,會把共情內化成自己的責任。

有些職業本身就對共情能力有更多的需求:比如醫務工作者、社會工作者、記者、警察、消防員、律師、學校輔導員。

生活環境也是一樣:如果你在生活中需要長期擔任一個照顧者的角色,比如家裏有需要照顧的病人、精神疾病患者、遭遇過嚴重創傷的人,這種環境本身會讓你把”共情“內化為自己的責任,認為自己需要無條件地服務和幫助別人,這會帶來共情上的倦怠感。

2.高敏感

同理心強是高敏感的突出特征之一,在之前的文章裏我們就說過,高敏感者傾向於吸收、共情他人的感覺,對人際關系中的細節更加敏感,也更易受沖突和他人負面情緒的影響。

而這往往會帶給他們更大的壓力,同樣強度的社交活動,高敏感者會因為感知到更多的信息和情緒壓力而選擇退出。比如文章開頭那位渴望獨處的讀者。(來自簡單心理認證咨詢師李娜)

3.邊界感缺失

如果你總覺得自己應該對別人的情緒負責,這其實是一種邊界感不清晰的表現。尤其在家庭成員、親朋好友這樣的內群體之間,他們可能會認為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責任,或者他人唯一能求助的人只有自己,出於內心的同情、關愛、愧疚或者莫名的責任感、使命感而”奮不顧身“。

就像看了一場電影久久無法從劇情中走出來一樣,邊界感不清的人無法從他人的故事中“退場”,他們可能沖上去(甚至是未經邀請的)改變那些引發情緒/問題的現實情境,希望拯救他人於“水火”之中。

4.低自尊

如果並非出於職業的需要,一個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傾註在和他人的關系中並致力於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人很可能是低自尊的,他人永遠比自己/自己的家人享有更要的優先級,也就意味著自己/自己人沒那麽重要,而幫助他人解決一個“重大的問題”並得到好的結果所獲得的價值感是非常大的,可以一次次強化“我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可以對他人造成重大影響”此類提升自我價值感的信念。

過度共情,可能會出現”共情疲勞“

就像長期超負荷運動會造成肌肉損傷一樣,過度使用你的共情能力,很可能會給身體和情緒帶來負面影響,這在臨床上有一個專門的概念:共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

心理學家查爾斯·菲格利(Charles Figley)這樣描述”共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因為長期暴露在共情壓力下,在身體和情感上感到疲憊和功能障礙,導致同情他人的能力下降。

共情疲勞可能的癥狀有:

  • 註意力很難集中
  • 容易被驚嚇
  • 很難對事情保持客觀態度
  • 總是覺得很累或很焦慮
  • 出現麻木、抑郁的情緒
  • 缺乏自我價值和意義感

共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這個詞最早出現1992年歷史學家卡拉·喬尼森的一篇文章中。他在觀察急診室醫務人員時,發現他們正在被一種特殊的倦怠感困擾:一位名叫傑姬的護士傾盡全力去救自己最喜歡的病人,但她失敗了。在這之後,她感到強烈的無助和憤怒。

在這個詞出現之前,類似”共情疲勞“的現象已經被發現並記錄在醫學文獻中。1980年,《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指出“了解他人的創傷可能是創傷”。當時這個現象還沒有被明確界定,但人們已經發現,”接近創傷本身可能是破壞性的,像二手煙“。

奇怪的是:盡管有那麽多人被共情疲勞困擾,但在”感同身受“這件事上,我們往往習慣給自己設定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標。

如果你幹了一天家務,身體很疲憊,你會很自然地做到沙發上休息;考了一天試,腦子很累,會聽聽音樂放松放松;可當你頻繁地共情他人,感到疲倦、無法繼續共情的時候,卻會在心裏升起一種負罪感:我是不是太冷漠了?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所認為的“冷漠”,就像渴了要喝水,累了要休息一樣,是非常合理的一種心理需求。當你在共情他人這件事上出現了倦怠感,擔心自己太過冷漠的時候,其實恰恰是情緒在提醒你:你的共情功能今日已用完,該休息了。

如何正確地共情?

如何共情才能避免“共情疲勞”?

1.想“共情”卻不被影響是不可能的;也許,你應該先觀察自己是怎樣被影響的

我們常常期待這樣一種理想狀態:既做到共情,自己又不被影響,這本身就是不太可能做到的。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調整自己的預期:

與其追求理想化的”不被影響“,不如先來觀察自己是如何被影響的。

這個觀察,其實就是在傾聽他人的時候,拿出一部分的精力來捕捉自己的念頭和反應。當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被卷入的過程,也就逐漸有了跳出它的能力。

2.敷衍式共情:糊弄不可恥,還有用

放下“要幫對方解決問題”的執念。要知道,大多數人就是為了傾訴,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很可能傾訴者本人都沒有真正搞清楚自己的問題是什麽,解決就更不可能了。這個時候,可以嘗試下敷衍式共情。

簡單重覆對方最後一句話,或者簡單回應以下句子,比如:

  • “嗯嗯,是是是”
  • “你說的有道理”
  • “我理解你的感受”
  • “對對對,太讓人生氣/難受/沮喪了”
  • “這不是你的錯”
  • ……

為了防止對方詢問你解決問題的方案,你要嘗試先把這個問題拋給TA,先於TA提出,“你準備怎麽辦?”或者坦誠地說自己不知道。(來自簡單心理認證咨詢師李娜)

3.發覺自己開始“機械共情”時,停下來

當你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聽這個人說下去,或者只是在機械地做出“我理解你”的姿態時,停下來。

“感同身受”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即使是對於專業助人的咨詢師,也無法做到完全的共情,更不要說普通人了。不要把“共情”當成一件必須要做到的任務。

“無法再聽這個人說下去”是共情疲勞的一個明顯征兆,沒有傾聽作為基礎,任何共情都是虛偽和浮誇的。這代表著傾聽者需要暫時離開這種情緒的漩渦出去透口氣了。(來自簡單心理認證咨詢師胡威凜)

4.謹慎給出建議

還是上文提到的,很多時候,傾訴者本人都還處於情緒中,搞不明白自己的問題是什麽。這個時候,與其盲目地給建議,不如了解更多信息:

  • 你現在感覺怎麽樣?
  • 他做了什麽?
  • 你自己覺得呢?
  • 怎麽能讓你好受點?

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傾聽就好了,而這些問題,恰恰能幫當事人理解自己的問題。

5.劃分人際關系圈層,把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人

共情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能力,你不需要時時刻刻使用它,把它用在對你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上。

劃分人際關系的優先級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以自己為核心,按重要程度把你的人際關系分級,把它放在一個日常可見的地方,提醒自己要按順序給出自己的共情。首先是自己,然後是重要的家人、朋友,依次類推……

劃分關系層級還能幫你看到自己當前的共情使用情況:比如一個會花整個周末去做志願者,卻不能抽出一個小時跟自己的伴侶孩子聊天的人,共情的使用就是頭重腳輕的。當他看到這個參照系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調整。

共情是一種珍貴的能力,前提是你不把自己當成一個理解和處理他人情緒的工具。“感同身受”是一件奢侈品,它需要飽滿的能量、準確的理解力,和一點點機緣和運氣。

在共情別人之前,先照顧好自己。

感謝簡單心理咨詢師 李娜胡威凜 對本文的幫助。

Reference:

Simon Baron-Cohen, The Science of Evil: On Empathy and the Origins of Cruelty ,ISBN:9787559810397

Meadors; et al. (2008). “Compassion Fatigue and Secondary Traumatization: Provider Self Care o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22 (1): 24–34. doi:10.1016/j.pedhc.2007.01.006. PMID 18174086

Barnett, Jeffrey E.; Baker, Ellen K.; Elman, Nancy S.; Schoener, Gary R. (2007). “In pursuit of wellness: The self-care imperative”.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8 (6): 603–612. doi:10.1037/0735-7028.38.6.603. ISSN 1939-1323.

Neff, K.D.; Kirkpatrick, K.L.; & Rude, S.S. (2007-02-01). “Self-compassion and adaptiv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1 (1): 139–154. doi:10.1016/j.jrp.2006.03.004. ISSN 0092-6566.


「簡單心理」成立於2014年,是國內領先的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務平台,只提供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服務。 找專業心理咨詢師,來簡單心理。

想尋求心理服務,卻不知如何選擇?試試「心理評估」服務,請戳「https://jdxli.com/sz8oi」。專業心理評估顧問幫你梳理困擾,並量身定制心理健康方案,按需推薦匹配你的咨詢師。

編輯於 2022-08-17 16:48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4193812


關係中的另一種攻擊!原來我只是你的「情緒垃圾桶」

文 / 遠見好讀    2020-02-27瀏覽數 64,500+

編按:
說到情緒攻擊,一般人都會聯想到大發脾氣或破口大罵、滿口髒話的模樣,其實並非如此。在日常關係中,情緒攻擊反倒是以無聲的方式進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將對方當作情緒垃圾桶的行為。如果你正痛苦地承受著某人的情緒,那麼請重新檢討兩人的關係。

如果有誰將你當作情緒垃圾桶,請務必記住,那個人不是因為把你當好朋友、好家人、好同事,才對你宣洩情緒,那是一種情緒攻擊。(本文摘自《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一書,以下為摘文。)

有些人只挑好欺負的人發洩情緒 

垃圾桶和化妝室是我們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之一,因為人類從出生到死亡都會不斷製造出垃圾和排泄物。情緒也是如此。究竟什麼是情緒垃圾桶?其實任何情感都是可貴的,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像垃圾一樣的情感。我個人認為,人類沒有任何一種情感是可以被拋棄的。

既然如此,又為什麼會出現情緒垃圾桶一詞?這是因為人們無力承受當下痛苦的情緒,只想盡快甩開,於是出現了情緒垃圾。而承受情緒垃圾的人,我們就稱之為情緒垃圾桶。


圖/其實任何情感都是可貴的,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像垃圾一樣的情感。(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我有個朋友永遠在講自己的情緒問題。一開始我會乖乖聽她說,但之後她就變得愈來愈得寸進尺,讓我快吃不消了。她常常會傳訊息給我,如果我不立刻回覆,她就立刻打電話過來。」

「當那個朋友打電話給你的時候,主要會說些什麼事?」

「她整通電話都在罵上司。她說每次和我講電話,都能有效穩定情緒。」

「看來是你心軟了,想說朋友一定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才會這麼說吧。」

「是的,沒錯。雖然我壓力很大,但是對她態度太冷淡也說不過去。」

「那麼,韶羅你也試著對朋友抱怨或者說說自己的事吧?」

「沒辦法,我幾乎每次都要配合朋友想聊的話題,聽她自己的故事。就算再怎麼好聽的歌,連續聽個一兩天也會膩吧。她實在是太煩了,我現在不想理她。」

「那之後該怎麼辦才好?韶羅你應該也有對理想關係的想像吧。」

「我當然想結束呀。可是相較於承受對方情緒的當下,更令我受傷的,是隔天我和朋友互傳訊息的時候。」

「隔天?」

「是的,我明明前一天過得很不開心,可是朋友說起昨天過得很開心,我又得附和她。我真是沒用,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連這種時候都要欺騙自己去迎合朋友。」

「你說的是二次傷害對吧?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察。比起關係失衡的當下受到的首次傷害,經受害者否定、逃避首次傷害所造成的二次傷害,更容易讓人喪失自尊。你願意在這裡試著了解自己的感受,光是這樣就很了不起了。」

若只有你單方承受一切,暫停關係也無妨 


圖/同理能力愈強的人,愈容易成為「情緒垃圾桶」。(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在我們的朋友、戀人、家人、同事或上司中,一定會有這樣的人,他們因為沒有吐苦水的地方,所以專挑值得信賴或看起來好欺負的人下手。這時,愈是不懂得拒絕,同理能力愈強的人,愈容易成為他們的情緒垃圾桶。一天得聽朋友抱怨好幾次的韶羅,也是這種被剝削者。目前韶羅和朋友的關係公平性(fairness),已經處於失衡的狀態。

雖然關係失衡的問題一般會出現在上對下的垂直關係中,不過在朋友或情侶的水平關係中,也會出現這種問題。當關係中的公平性崩潰時,將會造成雙方勢力的失衡,進而使某一方淪為「情緒垃圾桶」。

如果你也像韶羅一樣,正痛苦地承受著某人的情緒,那麼請重新檢討兩人的關係。就算你們對彼此的付出不是剛好五比五,至少也要是比例差不多的互動。

足球比賽中有所謂的控球權,關係中也有「話語權」。如果對方每一次,甚至長達數年掌握了話語權,你就有必要提出來和對方討論。在沒有結束這段關係的情況下,你至少要試著扭轉對話的公平性。

「我覺得你暫停這段關係也無所謂。」

她反問我:「暫停?你是說朋友聯絡我的時候,不要理會她嗎?」

我們將宣洩情緒的一方稱為發言者,承受對方情緒的一方稱為傾聽者。所謂的「暫停(time out)」,不是讓發言者暫停宣洩情緒(說者也不可能主動暫停),而是讓傾聽者主動「暫停傾聽」。好比施暴與壓榨的關係,通常要到某一方主動停止被壓榨的行為,這段關係才會有所改變。雖然也有極少數情況是發言者主動暫停,不過宣洩情緒的一方已經沉迷於這種「宣洩」的行為,豈有自己主動暫停的道理。

將對方視為情緒垃圾桶,也是一種攻擊

我們接著談談韶羅觀察到的一個重要問題—「二次傷害」。雖然韶羅在傾聽朋友宣洩情緒的當下,因為身不由己而附和對方,不過最令她討厭的,其實是隔天在聊天軟體的對話中,竟然還繼續附和朋友的自己。


圖/如果有誰將你當作情緒垃圾桶,那個人不是因為把你當好朋友、好家人、好同事。(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好好思考。因為只要妥善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能治療我們受傷的自尊。

如果到目前為止,你在對方面前表現出的都是虛偽的真心,例如在聊天軟體中回應對方「昨天我也很開心,我們果然是心靈相契」,那麼這次務必要傾聽自己的聲音,按照自己的步調前進。

「昨天聊的話題讓我覺得有點累,下次我們試著換個話題吧。」

至少你得表現出這種程度的不滿,對方才會察覺有異。即使對方予以反擊,說:「昨天你不也很開心嗎?今天是怎麼了?」我們也可以反駁回去:「才沒那回事。」某一方單方面配合對方,並非真正的友情,請記住這個大原則,就能控制自己軟弱的心。

說到情緒攻擊,一般人都會聯想到大發脾氣或破口大罵、滿口髒話的模樣,其實並非如此。在日常關係中,情緒攻擊反倒是以無聲的方式進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將對方當作情緒垃圾桶的行為。

將對方當作情緒垃圾桶的人,如果發現像韶羅那樣善於傾聽自己感受的朋友,某天再也不願意配合,他們肯定會用盡各種方法對付朋友,試圖扭轉回原本的關係。如果行不通,最後甚至可能演變成攻擊對方的行為。例如將對方的發言硬生生截斷,或者不給對方說話的機會,或者以過度激烈的反應令對方難堪,這些行為都屬於情緒攻擊的行為。我們可以這麼說,在關係中使出情緒攻擊的人,就是那些不顧對方需求,無限放大個人需求的人。

如果有誰將你當作情緒垃圾桶,請務必記住,那個人不是因為把你當好朋友、好家人、好同事,才對你宣洩情緒,那是一種情緒攻擊。只要我們認知到這個事實,就能避免自己未來在無形中被情緒攻擊而受傷。

圖/《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一書,成裕美(성유미)著,林侑毅譯,三采文化出版。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