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富士的c幅相機畫質很差?
即使配備富士的頂級鏡頭,例如1655 2.8 都很糊,用了號稱殘幅最銳的適馬56mm,100%放大後,與差不多價位的5d4比起來根本不堪一擊,照片的細節全是糊掉的,富士的畫質為什麽如此之差?如果想提升畫質可以換那套組合?(挺眼饞富士色彩的,調色基本拉拉陰影高光就可以直接出片)
下圖為我挑的差不多大小的人像,一個是佳能5d4搭配適馬85,一個是富士xt5搭配適馬56,成像效果天壤之別,完全達不到人像攝影畫質要求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3247619
荊慢慢2.2 | 色彩科學/間隔學習 關註 | 28 人讚同了該回答
用富士 C 幅嘛,就得接受它不適合影樓這個事實,也就是說,不能拍稍微遠一點的臉,無論是JPG還是RAW,一大表現就是離遠了拍人會虛色。題主圖中,可以極其明顯地看到是牙齒、眼白、毛發等中性色變成膚色。這在一眾 xtrans 機器中是很平凡的現象:(左側是題主的非 XTRANS)
dpreview 給了一眾機器的標板 raw,裏面有拍小人人,我取了腹肌 XT3 和 尼康的 Z5 做對比,貼在下圖第一排。我們來對比下眼部。一個 xtrans,一個是正常的 bayer 排列。
右下角引入哈蘇的 X1D 做基線,左下角是使用 libraw 而非 libraw 進行的解碼
也可以不困難地看出,與基線對比,ACR 解碼後(可視作等同直出的 JPG)的 XT3 眼白串色了。
富士直出沒辦法糾正,但新一點的 acr 中要解決這個問題,加載增強數據即可。
效果直接看我自己拍的,左原始,右側使用增強:
不僅眼白恢覆正確,眉毛也好了些。之所以會虛,我只能猜測是 acr 用了很奇怪的做法去對色度降噪。研究一下啊,我們先轉換到色度平面去檢查。PS 裏沒有 YUV/ xyZ, 所以用 PS 的 Lab模式下的 b 通道,在這裏,50% 灰是中性色,黃/藍則偏離它。(由於只有顏色沒有明度,所以看起來很陰間。用曲線和 USM 銳化加強後觀察效果)
一眼就發現X-T3的平面很奇怪,相比毛刺的Z5,XT3 的卻看起來栩栩如生。這是不應該的。比如眼白和眼珠都是中性色,去掉明度後應該近似,但這裏卻有了對比,而且422的采樣楞是有 444 的分辨率這不可能。用 libraw 自己解碼一次,這次就正常的了:
因此有道理這麽猜測:adobe 出於某種原因,在解碼 xtrans raw 時引入了明度通道對色度進行了降噪,使得該中性色的地方變色了。
另外,還觀察到皮膚上的大半徑的顏色變化被壓掉。比如臉頰酒窩平了。這讓陰影顏色錯配錯
那麽是不是 xtrans 本身采樣能力差呢?不是,反而很強。(註:這個實驗能否反應色度采樣能力我也沒把握,希望評論區指出。)標板中正好有紅綠板子,可以視作是交替變化的色度信號,我們簡單在 lab 的色度平面上打個 profile 檢測它對色度的采樣能力。
為了避免明度通道的影響,我這裏對兩個機器的 raw 都用 acr 做了增強,然後用 imageJ 查看效果。
以中間為起點,可以看到,Z5 的波峰大概在 x=35 左右時低於 50%,而 X-T3 在 x=73 時才達到這個效果。這意味著色度采樣能力翻倍。
我先去檢查檢查我的降噪/ 銳化是不是關了。
用過富士xe3 xs10 xpro2 xt5,目前手上僅剩一台x100v。一直感覺富士日常使用出現畫質不滿意的幾率很大,老手要麽看開了,要麽有辦法規避或改善,我暫且從一個剛入門富士系統的新人角度分析出以下幾個原因:
1.xtrans+落後的直出算法
xtrans傳感器的問題基本是國內外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盡管有人說c1等軟件會解得更好,但我個人體驗是好得有限。最要命的還是直出jpg對細節的處理也很差,要知道直出可是富士的主打。
其中一方面體現在對高頻(精細密集的細節)信息處理很差,今天dpreview剛剛放出xh2的最終評測,放的樣片稍稍放大還是熟悉的糊感。
有人可能會說上面這些是百分百放大過於苛刻,但事實上畫質就是靠這些細節組合起來的,正是這些細節的缺失和錯位造成了富士直出jpg有糊感的結果。用合適的軟件處理raw雖然畫質會提升,但大部分富士用戶都是沖著直出來的,會覺得富士畫質差也就正常了。
2.iso虛標(或者用富士的話說“標準不同”)
本身作為c畫幅,高感就不怎麽樣,還雞賊地搞了跟別家不同的iso標準(當然宣傳的時候不會告訴你),新手入門的時候不知不覺地iso就飆高了。而富士的直出高iso算法塗抹更是嚴重,但如果把降噪關掉,iso800以上噪點就非常粗了,只能靠後期降噪處理才能改善(可是它主打直出…)
3.鏡頭群
富士原廠鏡頭群的特點是狗頭不便宜,貴頭不一定好,好頭少且貴。變焦頭踩雷率90%,其他頭還各有各的缺點(比如近攝崩掉,遠攝肉,邊緣開到f8都救不回來),新手沒有做功課或者預算低的話不知道就踩中哪個雷了。
而即使預算高買了高端貴頭,你也未必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變焦頭就不用說了,2022年富士又推出了xf18-120這款dpr年度最差鏡頭。2022年了,國產副廠都幾乎沒有銳度方面問題了,這顆價格不菲的原廠頭居然還被吐槽銳度不佳。
4.對焦
這個其實可以搭配鏡頭群一起說,目前xh2s搭配lm馬達鏡頭的對焦其實已經改善了許多(雖然還不能算一線水平),但2022年了富士還在推出56wr這種舊馬達的鏡頭,還有大量老鏡頭也是嘎吱嘎吱的抽風頭。不是所有新入門用戶都能一上來選擇xh2s和五六千的新1.4軍團的,所以對焦目前依然是大量富士用戶經常面對的問題。
我認識很多用富士的女生,抱怨拍糊了是很頻繁的事情,即使我已經教會了安全快門的概念。不過有的女生會說人物全虛的照片有“氛圍感”,也不能說全無益處吧……
編輯於 2023-03-21 20:23
乳糖不耐受 | 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關註 | 謝邀@三歲就很皮 | 42 人讚同了該回答
私務員 關註
40 人讚同了該回答
質疑富士的c幅相機畫質很差的人,首先應該提高自己的拍照水平才對吧?
如果認為X-Trans先天塗抹嚴重,那為什麽在有效像素相同的情況下,富士X-Trans傳感器的分辨率高於拜耳濾鏡的傳感器呢? 看下面裁圖分辨率對比:
銳度(acutance)+分辨率(resolution)=清晰度(sharpness),所以,不要用“銳度”這個詞來代替“分辨率”的概念。
下面的照片大部分是我用富士第一代的X-T1拍的(部分照片用富士單反S5、X100、GFX50S/R),除了部分人像用Astia柔和或Classic Chrome經典正片膠片模擬外,其他的一律用Provia標準模式拍的,JPG格式直出+後期PS;部分夜景、大光比用RAW格式:
下面的這張照片是我用iPhone 6 Plus同時拍攝的,與上圖相機拍攝的做一個對比:
—————————————————— 分 割 線 ——————————————————
上圖是測試高感,JPG格式直出,沒有任何後期,直接100原圖局部,噪點不明顯。ISO6400以上沒有找到照片,貌似我極少用到ISO6400以上。
上圖是JPG格式直出,未做任何後期處理,100局部放大。經常有人說富士塗抹嚴重,我很好奇,到底啥叫塗抹呢?
上圖是動態範圍測試。一般來說富士相機用JPG格式直出+後期調整足以了,但大光比、夜景最好用RAW格式,主要原因是RAW的文件後期調整的余地大。上面兩張都是用RAW格式拍的,後期調整參數參見下圖右邊欄目。
————————————————— 分 割 線 —————————————————
富士相機的色彩還原測試結果對比:
富士相機能拍出色彩真實的照片嗎?16 讚同 · 11 評論回答
富士X-H2S、X-T3/4、X-S10等相機拍飛鳥測試結果對比:
拍飛鳥類富士X-H2S最佳設置:
焦點區域:7×7區
焦點優先級
AF-C自定義設置:設置4或設置6(0、2、前)
檢測模式:關閉
驅動模式:20、30或40fps,電子快門
使用的鏡頭:XF 100-400mm F4.5-5.6,XF 150-600mm F5.6-8
拍攝的圖像數:8965
上次測試BIF時的固件版本:1.03
拍飛鳥類富士X-T4最佳設置:
焦點區域:7×7區
焦點優先級
AF-C自定義設置:設置6(0,2,前)
驅動模式:20fps(帶電子快門),10到30fps(帶電子快門)和1.25x裁剪
使用的鏡頭:XF 100-400mm F4.5-5.6,XF 200mm F2(+TC 1.4x),XF 70-300mm F4-5.6
拍攝的圖像數量:6700
上次測試BIF時的固件版本:1.23
~~~~~~~~~~~~~~~~~~~~~~~~~~
xtras這個東西首先就比較垃圾,它的銳度不如拜耳也是很正常。
其次就是富士拜耳機器的低通特別厚,這個也會影響高頻細節。
最後就是鏡頭普遍拉胯, XF口高素質的鏡頭,一只手都數得過來。18.4,33.4,56.2WR,902,2002。
影像丈量生命。 關註
1 人讚同了該回答
說明你用的富士是正品。富士的特點就是畫質比較糊,因為xtrans先天塗抹嚴重,你又選了lightroom解析富士的raw圖,就是差上加差,你這個成像表現已經算好的了。
如果是用其他的便宜鏡頭,糊得更嚴重,基本上告別商業出片,因為放大看細節很慘。也不排除有的客戶就喜歡這麽模糊塗抹的效果,但是大部份拍商業人像的對畫質細節應該都有很高要求,畢竟客戶花了錢了,沒人想要ccd效果不是。
喜歡數毛,對細節畫質要求高的,還是老老實實禦三家,哪怕松下也好很多。別說是全幅的索尼對apsc的富士了,就是apsc的佳能尼康,也比富士畫質好,就連卡片機理光gr3都比富士畫質好很多,富士在apsc裏面畫質就是墊底的存在。
你要實在舍不得富士的濾鏡,那就多花點錢上中畫幅,畫質細節沒的說,色彩也還是那個色彩。
為何富士堅持使用X-trans的傳感器?
我沒有富士相機,據我了解,x-trans的優勢是減少摩爾紋,但是在如今摩爾紋的問題不難解決,而且X-trans的其他優勢我並沒有發現,富士依舊使用這種方案,並且精益求精。
據了解,富士的照片塗抹感相比其他相機較為嚴重,似乎是軟件解碼和x-trans的問題,我覺得這真是致命的問題。
致遠Neon 關註
142 人讚同了該回答
富士宣傳上是減小摩爾紋,其實就是減小采樣率做一個傳感器上自帶的物理低通。
類似像素量的xtrans相比的拜耳更難出現偽色,即高頻紋理下色彩上的摩爾紋。
但xtrans問題在於綠色四合一,分辨率相比同像素量的拜耳大致損失個30-40%,26mp的富士分辨率大致與常規拜耳15mp差不多。
傳統拜耳排列(下圖)的最大優勢在於綠色,橫豎方向上綠色通道恰好能一行挨著一行,其明度分辨率幾乎就是綠色分辨率,約是同像素量黑白傳感器的一半。當然真實情況還是用斜向間距來算綠色分辨率,大致能做到50mp的拜耳有24mp黑白的明度分辨率。明度分辨率對人眼非常重要,是感官銳度的很大組成部分。
而xtrans在綠色采樣率明顯落後於拜耳的情況下,紅藍像素間距更大並且排列十分不隨機,有更強的模式性,造成明度分辨率區域上的不均勻,即所謂fuji wormy artifacts。
註意xtrans四個綠色合一起相比拜耳沒有優勢,因為最終插值是要得到同位置RGB像素值。
最終效果就是“自廢武功”,xtrans高頻糅雜後能緩解偽色現象但分辨率打折扣,同時由於紅/藍像素排列的強模式性,如果采用常用方法插值做demosiac會造成圖像中比較詭異的細節觀感,需要較為專業的軟件(比如c1)做特殊算法處理。
這也是很多人說富士不能用Adobe的原因。現有的主流插值算法大部分都是基於拜耳排列,並且有選擇性地能在偽色vs明度分辨率中做好平衡,而且能較好利用拜耳綠色采樣率的優勢。而同樣的算法放在富士排列上則不適用,因為綠色像素四合一糅雜,難以在邊緣對比度上設計得當。
但必須指出,傳感器本身排列是分辨率不足的罪魁禍首,不同算法只是進一步拉大了這個差距。
總之我對xtrans的看法是:垃圾 ️。
富士xtrans這種做法,其實是想兩頭討巧:宣傳上想沒有低通“細節賽全幅”,實拍想講“偽色更少”。但這都是以更少的高頻細節和更不靈活的後期流程為代價。
在傳感器端,減小偽色最理想的方式是提高像素量。當然目前超高像素不是非常普及,也有速度和存儲等現實掣肘。如果想抗混疊,應在傳感器前端做一個光學低通,而不是削弱傳感器本身的采樣率。
還是希望富士能認識到xtrans問題,早日在apsc機器上投奔拜耳。不過若是定位文藝產品或許也不用糾結了,怎麽樣都是能拍的 。
關於采樣率/拜耳濾鏡等可以看我的視頻:
【硬核】A7R5像素真的夠嗎? 再談 “衍射極限” 與采樣定理 從艾裏斑到拜爾濾鏡_嗶哩嗶哩_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uD4y1j7tc/
科技愛好/單機玩家/up 回答問題大多是有相關經驗以及興趣 關註
71 人讚同了該回答
X-trans和RGB有什麽去別這事很簡單。
我做了個300×300分辨率的100×100的RGB和X-trans的Mask。
接下來的問題給他們都做個傅立葉變換就行了。
普通RGB排列排列十分規律,對特定頻率的周期很敏感,反過來也對一些周期的信息非常的不敏感。X-trans排列比較不規則,就一定程度弱化了RGB這種對周期的頻率敏感的特點。
縮圖到100×100 每個像素對應一個光電二極管的比例下會明顯一些
當然你要說人家有什麽不行的,那大夥也都知道。
科技愛好/單機玩家/up 回答問題大多是有相關經驗以及興趣 關註
71 人讚同了該回答
X-trans和RGB有什麽去別這事很簡單。
我做了個300×300分辨率的100×100的RGB和X-trans的Mask。
接下來的問題給他們都做個傅立葉變換就行了。
普通RGB排列排列十分規律,對特定頻率的周期很敏感,反過來也對一些周期的信息非常的不敏感。X-trans排列比較不規則,就一定程度弱化了RGB這種對周期的頻率敏感的特點。
縮圖到100×100 每個像素對應一個光電二極管的比例下會明顯一些
當然你要說人家有什麽不行的,那大夥也都知道。
碧海居士
啥都懂點的暴躁老哥。 關註
18 人讚同了該回答
跟馬自達押寶轉子發動機一個道理,只不過從結果來看比馬自達好一些而已。
當年的時候大家抗摩爾紋都是靠低通,富士整這麽一個東西,理論上會比拜耳傳感器要好一些。
剛出的時候確實還是有點用的。而且也不是所有富士系都有“資格”去用這貨。只有x口旗艦和兩位數機身有。
但是誰也沒想到現在攝影硬件發展的這麽快,CMOS技術逐漸發展加上計算攝影的長足進步,那種厚低通早就淘汰了。
現在只能說是有特色,說是有優勢那還真沒啥優勢了……
但是起碼富士從底子上說是索尼的最新半幅底子,性能還是在線的。你再看看隔壁馬自達還剩下啥……
但是就這個饑餓營銷的玩法,早晚得把自己玩死。
蹲坑隨便一說。不展開講了。
你就記得這東西在2023年的現在就純玄學賣點就行。跟分辨率色彩什麽的,不能說完全無關,也可以說基本無關了。
富士真正硬實力強,是因為能拿的到且舍得用索尼最新的半幅底子,而其他家對半幅不上心。
至於所謂的膠片模擬,算添頭。別買櫝還珠了。
前單反吧吧主 關註
12 人讚同了該回答
通過差異化,得到獨立自主的定價權利
想想2018年以前,富士機身性能還沒有起飛之前,富士微單和索尼微單都用2400萬像素APS-C畫幅傳感器,價格比索尼貴,還三天兩頭“賽全幅”,靠的是什麽?顏值+情懷+傳感器溢價。
那有人買麽?有是有的,但風評不佳,總被嘲笑。
那為啥現在還在用x-trans傳感器呢?因為前幾年依靠獨一份的x-trans傳感器已經在宣傳方面形成了與別家品牌的差異化,如果調頭的話就會有普通消費者問“除了外觀以外富士和索尼有什麽差別?”。所以如果不想要破壞之前在宣傳上起的高調,那麽就必須堅持在主力消費級機身上堅持用x-trans傳感器。
如今富士除了“顏值+情懷+色彩”外,在性能上已經是同級領先水平了,這也是為啥我知道x-trans傳感器有畫質方面的缺點但依然願意購買的原因。如果我要畫質,我直接用全畫幅/中畫幅不就好了,幹嘛要去糾結APS-C/M43系統的畫質呢?我買APS-C/M43系統的時候畫質根本就不是重點考慮對象好不好!
讓我下決心買富士的原因是均衡的機身性能+出色的直出色彩+豐富的鏡頭群,至少在APS-C畫幅領域是獨一份的。想想我作為一個曾經的佳能黑,都願意給佳能EOS R5的機身性能買單,並且願意等了佳能RF卡口鏡頭群3年。富士X-H2作為我眼裏的“小EOS R5”,鏡頭群還完善一萬倍,我怎麽會不被吸引呢?
話題扯遠了,再拉回來。富士其實也不是那麽堅持用X-TRANS傳感器,比如追求畫質的中畫幅系統就是傳統拜耳陣列。所以富士是知道X-TRANS傳感器的優劣問題的,堅持在X系統主力機用X-TRANS傳感器就是為了“差異化”,“差異化”還是“差異化”。不喜歡可以買全畫幅,松下S5尼康Z5價格區間接近,畫質肯定更好,沒啥問題的。甚至富士X-H2的價位,加點錢二手索尼A7R4都可以買到,但我這次航展索尼A7R4的追焦能力和富士X-H2可差了不少,很多精彩瞬間都是富士拍下來的,索尼只能拍拍通場飛行,而松下S5尼康Z5一定更差,這就是差距。
好了,我亮明富強粉身份,話講完了,大家可以反對我了(狗頭)
內只蜜蜂
分享日常新鮮事,B站同號 關註
13 人讚同了該回答
先申明一點,本人用的富士相機雖然不多,但是記得住的型號也是有幾台的,比如xe2/xpro2和xt3,這幾個是我曾經買過或者用過的富士相機。所以我也只是僅僅作為一個使用過富士的玩家來寫這篇回答。不得不說曾經我也是滿心期待,懷著對X-trans和久負盛名的“富士膠片模擬”買了X-T3並且使用了一年以上,但是期間遇到的富士粉絲以及看得到的官方宣傳真的是【地鐵.老人.手機.jpg】。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下面進入正題。
首先我們先得知道,富士宣傳自家的X-trans結構優點都有哪些?
按照官方的話術就是:
1.可以在無光學低通濾鏡的前提下抑制摩爾紋和偽色;
2.“高分辨率”可以比肩全畫幅;
然後我找了幾個機器來對比,
有同樣是aps-c 2600w像素級別的,
也有FF高像素和低像素的代表機器。
呃,偽色我不好說,反倒是摩爾紋方面,我是沒看到有什麽特別明顯的優勢,
無論是對比1200w的FF,放大到同等大小,解析力拉不開太大差距;
還是4200w或者更高像素級別的FF機器,抑制摩爾紋的部分情況的表現甚至還要差點。
所以我的理解,等於你費老大勁折騰一個聽上去牛逼哄哄的結構出來,到最後也沒有完全消除摩爾紋,還不如提高像素來的簡單直接,然後這玩意整出來了你不能不用吧?畢竟研發花的錢擺在那呢。再者之前的旗艦機一直用這個,你突然不用了那怎麽和過去的玩家和自己做解釋?
類似讓我困惑的還有富士的覆古轉盤設計,我也覺得這套曝光三要素的組合用來純拍照很方便,但是我依稀記得好幾年之前在某些回答區討論過富士這套轉盤:如果視頻/照片混合使用的話就不是很靈活。然後某些粉絲給我的回覆是:“專業攝影師都是兩台機器的”,後來的故事我們也知道了,X系列出了XS10甚至XS20;GFX的波輪變成了正常的模式轉盤了(看來廠家也不傻,知道不同用戶的需求,不然難道使用中畫幅的攝影師不在意效率?),當然這些有點扯遠了。
就拿上面提到的X-T4來講,分辨率也沒感覺到和同像素級別的有多大區別;和FF低像素的A7S3比,也沒有看到抑制摩爾紋和分辨率的特別巨大的優勢,有的人可能會提到A7S3的四合一quad-bayer傳感器結構,說這玩意其實是4800w像素的機器(傳聞),但是第一本質上還是拜耳傳感器,第二你說的不還是印證了高分辨率對摩爾紋的正面影響嘛?而且別忘了,a7r2這個老機器也是去低通的cmos。
所以講到底,富士更多的是吃了像素提高的紅利(當傳感器采樣頻率低於鏡頭捕捉信號空間頻率時,插值運算就會出現誤碼,其結果就是摩爾紋或偽色;而像素不斷提高的條件下,傳感器慢慢又變成可以還原正確的圖像)。
也就是說,隨著後面像素的不斷堆高,X-Trans陣列帶來的優勢真的越來越小。
在我眼裏,說真的,拿膠片模擬當賣點都比X-trans強。
順帶一提,第一代的X-trans cmos是和富士的X-pro1一起在2012年推出的,其分辨率為1600w像素,我盡量還找了接近年份同尺寸同分辨率的cmos。
如果有人不信,你不如看看下面這個對比,像素堆到1億都沒用X-trans結構的GFX100不是很好說明分辨率提高對抑制摩爾紋有好處這點麽?
另外再提一點,如果想要誇從改變cmos結構來消除摩爾紋最徹底的方案,最應該被到的cmos結構應該是適馬的Foveon X3。
當然X系列要繼續立人設也可以,完全沒問題。
富士:我們才不會把X-Trans傳感器給別人用www.nphoto.net/news/2013-02/19/e333d5779a8a8de2.shtml
總之就是想表達X-trans是自家的獨門秘方,這玩意用了之後,可以讓機器獲得畫質更好、解析力更高同時色彩更豐富的照片嘛~
那為什麽GFX中畫幅系列不用???
GFX50S II 官方宣傳頁面fujifilm-x.com/zh-cn/products/cameras/gfx50s-ii/
編輯於 2023-07-27 17:1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848043/answer/2858210093