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感覺。
站在一個不同的角度,用一種不同的觀點,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感覺。這是必然的定律,也是人們常常忘記的定律。
不論事情對錯,我們總是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用自己的觀點去解讀,以自己的感覺去判斷它的對與錯。
或許當中有先入為主,或許當中有誤會,或許當中有不曾了解的事,但這一切都隨著我們堅信自己的角度、觀點和感覺而變得不再重要。我們總是無條件的相信自己的解讀是正確,我們從不質疑自己判斷,也不會考量這事情的前因後果,就以自己的定義為標準,去界定所有的事情。
只是,這一個角度、這一個觀點、這一份感覺,真的就代表了一切嗎? 不,它們不能代表這一切,更不能代表其他人,它們能代表的就只有你自己。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而每個人也可以對事情擁有不一樣的看法,不一樣的態度,並不存在單一的角度、觀點與感受。
有時候,不妨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用他們的觀點和感受來界定這一切,你可能會有新的啟發,新的體驗,新的得著。理解別人的難處,體諒別人的苦衷,包容別人過錯,這一切一切就是如此容易。
易地而處,定必有新的體會。
https://medium.com/歲月的足跡/角度-5a19fce6dda9
觀點與角度
望着半杯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是半空還是半滿。但這是否一定意味到不同觀點之所以出現,是反映出不同觀察者所持的不同價值觀?
在足球場上,觀眾、球員和球證,在球賽進行當中,對是否有入球這樣簡單不過的事,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Shutterstock)
雖則任何人面對同一件事,都可以因為觀察角度或個人的價值觀不同而作出不同的結論,但這結論是否放諸四海皆準?望着半杯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是半空還是半滿。但這是否一定意味到不同觀點之所以出現,是反映出不同觀察者所持的不同價值觀?
世上也有不少約定俗成的不同規限,以路上行走的車輛為例,主要有兩大兩類型,一是左上右落的右軚車,二是右上左落的左軚車,從任何角度看來,無論是左軚車或右軚車,都能夠在相同情況下,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無分軒輊。
再者,東西風俗、習慣及文化有異,個人姓氏表達方式都有不同。東方是以姓先於名,而西方就剛剛相反,是先名後姓。我於八十年代初,於市政總署工作時,主導我們政策的市政局主席張有興先生的英文全名為Hilton Cheong-Leen,而不是Hilton Cheung。原因就是張先生是出生於南美洲圭亞那的華僑,他的先袓到達圭亞那在登記姓名時,被誤認為Cheong Leen為他的姓氏,從此他的家族便開始引用Cheong-Leen為姓。
如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劇中名言:「玫瑰不論以什麼為名,都會一樣芬芳。」
入球這樣簡單不過的事,都可能會有不同看法
在足球場上,觀眾、球員和球證,在球賽進行當中,對是否有入球這樣簡單不過的事,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從處身於高看台的觀眾看來,因為距離及角度的問題,大有機會錯以為成功入球,從而拍錯手掌。從球員的角度看來,雖然他百分百知道自已把球送入網中,但他並不肯定自己在過程之中有沒有犯規,因而被判入球無效。這正正就是號稱球場判官的球證扮演的角色。但在電光火石之間球證的判斷是否精準,引起不少懷疑,正是這個原因,誘發視像助理裁判(VAR)面世。雖則這個系統可以準確作出比較機械式的判斷,如是否越位,或手打球等,但對某些球例的演繹,並不能達到令人完全滿意的地步。主要原因就是很大程度上,個人對事物的判斷,是源於個人的主觀。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孫明揚2020-08-19聲顯名揚
試論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觀”是“觀念”,其實是一種看法。看法嘛,有對,也有錯,取決於是否符合“真相”。
這就關系到前文的“真假”的判斷。這里先不糾結觀念的對錯,談點其他的。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毀三觀”的說法。
“三觀”,一般來說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實際上是對於世界、人生、行為方式的看法。
三觀其實是關於三個內容或主題的看法。
我們定義一個人的獨特性,用指紋,用瞳孔虹膜,用DNA……這里所鑒定的依據,是物質的某些獨特性表征。而三觀是關於心靈和精神世界的,涉及的是認知體系;三觀決定了一個人的精神的獨特性。
一般來說,世界觀決定了人生觀和價值觀。三觀里,世界觀是基礎,世界觀最大。人生觀和價值觀決定了一個人是什麽樣子的人;而世界觀決定了他為什麽是這個樣子的人。精神世界受世界觀支配,每個人都是自己世界觀的奴隸。在某種意義上,兩個人的相處是兩種世界觀的共處,兩個人的交往是兩種世界觀的交流;兩個人相處的和諧或齟齬,根本上皆由世界觀決定;同樣,一個人的抉擇或命運,根本上也大多由世界觀導向。
世界觀要解決的,是“世界是什麽”的問題(“是非”“真假”的問題)。世界觀提供的是關於世界或一切現象的解釋,最終會追究到世界的本源問題。事情是這樣子嗎、是那樣的嗎?對此需要有一個答案。當然,很多人沒有世界觀或堅定的世界觀;他在很多事情上,沒有看法或觀點,他選擇隨波逐流地生活。
世界觀以及“世界是什麽”決定了一切“是非、真假”問題的判斷依據。判斷的依據是“真相與事實”。最終而言,與真相、事實符合者為真,否則為假。
世界可以直觀的分為兩個層面: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一般認為這兩個層面是關聯的,那麽,是精神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精神?當討論和思辨涉及到這個範疇的時候,出現了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唯物、唯心、神學等各種系統性觀點,因之出現不同的世界觀。以後合適的地方,對各種世界觀的分界點會做個簡單說明。
人類生活在地球這個共同的世界,必然有很多共同的經驗。但是在深入尋求對世界的解釋的時候,對於尚未有經驗發生的領域,會引進很多假設,並導致不同的推論、結論。而且,同一地球的人類,雖然有很多共同的經驗,但依舊有很多經驗是不共的,比如基於不同的文化、地域、生活方式導致的差別。每個人的行為方式,都帶著自己種族和文化傳承的烙印,這種烙印其實已經凝結在他自己特定的世界觀里。總之,不同的世界觀是司空見慣的、可以理解的。
在物質層面進行細分,可以進入以宇宙為對象的宏觀層面,也可以進入以粒子及相互作用為對象的微觀層面。在精神層面進行細分,可以進入總體的社會學或個體的心理學。這些都是世界觀可能涉及的不同領域。
什麽是人生觀?人生觀所討論的是對生命終極意義的看法,解決的是“人活著到底是為什麽”的問題,而且一般是在“終極”的意義上來討論這個問題的。“終極”的意思,就是“最高目標”應該是什麽。所以掙錢、娶老婆的目標不是不可以討論,但它不以“人生觀”來考量,因為它不夠“終極”;因為還可以追問“掙了錢、取了老婆之後呢?”
然後什麽是價值觀?價值觀涉及的領域是關於行為方式的;是對行為方式的價值評估。價值觀要解決的是“善惡、對錯、該不該、要不要、好不好”等一堆相關的問題。 太太想追劇,我想玩遊戲,太太怨我不陪她,吵架了,這是價值觀的沖突。太太認為追劇的快樂較大,我認為玩遊戲的快樂更大;根源上一定是基於各自的人生體驗和認知。當然,談到認知的時候,這是世界觀的範疇了,世界觀是具體而細微的,而且根本上世界觀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決定者。
不同領域的問題,不應混為一談。“是非、真假”問題屬於世界觀的層面,“對錯、善惡”屬於價值觀的層面,二者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問題。
世界觀塑造價值觀
三觀決定了一個人的精神的獨特性……世間有千萬種活法、千萬種人生,我為什麽成為了這個樣子?我們一生做出了許多個決定;每個決定首尾相連,成為一個鏈條;這些鏈條鏈接到不同的機遇、不同的閱歷和體驗,然後塑造了現在的獨特的自己。
每個人一生都要做很多抉擇,總是要選擇做什麽、不做什麽。經濟學上有專門論述關於選擇和成本的問題。選擇是怎麽做出的?這個問題可以從根本上解釋一下。比如爐子上一壺水,咕咚咕咚燒開了。讓你用手摸一下,你願意嗎?不懂事的小孩子才摸,大人都不摸。你摸或者不摸,是一種決定、導致了一種行為;而你選擇不摸,背後的動機是:怕燙傷。你預料到了某種無意義、有危害的結果。這是一種“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最終依據是能否獲得“舒適、滿足”的一種感覺,或能否避免某種痛苦的感覺。而且,這里判斷的依據,最終來自個人的某種“經驗”或“體驗”。基本上,舒適、滿足,是“快樂”的感覺或體驗;不舒適、不滿足,是“痛苦”的感覺或體驗。總之,苦和樂,是以感受上舒服或痛苦來標定的。對苦樂的感受,其實是價值評判的依據與標準。上例中,被開水燙傷,是苦的體驗;反之,飫甘饜肥、風花雪月的各種滿足,是樂的體驗。
價值觀是一切“善惡”問題的判定依據。所依據的標準其實是個人或群體的“苦樂”之體驗。
價值判斷與苦樂的體驗相關。
苦樂之體驗存在各種區別:
(1)發生層面的區別。
苦樂的感受,可以來自兩個層面:物質,和精神。這兩個層面還可以細分:物質層面有高樓大屋,錦衣玉食,美酒紅唇……所帶來的滿足感;精神層面有主要是獲得各種尊重和承認所帶來的滿足感。人們的很多的努力,其實不是單純的為了自己;而只是因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活著。
(2)層次的區別。
苦樂有些是深刻的,有些是淺薄的。蚊子叮了你一下,這是淺層的肉體痛苦;被毀容,則痛苦何其甚哉!你被朋友鄙視了,是淺層的精神痛苦;但有些人被戀人拋棄了,可能會自殺。快樂的層面亦然。當然,有些感受是無所謂的,以苦樂來衡量微不足道。
(3)現前或預期的區別。
苦樂的感受也有現時和未來的區別。你在銀行里存錢、買保險或理財,而不是當下花掉,是為了籌備未來的某種滿足,而不是只考慮現時的享受。同樣,上班是犧牲人身自由,不見得最舒服,我明明更喜歡去旅遊的……這里有不舒服的體驗,但仍然要被接受,只是因為有更高、更深層次的欲望需要被滿足。
但無論如何,一切動機和欲望背後都有價值判斷,最終都是被苦樂的體驗和預期所推動。總之,“看法”或“觀點”決定價值判斷,然後導致動機發生;動機是內心的一種決定,決定選取什麽、放棄什麽。動機決定了行為模式;所以人們選擇不摸滾燙的水,你我選擇了上學、打工或上班……然後塑造各自的命運。
沒有人能脫離價值判斷,因此也無法脫離“動機”;有動機就有行為;行為帶來人生體驗。這就是人的宿命。依佛教觀點,最深刻、最深層、最基本的動機就是追求“離苦得樂”。這種動機是普世的,不僅人是如此,乃至於一只蚊子也不例外,蚊子的生命也不是為了與痛苦為伴,而恰好相反:蚊子不是天性喜歡吸血,它只是為了飽足。
我們經常需要說服人。說服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證明某件事的利益和好處;次一等的,是證明你我屬於同一個利益共同體;維系利益共同體的,是利益分配的契約,或是關於利益分配的的某種信任關系。價值觀使然嘛!當然,利益的真實性、契約和信任的可靠性,需要自己能夠判斷。不是所有“兄弟”都靠得住,有時只是一種“利用”關系。
人們說“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或“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句話其實有誤導性,很容易導致誤解。一般而言,徹底的“無欲無求”是不可能的(在某種信仰中有例外)。人們放棄一種欲求,經常是因為有更高級的欲求需要滿足。“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其中蘊含至理。欲望不是邪惡的,離苦得樂的動機是不可壓抑的天性。餓了不可以吃飯嗎?病了不需要求醫嗎?欲望不是罪惡,為了一己私欲而不惜損害別人、或更嚴重的傷害自己,這才成為過錯。
如果我們把所有對世界的認知,都歸屬於世界觀;那麽,不同的世界觀塑造出不同的動機、決定了不同的行為方式、導致特定的閱歷和體驗、刻畫了每個人的命運。那麽有沒有終極的快樂、完美的命運?這就需要在人生觀中尋找答案了。
世界觀塑造人生觀
人生觀是關於“最終歸宿”的問題,解答的是“人活著究竟是為什麽”的問題。注意其中的“究竟”二字。
在某種程度上,人生觀可以視作最高層次的價值觀。很多行為都有其價值;但是作為個體的一個生命,有沒有一種最高的價值?或者說,人一生可以獲得的最高的快樂或滿足是什麽?人生觀是在這個基礎上確定的。人生觀是關於人生終極目標的看法,這標定了他的人生的最高意義。如果有了這種終極目標,幾乎可以確認:這個人將開始具備使命感。
世界觀也是人生觀的基礎。為什麽?因為只有世界觀才幫一個人確定什麽是“終極滿足”和“極樂體驗”。
人生體驗不都是可以自主選擇的。有很多限制,有時是因為時代或地域。以前窮,現今的工業化帶來豐富的商品,人們的吃穿住用都超越歷史、前所未有。另外一種限制,是因為人們缺乏特定的認知。農夫想象中皇帝的扁擔是金子做的……真正限制了想象力、去理解人生所能達到的高度的,不單純是貧窮或出身、時代或地域;最直接的限制是因為缺乏“認知”;其實就是世界觀的高度不足。他缺乏對世界的深層理解。
下面舉的例子不一定對,且肯定會有錯的。僅作為例子的話,你可能不知道佛教和道教、很多印度宗教,這些宗教傳統,都有打坐和禪定的“修行”。這種行為方式能提供特別的身心體驗和滿足。這是世俗社會所沒有的,這是宗教的世界觀所引出的特別的行為方式。在各自的世界觀體系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告訴你有天堂可以去,而“罪”要經受煉獄和審判;佛教說存在解脫。這都是基於各自世界觀的推論。有些信仰也告訴你一個“物質極大豐富”“按需分配”“不存在私有”的社會形態。姑且認為在其世界觀體系之內是自洽的;有相應的世界觀,即能推論此種終極目標或類似目標。
所以,移風易俗、思想革命,需要做最根本、最徹底的批判;這一定要在世界觀的層面著手。如果你不能證偽天堂,如何讓人放棄追求天堂?
人生觀是關於“活著的終極意義”,這依賴於世界觀。抉擇出完美的人生觀,是極其困難的。對極致的快樂的理解,需要在世界的究竟的真相——終極真理中獲得解釋。終極真理對一般人是未知的,所以人們只能選擇信仰;而一般人所能選擇的信仰,又被種族、傳統、意識形態所把持、或壟斷著;這個世界上,有那麽多的宗教、哲學流派、意識形態,紛紜萬象……你怎麽知道其中哪個是對的?所以,人們要麽沒有選擇,要麽隨便選擇其中一個,但很難保證這就是對的。
囚房禁錮身體;錯誤的世界觀或人生觀囚禁命運。這才是無法言說之悲哀吧。
杯中影:試論道德與道德評價1 讚同 · 0 評論文章
編輯於 2022-12-26 17:15・IP 屬地上海
杯中月影話不要那麽絕對|關注他|37 人讚同了該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509829663
比三觀不合更可怕的,是認知不同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不同,源自於“認知模型”的不同。雖然我們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但隨著成長和教育以及努力和個人機遇的不同,若干年之後人和人之間的認知差異會有天壤之別,甚至可以差出一個維度。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有天壤之別,尤其三觀不合被認為是最大的差距,因為它會嚴重影響人們彼此交流,合作,甚至做朋友和戀愛結婚。
然而生活中我們並非每時每刻都在談論人生觀,價值觀這些大話題和大道理,反而是日常中對事物和現象的看法或觀點,最容易存在認知上的重大差異,而這要比三觀不合更加可怕。
比如你喜歡聽交響樂,別人卻說實在boring(無聊);
你想脫離體制,別人說你不知好歹,身在福中不知福;
30歲還沒對象,仍相信緣分,你不想相親,別人說你脫離實際,太過幼稚,言情小說看多了。
認知不同的可怕之處在於思維角度和高度不同,用道理講不通,最容易形成言論綁架,讓你放棄自己的想法和認知。
我總結了一下,常見的認知差距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金錢 vs 時間
現在 vs 未來
理想 vs 現實
1
金錢 vs 時間
年輕人在沒買房之前都有過一段租房的經歷。在選擇租房位置這件事上,就存在著對金錢和時間二者價值的認知差異。
A.選擇離公司近,但是租金貴的房子
B.選擇離公司遠,但是租金便宜的房子。
A的認知:
每天可以節省2~3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和多付出的租金比,前者更有價值更重要。
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讓自己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比如好好吃飯,好好休息,讀書和安排其他社交活動。
B的認知:
本來工資就不多,只是為了離公司近,而花更多的錢租房,太不劃算也不舍得
擠公交或者地鐵很正常啊,可以路上看手機,聽音樂,有座的時候也可以補覺睡。
是看重金錢還是看重時間取決於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哪樣東西對我們來說更加稀缺,更加重要。
比如你廚藝不佳,又沒時間做飯,就可以選擇外賣,雖然花銷肯定比自己做飯貴,但是省去了采購,洗菜,炒菜,洗碗花掉的時間,留給自己更多的個人時間。當然你本人熱愛廚藝除外。
對於處在學習和成長階段的年輕人來說,時間無疑比金錢更重要,因為只有充分利用時間學習知識,鉆研業務,結交朋友,才可能讓自己能力不斷提升,未來更有競爭力,也才可能得到高薪的工作。
可以回顧下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是非常耗費時間價值又低,卻完全可以通過付錢進行外包的活動,那就花錢來解決吧,這樣就可以解放你的時間,保持你的精力,讓你更能專注在進行高價值和有利於自我成長的事情上。
花掉的是金錢,贏得是時間,是無比劃算的事情。
2
現在 vs 未來
你身邊可能也不乏在職場上幹的好好的,卻跑去創業的人,在我們眼里,他們放棄了優渥的收入,穩定的環境,熟悉的業務,而投向了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未來,收入毫無保障,甚至一切從新開始。
而在他們眼中,看到的是對過去固化思維和生活的告別,對自己的全新定位和對未來挑戰的熱情擁抱。
央視原主持人張泉靈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她在2015年決定離開工作了18年的央視,她說:
“我要跳出去的魚缸,不是央視,不是體制,而是我已經在慢慢凝固的思維模式……今後,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視主持人,因為生命的後半段,我想重來一次。”
離開央視,張泉靈投身“創投界”,與朋友創辦紫牛基金,2016年以來投資項目碩果累累,獲得“年度最佳跨界投資人”的獎項。紫牛基金也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獲得多個創投機構獎項。
著眼於現在,我們看中的是手里抓得住,眼睛看得到的東西,但是卻很有可能讓我們思維和格局受限;而著眼於未來,則更是對自己潛力的挖掘和迎接未來挑戰的勇氣。
3
理想 vs 現實
有時當我們要去做一件事情或者發表一個觀點時,馬上就會遭到這樣的批評:“你太理想化了”。
這就是對理想和現實存在著認知差距,有人認為理想是讓自己活下去的目標和動力,而有人則認為理想不過是飯後甜點,只是用來裝飾。
我有個師姐,畢業後就職於一家大型外企負責市場營銷,工作之余非常喜歡研究親子教育和心理學,如果僅僅是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和拓展知識面,倒還可以理解,她還經常花錢參加相關的教練項目,甚至自費讀了個中科院的心理學碩士。
我們就不明白她的動力來源於哪里,說是興趣,未免過分投入;說是第二職業,也沒看到有什麽收入來源。這票玩的實在沒有理由。
後來我就很坦誠地問了師姐這個問題,師姐的一番話讓我豁然開朗:
“我知道你的困惑,覺得我現在各方面都很好,有個興趣解悶就足夠了,犯得著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財力,又沒見什麽回報?”
我拼命點頭。
“這其實不過是一個現實和理想的平衡甚至博弈。我現在的工作的確不錯,但說實話並不是我的興趣所在,我當然不可能現在辭職,去做一件目前看上去還不靠譜的事,比如親子教育。”
“所以你先將親子教育作為興趣和副業開始培養?”我追問。
“沒錯,我知道現實和理想之間有巨大的差距,所以先用現在的工作養著我的興趣,我去學習,參加培訓,拓展人脈,就是在為有一天我可以全職做這件事做鋪墊和準備!”
果然兩年後,師姐辭職,創業建立親子教育工作坊,全情投入,現在已經小有名氣,我經常看到她在朋友圈po出自己工作坊的活動照片,每一張上都有她如花般的笑靨。
很多人其實對目前的工作和狀態可能都不滿意,心中也都有理想的火苗在燃燒,但是僅僅停留在想的層面而已,因為他們的認知告訴他們,現實是最靠譜的,實現理想困難重重,想想就好。
然而師姐的認知卻是:用現在的準備和行動打破現實和理想的鴻溝,才能距離實現理想的目標越來越近。
限制你思維的不是環境,不是他人,而恰恰是你自己。
4
成長的本質是認知升級
除了上述三方面,還有機會 vs 風險,愛情 vs 面包,學歷 vs 能力,繼續 vs 跳槽等認知差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認知差別,使我們做出不同的選擇和決策,而這些選擇和決策又影響著我們的未來,影響著我們最終成為什麽樣的人,人和人之間的區別就此而生。
只有不斷升級認知水平,才能讓我們脫離思維的桎梏和限制,不糾結和拘泥在一個點上,放眼全局和未來,而這一點才是我們的核心能力和競爭力。
如何升級自己的認知,不妨思考如下幾方面:
深刻洞察並堅信社會和行業的大趨勢,大方向
學習成功和優秀的人,虛心求教,不做井底之蛙
立足當下和現實,面向未來,做行動的巨人
成長的本質其實就是認知升級和拓展。
我們目前的狀態和擁有的資源並不重要,核心的是我們構建未來和全局的認知能力,並輔之以強大的行動力來幫助認知落地。
始終保持空杯心態,開放包容,不斷學習和反思,放下自負,遲疑和恐懼,我們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讓理想持續照進現實。
============================================
晨念
認知不是三觀,題主說的太片面了。
認知是分高低的,是分層級。認知和所受的教育也沒有直接關系。
只能說,受過教育的人認知更容易高一些。也和貧富無關。而是看做出的具體事件。
怎麽分辨認知。
認知低的人,他們通常對與正面的,積極向上的行為沒有感覺,他們沒有這個概念。
壓抑人性醜陋一面的能力很差,比如,渣男渣女行為,因自私自利造成別人傷害的行為,
人品,教養低的行為,無是非觀念的行為等等都是認知低的表現。
能做出這些事情的基本上都是低認知人群。這跟受教育程度,貧富無關。
而是這個人本質認知有問題。高認知人群,做出的行為與事件則是低認知的反面。對於人性反射性行為控制的非常好,呈現出高素質,高教養,好人品的行為。其次,就是高低認知呈現出的對於現實,理想,等等的差異~
2020-12-18
============================================
發布於 2018-01-06 15:07
安妮兒高級心理咨詢師|關注她|502 人讚同了該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686880
知識:認知、有(存在)、無(不存在)
認知與有、無,主觀與客觀
在根本上,世界觀來自認知。認知是什麽?勉強給出的“認知”定義是:“能了知者”。它能了解其他東西。如果這個仍然不容易懂,那麽舉出一些近義詞:“心靈”、“精神”、“知覺”。
認知是主動、主觀的一方;那麽,它的對立面是“被了知者”,是客觀、被動的一方。
“認知”有些特殊,“能了知者”也是“被了知者”。“認知”也“能被了知”。比如,眼睛“看到”了紅色,你同時也“知道”了“看到紅色”的事實。所以,“被了知者”的範疇和“存在”是一樣大的。
所以,“存在”= 有 = 被了知者。
“ 不存在”= 無 = 不被了知者。杯中影:試論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37 讚同 · 4 評論文章
這樣就給出了“有”(存在)和“無”(不存在)的定義;然後就可以由此判斷真假。給出存在與否的定義,只是為了方便說話,不表示你一定要接受這個定義。你完全可以修改這個定義、另搞一個定義。不同的觀點是顯然的。
其差異包括:1)有和無,誰說了算?張三是正常人,看到了“鮮花滿地”,李四是瞎子、看不見。那麽“鮮花”對李四是不是有?2)蝙蝠用超聲定位了田鼠,蝙蝠所“發現”的田鼠算是存在嗎?還是只有人眼中的田鼠才是存在的?3)王五說他有特異功能,他能看到鬼。這只鬼算是“存在”嗎?4)量子力學里,薛定諤的貓,在黑箱子里,感覺到自己就要死了;這只貓自己“要死”的感覺是存在嗎?更深刻的是:對箱子外的觀察者呢?5)唯心學派認為“客觀”根本不存在,認為“客觀”不過是“意識”的投影。那麽“客觀”的東西到底存不存在?
這些都是有爭議的。但是,這里勉強限定一下:(1)凡是被具備任何感官了知能力(包括意識)的生物所了解的東西,以及(2)不能被感官所了知、但能被“正確的邏輯”所確認的東西,都是“存在”。例如天文學、物理學好多發現都是先有理論預測、然後才有實驗發現,那麽理論預測階段的發現也能定義“存在”。
否則就是不存在。
總之,只有被認知所了解(具有存在性),這個東西才有被討論的意義。如卡爾·薩根車庫里藏著的噴火龍(不了解的話,自行百度一下),說它是隱形的、漂浮在空中、吐著沒有熱度的火焰且無法用任何方法探測到。這條龍缺乏討論的存在性意義。和某個窮小子夢中的媳婦類似,雖然她美麗且不要彩禮,但這沒有現實意義。
所以討論一個東西,必須對這個東西有共識,這個東西需要具有存在性,能確認其基本的涵義。見過太多討論,很多人都是自說自話。其實對一半以上的人,根本不必辯論;你只要讓他把自己所使用的概念解釋清楚,他就閉嘴了。他對自己所使用的術語一知半解,其實不清楚自己想表達什麽。
認知的分類
人類的認知的能力是一直在發展的。尤其是近2百年來,物理學、化學各種學科都在發展。其中,物理學從經典物理學發展到相對論、量子理論;觀察工具從肉眼發展到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粒子加速器;從耳朵發展到雷達和聲納……基於工具的發明,人類的認知得以拓展,“直接了解的世界”的範疇也一直在演進之中。
當前認知能力的進步是工具演進和理論進步的結果。但是這個演進暫時還偏重於物理世界,對精神世界的了解相對是落後的。探索、改造精神世界沒有多少可以借助的工具。慰藉心靈創傷、消解遺憾、創造夢境都缺乏工具;或許未來會有。但物理世界早就實現了規模化的工業生產、3D打印,已經可以移山填海。
人類有相似的感官和認知能力;人類也有類似的體驗和經驗;而這些體驗和經驗,是世界觀得以塑造的最基礎的、共同的要素。認知有二:感官認知,意識認知。
感官認知來自感官。人有5種感官:眼,耳,鼻,舌,身體。感官認知提供意象的素材,意識完成加工剪裁。
感官對應的感知能力,依次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那麽這5種感知能力所感受的對象,又是什麽呢?這其實是每個人的經驗,你肯定懂的。
視覺感受色彩和形狀。根本上是色彩,色彩本質上是光。任何一種顏料,反射特殊顏色的光。一種顏料可以畫成任意一種幾何形狀。不同的顏料,可以塗畫出多彩的影像。但歸根結底,眼睛所感受到的各種影像,其實是射入瞳孔的光。
聽覺感受到的是聲音。聲音來源於物質的震動;但耳朵聽到的,不是物質的直接震動,而是震動在空氣中對應的波。對聲音的感知,其實是物質震動的結果。
嗅覺感覺到的是香臭等味道。嗅覺也很覆雜,有那麽種類的香水,乃至有一種藝術叫“香道”。
味覺感受到的是味道,不過不是嗅覺那種味道。你鼻子所嗅到的醋的味道,和舌頭所品嘗到的酸味,是不同感官的感受。這里不提及物質分子和鼻子、舌頭中嗅覺細胞的生物電反應和神經沖動傳導了,這些不影響一個人成為美食家。
身體有觸覺。觸覺依靠“接觸”而發生。其感受有光滑粗澀,冷熱,饑渴與飽足等等。觸覺很覆雜,乃至嘔吐、胸悶、頭暈、性生活之生理感受,都歸屬此類。
從人類的經驗來說,一共只有六種認知能力:五種感官認知,再加上基於意識的認知(以後簡稱意知)。或者說,除了感官認知,所有的認知都歸屬於意知。意知有很多種。
舉例來說:爐子上一壺水燒開了,咕嘟咕嘟在冒熱氣。你的感官當下是不能直接感受到沸水的溫度的;但是,你知道這壺水一定很熱。這種認知能力來自推理,這是意識的功能。
此外,人人都有回憶和想象。您想念的人在心中栩栩如生,即使人不在眼前,你想象其人的一顰一笑、以及在做什麽……這也是意識的功能。你想象的不都是事實,這是當然的。不是所有認知都是對的,所以才有人說“哦對不起我看錯了、我想錯了……”
除此之外,人會做夢,夢中會見到花開花謝、人來人往。夢中所見不是實際的眼睛耳朵等感官所見,但你畢竟有個具體的夢境,這算是意識的功能。
總之,所有五種感官之外的認知,都歸屬到意知。意知涉及到對感官認知的結果進行加工,以及對所加工的產品再加工……加工的工具有直覺、演繹、歸納、抽象、邏輯推理等等很多種,其中有理性的、以及非理性的,並隨之形成新的認知;然後基於認知的結果和欲求塑造出動機,基於動機塑造了行為模式,基於行為模式獲得新的感受(認知),如是反覆、乃至無窮,就這樣塑造了斑駁陸離的精神世界。
感官認知獲得原材料、意識進行再加工。再加工的結果和原材料有什麽關系?那就很難說了,意識的產物可以脫離現實、扭曲現實,甚至會誇張到脫離原型。情人眼里出西施,以及各種“上癮”癥狀,都有這麽個程序。夢境也是意識的創造物,可以很高程度地脫離現實。還有臆想,它的特征就是脫離現實。脫離現實好不好?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後果之一是誤導自己、偏離正道;但脫離現實有時可以不那麽痛苦,所以有人借酒澆愁。做到接受現實其實也不容易、有時需要足夠的理智和勇氣,特別是伴隨尊嚴和面子的時候,對很多人就變得很困難。
借助於更好的觀察手段(如望遠鏡、顯微鏡、B超、雷達等),人類可以獲得全新的認知,這種認知也能使世界觀更豐富、更深入。但是,依賴於工具的、新的認知手段,也必須依賴、對接到基礎的感官認知;猶如電子顯微鏡的掃描數據,最終也是轉化為肉眼可見的信號或圖形。這里暫時就不繼續展開了。
應該承認,存在超越人類的其他認知能力,比如蝙蝠的超聲定位等。人類也存在超能力之說,如特異功能,雖然這是有爭論的話題。
認知的其他知識
認知是可以不斷深入、深化的,有借助於物質手段的,比如放大鏡、望遠鏡,使得感官認知可以深化;但關鍵是意知是否可以深化,繼續提升、增強?我們知道,人的推理(思維)力、記憶力、專注力、創造力有所不同,所以公認有智商的區別存在。一般也認為,通過後天努力,提升記憶力、思維力、專注力,可以變得越來越聰明。但這種強化到底有沒有極限、極限在哪里?這是個覆雜、深刻、關系重大的問題,但暫不討論。
前面提到意識的認知能力,加上眼睛等5種感官的認知能力,共6種認知能力。但意識的認知能力,和眼睛等感官的認知能力,是有很大不同的。
眼睛等5種感官的認知,是整體性的、連續的、保留細節的認知。而“意識的認知”,則是局部的、片段的、簡化與抽象的認知。
所謂“整體性”,舉例說,就是你睜開眼睛,那麽“視野”所及,房間里凳子、桌子、墻壁的漆、畫全部都看到。但在你意識中回憶起來的時候,卻只是某個抽象的部分或片段。意識的認知不具備“整體性”,它是擇取重點、忽略細節的。
所謂“連續性”,舉例就是你注視著風中一朵花,那麽,在眼睛關注的那一“時間段”中,這朵花的所在環境以及花兒的每次搖曳、每個姿態都進入你眼中;但是在你意識中回憶的時候肯定會遺漏細節。
而“記憶”“想象”“推理”類型的,都屬於 “意識”的認知。總結、概括、抽象、歸納和演繹,都是意識的功能;概念的產生、聯想、使用,也都是意識的功能。
以上是就一般情況而言的。要補充的是:意識也具有整體性、連續性的認知,也有“現前認知”的能力和成分。這一點並不被公認、不被普遍接受。具體包括:
1)感官所見,都可以被意識所了解。這說明感官認知會傳遞給意識認知,然後意識才可以做剪裁、加工。其中的感官認知向意識認知的“傳遞”,其實是一種“整體、連續的認知”。不然的話,就表示意識會永遠遺漏來自聽覺或視覺的某些細節。但事實不是這樣。
2)佛教、道教、氣功都會講神通或特異功能。一般不認為是感官認知,而是屬於意識的“整體性、連續性的認知”。但這一點缺乏共識,進一步的討論涉及“真假”的判別,在此暫時從略。
認知有自己的運作方式和規律。上面暫時只解釋了認識的本質特征是“能了解者”。一個清醒狀態的一般的人,是無法停止“了解”的。認知總是不由自主的要讓自己趨向一個目標(被了知者)、滯留於這個目標;讓後就開始分析(界定、推論)、開始感受(是苦、是樂?);然後發生動機(做點什麽)、導致行為,並趨向了新的目標。這是一個循環,其中每個環節都是一種認知。這個循環中,1)其中的目標可以切換、環節存在並發;目標可以是外在的實物或內心的概念。2)可以發生其他不確定的分支,伴隨各種感受和動機,會發生喜悅、悲傷、嫉妒、後悔等不同情緒體驗。3)有些觀念認為這個循環是表層的,會受某種深層潛意識的影響。
因此,據說,控制循環中某個環節或支分環節的延續時間,其實是提升心靈素質的鍛煉方式;如同擼鐵的某種姿勢是提升身體素質的鍛煉方式。心靈素質提升的表現之一是情緒可控,乃至情緒可以定制;所以相對而言,抑郁癥、強迫癥其實本質是心靈素質的失能或失衡。不尋求控制循環的高階人士,是他會為自己選一個特別的目標、踐行自己特有的認知循環,並因而與眾不同。
認知與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類對世界認知的結果。每一種感官認知,都導致某種“意象”(如形狀與顏色),然後傳遞給意識。這些意象也就是“經驗”。在意識中,有些意象會被丟棄,有些意象會被強化,並被重新組合。意象配合邏輯、總結、概括、抽象、歸納和演繹,產生了概念(如土壤、種子、芽、苗);概念之間彼此聯系,就產生了“知識”(種子配合合適的土壤水、肥、溫度,可以產生芽、苗)。在知識中產生“世界觀”。杯中影:關於經驗與邏輯,真與假1 讚同 · 0 評論文章
不是每種認知的結果都是“正確”的。比如紅綠色盲,比如親眼所見的“海市蜃樓”。認知遺漏細節是很常見的,人眼也不如老鷹的眼睛,人的嗅覺也不具備狗鼻子的敏感度;人眼也不是雷達、人耳也沒有超聲識別;感官本身也會產生缺陷、退化,如近視眼、重聽。人的一生也不過百年。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是有限的、片面的認知。
但是建立某種有高度的、或“究竟、徹底”的世界觀呢,最終卻是要從有限去推論無限,從局部去推論整體。推論中任何錯誤都可能發生。地球中心論、化學燃素說、5G信號會致癌、疫苗會導致不孕、吃轉基因食品導致後代基因錯亂……世界觀中出現任何錯誤,都是可以理解的吧。
編輯於 2022-06-21 21:46
杯中月影|話不要那麽絕對|關注他|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2988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